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质量评估(六).docx

上传人(卖家):一直在奔跑 文档编号:1087289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质量评估(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物人教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质量评估(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物人教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质量评估(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质量评估(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1.化石证据表明,有许多物种形成后只存活相当短暂的时期,就逐渐绝灭了。 下列最能解释它们短暂生存的原因的是 ( ) A.生物缺乏产生突变的能力 B.生物的繁殖力低 C.生物的食量大 D.生物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 解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具有 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 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 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

2、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答案:D 2.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下列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 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 似性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 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A项正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B项正确;人与 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出来的血红蛋白具有相同的功能, 故人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

3、定的相似 性,C项正确;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存在较大差异,如人和 猕猴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别不大,D项错误。 答案:D 3.下列属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解析: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D 4.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B.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碱基序列,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4、C.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但是都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 D.突变产生的变异往往有害,但生物的进化离不开突变 解析:碱基缺失的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但可改变基因的种类,A 项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碱基序列,染 色体变异能改变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B项正确;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 隔离,可能不需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如爆发式的物种形成过程,C项错误; 突变产生的变异往往有害,但生物的进化离不开突变,突变为自然选择提供 原材料,D项正确。 答案:C 5.盲鱼常栖息在漆黑的岩洞中,其眼睛退化,却拥有发达的嗅觉和触觉。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盲鱼和某

5、种浅水鱼种群的基因库存在显著差异,则两者一定不能相互 交配 B.盲鱼个体间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C.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本原因是漆黑的生存环境 D.盲鱼和原始鱼类即使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也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 解析:若盲鱼和某种浅水鱼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则两者存在生 殖隔离,两者之间或许能交配,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项错误;协同进化发生 在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项错误;原始鱼类进化为盲鱼的根 本原因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异,然后由漆黑的生存环境对其进行选择,C项 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不可逆的,盲鱼和原始鱼类即 使再次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也不能

6、进化为同一物种,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会发生生物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进化了就一定有新物种形成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只要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 物就会发生进化,A项正确;只要生物进化,就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 误;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项 错误;生物发生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 答案:A 7.“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7、 你认为这一说法( ) A.对,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B.对,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一致的 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易绝种 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 解析:基因突变虽然大多数是有害的,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A 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基因突变有利于生物更好地适应环 境,C项错误;基因突变虽然导致某些个体的死亡,但是对种群来说能更好地 适应环境,D项错误。 答案:A 8.下列有关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种群内各种基因

8、的频率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自然选择对生物的变异没有积累作用 D.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 解析: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种群生存有利的基因的频率,A项错误;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B项正确;自然选择对生物 的有利变异有积累作用,C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 提,D项错误。 答案:B 9.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

9、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解析: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因此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各为50%,A项 正确;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因 素,B项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适应环境的性 状所对应的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C项正确;若环境对显性个体持续地淘汰, 则能让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降为0,D项正确。 答案:B 10.下列有关物种及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狮和虎交配获得的狮虎兽属于二倍体,说明狮和虎属于同一个物种 D.不同物种的种

10、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进行基因交流 解析: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自然选择,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 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但有的物种 的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而是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中的多倍体的形 成,B项错误;狮和虎交配获得的狮虎兽属于二倍体,但狮虎兽不育,因此狮和 虎属于不同的物种,C项错误;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因此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不会进行基因交流,D项错误。 答案:A 11.下列有关新物种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

11、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 形成 D.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解析:自然选择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 变,基因频率的改变即发生了进化,最终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项正确;地 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 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项正确;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C项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 供

12、原材料,D项错误。 答案:D 12.隔离的本质是( ) A.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B.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解析:隔离是指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答案:A 13.协同进化不会发生在( ) A.猎豹和斑马之间 B.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之间 C.好氧型生物和环境之间 D.杂草和水稻之间 解析: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浅色桦尺蛾 和深色桦尺蛾属于同一物种,不会发生协同进化。 答案:B 1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耐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 其生存 B.蜂鸟

13、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 应特征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 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已经存在耐药的变异,A项错误;蜂鸟细长的喙 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项正确;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 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标 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 答案:A 1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 子代中,下列说

14、法错误的是 ( ) A.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B.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 ) + C.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 ) + D.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 龙一起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 61 cm,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符 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 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

15、.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小型鳄鱼群体 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解析: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进化是相互影 响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 小型鳄鱼的群体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 的进化方向。 答案:BCD 17.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该种群2年内基因型频率 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2年中,下列与这对基因有关的 推断,正确的是( ) 时间 AA/% Aa/% aa/% 第1年 30 40 30 第2年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A

16、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由分析可知,第1年内A基因频率=30%+ 100%=50%,a基因频率=50%, 第2年内A基因频率=25%+ 100%=50%,a基因频率=50%,2年内种群的基因 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生物没有发生进化,A项错误、B项正确;该种群基因 频率不变,可推测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C项正确;该种群没 有产生新的基因,即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项错误。 答案:BC 18.图甲、乙是不同进化类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物种。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甲 乙 A.可

17、通过分析DNA序列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判断物种间的亲 缘关系 B.a、b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海豚和鲨鱼外表相似但亲缘关系较远,可用图乙表示 D.a、b之间及c、d之间有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 解析:可通过分析DNA序列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判断物种间 的亲缘关系,A项正确;a、b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 项错误;海豚和鲨鱼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远,但外表相似,可用图 乙表示,C项正确;a、b、c、d表示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项 错误。 答案:AC 19.蜜蜂采蜜时,口器伸入鼠尾草的花冠筒中,头部推动

18、鼠尾草“丁”字形雄蕊, 花粉落在头部(如下图所示)。鼠尾草雄蕊先成熟,蜜蜂采蜜后飞出时,不会导 致同一朵花的雌蕊受粉。等到雄蕊凋谢后雌蕊成熟,其他蜜蜂再来采蜜时, 雌蕊的柱头恰好能接触蜜蜂头部,巧妙地接受了其他花的花粉而受精。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虫媒传粉 B.鼠尾草“丁”字形花蕊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无关 C.花蕊成熟时间不同增强了遗传多样性 D.鼠尾草与蜜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鼠尾草的“丁”字形雄蕊结构有利于蜜蜂为其传粉,属于 虫媒传粉,A项正确;鼠尾草“丁”字形花蕊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 花蕊成熟时间不同可有效防止自花

19、传粉,增强了遗传多样性,C项正确;鼠尾 草为蜜蜂提供了花蜜,同时蜜蜂又为鼠尾草进行了传粉,故它们之间相互适 应、协同进化,D项正确。 答案:B 2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物种多样性等同于生物多样性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正确;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项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

20、的筒 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导致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 和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原材料。图中指 ,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群体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 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 隔离。 (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有黑色类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 黑色类型桦尺蛾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 (填“定向的”或“不定向 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 (填“基因型”或“表型”)。 (3)指 。 (4

2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进化的实质是 , 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 组、 和 。 解析:(1)表示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材料。图中是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 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群体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2)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 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型。(3)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 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

22、。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答案:(1)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学说 生殖 (2)定向的 表型 (3)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隔离 22.(7分)某昆虫的翅可按长度分为残翅、中翅和长翅,且残翅昆虫不能飞行, 翅越长运动能力越强。下图表示某地区该种昆虫的翅长与个体数量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昆虫翅长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 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飞行的昆 虫 容 易 被 吹 入

23、大 海 淹 死 。 从 这 一 事 实 得 到 的 结 论 是 。 (3)请参照上图画出昆虫在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关系的柱状 图。 (4)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再次相遇, 但它们已不能进行交配,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 。 解析:(1)该种昆虫翅长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2)如果有两个较小的 此种昆虫的种群迁入了甲、乙两个岛屿,其中甲岛屿食物匮乏,运动能力强 的生物更容易获得食物;乙岛屿经常有大风,飞行的昆虫容易被吹入大海淹 死。从这一事实得到的结论是变异的有利和有害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 境。(3)由于甲岛屿食物少,翅长的昆虫运动能力强,存活的

24、概率大。昆虫在 甲岛屿繁殖数代以后翅长与个体数量关系的柱状图见答案。(4)生殖隔离是 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 后代。因此若干年后,甲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A与乙岛屿形成的昆虫种群B 再次相遇,但它们已不能进行交配,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答案:(1)基因突变 (2)变异的有利和有害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3) (4)生殖隔离 23.(10分)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地 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这种现象属于 。 (2)下图所示为一段时间内某种群中A基因频率变化情况

25、。在 时间 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在 时间段内该种群发生了 进化,原因是 。 (3)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请写出实验 思路:_。 解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 展,这是协同进化。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是协同进化。(2)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 0.1,所以A基因的频率为1-0.1=0.9,对应曲线图中时间段为Y3Y4。生物进化 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Y1Y3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不断增大,因此 Y1Y3时间段内生物发生了进化。(3)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

26、殖隔离,要想判断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可以让这两个种群的 鸟相互交配,观察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1)协同进化 (2)Y3Y4 Y1Y3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3)让两个种群的鸟相互交配,观察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24.(16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 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 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杀虫剂。下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 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 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27、。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 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 起 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 实现的,杀虫剂对 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 耐药性的方向进化。 (3)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杀虫剂时可能 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 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 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

28、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 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解析:(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甲虫 具有耐药性变异,导致甲虫种群密度在急剧下降的同时,仍有极少数个体得 以生存。(2)由于甲虫的这种耐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经过长期积累,使甲 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加,种群数量增多,因此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在这个过程 中,杀虫剂对甲虫起选择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 的,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 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改用了其他种类的杀虫剂,大多数甲虫由于不具 有对该种杀虫

29、剂的耐药性而大量死亡。(4)根据题意分析,两个种群的甲虫 虽然可以交配生出小甲虫,但是小甲虫不可育,说明两个甲虫种群之间产生 了生殖隔离。(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甲虫种群基因型共有5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答案:(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耐药性 (2)遗传 选择 生存斗争 基因频率 (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 (4)生殖隔离 (5)遗传 25.(10分)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 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青霉素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 ;患者使用青霉 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作 ,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 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作 。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 了 ,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 实现的。由于青 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 而加强。从这个过程 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 是不定向的,但 在很大程度上是定 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存在的 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 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 的过程。 答案:(1)差异 不适者被淘汰 适者生存 选择作用 生存斗争 积累 变异 自然选择 (2)有利 (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人教版 >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生物人教必修2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章末质量评估(六).docx)为本站会员(一直在奔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