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942579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四 部 分 热 点 聚 焦 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 2021 历历 史史 热点解读热点解读 一个国家的繁荣、一个民族的强盛,不只是在于有雄厚的物质财富,还在于 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要想意气风发地挺立于世界国家之列,一个 民族要想精神抖擞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有思想文化的引领,要 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这既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成为其自身的精 神标识,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奋进有力的思想定力、精神引力。 无论是强国建设,还是民族复兴都需要强大精神的奠基与支撑、牵引与助 推。要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要在厚实物质财富的同时,铸强我们

2、的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凝聚好精神元 气,汇聚起精神能量。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如“和为贵”“和而不同”。 3.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如“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如“止戈为武”“协和万邦”。 二、儒学的发展过程 1.早期儒学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儒学的产生。孔子创立儒学,经过孟子、荀 子的改造,成为显学,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和荀子 的“礼法并用”是先秦儒家对国家政治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此

3、时期儒家思想带 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并未被统治者采纳。 2.汉代儒学独尊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董仲舒继承和发挥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 想,又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形成新儒学, 具有兼采百家神学色彩、外儒内法、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等特点。对巩固 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限制君权、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也起到一定作用。 3.宋明儒学哲理化 唐代韩愈提出“道统”思想,北宋形成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理学是以 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这是一个以“理”或 “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它使儒

4、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但理学的发展也 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4.明清儒学的转型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面临转型,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理学的 不合理部分,具有民主色彩。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 一个阶段。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近代儒学的转换 (1)抵抗派和洋务派:肯定并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但主张改变对外来文化封闭保 守的态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挑战传统心态。既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又保留浓 厚的封建纲常色彩。 (2)维新派: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用儒家思想的权威为变法 制造理论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从根本上否定了洋务派的“体用”观,实质上否 定了

5、儒家思想的治国指导思想的地位。 (3)革命派:批判儒家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 经,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4)激进派: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 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专制统治的护身符。激进派全面挑战封建礼教,动 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三、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以礼治国: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大一统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以民为本的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以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义利观: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1.(202

6、0山东德州期末)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 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由此可见, 荀子认为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C.借助权术治国 D.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答案 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统治人民的君主,崇尚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 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贪图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想要接近那 四旁,那就不如在中央。所以称王天下的君主一定住在天下的中心地区,这 是一种礼制,由此可知,荀子强调以礼规范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王者必居 天下之中”是对“礼”的一种总结,而不是中央集权制度,且创建中央

7、集权制 度是法家的主张,排除B项;荀子主张“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在治国时“法、 术、势”的结合,排除C项;荀子主张用“礼”来规范统治秩序,而不是实现“人 际关系的和谐”,排除D项。 2.(2020山东济南期末)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 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 正确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 ) 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答案 D 解析 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孝经,而孝经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 思想,这说明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故选D项;材料只是强调汉代学 者要掌

8、握,“普遍接受”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宗法观念并不是集中阐发儒 家伦理思想的孝经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由 材料无法看出孝经与“五经”的地位,排除C项。 3.(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宋代,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 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颐著周易程氏传、朱熹编撰四书 章句集注。这说明该时期( ) A.空疏无具的风气盛行 B.科举制发展亟需标准化教材 C.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 D.儒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宋代学者继承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怀着平天下的 崇高理想,编著阐释先秦儒家经典,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选D项;空 疏无具

9、指的是空洞没有价值,而这些学者在治学理念和阐述实践中对先秦 儒家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精神都有自觉的继承,精神崇高,学问扎实, 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书籍与科举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他们 的影响以及在思想界的地位,无法得出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项。 4.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据此可知,王守仁倡导( ) A.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答案 B 解析 材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行合 一,用

10、良知来支配行为,故选B项;题干信息强调的是“知”和“行”的关系,没有涉及 良知与修养的关系和要学习客观知识,排除A、C两项;“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主 张,排除D项。 5.(2020湖北荆门调研)新文化运动破坏和扫除了儒学的僵化躯壳及束缚个 性的腐化部分。但并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传统儒 学的现代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B.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 C.背离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轨道 D.推行全盘西化路线 答案 B 解析 “没有打倒孔孟之真精神及其学术,反而推进了传统儒学的现代化” 体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B项;“推进了传统儒学的现代化”体现了

11、传承而非“断裂”,排除A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扫除了 传统文化中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腐朽的部分,有利于传播新文化,解放人 的思想,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盘西化 路线”指的是全面接受西方文化,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和 创新了传统文化,没有体现全盘西化路线,故D项错误。 6.(2020山东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将“内其国而外诸夏”称为衰乱世,将 “内诸夏而外夷狄”称为升平世。而太平世则是“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 小若一”。总的来说,天下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没有任何 一个文明可以与

12、中国对等交流,而华夷一体,中国教化四夷,最终形成协和 万邦的天下秩序。 摘编自浅谈天下观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 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 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清)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何休的天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天下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1)天下观:强调以华夏政权为中心,通过教化周边民族,形成统一 的国家秩序。原因: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形成;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形成与发展;儒学被确立为正

13、统思想。 (2)内涵: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强调以仁义为本的天下观。评析:明清 之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顾炎武的天下观体现了当时 士人批判君主专制,激励民族大义的思想,影响了近代的民族、民主意识, 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但仍未跳出传统的儒家思想藩篱。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天下一家,中国居中,没有任何一个文明 可以与中国对等交流”可得出强调以华夏政权为中心;据材料一“华夷一体, 中国教化四夷,最终形成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可得出通过教化周边民族, 形成统一的国家秩序。第二小问,可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各民族在与汉族 不断通婚交融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 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等方面分析。第(2) 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 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得出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据材料二“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得出强调以仁义为本的天下观。第二小问,应 从背景、积极方面及局限性三个方面对顾炎武的天下观进行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3 培根铸魂 文化自信.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