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知识点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踏上强国之路 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强国富民 2.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我国经济的新格局? 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5.改革开放以来,什么已成为社会共识?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6.中国腾飞的表现是什么? (1)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
2、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7.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8.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0.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什么样的新常态?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1.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12.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改革开放。 13.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3、? 2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 实保障。 14.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5.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
4、所系。 (4)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 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
5、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 6.我国为什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7.创新的目的是什么? 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什么?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有哪些?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协商
6、民主 7.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 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 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8.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9.民主选举 (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行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3)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原
7、则,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 10.民主决策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11.民主监督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2.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4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 命力重要保证。 13.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
8、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2.法治的作用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3.党的十五大把什么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什么?全面依法治国 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做到什么?(做到哪三者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6.党的十八大把什么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9、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7.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依法行政 8.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9.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0.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1.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
10、识,树立正确的权 利义务观念。 5 (3)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社会: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 境,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
11、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 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 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怎样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1)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
12、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 水之源木之本。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6 9.青少年应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青
13、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等,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神。 (2)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1.为什么要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 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 动力。 12.怎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
14、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 生。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4.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1
15、5.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要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 实做人。 第六课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7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 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16、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 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 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5.面对严峻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6.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为目标; (2)坚持节
17、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中华一家亲 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6.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7.反对分裂,我们
18、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8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 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 责任 8.“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 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 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 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9.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
19、稳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 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10.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 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第八课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中国人中国梦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
20、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 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9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21、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 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8.怎样实现中国梦?
22、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9.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内涵分别是什么?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0.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5)自信的中国人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