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997053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九上九上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踏上强国之路 一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多年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最根本(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最根本 源于什么源于什么?) (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 建设现代化

2、经济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保障改善民生。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补充知识补充】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 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经济更加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文化更加繁荣,精神生活不断充实。民主更加健全,

3、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力。法治 更加完善,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得到保障。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环境 权益得到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重要性?必要性?必要性?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取多年来我国取 得的伟大成就得的伟大成就,给我们什么启示给我们什么启示? 结论结论?经验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国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 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只有全面深化

4、改革,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如何理解“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如何理解“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易错提示】【易错提示】 对外开放,是指面向国外的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国内省市间经济、文化的往来 称为“区域交流合作” 。 5.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请提出你的建议。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适

5、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请提出你的建议。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 改善民生。 6.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7.改革和创新有什么关系?改革和创新有什么关系?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用改革之 2 手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是改革开放的 生命。 8.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改

6、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平 等、开放的全球观念,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 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二、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 1.如何正确理解共享发展?如何正确理解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帮带后富。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 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而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人人共享 需要人人共建。 【知识补充知识补充】 社会主义改革以人民为中心,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

7、共同富 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共同富裕有先富与后富的问题。共同富裕 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均等富裕等,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需要先富帮带后 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不能说 “共享就是人人享有。 ” 共享不仅是人人享有, 更强调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共建。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共享发展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共享发展 成果表明了什么?成果表明了什么?必要性?必要性?)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的发展状况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

8、全体人民。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有哪些?)有哪些?) 坚持共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 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

9、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课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1.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创新不只是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 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顿悟,更需要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 造活动。 2.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创新包括哪些方面?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知识(理论)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 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文化的创新提供强 大的精神动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创新对我们的生活

10、和发展有何影响?(科技创新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创新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有何影响?(科技创新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 生活?我国生活?我国 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 可。创新点燃激情,让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祉,让生活更美好。 4.我国哪些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近年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我国哪些科技已经

11、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近年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5G 网络领跑世界。北斗导航卫星完成全球组网。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5.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怎样的?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是怎样的? 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6.我国为什么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我国为什么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的原因有哪些?)成果?(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奠

12、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 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8.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

13、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 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唯创新者强,唯创新 者胜。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我国我国 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与运用有何重要意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与运用有何重要意义? 创新是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 力,提

14、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 于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10.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角度)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角度)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 搭建活动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11.创新精神有哪些表现?创新精神有哪些表现? 表现为敢

15、为人先、 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 的济世情怀。 12.你打算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你打算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青少年如何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 从小培养创新精神,践行创新的生活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不 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批判精神。勤于观察,积极参加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社 会实践活动。 13.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

16、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 都是创新者,人人皆能创新,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 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14.创新对企业有什么要求?创新对企业有什么要求? 4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 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 斗、敢于突破。 【易错提示易错提示】 概 念 地 位(重要性) 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科 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17、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 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 创 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动力) ,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创新的核心是科 技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 让生活更美好。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 育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

18、基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 根本的事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 全局性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人 才 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人才是一个国 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在人才。 国际竞争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 科技是国际竞争的关键。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 争,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竞争。 备 注 我国当

19、前不管取得哪项科技成就,都不能说“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我 国已经是(科技)发达国家” 、 “我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等。我国实施 2020 年进 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到 2050 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三步走”目标。 自主创新与引进外国技术的关系:一方面,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并不排 斥从国外引进技术;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引不进来的,我们必须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人口大国与人才强国的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强国。只有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

20、为人才优势。 我们要把经济建设摆在中心地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位置;把科技 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课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追求民主价值 1.1.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有哪有哪些重要意义?些重要意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践证明,通过法

21、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 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 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有利于 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 3 3.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与方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与方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 途径和方式?)途径和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 4.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哪些意义?增强公民民

22、主意识有哪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哪些意义?增强公民民主意识有哪 些意义?)些意义?)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有利于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 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5 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信访举报。通过媒体舆论监督。参加民主评议会等。 6 6.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我国公民应如何正确参与民主生活?)(我国公民应如何正确参与民主生活?) 要有高度

23、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民主意识。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问题,立场正确地表达观 点和意见。要在法律界限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 益。要实事求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7. .我们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我们应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 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从日常生活 言行做起,培养民主思想的自觉信仰。 【易错提示易错提示】 (1)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区别: 类别 方 式 侧重点 备 注 民主 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 度、

24、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 听证制度。 是决策部门为了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 意见。 决策前参加听证会、提建 议,是民主决策;在决策后 的执行过程中参加听证会、 提建议、批评等,是民主监 督。总之,决策前(事前)的 行为一般属于民主决策; 决 策后(事后)的行为一般属 于民主监督。当然,如果题 目中没有明确是事前还是 事后,那就要看情况了。 民主 监督 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 度、舆论监督制度和监督听证会、 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侧重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 (2)注意区分各种民主制度的地位: 类

25、 别 内 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6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 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协商民主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注意“特有” ,不 是什么都可以“特有”的,如不能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特有美德” 。 其中,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 民主选举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 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第四课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

26、1.1.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法治有哪些要求?)如何正确理解法治?(法治有哪些要求?)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2.2.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法治有哪些意义、价值、作用?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法治有哪些意义、价值、作用?为什么要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要坚持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

27、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注:是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是人民的角度。 ) 3 3. .我国应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厉行法治?请你为我国应如何实施依法治国提几点建议。 )我国应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厉行法治?请你为我国应如何实施依法治国提几点建议。 ) 国家要加强科学立法,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各级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守法,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风险的能力。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公正司法,以程序正义确保司法制 度的公正。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4 4. .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有哪些要求?(青少年怎样提高

28、自己的法律素养?)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有哪些要求?(青少年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捍卫法律。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自觉提 高自身道德水平, 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积极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5 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需要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需要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 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相得益彰。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 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

29、化的支撑作用。 6 6.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基于哪些原因?(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基于哪些原因?(必要性?必要性?意义?)意义?)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 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有利于促进政府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有 利于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7 7. .我们应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我们应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要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全

30、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公民也要积极献计献策, 主动监督。 【知识补充知识补充】 我国政府: 7 类别 内 容 备 注 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 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 政权力。 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人大行使, 人大又把部 分国家权力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可 见,国家权力包括国家行政权力,注意区分。 作用 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人们提供公 共服务。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在制定相关社会 治理规则; 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 维护社会 良好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等。 形象 人民的公仆。 “人民”不能说成“公民”

31、 。 宗旨 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作 要求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 利益。 工作要求也是“工作的基本原则” 。注意区分政府形 象、宗旨和工作要求。 权力 来源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其权力由法律授 予,或者说行政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第第五五课课 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精神家园 1 1. .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外,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包容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 2. .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内容?(组成)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内

32、容?(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3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我国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我国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我国为 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 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 4. .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

33、文化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 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有利于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5 5. .我国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我国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继 承革命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指导 思想+三种文化

34、) 6 6. .请你谈谈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谈谈青少年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我们应如何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我们应如何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 )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努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积极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宣传我国民族文化。敢于同破坏优秀传统文化 的行为作斗争。 7 7. .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

35、文化的精髓,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资源,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8 传统美德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和幸福。 8 8. .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青少年当争先。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 9. .民族精神有哪些重要价值?(作用?我国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哪些重要价值?(作用?我国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

36、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壮 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伟大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10.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积极承担 社会责任,扶危济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从日常的学习 生活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1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 富强、

37、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 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1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重要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重要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为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为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

38、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制观 念。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弘扬社会正气。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 传递正能量。 14.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 人。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或者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四个方面来答) 【易错提示易错提示】 类别 内 容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39、根基和灵魂。 民族“双 魂”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 (新教材删除了这个观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精 髓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内 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集中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基 因 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精神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

40、特的精神标识。 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 中华文化包含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它们都是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 缺失的精神支柱(精神力量)和精神动力。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又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价值导向 价值引领 第第六六课课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 1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怎样?怎样?)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4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 3.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态环境没有替

42、代品,失之难存。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 4 4. .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应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应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国家方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富 国,坚持绿色惠民。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 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企业方面:转变发展方式,推行清洁生产

43、。加强科技创新,降低生产能耗。依法规范 企业的行为。 (3)公民个人:学习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积极宣传生态环境知识, 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正确行使公民的监 督权,为改善空气质量献计献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 惯。 5 5. .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勤俭节约,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使用节能家电,节约用电、用水等。外出时 尽量步行、 骑自行车或选乘公共交通工具。 节约用纸, 纸张双面书写。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 6.我国人口、资源和

44、环境三大重要国情与国策: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重要国情与国策: 类 别 国 情 国 策 人口 基本 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实行计划生育的 基本国策。 危害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特 点 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 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倡导一对夫妻可 生育两个子女(对 计 划 生 育 的 完 善) 。 资源 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 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 破坏都很

45、严重。 实行节约资源的 基本国策。 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 10 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危害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 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环境 原因 由于一些地方、 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 生的多重叠加效应,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实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 特点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 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46、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 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 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结 论 我国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 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的人口、资 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备 注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本质上也是发展问题。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 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