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973524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高中生物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走近细胞 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病毒 分类:DNA 病毒、RNA 病毒 遗传物质:或只是 DNA,或只是 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三者实例的判断,看以前练习)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重要结构 光学结构: 镜头 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 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机械结构: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2、步骤:取镜 安放 对光 放置装片 使镜筒下降 使镜筒上升 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动物像到视野 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 ,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 换上高倍物镜后,

3、 “不准动粗” 。(4)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像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四、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病毒 大小 较小 较大 最小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无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 染色体 无 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

4、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无 遗传物质 DNA DNA 或 RNA 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 HIV、H1N1 误区警示 正确识别带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 “球”字、 “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 萄球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 真菌,是真核生物。 五、细胞学说的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的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 显微镜下的重要发现:虎克、列文虎克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论:施旺、施莱登 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

5、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 1、19381839 年,细胞学说; 2、1859 年,达尔文,进化论; 3、1866 年,孟德尔,遗传学 2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 基本元素:C、H、O、N(90%) (20 种)大量元素:C、H、O、N、P、S(97%)K、Ca、Mg 等 物质基础 微量元素:Fe、Mn、B、Zn、Mo、Cu 等 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 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

6、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一、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 7%10%,占干重的 50%) 结构 元素组成 C、H、O、N,有的含有 P、S、Fe、Zn、Cu、B、I 等 单体 氨基酸(约有 20 种,必需氨基酸 8 种,非必需氨基酸 12 种) 化学结构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多肽呈链状结 构,叫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 高级结构 多肽链形成不同的

7、空间结构 结构特点 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于是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 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式极其多样的 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 3. 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4. 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5. 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备注 计算 由 N 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水=肽键= N 个; N 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产生水=肽键 =N1 个;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时,产生水=肽键

8、=NM 个;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时,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 为 N(NM) 18 ; 二、核酸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元素组成 C、H、O、N、P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双链) 核糖核酸(RNA 单链) 单体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成分 磷酸 五碳糖 碱基 H3PO4 脱氧核糖 核糖 A、G、C、T A、G、C、U 功能 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将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蛋白质。 o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叫肽键。 氨基酸结构通式: 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9、同一碳原子上;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R 基的不同。 变性:高温、强酸、强碱(熟鸡蛋) 3 并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存在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 (甲基绿)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吡罗红) 三、糖类和脂质 元素 类别 存在 生理功能 糖类 C、 H、 O 单糖 核糖(C5H10O5) 主细胞质 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 脱氧核糖 C5H10O4 主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 六碳糖:葡萄糖 果糖 C6H12O6 主细胞质 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 能源物质 二糖 C12H22O11 麦芽糖、蔗糖 植物 乳糖 动物 多糖 淀粉、纤维素 植物 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重要的

10、储存 能量的物质; 糖原(肝、肌) 动物 脂质 C、H、 O有 的 还 有 N、 P 脂肪; 动植物 储存能量、维持体温恒定 类脂、磷脂 脑.豆类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动物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性激素 性器官发育和生殖细形成 维生素 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四、鉴别实验 试剂 成分 实验现象 常用材料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A: 0.1g/mL NaOH 紫色 大豆 、蛋清 B: 0.01g/mL CuSO4 脂肪 苏丹 橘黄色 花生 苏丹 红色 还原糖 菲林试剂、班氏 (加热) 甲: 0

11、.1g/mL NaOH 砖红色沉淀 苹果、 梨、 白萝卜 乙: 0.05g/mL CuSO4 淀粉 碘液 I2 蓝色 马铃薯 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五、无机物 存在方式 生理作用 水 结合水 4.5% 部分水和细胞中其他物 质结合。 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不易散失,不参与代谢。 自由水 95.5% 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形 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3水是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 4水的流动,把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并把 废 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 无 机 盐 多数以离子状态存, 如 K+ 、Ca2+、Mg2+、 Cl-、PO42-

12、等 1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Fe2+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六、小结 化学元素 化合物 原生质 细胞 原生质 1泛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但并不包括细胞内的所有物质,如细胞壁; 2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核酸、蛋白质(和脂类); 3动物细胞可以看作一团原生质。 细胞质 : 指细胞中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 原生质层: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为一层半透膜。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植物): 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 成分:

13、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 40%、糖类 2%-10% 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流;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 分工:线、 内、 高、核 、溶、中、叶、液 协调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 细胞核 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化合 有机组合 分化 4 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 细胞器 差速离心:美国 克劳德 线粒体 叶绿体 高尔

14、基体 内质网 溶酶体 液泡 核糖体 中心体 分 布 动植物 植物 动植物 动植物 动植物 植 物 和 某 些 原 生 动 物 动植物 动物、低等 植物 形 态 球形、 棒 形 扁 平 的 球 形 或 椭球形 大小囊泡、 扁 平囊泡 网 状 结 构 囊状结构 泡状结构 椭球形粒 状小体 两个中心粒 相互垂直排 列 结 构 双层膜少量 DNA 单层膜,形成囊泡状和管状,内有腔 没有膜结构 嵴 、 基 粒、 基质 基粒、 基 质 片层结构 外 连 细 胞 膜 内 连核膜 含 丰 富 的 水解酶 水、 离子和 营养物质 蛋白质和 RNA 两 个 中 心 粒 功 能 有 氧 呼 吸 的 主 场所 进 行

15、 光 合 作 用 的场所 细胞分泌及 细 胞 壁 合 成 有关 提 供 合 成、 运输 条件 细 胞 内 消 化 贮存物质, 调 节 内 环 境 蛋白质合 成的场所 与有丝分裂 有关 备 注 与 高 尔 基 体有关 在核仁形 成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三、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罗马尼亚 帕拉德 叶绿体 线粒体 供能 细胞核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胞外 氨基酸 肽链 一定空间结构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 + 细胞膜 + 核膜等形成的结构体系 四、细胞核 = 核膜(双层) + 核仁 + 染色质 + 核液 美西螈实验

16、、蝾螈横缢实验、变形虫实验、伞藻嫁接与移植实验 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 五、树立观点(基本思想) 1.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2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1各种细胞器既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体现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的整体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的时才能体现出生命现象。 六、总结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四)

17、细胞物质的运输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水分 条件 浓度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减少。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降低。 3)细胞内的 某些色素 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1 3、细胞衰老的学说: (1)

18、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 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 4 节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的概念: 外因:致癌因子 内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叫癌细胞。 2、癌细胞的

19、主要特征 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 分散和转移;游离核糖体增多。 3、致癌因子分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细胞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细胞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必修二 必修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

20、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 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 F1 代自交后形成 的 F2 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 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 F1 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 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 ,用大写字母

21、表示。如高茎用 D 表示。 隐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 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 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 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 DD 或 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 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等 测交:F1(待测个体

22、)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12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 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 Dddd 1Dd :1dd (3)

2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 DDDD 或 DDDd 或 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 2 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 时发生。 (3)F2 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比例 9:3:3:1 YYRR 1/16 Y

24、YRr 2/16 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 YYRRyyrr,但亲本为 YYrryyRR,F2 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x2x2=8 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

25、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 后代 3 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 后代 2 种基因型(1BB:1Bb) CcCc 后代 3 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3x2x3=18 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 后代 2 种表现型 Bbbb 后代 2 种表现型 CcCc 后代 2 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 2x2x2=8 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 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F2 含义 亲本 子

26、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结构: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 卵细胞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亲 本 类型 重 组 类型 13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1.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 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

27、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 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 2.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同源染色体:上面已经有了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上面已经有了 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3.减数分裂 特点:复制一次, 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实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场所:生殖器官内 4.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不 同 点 相

28、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 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 (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 (细胞 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 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 (n)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 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第二次分裂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 样大小的精细胞(n)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 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 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 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 二极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 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 色体数目

29、不变 有无变形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无变形 分裂结果 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 (n)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14 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营养物质,为受精卵发育 准备的。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 细胞分裂次数 二次 一次 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 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出现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无 着丝点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后期 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 性细胞,精细胞

30、 4 个或卵 1 个、极 体 3 个 体细胞,2 个 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 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变 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6.识别细胞分裂图形(区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1) 、方法三看鉴别法(点数目、找同源、看行为) 第 1 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第 2 步:看细胞内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 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第 3 步:在有同源染色体的情况下,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行为则为减数 第一次分裂某时

31、期的细胞分裂图;若无以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的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图。 (2)例题:判断下列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 解析 : 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 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 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 7.受精作用:指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注: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是由卵细胞提

32、供,因此后代某些性状更像母 方。 意义: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 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下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 胞的数目。 15 8.配子种类问题 由于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使配子也多种多样,根据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形成的过程,所以配子的种类可由同源染色体 对数决

33、定,即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为 2n种。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 萨顿假说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3.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2. 人类红绿色盲症(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交叉遗传。即男性女性男性。 一般为隔代遗传。 2.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特

34、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代代相传。 4、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16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

35、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 Y 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 ,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 Y 遗传,无显隐之分。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 、体内转化实验:1928 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 实验过程 结论:在 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2) 、体外转化实验:1944 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实验过程 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36、、实验过程 标记噬菌体 含 35S 的培养基 培养 含 35S 的细菌35S 培养 蛋白质外壳含 35S 的噬菌体 含 32P 的培养基 培养 含 32P 的细菌 培养 内部 DNA 含 32P 的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 含 35S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 35S 含 32P 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 细菌体内有放射线 32P 结论:进一步确立 DNA 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1) 、实验过程 (2)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17 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 RNA 是它的遗传物质。 4、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细胞结构:DNA 或 R

37、NA 生物 原 核生物:DNA 细胞结构 真核生物:DNA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 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1. DNA 分子的结构 (1)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 2、DNA 分子有何特点? 稳定性 是指 DNA 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多样性 构成 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 4 种,配对方式仅 2 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 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特异性 每个特定的 DNA 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

38、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 DNA 分 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 3.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DNA 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DNA 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4.相关计算 (1)A=T C=G (2) (A+ C )/ (T+G )= 1 或 A+G / T+C = 1 (3)如果(A1+C1 ) / ( T1+G1 )=b 那么(A2+C2 ) / (T2+G2 ) =1/b (4) (A+

39、T ) / ( C +G ) =(A1+ T1 ) / ( C1 +G1 ) = ( A2 + T2 ) / ( C2+G2 ) = a 4.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 U 无 T,则此核酸为 RNA; (2)如有 T 且 A=T C=G,则为双链 DNA; (3)如有 T 且 A T C G,则为单链 DNA ; (4)U 和 T 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 第 3 节 DNA 的复制 一、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 18 1、概念: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 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4、复制条件 (1)模板:亲代 DNA 分子两

40、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4 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解旋酶、 DNA 聚合酶等 5、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 7、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与 DNA 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1.一个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DNA 分子总数为:2n 2.第 n 代的 DNA 分子中,含原 DNA 母链的有 2 个,占 1/(2n-1) 3.若某 DNA 分子中含碱基 T 为 a, (1)则连续复制 n 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2)第 n 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 2n-1

41、 第 4 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一、.基因的相关关系 1、与 DNA 的关系 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无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 。 每个 DNA 分子包含许多个 基因。 2、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 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4、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二、DNA 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解

42、旋酶:解旋酶:解开解开DNA双链双链 聚合酶:聚合酶:以母链为模板,游离的以母链为模板,游离的 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严格遵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严格遵 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子链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子链 连接酶:连接酶: 把把DNA子链片段连接子链片段连接 起来起来 19 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 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DNA 与 RNA 的异同点 核酸 项目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

43、,极少数病毒是单 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 种) 核糖核苷酸(4 种)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产生途径 DNA 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 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 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 板 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RNA 的类型 信使 RNA(mRNA) 转运 RNA(tRNA) 核糖体 RNA(rRNA) 3、转录 转录的概念 转录的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转录的模板 以 DNA 的一条

44、链为模板 转录的原料 4 种核糖核苷酸 转录的产物 一条单链的 mRNA 转录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下表: ) 阶段 项目 复制 转录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 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 进行场所 主要细胞核 主要细胞核 模板 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 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 原料 4 种脱氧核苷酸 4 种核糖核苷酸 条件 需要特定的酶和 ATP 需要特定的酶和 ATP 过程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 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 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CG、TA、GC) 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 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 在细胞核中,

45、以 DNA 解旋后的一 条链为模板,按照 AU、GC、 TA、CG 的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形成 mRNA,mRNA 从细胞 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20 构 产物 两个双链的 DNA 分子 一条单链的 mRNA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 (每个子代DNA含一条母链和 一条子链) 边解旋边转录;DNA 双链分子全 保留式转录(转录后 DNA 仍保留 原来的双链结构) 遗传信息的传 递方向 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给子代 DNA 分子 遗传信息由 DNA 传到 RNA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 列顺序 m

46、RNA 中决定一个氨基酸 的三个相邻碱基 tRNA 中与 mRNA 密 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 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 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 转运氨基 酸 种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 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 性 64 种 61 种:能翻译出氨基酸 3 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 译氨基酸 61 种或 tRNA 也为 61 种 联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决定 mRNA 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mRNA 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2、翻译 定义 翻译的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翻译的模板 mRNA 翻译的原料 20 种氨基酸 翻译的产物 多肽链(蛋白质) 翻译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 : 阶段 项目 转录 翻译 定义 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 板合成 mRNA 的过程 以信使 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 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 的一条链 信使 RNA 信息传递的方向 DNAmRNA mRNA蛋白质 原料 含 A、U、C、G 的 4 种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 产物 信使 RNA 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 实质 是遗传信息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