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素材:写作素材:20210130 新闻周刊文字整理新闻周刊文字整理 开篇语 今年春节是原地过节还是回家过节?能不能回家过节?这是由 部长说了算还是由村长说了算呢?听到这个问话您可能会笑, 从国家 政策的角度来说,当然是部长说了算,可现实中不一定,非常有可能 部长的政策被层层加码,最后变了形,村长才说了算。因此本周国务 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 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 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就地过年是一种 提倡,而不是硬要求,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但愿各地的村长能听 懂这些话的含义,而不会擅作主张,最后让想回家的人都有家难回。 本周视点 白岩松: 本周
2、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一个亿, 这个数字已经不是 新闻的概念,而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因为这已经肯定属于人类与疾 病斗争的一个重要记忆。而在国内,进入冬季后的疫情一直在反弹, 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的省市进一步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精准的 防疫已经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要求。1 月 23 日,也就是上周六,上海 关于此前一天的疫情通报,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因为这份通报中隐去 了三名确诊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只提地点不提人。 之后,北京和吉林也在跟进。那么疫情防控我们能不能更精准?更科 学,更有温度, 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更精准的防疫。 从有名有姓到病例 1、病例 2 “他张三李四,他什
3、么职业对控制没有意义。 而且带来负反应,后续再有病例,他害怕,他不告诉你” “提地不提人” ,上海在疫情信息发布上的这一变化,在本周广 受好评。在上周六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3 名本土确诊 患者没有被公布姓氏,而是以病例 1、病例 2、病例 3 代称,性别、 年龄等个人信息也被隐去;同时也没有单独公布每个人的行动轨迹, 而只是总体上列举了三名病例涉及的公共场所。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我是非常主张这么做,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主张这么做,因 为公布这些非常详细的细节,你知道这个人是男的女的,其实对任何 人没有任何意义。 公布哪个小区的, 知道
4、这个小区最好知道哪个楼的, 有些人恨不能知道是哪个户的,其实没有意义。很多网民说对我有意 义,我知道他在哪,我躲他远点。其实我们发现病例之后,我们疾病 控制中心都会对他涉及到的一些公共的场所, 公共的地方做终末消毒, 也就是说你再公布他是哪里的,你知道他精准的位置,他张三李四他 什么职业毫无意义,对控制没有意义。而且带来一个负反应,就是后 续再有病例,他害怕,他不告诉你,为了不让你更多地对我的家庭生 活家人有更多影响,他不告诉你。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方面的专家, 吴凡是上海市疫情防控发 布会上的老面孔,她深知大多数病例个人信息的发布,其实对于防控 并没有太多意义, 但很长
5、一段时间以来, 出于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很多地方的疫情个人信息发布,奉行着“越详细越好”的原则。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宋耀君: 去年年初报告一个病例的时候,马上把他的轨迹写得很详细,这样就 造成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对个人隐私的侵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居 民反响,其实这些对整个防控工作从采取措施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 的指导性意义。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其实上海我们早就希望这么做,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希望这 么做,我想可能跟其它地方,大家公布得很细,也有一定的关系,但 是我们从卫生行政部门也好, 专家也好, 大家还是形成达
6、成这种共识。 这与社会老百姓的回归理性,成熟的社会心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家 都能接受,大家反过来觉得很好。那个时候你要这么公布,他坚决不 答应,对吧,网民就会给我们专业机构施加很多很多的压力。 此前,大多数地方在疫情信息通报时,往往会公布病例的姓氏、 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以及详尽的活动轨迹,尽管已经进行了 脱敏处理,但这些被放到聚光灯下的信息,常常被网友脑补出离奇的 情节,一些病例甚至成为被网络暴力的对象。而如今上海的做法,既 没有透露个人的信息和轨迹,又将病例活动涉及的场所告知了公众, 在平衡公众知情权和病例隐私权方面,是一个进步。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
7、院副院 长 吴凡:我们每一个公众其实应该知道,我们不需要去满足你这些 好奇心。这次我们现场开始公布,既告诉了你哪些场所他曾经去过, 信息也透明了,也告诉了,但是同时又保护了病例的隐私。可以说在 这一年的疫情防控当中, 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 都变得更理性了, 更成熟了,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也更深入了,所以他就能很好地接受, 我想这是两方面都有一个平衡的结果。 上周日,北京市在通报大兴区疫情时,同样隐去了病例姓名、年 龄、性别等信息;在本周一,吉林通化市的疫情通报中,也开始只发 布确诊病例的序号和居住地,疫情个人信息发布“最小必要”的原则 得到推广。但与此同时,进入 2021 年,各地通报的泄露疫
8、情信息的 事件仍有增无减,杭州某医生泄露疫情流调报告,保定某单位员工将 密接者信息表发至微信群; 北京顺义某航空安保公司员工将初步流调 报告发至微信群,他们都受到了行政拘留的处罚。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因为现在泄密不是流调的环节泄密,而是应用的人泄密, 这个过程当中,你的岗位职责,使用的人员,你要对他有一定约束和 要求,这个可以是法律的,也可以是行政规章,也可以是规范,你对 他要有要求,要教育。其实我觉得只要每个人有这种意识,作为工作 人员就有这种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人家的隐私。 在疫情联防联控的背景下,参与疫情信息收集、使用的主体空前 多元。按传
9、染病防治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 除疾控、医疗机构外,居委会、村委会等可以协助收集疫情信息,企 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等经依法授权后也可以收集相关信息,未经授权 的单位则无权收集疫情信息。然而, 传染病防治法等现行法律, 关于疫情隐私保护的规定仅适用于疾控、医疗机构,而无法针对其它 各类主体。这就要求这些单位和主体,自觉建立起隐私保护的内部机 制,尽到安全保障的责任。如今,在疫情信息发布环节,加密已经成 为共识,在采集、传送、使用等各环节,能建立起“脱敏”和“加密” 的机制吗? 上海市政协委员 臧熹:能不能把疫情相关的,牵涉到公民隐私 的一些信息,在一网统管的平台上进行流转。未来一
10、旦出现了泄露问 题我们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相关的责任人,迅速地进行处理。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我们可以用的技术手段是传输过程当中,为了更好保护隐 私, 我们可以在传输使用利用的过程当中, 对一些敏感信息进行脱敏, 进行脱敏处理 这是我们可以技术上做得到的,技术手段解决一部分 的隐私保护问题,这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白岩松: 其实从去年武汉解封之后到现在,上海也出现了几波疫情,但好 像这座城市并没有特别的紧张,一般情况下也基本不用进入“战时状 态“等等这样的字眼。本周三上海市长说,上海的此轮疫情已得到控 制,而且强调防疫精细化之后就不需要扩大化,如
11、何用相对最小的成 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大城市是怎么做到的?对于其它地区来说, 有可借鉴性吗?我们继续来看看上海的防疫策略。 上海为什么没有全民核酸检测? “越是缺人缺资源的时候就越需要精准, 因为只有精准才是省人力的,对社会的稳定也是最好的” 21 日,上海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6 例,所涉昭通路居民区被调整 为中风险区域后,同步实施封闭管理,1800 人分批闭环转运。这次 流调直到凌晨四点才进入尾声。 李先生一家突然一早就被警方告知, 由于进入过该居民区并接触 过隔离居民,他们进了彻夜排摸出来的密接人员名单,需接受核酸检 测并集中隔离 14 天。 突发于一周多前的疫情,截至目前,突现 18 例
12、本土确诊病例, 结果是,只封闭了几个小区和一家酒店,仅安排了 4.1 万多人的核酸 检测,到本周三便宣布控制住了疫情,上海的防疫密码是什么?24 日的发布会,从发言者吴凡的流行病学调查介绍中似乎可现端倪。她 介绍,某晚,一组专班连续通宵工作 15 个小时,对一条重要线索展 开了深入分析。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关于做流调其实跟大家看破案大片差不多,病例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线索, 我们认为有可能会沿着这条传播链, 有更大范围传播。 一晚上围着这个仅有的信息,我们排摸出了 30 位直接的密接者,这 30 位密接者这个时候,已经散播在全市的各个位点上。怎
13、么办呢? 我们第一时间跟他们联系,完了以后跟 120 打了电话确定,让他们去 指定的这些隔离点隔离管理,所以这个当天晚上我们就做完了。 此次疫情是从对某医院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此时,牵 头上海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吴凡,便开启了与病毒的赛跑,按她 的话说,这条线索有核扩散的危险。根据这 30 个密接他们又界定了 2817 人可能的接触者。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所有的流调,我们都是以病例为核心逐步展开,你可以想 象成几个圈。 我们明确了界定了这个人之后, 由我们的地区组去协同、 去找,那天正好是一个晚上半夜,那么有人就说,那行,那我们明天
14、 白天再去找他去, 我说不行, 必须晚上, 为什么呢?因为你要告诉他, 明天你就不要出门了,你先原地固定住先别动,等待后边的信息。两 千多人一晚上, 都要把他找着, 这也是很难的一件事, 但不管怎么说, 你总比找几万人要强得多。你像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精准 排摸,聚焦重点这么一个过程。 上海将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人群, 精准划分为密接者、 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人员,对人群的电话流调只是其中一种手段, 身着防护服的流调人员大白们,会精准锁定城市的某个角落,突然出 现在人的面前,采取面对面或走访形式,流调出更为详细的信息。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15、 长 吴凡:如果“大白”找你,配合流调你该干什么,有人就蒙了, 说我当然肯定害怕,害怕完了是配合,怎么个配合法?那我们就有很 多种办法,你现在突然之间问我说 14 天前你去过哪,那我也想不起 来,那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平时记日程吗?那把日程拿出来看 看,买东西的,那你把支付的信息拿出来看看,你哪天到哪,用了哪 些电子记录,有时候你还买过车票乘过车,或者看过病的挂过号的等 等,都可以成为支撑,就是逐步逐步来帮我们丰富完善,我们所需要 还原的轨迹活动、接触到的人。 作为在疾控领域征战近 30 年的专家,吴凡明白,再细的流调都 不为过,甚至类似入厕等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对线索、交叉印证都至 关重要
16、。而在流调对象做了什么之外,怎么做,也是一个人轨迹行踪 的重要细节,这直接决定隔离措施的等级和严重程度。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比如说我们还有一些人,他是去了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里 边只是病例可能在前边进去的,我们这个人在后边进去的,他没有和 病例有一个直接交集,但是他又是一个有风险的人,可能通过环境的 污染,也有可能污染上。像这类的人我们时间就不用(隔离)14 天, 可以用 3 天(隔离) 。我环境污染的时候,物表的存在可能是 3 天至 以后,就已经没有病毒了。我现在找的这些高风险的人群,都是在 3 天里面,跟这个密接曾经路线上有关系的,这样就很
17、精准了,而不是 说把到过这个场所的所有人,可能几千人都把他管理起来。 上海是一个有着 2500 万常驻人口的开放城市,人口流动本来就 大,还面临境外输入风险,不光本次疫情,上海自有确诊病例以来的 几轮疫情中,都未进行全城最严管制措施,按照上海市长的说法,在 对人群精细化区分之后, 便无需扩大化, 没有做全市或全区核酸检测。 吴凡表示,这样的结果源于全市上下,对社区管理、基层组织架构状 况的了如指掌。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你这个社区平时得有底数,这里边有多少人,平时是多少 人,进进出出是多少人,你几乎不可能(瞬间)实施这种精准管理, 所以功夫在平
18、时。你顺着这条链排摸,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你 多了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日常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干扰;但 是少了绝对不行, 少, 你就漏了, 有可能这个火星沫子就落在外头了, 可能漏的这一个,它后来又起了一堆火。关键时候,这里面还有一个 协同问题, 这套 (部门) 机制要灵活, 要能够大家相互之间协同作战。 上海正把防疫比作“陶瓷店里抓老鼠” ,要在最低层级,也就是 如当疫情处于零星散发层级的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 大的关键问题,使得综合效益升至最佳。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今天所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常态,那你不能 把
19、它碰碎了,掉到地上你就停滞了你就毁了,那这一些就是我们的常 态生活要得以维系,我们的日常经济发展希望能够继续,老百姓也不 会因为有个疫情而忐忑不安,纠结,他该干吗干吗,该享受生活享受 生活,这是我们特别希望的。 上海集聚一流的人才、雄厚的财力物力,在防疫面前没有层层加 码,而是在做减法,这背后是以精准防控作为防疫密码,但同时,吴 凡觉得, 这似乎又跟这些无关, 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像上海这样。 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 长 吴凡:我觉得你如果越是缺人缺资源的时候,就越需要精准,因 为只有精准才是省人力的,才是节省资源的,才是对社会经济影响面 是最小的,对社会
20、的稳定也是最好的,正因为地方小人数少,你更容 易做到精准。我非常理解大家说进入战时状态圈,筛查决心很大,动 作很果断,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可能会给社会面上,带来更多人心 的这种焦虑,社会情绪不稳定,对社会经济的这个巨大影响,反而是 得不偿失。 白岩松: 即便在本周,中国本土注射新冠疫苗已超过 2000 万人,但还要 与新冠病毒打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道,这显然也是人们的共识!到现在 我们毕竟与新冠病毒已经交手了一年有余, 如何更精准的防控?降低 各种成本,取得最好的防控效果,的确是任何一个地方的主政者都该 多思考的事情。 人物回顾 何女士:文明祭奠 几名游客在参观汶川映秀地震遗址的过程中不停说笑,
21、担任讲解 员的本地居民何女士以眼神多次示意无果后愤怒回应:请文明祭奠, 如果在校请您出去。事后她表示,这里每个人都有亲人、朋友在地震 中遇难。参观这种肃穆庄重的场所时,更应该尊重逝者,尊重历史、 文明参观。 陆云生:休假被辞 上海一公司员工陆云生因父生病,向公司提交请假单后回老家, 次日并未准假,他便返回。而途中得知父亲去世,他又赶回老家办理 丧事。事后回到公司,却被告知因旷工已与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随 后陆云生申请仲裁,采取了公司支付其离职补偿金。公司两次起诉却 皆被驳回,法院于周日公开此案,表示回老家为父操办丧事符合中华 民族传统人伦道德和善良风俗,公司应以宽容心、同理心加以对待。 任女士
22、:骂人被拘 因不满小区业委会的相关工作, 作为业主的任女士在业主群里质 问社区书记却无果后,她便称其草包。时隔两个月,她被民警带上手 铐,从贵阳市带到了毕节市。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任女士发布的群 聊消息涉嫌公然侮辱他人,对此她被执行拘留了三日。此案引发争议 后,毕节警方于周二通报称,这样的异地传唤程序违法,将撤销对任 女士作出的处罚决定。案件涉及民警已停职接受调查。 胡淑云:查房被刺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胡淑云, 在病房查房的过程 中,突然遭到歹徒持刃袭击,受伤单位进行了六十多名医护人员参与 输血一万多毫升的抢救治疗后,胡淑云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 周三凌晨不幸去世。目前嫌疑人
23、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白岩松: 很多新闻在看完之后,你非常希望等候下一个结果,而不是看完 就完了。比如说因父亲去世请假八天,未获批强行休假,反而被公司 辞退,这公司被裁决支付离职补偿金七万多元,居然还不服,还要起 诉到法院,法院当然驳回。我非常希望等候到这家公司能发自内心的 道歉、反省和在未来改正这样的做法,否则应该是员工纷纷辞退掉这 家公司才对。 骂草包支书的任女士处罚被撤销, 这不该是全部的结果。 我想很多人还在等候有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罚, 为什么会如此荒唐的发 生这样的事儿?是一个道歉就轻描淡写能过去的吗?我们继续等候。 本周人物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还经营着这样一家,有人
24、值守的公用 电话亭。略显笨重的橘红色座机,市话三分钟四毛,国内长途一分钟 两毛的价格,已经是许多人,二三十年前的回忆。 沈玉琇:这个公用电话是 1993 年开始,当时我们有 5 个人,我 们那时候的收入最起码有四千到五千,我那时候管账务的。 电话亭的主人,名叫沈玉琇,今年 78 岁。她已经在这个 4 平米 左右的空间里,值守了 27 年。原先的几个伙伴,因为收入低,早就 不做了。在人人都有手机的年代,还会有人到这儿打电话吗? 等待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来了今天第一位打电话的客人。她打给 一位租房中介,咨询一间价格很低的房子。她担心是虚假广告,日后 被骚扰,所以才选择公用电话。还有的人来这里打电话,
25、是因为一段 心酸的伤痛。 27 年守着电话亭,沈玉琇听了很多的家长里短。电话里短短几 句话,她就听出来,这是一个在上海打拼的年轻男子,呼唤离家出走 多年的妻子回家。小伙子说,只有使用陌生号码,妻子才会接起他的 电话。 没说几句,电话被挂断,小伙子很落寞,新的一年,不知道他能 否如愿与妻子建立起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更多时候,沈玉琇对顾客 的事不愿多说,她等在窗前,等着那些忘带手机,以及需要使用陌生 号码的人,偶尔来到这里。 记者:您上次用这电话发生什么事了? 老街坊 李建明:钥匙忘带了,锁在家里了,打电话给我儿子, 叫我儿子单位赶回来, 近嘛, 赶回来开门, 否则在外面冻一个晚上了。 关键的时候
26、你没有这个东西也是真的挺要命的。 上世纪 90 年代,因为通讯手段不发达,特别是传呼机的兴起, 公共电话曾有过一段繁盛的时光。 收入最多时, 每月能有五千元左右。 如今,已今非昔比,近来每月收入只有几十元不等。沈玉琇说自己有 退休金,做这件事,压根不是为了谋生。 上海市民 唐建卫:这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小时候都是用这 个公用电话,然后阿姨来叫的,楼下去叫,某某某电话来了。我觉得 这个很贴心的,像这种也是,年纪大的人还是会需要这个东西。我就 喜欢上海这种老的城市记忆。 沈玉琇: 一个人生活了二十几年。 我爱人在世的时候他也知道我, 他临终的时候对我说把电话亭做下去,它一分钱也没有没关系,只要
27、能够开着。我知道他的用意,解决我的孤独。 早上不到 9 点上班,晚上 8 点多钟才回去。丈夫去世以后的二十 多年里,沈玉琇一直在努力学习独居。因为年龄渐长,加上一千多度 的高度近视眼, 她很难按开电子门禁, 时常走了十多分钟, 又绕回来, 请值班室的保安帮她开门。每晚回家后,她要给认识的小姐妹们打 50 分钟左右的电话。家里家外,她都守着电话过日子。 沈玉琇: 我过去家里热热闹闹的, 现在冷冷清清的。 有时候上来, 过得冷清了,有时候什么东西坏掉了,那么要叫人来弄。如果跟子女 们在一起,他们就给我弄了。如果我爱人在,他现在看到我这样的生 活他要掉眼泪了。 一个人生活,不愿做饭,也无力打扫卫生,
28、没办法登高换窗帘, 更让她急得落泪。街道有养老补贴,每周钟点工上门三次,一个小时 6 元 5 角。 午餐由附近的饭店提供, 一份九元。 沈玉琇把饭分成两半, 剩下的留给晚餐。家里几乎所有窗户都坏了,有的关不上,有的推不 开。斑驳的墙壁,挂钟停了很久,她也浑然不知。上海的冬天很冷, 公共电话所在的治安岗亭,街道装了空调,有暖风,有微波炉,有热 水,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刻,能有人陪着她。 年终岁末, 沈玉琇数着日子, 期盼新年这天的家庭小团圆。 孙子、 小重孙,她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因为电话亭留住了一些上海老城市 的记忆,最近,沈玉琇被媒体报道,小有名气,她的生活中,多了一 份新奇。经常会有新闻系在
29、读大学生,找她完成采访作业。 沈玉琇说,虽然所有人的采访问题都大同小异,但她喜欢和这些 孩子们相处,也愿意一遍一遍讲述自己和老伴儿,自己和电话亭的故 事。 沈玉琇:我看到她们是女孩我喜欢的,她们都叫我奶奶。跟你们 一起出门我自己也变得年轻了。为什么你们看我年轻,我就是心态蛮 好的,是不是。不要忘记奶奶。要常来看我。 上海大学学生 周景妤:这个电话亭可能对奶奶而言,一方面是 她跟她就是去世丈夫之间的一个约定吧,然后另一方面我觉得,奶奶 可以通过这个电话亭去就是一直坚持自己跟外界的联系, 电话亭带给 她其实是一种情感的沟通。 沈玉琇:这个又不花力气的,只要我能够上下楼梯就可以了,总 比我一个人在家
30、里好得多吧。新年希望我自己身体康健,这是最大的 幸福,祝福家人们平平安安的,祝福他们身体康健,工作顺利,这样 就可以了。 白岩松: 老人在等候中可能完成的是对爱人的承诺, 也可能等候中是一种 深深的老年寂寞,在老龄化快速增长的今天,这个老人故事的背后, 或许正有着我们该越发重视的东西,不仅是亲情,还有陪伴和交流。 本周特写 1 月 24 日 新闻播报 上午 11 点多的时候,被困人员是在四中段,这附近发现到的。 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因为他在底 下没有吃没有喝,所以说身体是非常虚弱。 13 点 32 分,现在我们看到井筒里面一共是三名人员,有一名眼 睛被蒙上的。第二
31、名被困人员,他是处于一个站立的状态,现在第三 名被困人员也是在大家的搀扶下向救护车走去。 14 点 07 分,吊桶刚刚上来,三名是被困在五中段的被困人员。 14 点 44 分,我们看到又一个吊桶,携带着被困人员到了井上, 这次总共是上来两个人。 15 点 17 分,现在我们看到吊桶带着救援人员以及被困人员上来 了。 在经历了被困井下 14 天之后,1 月 24 日,11 名事故被困人员, 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分五批次陆续升井。身边掌声响起,被困人员 双手合十致谢。虽然还不能立刻摘下眼罩,看眼这熟悉的地面之上。 但从被救出,送往救护车的那一刻起,这 11 名矿工,从被困两周的 噩梦中苏醒。就在第
32、二天,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 报获救的 11 名矿工生命体征平稳,还需根据不同情况接受治疗。 医疗救治组组长 秦成勇:有两位矿工病情相对较重,但无生命 危险。一位是从四中段获救的 14 天未进食的矿工,身体极度虚弱, 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心率快,有发热等症状;另外一位发生消 化道出血,有贫血,已经进行了输血、静脉注射药物等治疗,目前观 察看,出血已停止,现血压稳定,无生命危险。 获救之后,矿工王师傅和杜师傅在栖霞市人民医院休养。据他们 回忆,1 月 10 日下午发生了两次爆炸,当发现无法从原有的回风井 井筒出去之后,矿工们就一直在五中段待着,期盼着有人能尽早发现 他们,将他们
33、救出。 获救矿工 王师傅:听到一声响,然后我们就一下,我们就冲出 去了,冲了老远,我们的头盔都碎了,就冲掉了。他们有的头都出血 了,爆炸了以后,我们就互相数人,数了之后都不缺人,然后我们就 组织人往上流动,上五中段,因为六中段里边它的下面是有水,我们 怕淹。 获救矿工 杜师傅:爆炸以后也没电了,也没啥了,光有矿灯, 光很微弱。烟尘的粉尘都是特别大。隔着两三米的距离都看不到人, 我们也安排人上去, 他们有想上去说, 如果可以的话, 通道是通的话, 他打信号给我们,结果信号没打回来。那些管道什么,从中间它断开 了已经,所以说我们在下面,一开始是每天我们都过去敲击的。但是 没有回音,声音传不上来我们
34、也是没办法,只能原地等待救援。 从事故发生,到三号救生孔打通之前的这些天,井下没有食物供 矿工们补充体力,大家只能靠喝岩石层渗出的硬水来维持生命。杜师 傅形容那段黑暗的日子是在“绝地求生” 。直到救生孔中开始有给养 投送,也有纸和笔可写下井中的情况,他们这才看到生的希望。 获救矿工 王师傅:落下来那瞬间,确实觉得我们有救了,当时 没有放弃,就是这么说的。确实是这样,我们出去了,最担心的就是 家人。家里老婆还在家,不知道我们什么情况,挺担心他们的。 获救矿工 杜师傅:那就和人重生的感觉一样的,重见光明、第 二次生命,身体会是有重生的感觉。 在本周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作人员通报,此次事故共造成
35、 22 名矿工被困。 其中 11 人生还, 10 人遇难, 1 人仍在搜寻。 本周三, 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山东烟台金矿“110”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 办,应急管理部指派国家矿山安监局副局长带队进驻,督导山东彻查 事故原因,严查事故迟报瞒报过程,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给遇难者家 属和社会一个交代。 结束语 由于目前国内疫情有所反复, 因此春季开学究竟是线上还是能进 校园还真是个问题。现在包括福建、安徽、陕西等地都在明确地做好 线下开学和线上教学的两手准备,但我想两手准备是必须的,同时应 该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去认真的准备。应该是大人多紧张一些,让孩子 们反而是能放松,没必要现在就让孩子去承担很多的心理压力,先让 孩子们好好过个年,之后等到开学的时候,该线上就线上,该线下就 线下,社会会正常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