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971217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栏目索引 第一讲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 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 壳 运 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 断裂带 和巨大的 褶皱山脉 (如图 甲 )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 起伏变化 和海陆变迁(如图乙) 岩浆活动 有喷出和侵入两种形式,岩浆只有 喷出地表 (如图 丙 )才 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

2、: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2.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 图甲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图乙 (1)补全图甲中板块的名称。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是因为其位于 亚欧 板块与非洲板块的 消亡 边界,红海面积在扩大是因为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非洲 板块的 生 长 边界。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处于板块 交界 处,地壳比较活跃,多 火山、地震 。 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是因为其位于非洲板块 内部 , 地壳比较稳定;南美大陆西海岸地势起伏大,多高大山脉是因为其位于美洲板 块与 南极洲 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地壳比

3、较活跃。 (3)由图乙可知,海沟属于 消亡 边界,海岭属于 生长 边界。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 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 移和弯曲变化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 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 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

4、雅山脉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 变迁 相互关系 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 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 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 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 (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

5、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 成的褶皱山脉。 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作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2)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 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 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板块运动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 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 撞 对地球

6、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图示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特殊板块及其地区分布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 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2)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 界。 (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栏目索引

7、 探究点一 命题视角一命题视角一 内力作用的判断内力作用的判断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1.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D ) A.、 B.、 C.、 D.、 解析 处是断层,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命题视角二命题视角二 内力作用的表现及影响内力作用的表现及影响 2.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B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解析 本题以实景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地质 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变形或位移而

8、形成的,故图示地质构造的形成 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故B项正确。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命题视角三命题视角三 板块构造理论的实践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的实践运用 3.2019课标,37(1)(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 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 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 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 理环境。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

9、 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 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 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解析 (1)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抓住这些特征变化 与里海由海变为湖并且面积缩小的联系即可。 (2)据材料可知,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是非洲板块及印度 洋板块继续北移,山脉隆起,使黑海、地

10、中海与海洋分离。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能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风化 作 用、 侵蚀 作用、搬运作用和 堆积 作用。 (2)图甲中a表示 风化作用 、b表示 搬运作用 、c表示 堆积作 用 。 (3)图乙是 三角洲 ,其形成原因是 流水沉积作用 ,分布于 河 口 处。图丙是 风蚀蘑菇 ,其形成原因是 风力侵蚀作用 ,多分 布于 干旱地区 。 (4)图乙所示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 东部沿海 地区面积最大;图丙 表示的地貌,以地区分布来看,

11、我国的 西北内陆干旱 地区较为典型。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外力作用因其作用过程和强度不同,对地貌的影响和主要分布区 也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如下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 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 岩的球状风化)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 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 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

12、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 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 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 海水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等海蚀地貌 濒海地带(例:海南的天涯海角) 续表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堆 积 作 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 口)、三角洲(河口)、 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

13、粒大、比 重大的先 沉积,颗粒 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 三角洲和河流的中下 游(例:黄河三角洲、 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 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例:塔克拉 玛干沙漠、黄土高原 的黄土) 海水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濒海地带 续表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规律总结规律总结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14、,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 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 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 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命题视角一命题视角一 外力作用类型及其判断外力作用类型及其判断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 幅山水画

15、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D ) A. B. C. D. 解析 丘陵地貌海拔较低,相对高差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因此选项D正 确。画中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描绘的是山地景观。画中峰林峻秀,描 绘的是喀斯特景观。画中地表千沟万壑,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2.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C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 画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 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栏目索引 探究点

16、二 命题视角二命题视角二 流水作用的表现及影响流水作用的表现及影响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 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 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3.(2019课标,9,4分)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 自( B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解析 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 影响,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了山前冲积扇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量是流 水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项错误

17、;该地区没有冰 川作用,C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堆积,D项错 误。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4.(2019课标,10,4分)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C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 堆积物,地表物质疏松;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 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洼地,故B项错误、 C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 河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少,A项错误;冻融作用是该

18、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 期间形成洼地的主因,则D项错误。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命题视角三命题视角三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材料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 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 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栏目索引 探究点二 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 方向:南(偏南); 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 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 本题以沙丘景观图和风频玫瑰图为切入点,考查新月形沙

19、丘的形成原 因和风频图的判读。读风频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 坡,即缓坡坡向为西,根据箭头和坡向垂直可判断箭头方向。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三探究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 形成 常见岩石 A 岩浆岩 侵入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 花岗岩、玄武岩 B 沉积岩 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形成 石灰岩、砂岩、页岩 C 变质岩 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 改变而形成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2.地

20、质作用地质作用 a表示 冷凝作用 ; b+c表示外力作用; d表示 变质作用 ; e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 (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 地貌景观 ; (3)实现了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4)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 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

21、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 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栏目索引

22、探究点三 命题视角一命题视角一 物质循环中的地质作用判断物质循环中的地质作用判断 1.(2012山东文综,3,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 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D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地壳物质循环等。读图可知, 甲向上拱起为背斜,其顶部缺失说明该地先是受到外力侵蚀,甲上覆岩层为沉 积岩,说明该地在受到侵蚀之后又发生了沉积作用,然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故D项正确。 栏目索引 探

23、究点三 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2.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 AD ) A.指化学沉积作用 B.指搬运作用 C.指成岩作用 D.指火山喷发作用 解析 图中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 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 项错误。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 C项错误。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 确。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命题视角二命题视角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

24、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3.(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 C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 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 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 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命题视角三命题视角三 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影响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影响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

25、成为另一 种形态。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4.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C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解析 石灰岩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变质成大理岩。过程代表 变质作用,则这一过程中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三 5.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C ) A. B. C. D. 解析 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板块的分离边界处喷发形 成海岭。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是因为岩浆活动形成。图中表示岩浆活动 形成岩浆岩。 栏目索引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

26、来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它集竞技、健 身、观赏、挑战于一体,有“岩壁芭蕾”之称。我国某省区甲地的地貌为攀 岩提供了极佳的场地,一个个独立的山峰鳞次栉比(如图),每一座独峰都有陡 峭的岩壁,岩壁节理发育,因风化多凸起、坑洞、拐点、裂隙等,而且表面非 常粗糙坚硬,攀岩爱好者评价这里说:“这是上帝专门为攀岩爱好者创造的天 然攀岩圣地。”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栏目索引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栏目索引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1.甲地的典型地貌为( B ) A.丹霞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雅丹地貌 D.黄土地貌 解析 结合图示经纬网信息及省区轮廓知,该省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 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显 著。 栏目索引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2.该地山体岩壁表面较为粗糙坚硬的原因是( C ) A.峰顶多植被,保护作用强 B.岩体为石灰岩,质地坚硬 C.岩壁上的风化物被雨水及时冲走 D.岩体为岩浆岩,质地坚硬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受当地气候和岩石性质影响,岩壁上岩石风化严重, 并且岩石风化物会被雨水及时冲走,使该地山体岩壁表面较为粗糙坚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3年高考2年模拟》)(002).ppt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