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9 总复习总复习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 小数、 分数、 比和比例、 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 有进行整数、 小数、 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 合理、 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 【教学【教学重难点重难点】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面的旋转面的旋转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 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 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
2、名称。 教学教学 重难点重难点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 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教学 准备准备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 / 9 一、活动一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 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 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二、活动二 观察下面各图,你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学生发现
3、: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长方形;雨刷器扫 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三、活动三 如图: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 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 11(圆柱) 23(球) 34(圆锥) 42(圆台) 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 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 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 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四、探究新知: 1.请你
4、找一找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2.说一说 圆柱与圆锥有什么特点?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另一个面是曲面。 3 / 9 圆锥:它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组成的。 3.认一认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 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 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 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 名称。) 五、练一练 1.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 2.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 的直径和高。 3.想一想
5、,连一连 4.应用题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 4 / 9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 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圆锥的体积体积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 思考方法。 教学教学 重难点重难点 1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教学 准备准备 圆锥模具、圆柱体量筒、圆锥体量筒、沙、多媒
6、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修改 意见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 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 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 5 / 9 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 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 刮掉) ,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
7、候要注意,把两个容 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 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 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 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 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 3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 3 倍或圆锥的体 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
8、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反馈练习 1圆锥的底面积是 5,高是 3,体积是( ) 圆锥的底面积是 10,高是 9,体积是( ) 2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6 / 9 说说解题方法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 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 3 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 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V=Sh 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比例尺比例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
9、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认识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 千米=( )米 1 米=( )分米 分米( )厘米 厘米( )毫米 7 / 9 30 米( )厘米 15 千米( )厘米 300 厘米( )分米 2解比例(口述过程) 5x14 x/60=1/20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一张校舍平面图。 说明:这是学校的平面图,它是按照我们所学的比例知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画在图纸 上的。图里所量出的长度叫图上距离,
10、与图上对应的地面上的长度是实际距离。(再举例说明, 并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2出示例 1 让学生算出结果。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解题方法和结果。再让学生说说求这个问题时要注 意什么问题?(统一单位)提问:从求出的结果来看,你知道这张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的比是多少?(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比例尺的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经常要用到数学。像上面这样的问题,就通过数学方 法,把实际的大小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画了出来。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我们把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叫做比例尺)提问:什么是一幅图的 比例尺?根据黑板上这句话
11、想一想,比例尺是怎样得到的?(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 尺)上面题里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板书:1 :50000)你现在知道比例尺是用什么形式表示 的吗?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说明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 l 的比,这种比例 尺叫做数值比例尺。 4线段比例尺。 提问:你知道上面所述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吗,(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50000 厘米,也 就是 500 米)说明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提问:谁来说一说这幅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 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判断下面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 1/400.( ) (2)
1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 1:400.( ) (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1:160000.( ) (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 400:1 ( ) 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 8 / 9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体会? 欣赏与设计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欣赏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教学重难难点】点】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
13、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2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制图安排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出示课本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议一议: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 样组成的? 3欣赏: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美丽图案。 三、设计图案。 1说一说。 指导学生完成说一说的第 1 副图。 2做一做。 指导学生完成说一说的第 1 副图。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四、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9 / 9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设计步骤: 确定要设计的图案 确定基本图形 确定变换方法 将要设计的图案在方格纸上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