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971239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讲 城市化 单 科 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1.区域认知 以区域经纬网图或区域城市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城 市化进程及特点,比较区域城市化特点及问题的差异。 2.综合思维 以城市化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过程、特 点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 以区域城市化相关材料为背景,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何种措施发展生态城市,保证城市和社会协调 发展。 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1.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 城镇 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 驱动

2、力 含义 因素 推力(乡 村) 使人群离开乡村 的因素 人口增长 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拉力(城 市) 吸引人群来到城 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 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 (3)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的 比重 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 .带来了 聚落形态 的变化。 .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是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时间变化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3、”形曲线。 阶段 特点 A: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 慢 B:中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C: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 高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2)地区差异 .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C (填字母)阶段。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 A或 B (填字母)阶段。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 发展阶 段 特点 问题 趋势 国家 初期阶 段 城市化水平较 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 国家 中期阶 段 人口向城市迅速 聚集,城市化推进 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

4、交通拥 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 化现象 后期阶 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 高,城市人口比重 的增长趋缓甚至 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 象 发达国家 2.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 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起步 早(自工业革命开始) 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 目前水平 高,城市人口比重在 70%以上 较低,许多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不足 40% 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放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 市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

5、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 胀 合理性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 市移动,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 多社会问题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表现 发生地与成因 图解 郊区 城市 化 城市人口、工业、 商业等从城市中心 向郊区迁移 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市 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市区 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逆城 市化 城市人口由市区迁 往农村和小城镇 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城市发 展的后期阶段。追求更好的 生活环境 再城 市化 人口重新迁回城市 发达国家,针对逆城市化带来 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城 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一 系列城市复

6、兴计划,使城市中 心区再现活力 命题视角一 城市化水平的判断及依据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 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 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下面两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B. C. D. 1. 答案 D 材料显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 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城市各项指标均最高,故正确 答案为 D。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 B. C. D

7、. 2. 答案 C 技术创新能力越强,高新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由图示可以看出创新带动能力指标 两城最高,故正确答案为 C。 命题视角二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 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3. 答案 B 本题考查城市人口比重的计算。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时间为 1964年,此时 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该国城镇化比重

8、为 60%70%,则其乡村 人口比重为 30% 40%,故选 B。 4.上图中 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4. 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及原因。2000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为最 下边曲线所代表的中国。该时段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市化的结果, 故选 A。 命题视角三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5.下表为 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 判断该年( ) 国家 中国* 印度 德国 美国 人口

9、数(百万人) 1 338 1 155 82 307 比重(%) 17 13 8 45 *未含“台湾”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 5. 答案 D 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 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 D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 C 选项表述错误;该表 只能体现 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 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 A、B选项可排除

10、。 探究点二探究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1)图 1 表明合理的城市化可改善环境。 (2)图 2 表明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 环境质量 下降,甚至出现 环境污染 问题。 2.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 低污染 的建筑节能产业和 绿色 交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相 协调 ,建立一种 良性循环 。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源短 缺 耕地 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 少占耕地 水资源 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11、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 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 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 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 排放 固体 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 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 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 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 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 题 交通拥 堵、居住 条件差

12、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 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 难、社会 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知识拓展 城市中心“岛屿”效应 热岛效应 城市市区气温经常比郊区高 雨岛效应 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原因:市区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 干岛效应 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 湿岛效应 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 混浊岛效应 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 命题视角一 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读 W 市主城区 2004 年与 2016 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

13、 天津文综,8,4分)2016年与 2004 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1. 答案 B 据图分析可知,2016年与 2004年相比,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 比重增大,说明工业功能增强,A项错误;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用地比重增大,说明 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项正确;乙河以东的地区,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南、北两端,C 项错误;乙 河以东的

14、地区,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D项错误。 2.(2019 天津文综,9,4分)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2. 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沿河地区工业用地比重没有明显增加,不一定会加大河水污染,A项 错误;职住分离明显,工业用地范围扩大,会增加交通压力,为了便于职工上下班,应完善城市交通网 络布局,D项正确;工业用地面积增大,表明工业发展较快,就业岗位可能增多,B项错误;居住区集中 分布在甲河和乙河

15、沿岸的城市中部地区,C 项错误。 命题视角二 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 “钟摆”交通现象。完成下面两题。 3.(2015 山东文综,3,4分)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 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3. 答案 A 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读图可知,该时段总体来看,郊区进入城区方向的车道拥堵,应 该是人口由郊区移向城市中心区的上班时间,即 8:00 左右,A项正确。 4.(2015 山东文综,4,4分)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16、(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4. 答案 D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由题干可知,北京市“钟摆”交通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大量就 业岗位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故解决该现象应该从减少城市中心地区就业岗位入手,D项正确。 素养引领情境命题素养引领情境命题 2019年 1月 1日,济南地铁 1 号线全线建成通车试运行,筹建地铁二十年的“泉城”终于进入了 地铁时代。读济南市地铁线路规划简图。完成下面两题。 1.济南市现有的高铁枢纽站最可能位于图中 处( ) A. B. C. D. 1. 答案 D 高

17、铁枢纽应有便捷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连接,从图中看,处规划的地铁线路 最密集,因而最有可能。 2.济南首条地铁线选在城区“外围”的主要原因是( ) 节约城市用地 引导城市空间“西进”发展 为保护泉水积累经验 “外围”客流量大 A. B. C. D. 2. 答案 B 地铁以后还是要往城区建设的,且地铁建设占用土地有限,所以建在“外围”并非出于 节约城市用地的目的,错误。地铁线路延伸向城西,可引导城市空间“西进”,正确。济南被称 为“泉城”,地铁建设可能破坏城区泉水,首条地铁选在城区“外围”可为以后城区建设地铁保护泉水 积累经验,正确。“外围”客流量小于城区,错误。 时间:40 分钟 分值:51

18、分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 北京海淀期末)图示时间段( ) A.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 B.印度农村人口随城镇化水平提升而减少 C.中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印度 D.两国城镇人口数量之差呈现扩大的趋势 1. 答案 D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在 19611971年间出现短期下降趋势,不是逐年提升,A错;印度 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增多,同时农村人口也在增多,并没有减少,B错;中国城镇化速度出现短暂下 降,在 1981年后城镇化速度才高于印度,C 错;两国人口在后期越来越接近,但是中国城镇化率上升 趋势明显高于印度,所以城镇人口数量之差呈现扩大的趋势,D正确。 2.(2019 北京

19、海淀期末)城镇化对两国产生的影响有( ) 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总产值下降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就业压力提升 A. B. C. D. 2. 答案 A 伴随城镇化水平提高、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 用类型的变化。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农业总产值上升,但比重下降。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 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 城市,每框的三位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 采用 15 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

20、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甲 乙 丙 丁 1980 年 2 1 1 4 3 3 3 4 4 4 3 5 2016 年 5 4 4 3 3 3 4 3 4 3 2 4 3.(2019 河南六市 3月联考)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型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 答案 C 表中数字显示: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其经济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上升,属 于经济增长型城市;同时丙城市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 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的过程;人口减少而经济增长,说明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 故 C 项正确。 4.(2019 河南六市 3月联考)下

21、列关于四座城市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 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 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 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 4. 答案 D 数字显示,丁城市的各项指标显著收缩,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厂矿倒闭或效益低 下,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故 D项正确。 常住人口连续 3年以上持续流失且缺乏回流的城市,被称为收缩型城市。下图为 2000 2010 年中国收缩型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收缩型城市( ) A.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鄂比皖数量多 C.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D.非季风区多于季风区 5. 答案 B 东部沿海地区

22、较少,A错;鄂比皖数量多,B对;东北地区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数量也 较多,C 错;季风区比非季风区多,D错。 6.收缩型城市( ) A.正经历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B.劳动力就业发生空间转移 C.辖区面积不断减小,城市呈收缩趋势 D.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导致人口减少 6. 答案 B 我国城市大多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A错;由材料可知,收缩型城市由于就业机会减 少导致人口外迁,人口数量减少,B对、D错;收缩型城市辖区面积不会减小,C 错。 公园城市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而创新的一个概念,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 成都试点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

23、山连两 翼”,堪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基工程。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2019 四川宜宾诊断测试)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利于成都市( ) A.拓展发展空间 B.形成单中心格局 C.奠定产业基础 D.向四周逐渐扩展 7. 答案 A 由材料可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所以龙泉山过 去是城市发展的空间障碍,而随着合理规划,将龙泉山建设成为森林公园,成为市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有利于城市空间的拓展。 8.(2019 四川宜宾诊断测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 A.防风固沙 B.美化环境 C.调节径流 D.调节气候 8. 答

24、案 B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沙较少。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和径流的作用,但不 是城市森林公园的主要环境效益。 停车难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人口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乡镇和 县城也会有停车难的烦恼。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大、中 小城市与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9 山东潍坊二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车位( ) A.面积小 B.数量多 C.缺口大 D.太偏僻 9. 答案 C 从图中可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中小城市车位比例均小于 1,说明我国城市 车位数量小于汽车数量,车位缺口大。 10

25、.(2019 山东潍坊二模)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的原因可能是中小 城市( ) A.车位数量较充足 B.汽车数量较少 C.路边允许自由停车 D.轻轨建设超前 10. 答案 B 虽然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中小城市拥有的汽车数量较少,因此停 车相对容易。 11.(2019 山东潍坊二模)缓解我国城市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有( ) 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 绿地改建临时车位 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安装车位引导系统 A. B. C. D. 11. 答案 D 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会加大建设成本,错误;绿地改建临时车位,会导致城市热 岛效应加强,环境质量下降,错误;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26、可以减少对车位的需求,正确;安装车位 引导系统,可以提高车位的使用率,减少空闲车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约 2.6亿人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占总人口的 83.7%。大都市群大多近洋、沿海、临湖分 布。日本大城市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德国 70%的人口居住在 10 万人口以下的较小城市中。德国的中小城市都是包括第一、二、 三产业在内的城市综合体,遍布全国,大城市分布较为分散。美、日、德三国均为城市化水平较 高的国家,但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等差异,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下 图示意美、日、

27、德三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含预测)。 (1)指出美、日、德三国 19802020 年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说明美、日、德三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简述德国城市化特色的优点。 12. 答案 (1)城市化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水平较高。 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德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发展速度较慢。 美国:城市化水平居于日本和德国之间。 (2)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着眼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增强其创新、引领和辐 射功能,突出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结构。 (3)注重中小城市的发展,缓解了因过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基础设 施完善,缩小城乡之间发

28、展的差距;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了城市的均衡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类似“空中小火车”。重庆轨道交通 2号线和 3号线分别是我国第一条 和世界最长、最繁忙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重庆轨道交通产业积极谋求“走出去”战略,设计适应 东南亚当地环境的方案并参与多国轨道交通建设竞标。 (1)结合自然与单轨交通特点,分析重庆轨道交通建设首选跨座式单轨的原因。 (2)说出重庆建设 3号线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与重庆比较,指出菲律宾城市跨座式单轨交通建设中应额外关注的自然环境问题。 13. 答案 (1)重庆是山城(或地表状况复杂、地势起伏大);嘉陵江、长江穿城而过;跨座式单轨借 助高架桥,适应性强(或建设成本较低);列车车身轻短(或转弯半径小,或爬坡能力强);视野开阔,景 观好。 (2)完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方便乘客出行;缩短市民出行时间;促进绿色交通发展。 (3)台风、地震、咸湿海风、湿热天气(或高温、强降水、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讲 城市化(2021高中地理必修一》)(001).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