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19 地球公转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 (2)了解地球、太阳和地球公转轨道的大小比例。 (3)了解公转轨道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2.科学探究 (1)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模拟实验。 (2)能查阅有关资料。 3.科学态度 (1)乐意与同学合作。 (2)体会地球公转轨道的巨大,初步领悟宇宙之大。 (3)体会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和创造力。 二、教学指引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 1 地球公转轨 道 用模拟实验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 点 观察、计算和实 验 活动
2、 2 公转轨道和 节气 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其与地球公转的 关系 查找资料和比 较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 人们总能体会到夏天热、 冬天冷。 从学生前概念来看, 很多学生以为是太阳离地球远近造成的。 产生问题: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是不是因为地球离太阳的位 置远近造成的? 驱动任务: 地球绕太阳公转会不会有时远有时近?会不会影响地 球上的冷暖? 活动 1 地球公转轨道 活动 1 首先阐明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 存在近日点和远日 点。并列出太阳、地球的及地球公转轨道大小的数据,教科书给出的 数据表包含真实数值和按比例缩小的数值。 这样学生可以使用常见的 物品,到合适的场所去模拟,体
3、会太阳、地球和公转轨道的大小,并 比较近日点、 远日点的差异。 教科书中也使用了实际模拟活动的照片, 供教师和学生参考。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什么要进行模拟实验活动呢?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建构地球 公转轨道的科学概念,而仅仅通过阅读数据表,是很难让学生建构出 这样的科学概念。事实证明,学生通过亲自模拟,发现地球的大小和 公转轨道的大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差 别和整个公转轨道的大小相比,也是微乎其微的。这样关于地球公转 轨道的科学概念才能被他们建构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有了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科学概念, 学生基本上已经排除近日点 和远日点对地球冷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4、,结合教科书中澳大利亚的 华人夏天过春节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南北半球四季相反的情况。最终 确定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和地球冷暖、四季变化没有关系。 活动 2 公转轨道和节气 活动 2 主要目的是把公转轨道和一年四季联系起来。 在学生的概 念中,一年四季是身边发生的变化,地球公转是宇宙中发生的事件。 两者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或者学生不会有机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从 本质上看, 这两者是一致的, 也是后面学习四季成因必要的知识基础。 为了让学生对公转轨道和四季建立联系, 教科书采用了我国特有的二 十四节气作为结合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 对指导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春分、秋分、
5、夏至、冬至 刚好是四季的代表。我们把它们列在公转轨道上,让学生去观察、查 资料了解不同节气的日期。他们就会发现,每一个节气每年出现的日 期基本是固定的。因此,让学生去发现公转轨道和四季的联系。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按四季构成的一年, 一般指 “回归年” , 就是从地球上看,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出发再回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 间。1 回归年=365.24219879 日或 365 日 5 小时 48 分 46 秒。但一个 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还不够一圈,也就是不够 360。而地球 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称为恒星年,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 太阳以某一恒星的位置为起点, 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 的时间,一个恒星年等于 365.25636 日或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这 种差别由于春分点在黄道上每年西退 50.26”。春分点的西移,是由 于地轴的空间运动造成的。当然教学中不用和学生讲这些,但教师要 心中有数。21 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