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教案+课件+学案+测试题(共4份文档).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优秀PPT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优秀教案.docx--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自主学案.docx--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2 梅岭三章课时1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 作出自己的评价 。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二、教材分析 梅岭三章是陈毅的经典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者投身 革命、勇于献身的凛然正气。 体裁上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 ,是 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 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游击战争的艰难不是很了解,所以背景的渗透很重 要。学生对诗歌的意象 在九年级上学期 中有所了解,第一课中也是教学重点, 本节课继续拓展加深。 四、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诵读诗歌,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方法,理解诗歌中多种 意象的含义。 3. 体会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 的坚定信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意象,赏析修辞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 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下面我们将进行诗歌 梅岭三章的学习,这是陈毅的一组现代诗,我 们用一课时完成学习。 2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 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作者陈毅元帅,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在赣粤边梅岭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 经历令人难忘。他不仅身经百战,而且写诗甚多,郭沫若先生称他“一柱天南 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他的诗歌留世的尚有300 多首,其中梅岭三章 尤其感人肺腑,广为流传。 三、写作背景 这组诗歌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 1934 年10 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 任 军事指挥。1935 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 省交 界的油山和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 年冬,由于叛徒告密,陈毅 在大庾 岭遇险受伤,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他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 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敌人的围捕搜查,持续了 “二十余日”。陈 毅担心不能脱险,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写下了 梅岭三章,留在衣底, 作为自己的绝命诗,准备慷慨赴死。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 梅岭三章正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这组诗, 创作于南方三年游 击战中的艰难时刻,见证了一段异常艰苦的峥嵘岁月。 四、文题解读 首先我们来解读文题: 梅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 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三章,三首。 题目交代了作诗的地点及诗歌数量,也表明了 梅岭三章是包括三首诗 歌的组诗。 这首诗歌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五、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识记字词: 我们先来识记一下本课的字词,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来朗读: 丛莽(mng)、旌旗(jng)、阎罗(yn)、诸君(zh)、 血雨腥风(xu xng) 这些字词,你读准了吗? (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诵读、体会意象的含义、学习诗歌运用 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方法,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重 3 点是:把握意象、赏析词语、理解情感 。 重点是:把握意象、赏析修辞、理解情感 (三)小序释义 请同学们默读小序部分。思考: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我们可以看出 “小序”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代了这三首诗写作的 时 间、地点、写作背景和写作缘由。 “小序”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 情 怀以及以诗明志、革命到底的决心。 (四)请同学们朗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 重音 语速 语气 语调 三首诗既独立成篇,又紧密相连。 六、精读细研,品味诗情。 每一首诗,我们都从诵读、意象、炼字修辞、内容、情感五个方面入手。 赏析第一首诗 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诵读呢? 一二句要读得低沉、舒缓,三四句要读得痛快、豪迈。为什么要这么诵读 呢? 这首诗中借用了三个特殊的事物,泉台:指代阴间、旌旗:指代军士、阎罗: 比喻敌人,三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声势浩大的杀敌场景。同学们,不禁要问了: 为什么要到阴间去斩杀敌人呢?我们还要从第一句看起,今日就要走上断头台 了,此时我心里想些什么呢?回想起开创 革命大业的历程,我们经历了多少 次 战斗啊。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一个“招”字, 体现出号召力和声势浩大。一个 “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 之恨、 未竟之志,痛快淋漓地展现出来。表现了诗人生死不渝、壮怀激烈,誓与反动 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有似李清照诗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的 气魄。 赏析第二首诗 我们来看第二首诗。这一首的情感还是富于变化的。 一二句要读得深沉、豪壮,三四句要读得舒缓、昂扬。这首诗又借用了哪 些意象,你找到了吗?烽烟:指代战争,捷报:指代胜利、纸钱:告慰死者。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壮志未酬,诗人死不瞑目,鼓励战友努力作战,以胜 利捷报来告慰死者,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 精神呢?一个 “须”字表现出为革命殉难的光荣。 “多”表达了对战友 的嘱托 与期望。“飞来”是胜利的翩然而至,与上首诗紧密呼应。 “头悬国门”,引 用春秋时期伍子胥 “眼悬东门”的典故,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但更 表达出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情感在逐渐地推向高潮。 4 赏析第三首诗 由追忆往昔、到面对现在,到展望未来。我们来看第三首诗。 展望未来,一定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向往和豪迈,这就是第三首诗 诵时读要把握的情感。第三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你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还是 从意象入手。不难找到,这首诗借用的意象是 “血雨腥风”和“自由花”,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指反动政府对革命者的屠杀和镇压,与首章 “百战多” ,次章“烽烟正十年”相照应;“自由花”借喻革命胜利、人民解放的美好前 景。“投身”是义无反顾、 “应有涯”是坚信必胜、 “遍种”是美好前景。 “取义成仁”引用孟子论语“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名言, 表达了愿为正义、为信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这两句是 对第一首诗中 “断头今日意如何 ”最深刻的回答,也是全篇的中心所在,奏 出 了无产阶级正气歌的最强音。 这三首诗都要读出抑扬顿挫之感,读出革命者的忠贞不渝、凛然正气。 七、习题巩固 (一)填空。 1.梅岭三章的“章”就是__________。这三首诗从体裁来看,是 __________ 。 2. 请写出第三首诗的韵脚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生死观,课文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 答案:1. 首、绝句;2. 家、涯、花;3.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二)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 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D (三)下面的诗句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的意境相同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答案:A 5 八、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思想感情逐步升华, 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 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 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理想,展现 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 一 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 怀,巧妙运用设问、借代、借喻、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彰显厚重的文化积淀, 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语言形象精练。诗人以 “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 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阎罗” 的十万“旌旗”、纷飞的“捷报”、遍种人间的 “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 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我们借助这些意象,体会到了革命者深沉 博大而又炽热激越的情感。 九、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仿照诗歌,创作一首小诗。 十、拓展阅读、启示人生 。 梅岭三章是陈毅元帅的代表作, 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如挂 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 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6 回望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奋斗一生,他们留下的壮丽诗篇鼓舞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的名字照耀史册,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屈 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 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推荐阅读:陈毅的 陈毅诗词选集 、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鲁迅的自嘲自题小像等诗作。 希望同学们展开阅读,理解 作者的理想信念和伟大人格。 当然,不仅仅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仍然会涌现出大批的仁人志士,他们 有可能是名人,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2020 年的春节,注定会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肺炎疫情 爆发,祖国正在经历磨难。成千上万的平凡的普通人,走向了这没有硝烟的战 场,不计得失,无论生死,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 “英雄”。 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向英雄致敬,为祖国祈福。 出征 庚子初年新冠狂, 逆行身影赴战场。 万千同胞与子裳, 春来山河定无恙。 欣赏视频:出征 七、教学反思 1.能够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单元说明,完成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 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2.联系现实生活,关注时事,展现了抗击疫情, 全国齐心、驰援湖北,医 护人员“不计得失,无论生死 ”奔赴战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中华儿女所激 发出来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致敬英雄、热爱祖国, 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争 做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时代青年。 发挥了诗歌文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功能。 3.由于时间限制,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课堂小结也以 PPT 的 7 形式展示出来,没有详细解说。1 梅岭三章自主学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2 梅岭三章课时1 课时 一、学习方法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 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陈毅(19011972) ,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 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 陈毅元帅,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在赣粤边梅岭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经 历令人难忘。他不仅身经百战,而且写诗甚多,郭沫若先生称他“一柱天南百 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他的诗歌留世的尚有300 多首,其中梅岭三章尤 其感人肺腑,广为流传。 写作背景:1934 年10 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 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 1935 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 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 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6 年冬,由于叛徒告密, 陈毅在大庾岭遇险受伤,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他就隐蔽在一个山坳 里。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敌人的围捕搜查,持续了“二 十余日” 。陈毅担心不能脱险,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写下了 梅岭三章 , 留在衣底,作为自己的绝命诗,准备慷慨赴死。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 最严峻的考验。 梅岭三章正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这组诗,创 作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艰难时刻,见证了一段异常艰苦的峥嵘岁月。 三、文题解读 梅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 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三章,三首。 题目交代了作诗的地点及诗歌数量,也表明了 梅岭三章是包括三首诗 歌的组诗。 这首诗歌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四、识记字词 丛莽(mng) 、旌旗(jng) 、阎罗(yn) 、诸君(zh) 、 血雨腥风(xu xng) 2 五、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体会意象的含义、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抒写情怀的方法,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 重点是:把握意象、赏析词语、理解情感。 六、小序释义 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小序”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代了这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写 作背景和写作缘由。 “小序”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以及以诗 明志、 革命到底的决心。 七、赏析诗歌 内容情感 时间内容情感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写作特色 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 意象 炼字 修辞 八、作业 1.诵读、默写诗歌 2.仿照诗歌,创作一首小诗。 九、推荐阅读 陈毅的陈毅诗词选集,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鲁迅的自嘲 自题小像等诗作,理解作者的理想信念和伟大人格。 九、欣赏视频1 梅岭三章跟踪测试题及答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2 梅岭三章课时1 课时 【跟踪测试题】 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艰难(jin) 富饶(ro ) 旌旗(jn) 纤绳(qin) B. 阎罗(yn) 簇新(ch) 烽烟(fng) 喷薄(b) C悬挂(xun) 胚芽(pi) 诸君(zh) 绯红(fi) D. 捷报(ji) 迷惘(wng ) 驳船(b) 血雨腥风(xu) 2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3. 下列诗句,运用典故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B.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C.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D.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4.下面的诗句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意境相同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5.梅岭三章的“章”就是_______。这三首诗从体裁来看,是__________ 。 6. 请写出第三首诗的韵脚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 7.“舍生而取义” “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生死观,课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二、思考探究二、思考探究 8对这三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首写诗人在险境中回忆艰难的创业征途,表现了诗人生死不渝,誓 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精神。 B第二首诗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死不瞑目,希望幸存的将士,继续战 斗,告慰自己的灵魂,诗歌笼罩着浓浓的哀伤之情。 C第三首诗写诗人投身革命,愿为正义、为信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 生命。 D三首诗歌,形式上独立成章,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又紧密相连,把过去、 现在、将来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9第一首诗中, “斩”与“杀”同义,把“斩阎罗” 改为“杀阎罗”是否可以, 为什么? 三、能力拓展三、能力拓展 赏析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 ,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 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 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0选出对划线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11对诗人引用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3 A引用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水流的速度非常快,一去不复返。 B孔子的话是一个比喻句,以流水比喻时间。 C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诗人借用这句话,是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 己的国家。 12诗人写“神女”之“惊” ,对赞颂“宏图”有什么作用? 4 【标准答案】 1D 2D 3B 4A 5.首、绝句 6.家、涯、花 7. 取义成仁今日事 8. B(第二首诗,鼓励战友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充满着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9. 不可以。 “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把百 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痛快淋漓地展现出来,誓与反动势 力血战到底。 “杀”表示一般的使失去生命,没有“斩”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10D 11A 12.写“神女”之“惊” ,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表明社会主义 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宏伟气势。加入这浪漫的一笔,显示“宏图”之“起”所具 有的惊天地、动鬼神的巨大威势,使词的境界更为雄放神奇,增强了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梅岭三章》教案+课件+学案+测试题(共4份文档).zip)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