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全国物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 1.(2020 海南)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 m 2.(2020 山西)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 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根据图片 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 0.5 B. 1.5 C. 2m D. 2.5 3.(2020 广州市)图为试卷示意图,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 A. 27m B. 27nm C. 270cm D. 270mm 4.(2020 甘肃省天水市)即将告别母校的你
2、,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50m跑测试中,九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 9s 左右 B. 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 7m C.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10.5 D. 一位九年级男同学受到的重力约为 90N 5.(2020 广东省)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 10 -10m, 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 为 10 -15m,电子半径的数量级小于 10-9nm。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原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原子 电子 D原子 电子 原子核 6.(2020 福建省)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3、C. D. 7.(2020 山东青岛)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 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 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C. 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D. 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8.(2020 四川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 度纪录, 达到 10907 米。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 遥控抛载安全上浮。 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4、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9.(2020 四川自贡)2020年 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 26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 2020全民抗疫主 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边树木 B. 远处高山 C. 公路路面 D. 乘坐的公交车 10.(2020 河北)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 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 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 车是运动的。则( ) A. 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 只
5、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 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 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11.(2020 河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 断深入。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 A. 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 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 C. 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 D. “天眼 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 12.(2020 湖北黄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 动,它们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5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 B. 3 5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 时,乙在
6、甲前方 5m 处 D.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3.(2020 上海)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 图 象,若第 5 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则( ) A. 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B. 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 C. 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 D. 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 14.(2020 广西贵港)在贵港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 200m 竞赛中,小华同学跑出了 25s 的成绩,则他跑步 的平均速度是_/,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_为参照物。 15.(2020 湖北武汉)2020 年 6月 23 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
7、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 网卫星成功发射,能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等服务。 (2)“北斗”让天地互通更加智慧。在某公交车站,一同学从电子站牌上看到辆公交车需 要用时 6分钟行驶3.2千米才能到达某站,由此他预测该车的速度是_千米/小时,该 车实际上提前 8 秒到达此站,它的行驶速度是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米/秒。 16.(2020 黑龙江省哈尔滨)如图,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板上运动,从 A 点运动 到 B 点所用时间为0.8,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车经过 B点 后的运动情况是_。 17.(2020 山东济宁)小明在探究速度的变化时,
8、拍摄了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闪光 时间间隔为 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_(选填“A”或“B”); (2)小球 A和 B 在第 1s至第 6s 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应为:_(选填“=”“”或“/=/);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声=_。(用 s、甲、乙表示) 27.(2020 江西)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min,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28.(2020 北京市)
9、请阅读科学重器一原子钟并回答问题。 科学重器原子钟 星空浩瀚,地球转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 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 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 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 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 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 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
10、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 1 秒。 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 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 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 秒”重新定义为铯 133 原子辐射电磁波荡 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 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 虽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测量标准,但若各地时间不能同步,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比如,若电网调节时间 不同步, 可能会烧坏电机; 金融市场时间不同步, 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基准, 用
11、于实现时间的同步, 就像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根据电视台播报的时间来校准自己的时间一样。 在我国, 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 务。 在导航系统中, 如果导航定位的精准度为 1 米, 则要求卫星上原子钟的时间同步必须在3 109之内, 这需要卫星上的原子钟和地面上的基准钟定期校准,以保证定位的精准度。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 中,原子钟堪称“导航卫星的心脏”,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球领先水准。北斗导 航系统可以给安装了芯片的共享单车设定电子围栏,也可以判断汽车行驶在哪个车道,甚至还可以实现送 货的无人机精准地
12、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计时工具的演变,展现了人类”时间文化”的进程,更彰显出人 类精益求精、不探索、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依据的是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_。 (2)下列物体相比较,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摆动的小球 .沿直线运动的汽车 .静止的书本 (3)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标准”。请你结合对文中时间”标准”的理解,除文中提到的实例外,再列 举一个“标准”并说明该“标准”在具体实例中是如何应用的。_ 29.(2020 广东省)某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45s 内,其速度v与时间t、动力F与
13、时间t的关系图像 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前 10s 轿车运动的路程为 100m。求: (1)前 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动力F做的总功。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解: 拳头的宽度大约 1dm,一只粉笔的长度与拳头的宽度差不多,所以应该是 1dm。 2.【答案】A 【解析】解:根据图片信息,这把剑的长度接近人身体的宽度,大约是0.5。故 BCD 错误、A 正确。 3.【答案】D 【解析】解: 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27 = 270 = 2.7 108。 故 ABC 错误,D正确。 故选:D。 物理试卷一般使用 B4纸,结合对常见长
14、度的了解,运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可解答。 此题考查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体长度的了解和单位的认识,可做出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A、50m跑测试中,九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在710之间。故 A符合实际; B、一般教学楼一层的高度在 3m左右。故 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食指宽度约 1cm,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 1cm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 D、九年级同学的质量在 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 = 50 10/ = 500左右。故 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
15、后判 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 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5.【答案】A 【解析】因为 1nm=10 -9m,所以 10-9nm=10-18m,故按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原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 A。 6.【答案】C 【解析】解: AB、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误差较大,故 A、B 错误;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故 C 正确;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 值偏
16、小,故 D 错误。 故选:C。 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 我们可以把 C 图中展示的特殊测量方法称之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直尺等),可用在不能用刻度尺直 接准确测量的一些几何体的高度、直径等物理量的测量中。 7.【答案】D 【解析】解: ABC、在使用工具测量长度、质量、体积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测量过程中的 误差,故 ABC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同时间,人的体温不一定相同,所以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不能 减小误差,故 D错误。 故选: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人的体温在不同时刻可能是不
17、同的。 本题考查了测量过程中减小误差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8.【答案】B 【解析】解: A、海面是被研究的物体,“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面之 间距离不断减小,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故 A 错误; B、海底是被研究对象,“海斗一号”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底之间 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故 B正确; C、“海斗一号”是被研究对象,“海斗一号”抓取样本后上浮,“海斗一号”和样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 变化,故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故 C错误; D、“海斗一号”是被
18、研究对象,“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下沉,“海斗一号”上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 断增大,故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 D错误。 故选:B。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若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 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9.【答案】D 【解析】解: 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 26 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时,以他所乘坐的公交车为参照物时,公交车与路边 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与路旁的树木没 有位置变化, 以远处高山、 公路路面为参照物, 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 故
19、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 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10.【答案】C 【解析】 解: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 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所以,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
20、火车是运动的,故小红的判断正确; 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故选: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 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 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 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 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 选取参照物; 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11.【答案】D 【解析】解:“天眼 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在太阳系外,故离地球最远,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
21、选:D。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本题考查的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对宇宙空间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 AB、由 图可知,03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 15m,35内,乙处于静止状态, 05,乙的平均速度乙= 乙 = 15 5 = 3/,故 A 正确,B 错误;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甲= 甲 = 15 5 = 3/,4s 时,甲运动的距离甲1= 甲1= 3/ 4 = 12, 4s 时,乙运动的距离乙= 15,4s时,乙在甲前方: = 乙 甲1= 15 12 = 3,故 C错 误; D、5s 时,甲的速度是3/,乙是静止状态,速
22、度不同,故 D错误。 故选:A。 (1)由 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 速度大小。 (2)由 图象计算出甲、乙的速度,根据 = 计算通过的距离,得到甲、乙的位置关系。 本题考查了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判断路程的问题,分析清楚 图象、熟练应用速度公式是正确解 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甲在 = 2内运动的路程是 4m,甲的速度:甲= 甲 甲 = 4 2 = 2/, 乙在 = 4内运动的路程 = 4,乙的速度:乙= 乙 乙 = 4 4 = 1/; 经过 5s 时: 由图象读出丙通过的路程是2.5,甲通过的路程,甲 = 甲 = 2/
23、5 = 10,乙通过的路程, 乙 = 乙 = 1/ 5 = 5, 若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则有: (1)若三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甲、 乙间的距离为10 5 = 5, 甲、 丙间的距离为10 2.5 = 7.5, 5 7.5; 甲、丙异向行驶时距离为10 + 2.5 = 12.5,15 12.5;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甲的运动方向与乙相反时,丙行驶方向可以与甲相同,也可以相反,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3)若乙的运动方向与甲相同, 甲、 乙间的距离为10 5 = 5, 甲、 丙同向行驶时距离为10 2.5 = 7.5,5 7.5; 甲、丙异向行驶时距离为10 + 2.
24、5 = 12.5,5 【解析】解: (1)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 A 球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 A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刻内 B 球的路程不变,所以 B 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小球 A。 (2)由图可知,第 1s 至第 6s,A 球通过的路程大于 20 个小格、B球通过的路程为 20 个小格,即 A球通过 的路程大于 B 球通过的路程,所以 A球的平均速度大于 B球的平均速度,即 。 故答案为:(1);(2) 。 (1)根据图示判断 A、B 两球的运动状态。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变速
25、直线运动; (2)根据图示比较 A、B两球在第 1s至第 6s 这段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得出结论。 此题考查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 18.【答案】 地铁 【解析】解: 地铁启动时,小丽看见墙上的广告牌快速向后飞去,广告牌相对于地铁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是以小丽 乘坐的地铁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地铁。 19.【答案】运动 【解析】解: (1)运输机是被研究的对象,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运输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地面 为参照物,运输机是运动的。 20.【答案】2.12 【解析】1由甲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刻度尺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
26、下一位,木块的长度为 2.12cm。 21.【答案】2.00 【解析】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物体的长度是2.00; 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甲可知,物体的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 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 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 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22.【答案】km 运动 6000 【解析】解:(1)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可知,南京长江五
27、桥约10.33千米。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与江面航行的船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 = 72/ = 20/, = 5 = 300, 则根据 = 可得,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 = 20/ 300 = 6000。 故答案为:(1)千米;(2)运动;(3)6000。 (1)根据生活经验和题目中所给的数字解答;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 生变化,则静止。 (3)根据速度公式 = 可求汽车通过的路程。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
28、物 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3.【答案】静止 0.5 2 【解析】解:(1)由图可知,物体在01的速度为 0,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物体在第 2s的速度是0.5/; (3)物体在46的速度为1/,由 = 可知,物体在46内通过的路程是: = = 1/ 2 = 2。 故答案为:(1)静止;(2)0.5;(3)2。 (1)(2)根据图象判定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图可知46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行驶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24.【答案】刻度尺 小 0.3 【解析】解:(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 = ,实验中
29、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实验时为了便于计时,需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因此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些; (3)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 0.9 3 = 0.3/。 故答案为:(1)刻度尺;(2)小;(3)0.3。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 = ,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用公式 = 计算平均速度。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 = 出平均速度, 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 25.【答案】停表、刻度尺 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
30、识 A、B 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 s; 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点; 汽车车头行驶至 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 B 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 A 点到 B点行驶的时间 t; 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 若 30/则超速,若 30/则不超速 【解析】解: (1)根据 = 知, 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 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所以需要停表和刻度尺; (2)实验步骤: 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 A、B 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路程 s; 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点; 汽车车头行驶至
31、 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 驶至 B点时,B 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 A点到 B点行驶的时间 t; 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 ; (3)实验结论:若 30/则超速,若 30/则不超速。 故答案为:(1)停表、刻度尺;(2):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 A、B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 路程 s; 让一名同学站在 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 B点; 汽车车头行驶至 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 B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 驶至 B点时,B 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 A点到 B点行驶的时间 t; 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 ;
32、 (3)若 30/则超速,若 30/则不超速。 (1)根据 = 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据此确定实验器材; (2)用停表测量时间 t,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s,用 = 算出平均速度; (3)用算出的平均速度与30/比较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测量,设计、叙述测量汽车速度的测量方法是关键。 26.【答案】0.34 2 甲乙 【解析】解:(1)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 = 340/ 0.001 = 0.34; (2)由记录过程知,甲比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甲 乙; (3)从 A 到 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 = 甲乙 2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声=测得空气中声音
33、的传播 速度声= = 2 甲乙。 故答案为:(1)0.34;(2) ;(3) 2 甲乙。 (1)根据速度公式 = 计算声音的传播距离; (2)根据题意分析两手机记录的时间; (3)根据速度公式 = 计算。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求声音的传播时间,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7.【答案】解: (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的意思:汽车通过该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 “隧道 3600m”,是指从隧道全长 3600m; (2)已知 = 3 = 0.05,隧道全长 = 3600 = 3.6, 方法一: 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3min, 其速度 = = 3.6
34、 0.05 = 72/ 3.6,故没有超速; 方法三:汽车若以80/的速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 = 最大 = 3.6 80/ = 2.7 3,故没有超速。 答:(1)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的意思:汽车通过该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 “隧道 3600m”,是指从隧道全长 3600m; (2)小丽开车没有超速。 【解析】(1)交通标志牌“8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80/;“隧道 3600m”,是指隧 道全长; (2)方法一:已知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得开车速度,把求出的速度与交通标志牌对比 即可; 方法二:求得汽车以80/的速度行驶的路程,与隧道全长比较; 方法
35、三:求得汽车若以80/的速度通过隧道,与 3min 比较。 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为了安全,不要超速行驶。 28.【答案】高稳定性 A 1.30是儿童免费乘坐北京地铁的身高标准,身高低于1.30的儿童可享受免费 乘车的待遇,身高不低于1.30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解析】 解: (1)根据题中信息“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 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 知因为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所以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 (2)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A中摆动的小球 可以以
36、小球的振荡周期为基准来计时,故 A 符合题意,而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和静止的书本没有运动周期, 不适合做计时基准,故 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30是儿童免费乘坐北京地铁的身高标准,身高低于1.30的儿童可享受免费乘车的待遇,身高不低 于1.30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故答案为:(1)高稳定性;(2);(3)1.30是儿童免费乘坐北京地铁的身高标准,身高低于1.30的儿童可 享受免费乘车的待遇,身高不低于1.30的则不能享受免费乘车待遇。 (1)根据题中信息“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分析解答; (2)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
37、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 (3)根据实际列举标准”的应用。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认真阅读即可解答。 29.【答案】(1)10m/s;(2)700m;(3)1.110 6J 【解析】 (1)前 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 1 1 100m 10m/s 10s s t v (2)根据 s v t 可知,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22 2 20m/s45s 10s700msv t (3)动力F做的总功 121 12 2 6 4000N 1J00m 10001.N 7 01 100mWWWFsF s 答:(1)前 10s 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10m/s;(2)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是 700m;(3)动力F 做的总功为 1.110 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