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

上传人(卖家):刘老六 文档编号:1002954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期中综合检测卷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2019 江苏无锡)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B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马坝人遗址 2(2020 随州一模)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 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3(2019 广东深圳)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 是( B ) A北京人采集狩猎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相传黄帝造

2、船只 4“人文初祖定华夏,炎黄子孙颂中华。”对联中的“人文初祖”指的是( B ) A黄帝 B炎帝、黄帝 C炎帝 D黄帝、大禹 5儒家文化占据了我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天下“有德者居之”。 下列制度体现了“有德者居之”的是( A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C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从夏朝开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存在了 四百多年 夏朝时建立了军队和监狱 A. B C D 7历史上商朝又称为“殷商”或“殷”,是从下列哪一事件开始的( C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殷 D平

3、王东迁 8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 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最底层的是广大平民和奴隶。这反映西周实行( C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里,常年展示着一件“国之重 器”宜侯夨簋(如图),年代为距今 3 000 多年的西周初期, 它的出土在中国青铜器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划时代意义。 它镌刻的铭文记载了西周 康王分封夨为宜侯。下列哪项是宜侯不需要向康王尽的义务( D ) A镇守疆土 B向周王贡献财宝和特产 C服从周王调遣参加作战 D参加周王举行的考试 10(2019 山东青岛)“至

4、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 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C )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11 吕氏春秋 上农 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 耕种一般 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原因是( A ) 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实施了分封制 D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12 史记 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 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C )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5、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征战,诸侯兼并 13“战国”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A )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 A B C D 14(2019 枣庄模拟)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A ) 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兼并争霸战争 A B C D 15“秦国之强,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孝公之立,在公元前 361 年,是进入战国的 一百二十年了。”认为秦国之强成于孝公的主要原因是( C ) A一入战国,秦即最强 B秦献公时奠定的基础 C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D秦孝公时统一了六国 16

6、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 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A ) A奖励军功 B鼓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7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是为了赞扬李太守( D )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C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D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18 (2019 浙江衢州)如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 他 是( D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19 (2019 江苏苏州)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 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 系的主张是

7、( A )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贵贱有序 A. B C D 20儒、道、墨、法四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他们的思想各树一帜,但它们也 有不少共同之处,如( B ) A都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 二、非选择题(21 题 15 分,22 题 17 分,23 题 18 分,共 5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 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 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8、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 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 古之人民, 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4 分) 群居生活。在原始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下,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 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4 分) 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等。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提高了 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

9、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2 分) 学会了人工取火。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 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他们分别主要种植哪两种粮食作物?(5 分) 出现了原始农耕生产。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水稻和粟。 22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晋 姬姓贵族 卫 姬姓贵族 鲁 姬姓贵族 燕 姬姓贵族 齐 功臣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宋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 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 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 以

10、 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 “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 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 材料四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为诸 侯?(7 分) 对象包括: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目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强西周的统治; 安抚前朝遗民,赢得民众支持。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信息, 说明诸侯国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 分) 将同姓贵族分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 加强对中原地区控制; 巩固西周对边远地区的 统治,抵御周边少数民

11、族的进攻。 (3)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政治形势?(4 分) 现象:春秋争霸。政治形势: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争霸。 23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 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材料二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 “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

12、大丈 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 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 诸子百家熠熠生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 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4 分) 人物: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或“为政以德”)。 (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 的政治主张。(4 分) 道德品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政治主张:“仁政”。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该观点是哪家学派的观点?(4 分) 观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派别:道家学派。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基础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是什么?据材 料四,概括指出该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4 分) 局面:百家争鸣。意义:构造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 (5)你认为当今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积极意义?(2 分)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等。(其他言之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上册(2024)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期中综合检测卷 -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为本站会员(刘老六)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