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997071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上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3 页 强国富民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怎样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 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 了

2、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改革的标志? 大包干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是哪里? 小岗村 3.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 页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4-5 页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 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

3、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改革开放重要性?5 页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6-7 页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 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 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 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不仅 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7.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改革开放的地位)8 页 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历史意义?8 页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

5、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9-11 页 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9 页

6、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9 页 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 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9 页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改革创新的内涵?11 页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1-12 页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 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7、,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 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和政府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8.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11 页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9.怎样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2-13 页 A 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

8、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B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5-17 页 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

9、动发展战略?)17-18 页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 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 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 强。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4.怎样坚持创新发展?18 页 5.创新的重要性?(教

10、材归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序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序言)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0 页)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17 页) 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 1.我国的创新现状?(我国的科技现状?)(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20 页 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

11、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国家如何创新?(如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21-24 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 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 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 环境。 3.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2 页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

12、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我国的教育现状?23 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 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24-28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 作出贡献。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 的生活。 6.创新精神的表现?(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26 页 创

13、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7.创新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27 页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8.创新的目的?28 页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 严的生活。 5.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坚持哪些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1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生活在民主国家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是什么?(序言)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什么是民主?30 页 一般来说,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的建立。 3.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不懈探索的?31-33 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

15、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民主才得 以真正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不懈探索 4.为什么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和社会主义民主?33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 值追求。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 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33-34 页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

16、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 主有何优越性?) 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33)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6.人民民主实现形式有哪些?34 页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7.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政治制度有哪些?35 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17、制度(充分协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 知识梳理 1.公民为什么参与民主生活?38 页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 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38-40 页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监

18、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3.民主选举有哪些形式?人民在参与民主选举时应注意什么?38 页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2)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4.民主决策有的意义(要求)?民主决策的制度保证有哪些?39 页 意义:民主决策是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 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5.民主监督的意义或作用?40 页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

19、体体现。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官僚主义, 防止滥用权力, 预防腐败。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6.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41-42 在现代社会, 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 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41 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 要保证。42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41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 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的表达观点和意

20、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 生活的能力。 7.怎样增强民主意识?42 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生活,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 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45-47 页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

21、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选择。 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45-46 页 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3.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7-48 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49 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全面依法治国的新 16 字方针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49 页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49-50 页 使每

22、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 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卫者。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 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权力来源?政府的宗旨?51 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 公共服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什么是法治政府?51

23、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3.什么依法行政?核心是什么?52 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政府和公民怎样依法行政?52 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化 和民主化。 公民:积极参与,献言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53 政府要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提高政府公信力 6.为什么要厉行法治?53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7.怎样做到厉行法治?53-

24、55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 耻”的法治文化导。 8.德治与法治的关系?55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又重视发挥 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 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25、,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9.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47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52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1.中国文化的产生(形成)?59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 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容?59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特点?59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是

26、什么?59 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作用)?61 中华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信和自豪。 6.怎样弘扬中华文化?61 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 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7.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61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

27、、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8.怎样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62 坚持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 收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62-64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特点)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 种文化基因. 10.青

28、少年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65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 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第 2 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性?)67-69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 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7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民族 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29、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懈精神动 力。69 2.什么是伟大民族精神?(内容)67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 核心:爱国主义 67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67 4.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67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5.民族精神的特点?68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并随着时代进步 不断丰富和发展。 6.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

30、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开放时期: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7.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 生。 8.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70-71 社会主义核

31、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1.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

32、是非、善于选择,认真 做事、踏实做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75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75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75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 衡,“独生子女

33、”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作用)76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 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 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 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计划生育的目的)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76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

34、家庭幸福和社会和 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危机?77 (1)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 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 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环境问题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 (3)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资源国情)78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资源 开发利用不

35、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造成的浪费、 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8.中国为什么走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78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 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越来越少。 9.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国情)79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 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 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 之患、民心之痛。 10

3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79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11.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作出什么选择?80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81-82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 然受到

37、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 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83-84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 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走

38、绿色发展道路?84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85-87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 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5.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8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 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

39、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 6.如何建设美丽中国?87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 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 促进民族团结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 ?91 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各族人民兄弟情谊如何形成?91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0、, 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91 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 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91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92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

41、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93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 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6.我国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94-95 (1)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加大扶贫支柱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第二框维护国家统一 1.反对分裂,我们

42、应该怎样做?98-99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 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98-99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 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100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

43、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 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 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4.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00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 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5.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101-102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所在。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 中国。 (3)两岸同胞同

44、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6.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02-103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3)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国经济,夯 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4)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第一框我们的梦想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什么?10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改革开放以来

45、,两次历史性跨越是什么?105 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 3.“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105 第一步目标,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目标,1991 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4.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106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

46、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0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中国梦的内涵?106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7.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0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国家的梦、 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8.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107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109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

47、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 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0.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09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1.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110 (1)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48、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框共圆中国梦 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110-111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 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 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怎样实现中国梦?112-113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 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114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1).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