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个理论总结这一年”“五个理论总结这一年” 之之 2020 年经典时文集粹年经典时文集粹 梁勇梁勇 选编选编 20202020,这一年,不容易,这一年,不容易 导语 2020,庚子,这是半世纪以来的特殊年份。这一年,温和与理性泯没,情绪与颟 顸肆虐。这一年,流言和混乱四起,病毒和人祸齐飞。放眼历史长河,这也是转折性 的一年。人类在分裂中陷入迷思,国家在战争边缘行走。这一年,活着就是幸运,存 在就是坚强。所有挺过来的人,都是不甘于寂灭命运的“熵者”。2020 年,首先给 自己点个赞。我们用 5 个理论总结这一年。 理论一 世界在闭环中“内卷化” 一个闭环系统,外部信息的反馈是系统迭代的关键。清
2、朝再运行一千年,也出现 不了工业革命,这就是“内卷化”。反馈是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系统使自己处于内 外矛盾之中,通过反馈,使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与外界条件相适应。 2020,这一年,首先要谈到新冠病毒。这个不可见的微生物,它只是携带了些许 信息(RNA)。可无声无息之间,却重创了这个宏观世界。全球已有近 155 万人死于 新冠,每 9 秒就新增 1 例死亡病例。至今为止,仍然不知道病源起于何处。人类以为 在科学武装下,越来越孤独求败。最后发现,在自然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被病毒 侵袭后存活下来的人,不容易。 这一年,世界变得更加分裂。美国和中国脱钩,两大国前景晦暗不明。以色列和 伊朗“互斩”,各自
3、走向仇恨两极。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原住民和新移民冲突 不断。族群撕裂,宗教撕裂,思想撕裂。戾气充斥世界,暴力成为解决问题手段。互 不信任,各自内卷。每一个理性思考者,这一年过得不容易。 这一年,美国大选也成了焦点。向左一步是天堂,向右一步是地狱。向前一步是 地球村,向后一步是“逆全球化”。是民主灯塔的熄火,还是国际警察的继续?全世 界只分为两种人:一种支持特朗普,一种反对特朗普。特朗普是要走了,但特朗普主 义还在。 理论二 活着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神药有人站台是因为死去的人不说话,妈妈之所以不挑食是因为买菜时挑过了,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只能代表你能够看到的。殊不知还有更多看
4、不到 的东西,才能更加代表事情的真相。 这一年,最煎熬的是企业。上半年倒闭的企业就超过 46 万。以汽车行业为例。 宝马裁员 6000 人,占总员工的 17.6%!奥迪裁员 9500 人,占德国员工的 15%。路虎 全球裁员一半,奔驰裁掉 20000 人!汽车只是缩影,还有更多企业,正在渡劫!今年, 老板不容易。每一个活下来的企业,都是这个国家的功臣。 这一年,行业也越来越难艰。最开始时,以为扛不住的是餐饮业。之后发现,更 惨的是外贸业,接不到订单,发不出货。不久才知道,旅游业更加艰难,第一季度便 有超过万家企业倒闭。最后发现,其实最惨的是电影院,春节假期一放就是大半 年。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
5、上辈子“折翼的天使”。如果感觉身边朋友还不 错,注意可能是“幸存者偏差”。 这一年,最焦虑的是求职者。2020 年,某银行数据显示企业 30%的工资账号停止 了发放。赤裸裸的现实,数据说明了一切。朋友圈虽然岁月静好,现实却暗流涌动! 智联的调查,29.68%企业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2020 年考研人数达到 340 万, 就业维艰。如果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请好好生活。这一年有一份工作,说明你做得 不错。 理论三 沉默的“理性螺旋” 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如果某观点得到赞同,就会越来越大声,反之则愈来愈沉默。 情绪与民粹的声音总是被支持,理性温和的声音总是被谩骂。此消彼涨,循环往复, 理性之人越来
6、越不愿意发声,形成“沉默螺旋”,最后集体沉沦。 这一年,最艰难的是年轻一代。遇上了最难就业季,找工作频频受阻。想要考研, 却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租房遇到了“蛋壳破碎”,有的被赶出家门。年轻人渴求 外界能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真正的“后浪”反对后浪,他们的心酸应该被理解。 批判的声音总被弱化,看到的都是浪漫的“诗和远方”。 这一年,大自然也不容易。印度蝗灾,美国地震,中国洪水。大火席卷澳大利亚 丛林,袋鼠仓惶逃命,绵羊化为黑炭,蝙蝠涌入城区。菲律宾火山爆发,火山灰夹杂 闪电,并接连引发火山地震,宛如世界末日降临。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片 低洼陆地将被淹没。大自然不说话,但用另一种方式在表达
7、无声的抗议。 这一年,中国也不容易。一面是量子计算有了新突破;另一面核心技术遭遇“卡 脖子”危机。一面是“奋斗者”号下潜 10909 米,实现“大海捞针”海下作业;另一 面是华为中兴遭遇制裁,高速芯片依赖美国。一面是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实现 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另一面是 TIKTOK 说封杀就被封杀, 应用软件遭遇 “滑铁卢” 。 这一年,中国科技有高光时刻,但一些重要领域仍旧在落后追赶。我们在欢呼的同时, 也应该保持理性。 理论四 谬论正在“麻醉人类” 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 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凡是能向他们供应幻觉
8、的,也 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这一年,那些离开的人再也回不来。最让人难受的,是李文亮的离开,没人给他 道歉,有人喜欢谬论不爱真相。最让人意外的,是科比坠机身亡,给球迷留下巨大心 理缺口。最让人遗憾的,是赵忠祥走了,动物世界少了一个声音。最让人惋惜的, 是三浦春马自杀,荧屏再无他的身影。最让人震惊的,是马拉多纳巨星陨落,世上再 无“上帝之手”。最让人缅怀的,是 36 位两院院士的离去,他们卸下了重担。明天 和意外,我们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好好活着,珍惜身边人,应该是我们活着的底线。 这一年,流量继续向头部集中。李佳琦、薇娅依然是顶级网红;罗永浩、雷军
9、也 开始直播带货;下半年被马保国刷屏,接着又迎来丁真;乘风破浪的姐姐刚刚离 开舞台,演员请就位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知道真假的数据,成为很多人亢 奋的幻觉。流量成为经济增长点,掠夺普通人的时间和金钱。 这一年,反智再次站上情绪高地。新冠疫苗未出,双黄连却一夜脱销;张文宏提 早餐建议,被人批评是“崇洋媚外”;张玉环沉冤得雪,有人称这是没找到证据;高 考顶替事件令人发指,却大骂苟晶作秀;TIKTOK 被封杀,有人骂张一鸣是“跪着的懦 夫”;原本以为疫情的影响会让人回归理性,却没想到反智主义还是站上情绪高地。 “反智主义”没有消失,“情绪上瘾”正在支配这个时代。 理论五 社交媒体时代的“同温层”和
10、“回音壁” 信息来源被过滤,人们固守在自己圈子里,这就是“同温层”,这个圈子里发出 声音与你三观类似,进一步强化了你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回音壁”。社交媒体通过 算法了解你的需求,形成“信息茧房”。最后的结果是,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平行世界”。 这一年,华人世界也争议不断。香港这座东方之珠,风采已经逝去。曾经傲立世 界的金融之都,眼睁睁被新加坡抢走风采。任何一个有着民族情怀的人,都会心痛。 台湾这个亚细亚孤儿,也不再理性平和。曾经自信满满的淳厚,现在变得狂燥。任何 一个有着大一统情结的人,更会担心。如何看待这一切,朋友圈被撕裂得很难看。感 受的全是“同温层”,听到的全是“
11、回音壁”。亲者痛仇者快,真遗憾。 这一年,“互联网世界”翻天覆地。挨骂最多的是美团,它被困在“千夫所指” 的系统里。争议最多的是头条,算法推荐成了最大的原罪。质疑最多的是蚂蚁,两万 亿的梦想被暂时按停。熟谙人性的是黄峥,个人财富首次超过了马云。闷声发财的是 京东,京东健康又圈了 3000 亿。谁也不知道互联网巨头会走向何方,每一起事件都 会引爆舆论热潮。这些位处金字塔尖的人物,在反垄断法中,同样如履薄冰。 这一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一边是马斯克开创“人机新时代”,通往成“神” 之路;一边是网友沉迷键盘,吸食精神鸦片,出现返祖现象。一边是脸书在 VR 上的 长远布局,创造一个全新世界;一边是普
12、通人不断“内卷化”,在娱乐循环中永远走 不出来。一边是 AI 算法的再次进化,越来越与人类别无二致;一边是真正的人类躲 在舒适圈,成为情绪的奴隶。有人朝着更高文明的方向探索,在进化中寻找更多可能; 更多人沉浸在井底仰望天空,在退化中寻找情绪 G 点。人有可能分成两个物种:一种 是神,一种是兽。 结 回首 2020 年,每个人走来都不容易。当疫情刚刚爆发时,有人曾说 2020 年能否 推倒重来。可惜人生不是游戏,没有“存档”这个设定。2020 年之前,我们曾经认 为万物皆可控。无论是牛顿揭示的 F = M(dV/dT),还是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人类总是在确定性中的一路向前。当疫情席卷
13、而至时,我们变得不知所措。蝴蝶效应 与量子不确定充斥世界每个角落。此刻不得不相信热力学第二定律(S=0),这个 世界时刻在熵增,人类不过是想逆天改命。2021 会变好吗?我们并不知道。但如果 你是“熵”,世界就值得期待。 年轻人为什么被“假精致”的生活掏空?年轻人为什么被“假精致”的生活掏空? 近日,半月谈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岁月静好还是一地鸡毛? 假精致掩 盖下的“分裂人生”,引来刷屏。该报道指出当前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消费现象: 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 非“设计款”不穿由此,不少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过度追逐所谓“品质生活” 掩盖下的预消
14、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朋友圈里多位年轻朋友的转载,或许也恰恰说明了报道引起他们的共鸣。引人深 思的是,为何不少年轻人明明知道追求“假精致”的消费在掏空生活,却依旧执迷不 悟(抑或甘之如饴)? 过度消费,透支生活 越来越多的报告数据指出,这一代年轻人普遍存在透支消费的问题。 2018 年 8 月,富达国际与蚂蚁财富联合发布 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指 出,中国年轻一代(35 岁以下)人均收入 6726 元/月,月均支出 4386 元/月,收入 8500 以上达 53%,其中 56%的人没有储蓄,开始储蓄的人中,每月储蓄仅 1389 元。 融 360 在
15、 2018 年 8 月发布的一个问卷调查报告显示,“90 后”已然占据着消费 贷款用户群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 49.31%。在不含房贷和车贷的情况下,使用消费贷 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五成,占比 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 花呗、白条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网贷。甚至有 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就 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年轻人之所以透支未来消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追求“精致”的生活,他 们过度消费了。何为过度消费?顾名思义,消费过剩,或者消费远超出自身能力。 东 京漂流,日 藤原新也 著 ,黄大旺 译,新星出版社 2017 年 9 月版 日本摄影师藤原新也在社
16、会观察随笔东京漂流中对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社会 过度消费现象的描述,也适合于用来形容时下年轻人的过度消费。比如用完即弃;鼓 励赠礼情人节大甩卖、父亲节大甩卖;鼓励收集洋酒瓶或大全集画刊等;配 件产品照相机的拍照皮套等;制造机会读书周或蛀牙防治日;副用品化 第二个家或第二辆车;备用品化备胎、灯泡等消耗品,或摄影底片等可囤积的商 品;新款式化就算还能用,也要追求新的款式 从某种层面上说,为了“精致”而消费,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提 高的一种表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也高度发达, 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多元。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升级。第三 次消
17、费升级悄然来临,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自我实现”,他们的消费更侧重于新潮、 时尚、健康、美以及个人的内心愉悦,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成为趋势。这 在客观上也导致了商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增快,以及人们“精致”消费需求的激增。 当“精致”被赋予符号意义 但很多人透支生活消费,根本上追逐的是只是面子上“精致”。消费社会的语境 通过赋予商品和消费新的内涵,始终在不断怂恿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法国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早就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大型技术统治 集团是如何引起我们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了。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 赋予物以符号意义。 波德里亚写道,“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所有的大众媒体基本上也就是你的生
18、存 背景都在引导你购物”,“人们从来不消费物本身,人们总是把物(广义)用来 当作能够突出自身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 体来摆脱本团体”。 换言之,人们对物的消费并不止于“对物的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更多的是在物 的象征价值层面,进入“对符号的消费”(品牌、技术为商品带来的价值经常远高于 它的真实价值)。 商品和消费具有怎样的符号意义?美国社会经济学家 Amitai Etzioni 在批判美 国消费主义时,他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正常消费和消费主义的界限。 他说,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消费是正常的消费,但试图通过消费获得社交(爱与归 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19、,则让正常消费变成了消费主义。这正是消费主义的策略, 他们在赋予商品和消费“爱与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的符号意义。 广告中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类似联想尊严、地位、希望、美丽、浪漫、怀旧或 一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可以通过购买某件“精致”的物品达到。仿佛买了某个“精 致”名表,你就进入了上流阶层,买一辆“精致”豪车,你就可以轻松赢得任何美女 的芳心, 使用某个 “精致” 的日本电饭煲, 你就符合中产阶层温馨美满的生活标准 而在微信朋友圈时代,朋友圈这个“表演舞台”,也激起了更多人对于“精致” 生活的表现欲。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指出: “人生就是一出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
20、,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 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竭力表演。在人际 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 人对他的反应。” 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迷思中,以为朋友圈“精致”了,就展现了更好的自我,就 能够得到他人越多的认可和赞同。这时,就像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讲的,朋友圈 里的人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吃大餐,在旅游兜风,在扫货购物。他们的生活是跑车、 香槟、夜宴的交响曲,随时等你点赞”。加入消费大军的年轻人。 人生不如意,更须尽欢? 也有不少年轻人追求“精致”生活只为自娱自乐。若被问起,为什么不存钱买房。 他们的回应
21、是:正是因为买不起房,所以才要“精致”生活啊。 经济学上有一个“口红效应”的说法。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 线上升。这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时,我们的钱不足以购买真正改善生活的大件商品,而 口红作为一种比较廉价的非必需品,可以满足人们仍强烈的消费欲望,起到一种安抚 作用。 而在高房价的社会语境下,或许也存在一个“房价效应”。当年轻人的能力不足 以购买被视为人生标配的房子时,他们转而追求物质生活的“精致”,以寻求慰藉。 就如同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解释年轻人热衷于电子产品更新的原因:“人是渴望改 变的,生活是很难改变的,生活中只有电子产品最容易改变,所以只能从电子产品的 更新中获得一种虚幻的改变
22、感,安慰苦难的人生”。 从这一意义上看,消费可以缓解人们一定的焦虑,冷酷的环境下它具有某种扎实 稳定的质地。房价一直在涨,工资却长期停滞,精打细算的生活沉闷而无趣,如果一 次国外旅行、 一个奢侈包包、 每天精心制作的早餐可以为生活带来亮色, 何过之有呢? 追求“精致”其实是以放低期待、代偿心理的方式来舒缓压力、安定内心,并由此重 新建构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寻求一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比如不买房可以过得很 好),实现对现实的某种柔软抵抗。 不过“房价效应”也可能是出于“自暴自弃”的心态。其与“佛系”“丧”等青 年亚文化一脉相承,当高欲望难以实现时,干脆自我放逐。就像大西洋月刊曾刊 文指出的,“对于
23、大部分的中国青年而言,在高速增长、急速前进的中国,成功的公 式仍然未变:刻苦学习、努力赚钱、成为房奴、尽早结婚,最后生养子女。然后 看着这个循环重复发现这些目标难以实现,接受局外人的身份可能是最好的 也许是唯一的生活下去的办法。” 虽然可以理解年轻人偶尔的沮丧和自嘲,但显然,“局外人的身份”并非“最好 的”,更非“唯一的”办法。你以为通过消费透支未来就是在报复“不合理”,实际 上你最终站在的是“不合理”这一边。就像新周刊一篇文章指出的,你掉入了消 费主义的陷阱,“摆脱贫穷的方式既不是赚钱,也不是通过社会改革来消除不平等, 而是参与消费、不断消费,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消费者。” 以消费透支了未来
24、,你没有摆脱贫穷,没有消除不平等,相反如陶东风批评的, “沉溺于物质消费、沉溺于自己和自己的私密关系(变态自恋人格),而失去了对于 公共世界(它也属于世俗)的关注”。 当然,棒子不能全打在年轻人身上。郑永年在一个访谈中谈到国内年轻人现状时 提到,只有年轻人有前途,国家才有前途,“我一直在呼吁,要健全社会政策,要完 善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呼吁要给年轻人机会。”假若人人都得以心安, 也就不必在“假精致”里获取慰藉。 我们为何要“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我们为何要“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7 月 9 日晚,微博网友爆料称,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办人文军,在大理考察无障碍 路线时不幸殒命。 该网友
25、在微博上写到,“7 月 7 日晚,他回酒店路上,因无障碍路口被私家车占 用,他不得不另寻他路,但不幸开着轮椅车头掉进了停车场的坑里,当时停车场没有 任何的警戒标识。直到他被保安发现,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多家媒体证实了文军不幸遇难的消息。一个始终为残疾人权益奔走的公益 人士,却以这样的意外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令人伤心,也令我们汗颜。 笔者在国内的几个城市有过多年的生活经历,回想起来,无障碍通道(包括盲道) 被占用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甚至有的无障碍通道的设计也非常不合理,比如走着 走着迎面就是一堵围墙,或者盲道砖的铺设不是直线的而是弯弯绕绕这折射的 是,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老百姓,并没有
26、从根本上认识到无障碍通道的重要性。文 军的不幸发生后,微博上不少评论留言道:他们这才头一回听说无障碍通道,头一回 听说盲道砖。 中国有数量庞大的残障人士,有数据显示有 8000 多万。但回想一下,我们在生 活中碰到他们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30 余年来笔者从未遇到有盲人在盲道上行走。 事实上,中国并非缺失无障碍设施,只是我们的许多无障碍设施的利用率实在太低, 形同虚设。我们欠缺的是真正地为残障人士考虑的那颗心用不久前全网热传的叶 敬忠教授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019 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谈到的,我们没 有“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我们没有形成一个稳定且善良的“弱者观”。 谁是弱者?这个概念
27、在社会学上有诸多分歧和解释,简单来说,弱者有相对和绝 对两个层面。从相对层面上看,任何人都可能是“弱者”,因为总有比我们更强势的 人,这不是提醒我们以弱者心态自怜,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对弱者有同理心我们 本质上是一样的。 而绝对层面,弱者指涉的是“心理、生理、能力、机会和境遇等方面处于相对劣 势地位的人”。或者我们将他们理解为于社会财富与权益平均线下的人群,比如下岗 工人、失地农民、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受灾地区群众、孤儿、残障人士、少数人群 等等,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话语权等方方面面都处于弱势地位,抑或想像“普 通人”一样过上普通的生活需要付出更多。 怎么看待弱者,就是一个社会的“弱者观”。
28、是“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还是 将弱者排除我们的世界之外,假装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他们的存在? 一 一个遗憾的事实是:现实生活中,后一种“弱者观”更为常见。甚至在舆论中,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鄙夷弱者的论调。 笔者在微信搜索框输入“弱者”二字,触目惊心的是,弹出的文章绝大部分是对 弱者的批判。 比如远离“弱者婊”,意即很多弱者会利用“弱者”的身份占你便宜;比如 请警惕你的“弱者思维”,称弱者一般是“索取型人格”;比如弱者都记仇, 强者才宽容,说弱者爱抱怨,会记仇,成功者都选择宽容;比如弱者才会要求公 平 弱者追求公平,强者解决问题,强调公平是理想状态,强者是适应社会, “不 断调节自己,最终取得成功
29、,弱者总是在抱怨指责,这个社会不公平,是别人的错误, 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更早些时候,舆论曾有一阵对“你弱你有理”心态的集体批判, 不知不觉间,“弱者”这个词在舆论中已经污名化了。 应该承认,这些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弱者”的心态或者行为令人无法苟同,比如 以“弱者”自居,吃拿卡要;比如“我是弱者我有理”;或者以“弱者”为武器,动 辄是社会不公,是别人恃强凌弱 但我们更应该承认的是,如果我们想从个别弱者身上找到这样一些缺点,简直是 太容易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弱者的道德水准并不一定高于社 会平均水平。我们擅长把从极端的个例当做靶子,然后将它推广到普遍,搞得好像所 有的弱者都值得怀
30、疑,在滑坡谬论下,很容易得出“你是弱者你活该”“弱者才追求 公平”等结论,它最终导向的是:我们对弱者的忽略、冷漠甚至鄙夷。 将弱者污名化,暗含着我们内心中的“鸡贼”通过对弱者的污名化,我们彻 底地实现了道德豁免。原本很多人对弱者是有同理心、同情心,是愿意像弱者一样感 受世界的,但“支付”同情是需要情感成本甚至物质成本的,有些人可能觉得“累”, 心里又过意不去。但通过几个极端例子,将整个弱者群体污名化,我们就可以理直气 壮地对弱者不管不问了他们可不是啥好东西,别理会,不用帮,不用有心理负担。 我们轻松地甩下了道义责任。 而如果从更深层的文化角度看,我们的传统一向注重等级秩序,不看重弱者。我 们崇
31、敬的,是那些拥有权力和金钱的群体;我们所习惯站立的立场,也是强权者的立 场,并根据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这种心理有点像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分析的,“人们开始更倾向于 认同这样的观念,即人的才识往往能影响或决定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认同反过来 赋予了金钱一种新的道德涵义在精英社会里,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才干,他不 可能有一份高声望、高薪酬的职位。故而财富成为一个人良好秉性的象征:富人不仅 富有,而且就是比别人优秀对那些身份低微的人,这个故事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 影响。既然成功者理应成功,那么失败者就理应失败。因此,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们 致富无可厚非,同理,人们挨穷也不是没有缘由。正因为如此,
32、一个人身份低微,其 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一切也是咎由自取。” 我们将一个人的权势与金钱地位,与他的身份、处境、品格划上等号。仿佛成功 者,都是能力更高、品行更好,而失败者/弱者,便意味着品行差、能力差,否则他 怎么会失败? 二 鄙夷弱者的“弱者观”,虽可实现道德豁免,也像鲁迅说的宣泄卑怯的情绪, “怯 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但弱者的不幸仅止于他们自身吗? 我们不该忘却,弱者还有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必讳言,时下我们社会,无论是富 人穷人,无论是商人农民,无论是学者还是盲流,常常共享着一种“弱势心态”:每 一个群体的人都认为自己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每一个人都被某种焦虑所裹挟了:生 存的焦虑,发展
33、的焦虑,道德的焦虑,公平的焦虑,环境的焦虑。 全民“弱势心态”、全民焦虑有诸多原因,也有许多非理性的因素,但不容忽视 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依旧压迫着我们,人人唯 恐落后,唯恐成为社会的“弱者”,唯恐被淘汰;我们都很赶,我们都很拼,我们都 在忙着抢这种“弱势心态”也在滋生一种戾气,并可能产生“为暴力而暴力的暴 力”。 可试想一下,假若我们对社会的信念不是“弱肉强食”,而是“弱有所扶”的守 望相助,一切会不会显得不同?美国学者罗尔斯在正义论里曾提出“无知之幕” 说法。所谓无知之幕,是“假定各方不知道某些特殊事实。首先,没有人知道他在社 会中的地位,他的阶级出身,他也
34、不知道他的天生资质和自然能力的程度,不知道他 的理智和力量等情形。其次,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善的观念,他的合理生活计划的特殊 性,甚至不知道他的心理特征再次,我假定各方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 况,或者它能达到的文明和文化水平。”罗尔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旨在建立一种 公平的程序,以使任何被一致同意的原则都将是正义的。” “无知之幕”虽然并不存在,也是理想化的构建,但它还是打开了另一扇思维之 窗,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弱者。我们都可能是穷人,是残障人士,是下 岗工人,是遭遇不平的弱势者,是性少数群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做一项决策 或形成一个判断时,才不会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立场出发,高
35、高在上、颐指气使、 隔岸观火,而是“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他们是怎样想的,他们为何会这样想,怎 么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人人原子化的时代,人人也都是孤独的,不安全感总挥之不去;只有我们形成 社会共同体的意识若我遭遇不平,就会有人替我站出来,假若我成为弱者,也会 得到众人的帮扶我们才能真正收获内心长久的安全感。我们不仅是为文军鼓与 呼,为残障人士鼓与呼,也是在为可能成为弱者的自己鼓与呼。 为什么相较于有些“真相”,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谣言”?为什么相较于有些“真相”,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谣言”? 最近的舆论场颇不宁静,有关造谣者、谣言的讨论也夹杂其中。值得注意的,当 某
36、些“真相”被公布时,人们并不愿意相信“真相”,并且对“真相”进行种种质疑; 反之,那些被斥责为“谣言”的说法反倒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甚至“真相”公布之 时也是“谣言”被强化之时。这提醒我们注意:为什么相较于有些“真相”,人们更 倾向于相信“谣言”?谣言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人们为什么会对某些谣言深信不疑? 谣言=重要性模糊性 何谓谣言?关于谣言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的热点议题,谣言的定义也多种多样。 传媒学者胡泳在一篇文章中总结了谣言众多定义的几个普遍特征。 “谣言是一种信息 或命题,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某事或某个条件一些新的因素。其次,谣言是口 传的,且未经证实。再次,很多定义认为,谣言是为了使
37、人相信。这些定义为我们勾 画了谣言的轮廓,例如,它的传播方式(口传)、所传播的内容(谣言是有关时事的, 这在某种程度上把它同那些琐碎的、私人的话题区分了开来,谣言因此被归入了公共 范畴)和传播的目的(为了使人相信)。”简单地说,谣言是一种寄生于时事之上的, 未经证实,为了使人相信的信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谣言为什么会持续流传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GW奥尔波特和 L波斯特曼曾在二战期间曾对谣言问题进 行过专题研究。两人合著的谣言心理学一书堪称对谣言的起源和散播的第一次科 学的解释。在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谣言的传播公式: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首先,是事件的重要性。这里的重
38、要性指涉的并非事件本身的意义,而是事件与 传播和接受谣言的人的相关性,越切己就越重要。比如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看似和平的 世界里,在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太多灾难在发生。比如难民潮,叙利亚冲突 等。然而,对于这些可怕的灾难,很多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威胁或不安全感,建构于这 些事件之上的谣言对于民众也没有什么吸引力,这是因为它们是“遥远”的。反之, 如果你是一名母亲,你如果在新闻上看到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的传闻,在没有确认真 实之前你轻易就感到焦虑,因为你的孩子与受害者相近且相像事件由此显得重 要,你不免担忧类似的不幸会降落到孩子头上。 其次,是事件的模糊性。可以说,模糊性才是谣言滋生和传播的根本,因
39、为谣言 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未经证实,之所以未经证实,是因为事件缺乏足够的真相,也缺乏 足够的讨论渠道,谣言便成了“真相”的一种替补或者补充。就像有学者指出的,当 对新闻的需求大于制度性渠道的信息供应的时候,谣言就会大量繁殖。“为了明智地 行动,人们对新闻加以寻求,而谣言基本上就是一种新闻。”“谣言不是从真相中起 飞的,而是要出发去寻求真相。” 总之,当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时, 谣言就不胫而走。从这个意义上,把谣言直接定义为别有用心的假信息时,就显得有 些言不及义和简单粗暴了。 风险社会的焦虑表达风险社会的焦虑表达 人们普遍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
40、,谣言比以前更多更杂,甚至 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几乎任何与民众利益相关的领域,都会有谣言寄生其中。怎么会 这样?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提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正步入“风险 社会”。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及工业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人们在歆享 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将面临其产生的种种风险。与传统地震、洪涝干旱、饥荒等自 然风险不同,现代风险是“人造风险”或“文明的风险”,它是人类发展、特别是科 技进步造成的。就好比因为科技进步了,所以有了地沟油、三聚氰胺;因为城市的扩 张与发展,所以人工渣土在城市中堆积、危险化工物品在港口储存、“三合一”住所 比比皆是;因为工业的急剧发展和人们对物质
41、生活要求的提高,大量的燃煤燃油带来 了严重的雾霾。 置身于当下中国,风险社会的种种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古今中外,似乎没 有哪一代像当今中国这样,在短短数十年间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数 个反差巨大的社会形态,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但就像亨廷顿所言, “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转型期的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 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有人贴切地形容,当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风险胶囊”。从天 灾人祸,到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饮食安全、空气安全、出行安全,乃至于公民个体的 财产安全、教育安全、医疗安全等,我们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与风险社会相伴而来的是风险敏感度,也就
42、是对风险的感知能力。很显然,即便 身处风险社会,但如果一个人足不出户、从不接受来自外部的讯息,他能够感知到的 风险为零。反之,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是时代,人们轻易接触到关于风险的新闻,那即 便他的环境是安全的,他的风险敏感度也会不断增强,稍有风吹草动,都会给人造成 兵荒马乱的感觉。 进入风险社会,意味着由风险引发的时事新闻多了,与人们利益相关的重大事件 越来越普遍;风险敏感度增强了,意味着人们轻易被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所裹挟。这样 的语境是谣言滋生的重要土壤,或者说,谣言的存在就是为了确证人们的这种焦虑, 它是人们对于焦虑的一种感性表达。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就指出,“谣言的真实目 的是确认自己的焦虑”
43、。人们确认焦虑,是为了规避“万一”的发生,这是他们对抗 可怕风险的一种方式,谣言越可怕,越提醒着他们必须防范于未然。 公开才能削减谣言 必须澄清的是,我们无意于为谣言辩白。早就有诸多学者对谣言背后个体和群体 的盲从进行批评。无论是叫魂乌合之众还是群氓的时代都提醒了我们, 当大众作为一个整体的传播对象时,往往是富有激情而缺乏理性的,就像莫斯科维奇 在群氓的时代中所说的那样:“事实上,人类群体的水准降到了其最差成员的层 面也就是说,群体中人的思想行为会接近那些最低水准的人的平均水平地位 最低的人的标准被用来判断非常普通的事情。总之,在一个群体中,第一名会成为最 后一名。” 也因此,传播学者克罗斯传
44、播学者在“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 糊性”这一公式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变量,他认为,“谣言=重要性模糊性公众批 判能力”。谣言也不全然是人们对事实的追求所致,或者一种确证焦虑的需要,有时 它仅仅显示的是群体的盲动以及谣言本身的愚蠢和别有用心。 但无论哪种情况,谣言都必须被削减、消除。谣言本身的荒诞或者传播谣言人的 动机,并不是我们任由谣言散播或者轻视谣言的理由。而很显然,削减谣言的最有效 方式就是,消除谣言的模糊性,毕竟事件的重要性往往是定量,但模糊性却是变量。 GW奥尔波特早就提到,减少谣言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 公开的讨论渠道。传播学者胡百精也曾这么说,“舆论场就像一
45、个大容器,你公开注 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和回击余地就越狭促”。当社会的正式信息渠道 运转正常时,往往能为焦虑中的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事实。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 而官方对此也早有认知,我们常常听到官方对于政治公开、信息公开的表态,“真话 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可问题是,为什么有时官方公布的真相, 却不为人们所相信,甚至加剧了谣言的传播? 这就涉及到公开的方式了。不少部门的信息公开,常常止于发布一纸缺乏说服力 的简单通报,而对于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质疑不予回应,这样一来反倒让网友认为质 疑的内容有可能是真相,谣言因此愈演愈烈。因此,在面对汹涌的谣言时,公众不只 希望政府
46、部门要发声,还要快发声;不只是公开,还要详细公开;不能垄断信息的发 布,而是尊重媒体多渠道地报道,让多元的声音“竞争”;不只给出结论,还必须给 出详细、透明的过程 2016 年牛津词典年度国际热词为“后真相(post-truth)”。牛津字典把“后真 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词典编辑表示,在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之下,“后真相”一词的使用率急遽 上升 2000%。“后真相”反映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舆论生态:真相变得无关紧要了, 感觉和情绪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真相的信仰亟需通过真正的信息公开 来重建。 中国男人丑脏挫?西方男人高富
47、帅?中国男人丑脏挫?西方男人高富帅? 女性作家们从西方男性身上建构出的理想 “男性形象” , 很可能只是一个 “神话” , 就如台伯河所说的,那只是发达国家收入前 10%的男性,而不是普遍的西方男人。自 然地,当你以这 10%的标准看待中国男人,就如同你以钟汉良标准看待中国男人,此 时,中国男人形象还会好吗? “知道”跟你谈谈到底是中国男人还是西方男人形象更差? 最近,中国男人被吐槽没品位 形象气质差配不上中国女人?的文章又在朋 友圈流传。 其实,这是个旧话题了,早在去年就曾引起广泛争议。起因是某女性作家写了一 篇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说中国男人不重修饰、邋遢,接着另一名女性作 家跟进这话
48、题,也写了文章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话题愈演愈烈,女性网友 们拍手称快,男性网友们很快展开反击。有人说中国男人压力大,一人肩负养家糊口 的责任,哪有闲情逸致打扮;有人说这是极端的女权主义言论,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却 光想追求权利;还有人说这是剩女心态作祟,把所有的结果和失败都归咎到“中国男 人配不上”这个筐里,只会制造出一个始终没有办法解决的择偶难题。 说实话,讨论这个话题是有些危险的。“中国男人”、“中国女人”这两个帽子 实在太大,确实有标签化的嫌疑,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并且,这个话题很容易陷入男 权与女权之争,一点就燃。因此,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我们不妨先搁置“中国男人” “中国女人”谁形象更好这种
49、大而无当的比较,而是换个方式提问:中国男人形象差 这一“共识”或“刻板印象”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男人丑脏挫? 前文提及的三篇文章,在论证中国男人形象差时,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我 认识的外国男人是怎么怎么样的,嗯,中国男人相形见绌。 中国男人被吐槽没品位 形象气质差配不上中国女人?一文中写道: 一年 多以前,去法国旅游,最大的感慨是“法国的男人们怎么都那!么!会!穿!”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中写道: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在过去 10 年间接 触过大量的华人学者,整体感觉是呆在海外的,其形象气质普遍优于国内的。前者一 般头发皮肤整洁,衣服质感良好,待人接物平等礼貌,谈论起专业来更愿意以理服人; 而中国的学者有相当多不修边幅,个人卫生状况不佳,架子大,举止粗鲁的。 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的副标题是“ 从三大最帅汉学家说起”,文中说: 我特意以学者和作家为例,因为他们本该是知识精英,有品味有文化,经济上即便不 是大富大贵也绝不至于匮乏;如果连他们都任由自己油头垢面、挺着六七个月的大肚 子,穿着城乡结合部的不合身老头衫,脚踩一双一百年没有擦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