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课件.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docx--点击预览
    •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认识物体的形状》课件.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3.3.认识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为了达 到这个教学目标,一年级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 形状等。所有物体都有质量和体积,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 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 的初步认识。 上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轻重”这一主题初步体会到物体具有质量这一特征, 这节课将借助对“摆放”这一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 征: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教 科书对“空间”这个抽象概念进行了具体化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通过将物 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本身会“占地方”;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盒子, 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地方”的方式。 教科书对活动的难度进行了控制,选择了大小相似的物体(木块、乒乓球), 让学生聚焦在形状对物体“占地方”方式的影响,同时为了初步唤醒学生的立体 空间意识,教科书在活动中选择了不同面形状不同的物体(橡皮、螺母),让学 生关注物体可能有很多面,不同面的形状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也对物体“占地 方”的方式产生影响。 尽管对难度进行了控制,但对一年级来说本节课的活动仍有一定难度,所以 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和有趣有挑战的“情境”来开展学习活动, 并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有效而具体的指导。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平面图形: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但对于这些形状的特点描述以及在实物中的辨认还需要 进一步巩固。因此在这一课前,需要学生对这些基本平面的特点进行描述,并进 行规范命名,为在盒子中如何放置的活动做好铺垫。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物体的“形状”这一特征作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 留在平面形状上,要认识立体的形状(球形、正方体、立方体、六边形等),并 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不同特点对于占据空间的影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形状不同,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六边形等形状。 2.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每个面形状有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相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运用数字描述摆放结果,感受物体占据空间。 2.在摆放活动中,发现不同物体和同一物体不同面占据空间的效果不一样。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2.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生活中的不同的物体都是根据不同的形状特点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多种物体完成不同摆放方式,并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组织图表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材料一套、PPT。 小组:盒子 1 个、小方块(正方体)、小球(球体)、橡皮(长方体)、螺 帽若干份,记录单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前:前概念调查(预设课前:前概念调查(预设 3 3 分钟)分钟) 出示平面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提问:身边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形状? 总结: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形状来帮助一家人解决问题。 一、聚焦:情境导入(预设一、聚焦:情境导入(预设 2 2 分钟)分钟) 情境:小猪佩奇一家决造一个漂亮的新房子,他们最喜欢在泥坑里打滚,于 是他们要求建筑队在门前挖一个长方形的泥坑,可这泥坑都太深了,这样可不安 全,这可怎么办呢? 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装进盒子(预设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装进盒子(预设 2222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盒子,小方块(正方体)、小球(球体)、橡皮(长方体)、 螺帽若干份,记录单 情境:他们想到了在这个泥坑里平铺一层物体垫高一点。他们一家人分别选 择了 4 种不同的物体木块、乒乓球、橡皮、螺母。他们决定要知道这 4 种物 体在泥坑底部铺一层要多少个再来决定用哪种。 1.提问:什么是铺一层?(预设:平铺、不能叠起来)。 2.实验:正方体和球体铺一层各需要多少个?(板书:展示实物) 要求:同桌的 4 个同学 2 人一队,一队帮猪爸爸铺木块,另一队帮猪妈妈铺 乒乓球,同一队 2 个同学轮流铺一次,完成后和对面的那一队交换物体同样轮流 铺一次。将结果记录在小组的记录单上。 每种物体在每种物体在“泥坑泥坑”里铺一层需要多少个?里铺一层需要多少个? 第(第( )小组)小组 日期:日期: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教师贴纸加板书。 4.提问:小猪佩奇和乔治也等不及了,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物体平铺一层需 要几个?理由是什么? 5.实验:学生分别将橡皮和螺母材料平铺进盒子,并记录数据。 6.小组完成实验后商量:建议佩奇家选用哪种物体,理由是什么?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8 8 分钟)分钟) 1.提问:观察橡皮和螺母各铺一层的数量,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同种 物体,铺满一层数量不一样。) 2.展示:同一种物体不同小组的铺法不同。 3.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预设:不同的平面大小不一样。) 4.演示:这两种物体每个面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橡皮画轮廓,螺母用手电), 因此铺满同样大小的地方数量不同。 学学 号号木块木块 乒乓球乒乓球橡皮橡皮 螺母螺母 5.提问:乒乓球和木块换个面铺数量会发生改变吗?(预设:不会,因为各 个面大小相同) 6.总结:这两种物体每个面形状都一样,所以无论怎么换面铺,数量都一样, 而另外两个每一面形状大小不一样,所以数量发生改变了。 四、拓展:你会选哪种物体呢?(预设四、拓展:你会选哪种物体呢?(预设 3 3 分钟)分钟) 1.提问:如果你是佩奇,你会建议用哪种形状来铺泥坑呢? (预设:球体、螺帽之间有空隙,踩上去不舒服;长方体一种平铺方式太浅, 达不到效果,另一种数量太多,不划算等) 2.小结:在泥坑底部铺一层物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除了要考虑数量之外, 还要考虑物体表面的平整度,材质、高度等好多问题,希望他们能够选择合适形 状的物体来进行改造,满意地住进新家!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3.认识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形状 形状形状 侧面侧面 铺满个数铺满个数 正方体 球体 长方体 六边形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对配套的活动记录进行了如下改动: 每种物体在每种物体在“泥坑泥坑”里铺一层需要多少个?里铺一层需要多少个? 第(第( )小组)小组 日期:日期: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学学 号号木块木块 乒乓球乒乓球橡皮橡皮 螺母螺母 1.下面物体盛装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2. 下列平铺方法中,方法( )装的螺母多。 A B 3.同一种物体用不同的平铺方法,盛装的数量不同,这与物体的( )有 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教科版一下我们身边的物体单元 3.认识物体的形状 三角形圆形 正方形长方形 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一、聚焦 。 太深了, 有危险险! 往里面铺一层物体,就没有那么深了! 二、探索 。 各需要多少个才能铺一层呢? 如何铺一层? 2人一组轮流铺一层,数一数要几个; 材料放回材料中心; 做好记录。 实验要求及记录单 分别铺了多少个? 你觉得分别能铺多少个? 数量怎么会发生变化? 三、研讨: 四、拓展:你会选哪种物体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课件.zip)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一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