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 遇 乐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辛 弃 疾 辛 弃 疾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及本首词的创作背景; 2.疏通词意,掌握本首词中运用到的典故。 3.体会本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 导:导: 2min2min 阅读导学案知识链接“创作背景” 导:导: 1min1min 自主阅读,了解背景 60多岁到镇江任职,积极准备北伐军事进攻工作; 朝廷表面上对他很重视,实则是主战派为了拉拢 人心、提高威望、扩大权势而做的表面工作; 朝廷草率出征,毫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他的意 见也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并被调离镇江。 听:听: 2min2min 听音
2、频、正字音, 初步体会诗歌感情。 思:思: 7min7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2 2、4 4题:题: 注:结合课本66页注释,先疏通词意,再找出典故 并分析典故抒发的感情。 同桌议:同桌议: 2min2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2 2、4 4题:题: 要求:梳理全词,记录讨论结果(写关键词) 展展+ +评:评: 4min4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4 4题:题:找出这首词中的典故,分析其作用。找出这首词中的典故,分析其作用。 典故 用意(具体抒发的感情) 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刘裕:寄奴曾住,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义隆:出师草草、封狼 居胥、仓皇北顾。 拓跋焘:建立行宫,迎
3、神 赛社,安于异族的统治。 廉颇: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江山如昔,英雄难觅,寓无人可御外辱之意 反衬英雄去后的凄凉;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收复中原的抱负和决心。 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要收复中原必须先 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必致败亡。 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对朝廷不恢复 中原的愤懑。 廉颇有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无复用自己 之心,自己仍希望为朝廷效力。 读:读: 2min2min 根据词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词, 再次体会作者感情。 思:思: 8min8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5 5、6 6题:题: 注:第5题可结合第4题和全词内容来分析; 第6题结合创作背景和全词内容来
4、分析。 组议:组议: 5min5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5 5、6 6题:题: 要求:重点讨论思路,记录讨论结果(写关键词) 展展+ +评:评: 4min4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5 5题:题:全词全词内容的内容的对比及其作用?对比及其作用? 对比内容 对比作用 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 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 “赢得仓皇北顾”对比 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 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对比 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 被冷落处境相对比 暗讽南宋王朝的萎靡不振、苟且偷安 引出历史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 做法:抗敌意志坚定、做好万全准备 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告诫统治者 不要投降媚敌 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展展+ +评:评: 5min5min 基础感知第基础感知第6 6题:题: 感情上的异同: 内容上的不同: 李诗:典故中的两个人物“姜太公、伊尹”都被君王聘问并重新 任用,最后都有了大作为; 辛词:廉颇虽有君王聘问,但最终没有被任用;自比的辛弃疾直 接无君王来聘问。 同:都表达了词/诗人对贤君明主和施展自己抱负及才华的渴望。 异:辛词中还表示自己虽空有满腔爱国豪情,但却连遭贬斥、无 人来问、不得重用,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