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085752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7.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聚焦新理念: 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面授课程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 题与困境,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践探 索中积累的重要经验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 现实问题与困境 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01 一、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二、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三、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一讲 Part 第一讲 Par t 1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第一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相比以往取得了显著

2、成就。 改革 开放 中华 民族 伟大 复兴 中 国 教 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 遇期,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坚持科教兴国战 略,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 型发 达国 家 建设创新型发达国家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与课程资源、教学与评价的方式、教育观念等都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求 中央颁发一系列文件,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试行),着手研制义务教育和高中课程 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加入了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 第一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第一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第一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政策梳理与基本概念 语文课程核心概念的发展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核心概念的发展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 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 要充分体现高中教育的共 同价值,充分发挥语文课 程的独特优势,着眼于学 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第一讲 Par t 2 第二节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 现实问题与困境 第一讲 第二节 语文学科在发展

4、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一定程度上脱离我国教育实 际,脱离传统文化,脱离我国 语文教学现实 *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越来越被稀释, 语文教学的任务越来越被各种新名词 代替。学生中愿意对语文学习投入精 力的人越来越少 语文学科在发展 过程中困难重重 *课改硬件欠缺充分投入,综合性 学习以及选修课因为时间、空间 以及师资编制的缺乏而投入不足 *缺少语文教材编写的专职人才。多种 教材的雷同化、同质化,经济利益的 驱使引起的虚假热闹,造成很大的财 力与精力的浪费 *课程标准囿于基础研究支持的缺失,在教学实 *在淡化知识、淡化训练、淡化系统的影响下, 教材缺乏主干知识与核心能力的教学与训练,少 而浅且

5、零碎、断裂,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 的困难,也给报刊杂志以及铺天盖地的教辅资料 留出了充足空间 践中难以起到课程标准的定性与定量的标准化 要求,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及核心能力的系统 要求对教学的规范引领作用难以立竿见影 在教学方面,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一)教学内容碎片化,重量轻质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内 容、数量及其先后顺序,认为学习内容的数量越多, 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越合理,学 习效果越好。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语 文学习的内容,但是,对语文学习来说,量的积累并 不必然带来质的飞跃。 从客观上讲,很多学校的语文课程学习,

6、包括选 修课、校本课程等的学习,其内容不断膨胀,同时这 些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和教学方式又大同小异,对学 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力度差别不大,其主要 价值往往是传递语文学科的不同知识。在这种状态下 ,语文课程已逐渐丧失其应有的育人内涵,而逐渐变 成仅仅作为某一门类知识载体的“课程知识碎片”。 在采用这种课程设计的课堂教学中,讲授者习惯 于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讲授 、提问、讨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知识。在传递知识的 过程中,零打碎敲、蜻蜓点水式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 练,往往是单一而破碎的、浅层的、非关联的。然面 ,当学习者面对复杂的、深入的、没有确定答案也似 乎很难找到唯一路径的

7、问题时,大多会茫然和无奈。 第一讲 第二节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 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在教学方面,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二)教学方式同质化,千课一面 不同教师面对不同学龄且个性各异的学生时,应努力建构适应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展现教 师风采的语文课堂。然而,语文课堂“千篇一律”“千课同构”现 象明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两端,备 课与评课的理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形态。当下许多学校 把集体备课混同于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 一评价的过程,要求所有教师用相似的方法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同 一内容的授

8、课,这就为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理下了隐患。评价一节语 文课,习惯于将是否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作为重要指标,习惯于关 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这种简 单化处理的评价模式往往会形成某种认识: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学 习就是“自主”,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就是“合作”,话题冠以研究 的名义就是“研究性学习”。 这些重预设、轻生成,重效率、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 套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的自由发挥。教师难免落入“课时 主义”的窠臼,力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设知识的传递,学生不 得不与之配合甚至“作秀”。久而久之,必将形成教师劳苦、学生 厌倦的状态。在各种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唾手可得

9、的当下,教师 作为知识权威的形象在不断消解、坍塌,学生思考的动力、投入的 激情从何而来,便成为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1世纪初,在启动 高中课程改革时曾经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最喜欢的4个 学科,其中没有语文。十几年过去了,高中语文教学千课一面的困 境并没有根本改变。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的现状应得到重视。 第一讲 第二节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 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在教学方面,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三)思维培养浅表化,难求甚解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高中学生在思维深刻性方面呈现出 明显的发展特征,即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 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希望获

10、得丰富多彩的成果,而不是死 记硬背那些确定性的答案。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 探究的渴望更为强烈,借助典型的文献材料讲证据、有逻辑地阐 述观点,形成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深刻认识,往往比 浅表化的问题解决更能激发学习热情。 现实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思维广度 和深度上的发展诉求。首先,质疑和提问的机会往往被教授者“ 垄断”,教师抛出大量预设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来解决。虽然这有 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滞了学生质疑精 神和提问能力的发展,而质疑和提问又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 点。其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仅预设了问题,也 准备了“标准答案”

11、,最终不论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 究”,大多数情况下总要归结到这些答案上来。这样简单、重复 的操练以及肤浅、确定的答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时学 生对教师的做法甚至不屑一顾。即使有的学生确实对教师课上提 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往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在课下深入 地研究,他们的精力总是被零零散散的浅表化学习任务所消耗, 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更是无从谈起。 第一讲 第二节 语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 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困境 第一讲 Par t 3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一讲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问:您能概括谈谈这次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吗? 王宁:修订工作是从调研起步的,首

12、先需要弄清语文课程长 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十年来的进展与不足;同时 也要了解、探讨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本次修订工作 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并不是从零开始,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的实验稿,从2004年开始实施,到此次修订启动,已经 整整十年。这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成绩,明确了一些重 要的问题,曾经存在的“学科中心”“知识本位”“技能训练至上 ”等问题,逐渐得到改进,也锻炼了一支具有改革意识的教师 队伍。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 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 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

13、我国高中阶段 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 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例如,改革力度和教学质量发展不平衡,一些省份和地 区师资队伍跟不上形势,仍然习惯于依靠教科书和高考试卷 进行教学,选修课程未能顺利实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 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十多年的改革经验需要总结、反思 、提升、巩固,新形势下面对的新问题必须正视,存在的问 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形势的需要,也 是语文教师迫切的要求和心愿。 第一讲 新华全 媒头条 新华社 评论 员 : 以立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德 树人铸就教 育 之魂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 书 记 在 学习 学习

14、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 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 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 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第一讲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克服“顽瘴痼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校长们、老师们感受最深、呼声最强烈、关注度最高 的还是改革,要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 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最硬的一仗”来推进。“唯分数、 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 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

15、题,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 硬骨头”,但再难也要啃下来。“五唯”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 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从根本上祛除浮躁之弊,还教育清静、 清爽、清新之风。40年前,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改革的先导,今 年要把评价改革作为龙头,发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声。 要在破除“五唯”问题上打一场硬仗,拿出实招硬招新招。针对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不同领域,大、中、小学不同 学段,各级各类教师不同职业要求,显性、隐性评价不同方式 ,全面梳理、分析、评估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层 分类研究提出改革的思路举措。要以立促破、破立结合,从教 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唯”与“不唯”之间找到平衡,

16、 拿出整体设计,把教育评价改革的大逻辑理出来,搞清楚从哪 里突破、规则是什么、路径是什么。要抓住考试评价等关键环 节,深化高考、中考改革,形成更加全面的考试、更加综合的 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发挥教育评价改革领头雁作用。 第一讲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 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 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 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

17、总体实力和国 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 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 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 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 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一是学 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 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18、均等化,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 身学习体系,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七是建设高 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明确了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02 一、新旧版本课程标准对比呈现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第二讲 Part 第二讲 Par t 1 第一节 新旧版本课程标准对比呈现 第二讲 第一节 新旧版本课程标准对比呈现 版本 课程理念 具体内容 分析: 新版课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 的同时,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 的理念 2003版 (

19、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 功能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 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 有序的语文课程 新版课标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 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 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 新版课标在强调构建开放、有 序的语文课程的同时,还提出了 注重时代性、多样性的理念 2017版 1. 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 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3. 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4. 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新版课标强调加强实践性,

20、促 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旧版本课程标准对比呈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2019.06.19 -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 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 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 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的指导意见 2022 第二讲 Par t 2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 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基本理念一 核 心 理 念 祖国语文是学生和国民的精神

21、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 统,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 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 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 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 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 解读基本理念1 本次普通高中

22、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修订的?选择这个时候修订课程标准,与时代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1. 这次普通中课程修订,先从国家整体案修订开始,启 动于2013年。但对语课程来说,课程标准的修订更为迫切,所 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作为先试点的 学科之,在2014年初,先于多数学科开始的。 3. 在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语 2. 党的九召开前后,新时代中 课程的改面临着更的挑战。近30 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 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明确,立德 树成为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根本任 务。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才,满 国家、社会速发展的需要,是党和 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 全面

23、贯彻党的教育针,落实立德树 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 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这是党和国 家意志的体现。 个世界教育改的热潮,重视母语 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话题。 这是因为,个国家语字的发展 和传播,不但直接影响每个国家对外 交流的软实,且与发展各国本 化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形势下, 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必须具有国际 视野;同时,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家都 必须有本国的特,只有创建具有本 国特的语课程,才是最具有世界 性的,也才能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 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基本理念二 核 心 理 念 随着社会和教

24、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要进一步改革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关注知识技 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课程的隐形价值,还要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通过改革,让学生多经 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和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维品质、精 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

25、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 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人的文化修养,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 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解读基本理念2 语文核心素养是怎样凝练出来的?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本质? 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有什么新的调整? 1. 此次普通中语课程标准修订的内容很丰富,凝练学科 核素养,是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对每门课程统的要求。 2.语课程既然是门学习祖国语 3.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把语核 素养凝练为四个面,即:语建

26、构 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 与创造、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 面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关联的。语建 构与运用是语课程独有的 要使 学在学习语字运用的过程中, 加深对祖国语的理解与热爱,建构 语运用机制,增进语学养,努 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 字。其他三点都与语字的运 用有关。这样明确的概括是第次, 对语教学各个面都有直接的指导 作用。 4.既然明确了语核素养,素 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它在落实立德树的教育总目标下, 必然要承担与自特质密切相关的目 标。在课程中教育学继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化,培育和践社会主 义核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提 升化自觉和化自信,培养热爱中 华明、热

27、爱祖国、热爱民、热爱 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 好活和奋发向上的态度,增强 学为中华民族伟复兴努的历 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语 课程必须做到的,但又必须通过语 课的特质来实现。 养是面对学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以 学为主体。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提 出了个“学习任务群”的组织课程的综 合法。学习任务群涵盖学活、 学习和日后作需要的各种语活动 类型,除着培养语运用基础能 外,还充分关注跨化、跨媒介等语 字运用新视角、新段,以及自 主、合作、探究等学习式。学习任 务群是根据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 精神,吸取余年来优秀教师成功的 创造性实践,将国外教学先进经验中 国化的种创造,应当是这次修订

28、的 又个亮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 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本理念三 核 心 理 念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习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 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 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 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在 语言文

29、字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 的创新途径。 解读基本理念3 “ 学习任务群” 是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关于“ 学习任务群” 的内容, 以及它在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1. “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核素养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主题, 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 活动,自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形成理解、应用系统 。 2. 学习任务群分布在中三个年级的 三类课程(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中,最限度地达到核素养的养成和 增强的目的。课程标准

30、设置了18个学习 任务群,有的分别落在这三类课程中, 有的则贯穿三个学习阶段;有的单独做 成单元,有的可以以同个主题拼合不 同的任务群来实施。18个学习任务群组 成个横向联系、纵向递进的课程系统, 并且测算了各任务群所占课时的比例。 特别对中华优秀传统化、命化、 社会主义先进化内容的比例,做了必 要的规定。 3. 学习任务群强化了学的自主学 习,体现了语课程的实践性。为体 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习任务群改 变了传统的单元课呈现式和量 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落实了社会主 义核价值观通过语学习活动的导 引作用,有利于学探索个性化的学 习法,鼓励学根据个兴趣和特 长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式。这对体 现语核

31、素养、提实践能和创 新能会有很的作用。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解读 幌幍帳帴帓,帚帿帅幁巶 多样巶巳幂的语文课程 基本理念四 核 心 理 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精选学习 内容,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语文学习的已巳 巴巵巶巷巸需求和方巹,巺巷学习巻巼和巽巾,巿帀文化巶帀币市的语文布帄中帅帆帇师,巿帉 帊帋的选希帍帎巷巸帏自的语文帐帑和帒帓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帕巳帖对帗帘的帙帚和帛巳帜帓的布帝帞帟帔应巿课程帠帡的帢帣帤, 帥高教带帧帨,巷巸教带帐帑,帩帣教带帅巷语文课程帪師,巳选希帬巶席帮帓帬布帝课程;帯

32、 帰帱帲帳帴帵帐帶,帷常帹帺帵帻帼巶帵帽帾,帿幀帅幁巶多样巶巳幂的语文课程体幃,幄学生 语文素养的巷巸幅帥幆巾适应社会幇幈帵幉幊的需幋帔 解读基本理念4 在学习任务群中,有“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一项, 这是近年来教育界常常提到的,谈谈它的内容和意义 2.互联环境下,阅读容易 向实用主义甚功利主义, 浅尝辄、断章取义地截取片 1.整本书阅读,并不是这 次普通中语课程标准修 订首先提出来的。作为种 阅读策略,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课外阅读中已经提出。在 语课中如何指导整本书阅 读,也已经积累了些成功 的经验。在普通中语课 程标准中把“ 整本书的阅读与 研讨” 设计为了个任务群, 它可以单独设置单元,

33、也可 以贯穿在其他任务群里实施, 比之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提出 的、作为阅读策略的整本书 阅读,它有着更为明确的目 的,做法上也有所突破。 3.语课程标准规定了“ 整本书 段信息。强调阅读整本书,正 是针对这种现象。要培养善于 深思考、具有创造思维的 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 会全面归纳论点、辨析是非真 伪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课 程的学习,积累阅读整本书的 经验,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 读懂本,把握本,重视学 习前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 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 略读与浏览的法阅读整本书, 对提升运用语能和加深思 想深度,学会在量的本中 过滤和吸取多种信息,是非常 有益的。 阅读与研讨” 的内容

34、、目标和教学提 示。其中特别提出“ 应以学利用课 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 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 或限制学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 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 织学习活动,引导学深思考、 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的阅读 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 学的疑惑” ,这对教师的指导提出 了很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帮助学 选择好书,且自要读好选择 的书,并且要关注不同学的读书 习惯和兴趣,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 出的要求。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以及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的重要 经验 03 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三讲 Part 二、语文课程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的重要经验 第三讲 Par t 1 第一

35、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立德树人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 工具性与人 文性统一 核心素养 1.立德树人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 (1)解读: 立德树人 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 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 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还要求学科结 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的相关内容。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 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 新发展的优

36、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 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 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 文化自信的目标。 (2)聚焦新理念新时代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 (2)聚焦新理念 新时代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 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 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 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 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 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

37、华民 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 大计。” 1985 1994 199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10年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第五次) 2010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 )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 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

38、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 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 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 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 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 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 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 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 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 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 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 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 坚定方向 2.

39、 深化改革 3.优化结构 4. 力促公平 5.加强师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一层面重点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 三个 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 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 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 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 文素养。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 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 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

40、、特殊教育、 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坚持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主线,进一步部署“十三五” 时期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纳入201 年底新修订 关键点之一 的教育法第六条 立德树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20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 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 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

41、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 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 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 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 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 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I. 明确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 II.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 III. 更加重视

42、全面增强教育系统自身实力和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能力 2.核心素养 (1)解读 凝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确定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 语文课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将“语文素养”列为本课程 的核心概念。新版课标在旧版课标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 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 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 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 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综合体现。 新版课标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整合成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

43、 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特点梳理 语核素养内涵阐释:学科核素养是学科育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 键能。语学科核素养的四个是个整体。语是重要的 交际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具;语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 存,相辅相成。语字是化的载体,又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语字的过程也是化获得的过程。语字作品是类 重要的审美对象,语学习也是学审美能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 要途径。语建构与运是语学科核素养的基础,在语课程 中,学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化传承与理解, 都是以语的建构与运为基础,并在学个体语经验发展过程 中得以

44、实现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1)课程目标工具性的一面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 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 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普 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 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 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 如上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的 一面。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语文课程作为实践性课程,要让学习者在学习之后 拥有正确、熟练、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程性质的表述鲜明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 征。因此,在依据课程性质制订的

45、课程目标的表述 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课程目标工具性的存在, 学习者要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上有所发展的前提是 基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 学习活动,所有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首先都是语 言文字这一交际工具作用的基础体现。课程目标的 12条具体内容,其实都呈现着课程目标的工具性特 质,每一条课程目标的背后都是语言文字的具体运 用,都是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在实践中的课程期待。 3.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2)课程目标人文性的一面 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不仅界定了课程的工具性,也 界定了课程的人文性。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最重

46、要的交际工具和 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全 体学习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 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课程表述虽然有其工具(作用)的 一面,但内容已经远超工具性质而进入人文领域。课程目标的12 条具体内容的最终指向都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蓝图,都是人文性 的具体体现,即便是在语言积累与建构这样的工具性表述里,我 们仍然可以看到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 理解、探索、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良好的语感就

47、已 经超越了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开始体现语言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 人文特质,为学习者更进一步的审美体验、思维发展和文化传承 奠定了最初的人文基础。同理,我们在课程目标的其他具体内容 中也可以看到课程目标的人文性表现。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应 该意识到,这个素养型目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请注意,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没有说“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统一”,二者表述虽一字之差,但意思相去甚远。前者是说二 者本为一体,后者只是强调二者简单相加。我们打个不太准确的 比方,课程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像硬币的一体两面。如 果仔细追究,它们的统一比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还要复杂,不仅 不能彼此分开,有时候

48、连它们自己都是彼此纠缠与渗透的,形成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课程事实。 第三讲 Par t 2 第二节 语文课程在实践探索中积累 的重要经验 语文课程在实践探索中 积累的重要经验 经典范例诵习 知识传授 能力训练 语文素养养成 核心素养形成 我国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几次重大转型。20世纪以前的基本模式是“经典范例诵习”。从马氏文通发表开始, 到20世纪50年代,在保持文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一直积极探索“知识传授”的教学系统。在探索“知识传授”教 学系统的过程中,又积极探索“能力训练”的思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能力训练”型教学系统逐步形成。新课 程改革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核心概念,进而形成了“语

49、文素养养成”型课程模式,代表了21世纪初语文教育的又一次 转型。现在,虽然“语文素养养成型”课程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这次课程标准颁布又将语文课程的实施往前推进 了一步,有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如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精准地按照课程目标的12条具体内容进行课程实践,核心 素养的养成就会得以落实,学习者高品质的语文素养就会形成。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语文素养养成”型课程模式称为 “核心素养形成”型课程模式。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04 1.把握定位 3.任务实践 2.强调阅读 4.探究创新 第四讲 Part 第四讲 Par t 1 第一节 融汇整合,把握语文课程的 定位 一、融汇整合,把握语文课

50、程的定位 学习语言 文字运用 实践性 综合性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 “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 实践性” “ 综合性” 是语文课程实施不可 偏离的关键点。“ 语言建构与运用” 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 审美、文化的教育应该和它融合在一起。 基于兴趣的真实学习动机 得到开发 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目标致 力于将原有碎片化状态的知识、能力、训练目标转变为一个 综合的整体 核心素养必然要求对三维目标 进行综合和整合,力促其呈现 共生的、并进的、交融的形态 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应是 能力发展、经验形成和反省内 化方法的过程 使交汇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聚焦新理念:新时代语文教育新理念讲座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