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朗诵的特点和功能 一、朗诵的特点 朗诵的体裁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戏剧,都可以 纳入朗诵的视野中。 在众多体裁中,尤其以诗歌被用于朗诵的最多,诗歌具有感情强烈、富于韵律、文学性强、 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等特点,这些特点都特别适合进行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 诗歌朗诵的艺术感染力因其特点而产生。 了解其特点有利于加深对朗诵特别是诗歌朗诵的认 识。 (一)音声性 诗歌朗诵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音声性,这也是一切朗诵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 不论朗诵者对文字作品思想 内涵的理解如何深刻, 不论他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如何高, 也不
2、论他对诗歌创作的整 体设计如何巧妙,最终都要体现在朗诵者的有声语言表达上,其语音纯正、音色动听、语气 丰富、节奏变化等,都是诗词朗诵的魅力所在。听众正是通过朗诵者的有声语言表达来接受 文字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修养、艺术魅力的。 (二)规范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朗诵所选择的文字作品和所使用的语言上。一般来说,朗诵时选择的文 字作品都是规范的,其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大都经过作者的精心思考,另一方面,要求朗诵 诗歌要使用普通话。 到目前为止,大家所听到的诗歌朗诵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普通话的,其标准的语音、规范的用 词、 通用的语法为大多数听众所熟悉, 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同时从现代汉语言角度来说, 这种
3、规范的语言也体现出了诗歌抑扬顿挫、平仄相同、富于韵律的特点,最能表现诗歌朗诵 的艺术魅力。 需要说明的是, 不少古典诗词在创作过程中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语音特点, 用现代汉语来 往往不能完全体现其原有的平仄、韵律。除特殊要求外,我们诵读时一般不必还原其古音。 (三)文学性 朗诵不同于日常的说话,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性上。人们在日常说话时,涉及的话 题多种多样,说话的状态比较轻松,思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是跳跃的,可以是完整的,也 可以是片段的,只要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就可以了。 而朗诵则不痛,一般来说,其文字作品的主题相对集中,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富于情感,文 字洗练精美;在朗诵时,要深刻理解文
4、字作品,充分调动思想感情,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的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朗诵创作,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文学性。 我们看到,人们在选择朗诵的文字作品时都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对其主题、思想、遣词造 句的要求非常高。 事实也证明, 文字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朗诵艺术魅力 的呈现。 (四)艺术性 朗诵不同于单纯传播信息的语言表达,如不同于新闻播音、天气预报。人们在传播信息 时,主要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因此,往往用最朴实的语言样态来转化文字语言,音高、音 长、音强、音色、节奏的变化都限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以朴实、真实为基本特点,风格上 更趋近与生活语言。 朗诵则不同。因其当众朗诵
5、的现场要求,朗诵时声音运用有其特殊要求;因其感情浓烈,朗 诵时语气、节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因其集中于音声创作形式,要求朗诵者要通过训练增 强其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体现出诗歌朗诵的艺术性特点。 (五)综合性 朗诵艺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朗诵所依据的文字作品要有 较高的艺术水 准,要求朗诵者对文字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以及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强,有时还 要求配乐等多种因素的完美配合。 这不仅要求朗诵中各组合元素自身力求完美, 还要有机配 合。 此外, 朗诵者还应掌握一些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知识, 能够在现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 消除 紧张心理, 了解受众接
6、受心理, 与受众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 使自己传达的思想、 抒发的情感能够真正达于手中的心中,形成共鸣。 (六)依赖性 一般来说, 朗诵都要依据一定的文字作品来进行创作。 无论是理解抒发, 还是运用技巧, 都是在文字作品的规定之下进行的。作品基调的确定、情感的浓淡、具体表达技巧的运用都 受到文字作品的制约。 这一点对于创作者来说有两重意义, 其一是朗诵者不应在朗诵任何作 品时都使用一种套路, 以不变应万变的表达方式是创作大忌, 其二是朗诵者在选材时也要考 虑到自身的喜好和表达特点,与自身风格定位迥异的作品不适宜选择。 (七)创作性 创作性是针对依赖性而言的。朗诵虽然要依据一定的 文学作品进行
7、,但绝不是照本宣 科,而是要对文字作品进行理解消化,并进行独特的音声转化。文字语言是不可能把作者的 全部想法 表露清楚的,朗诵者要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将那些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意思补 充出来。同时,文字作品不可能把一句话恰当的语气体现出来,这也要靠朗诵者运用表达技 巧将声音和情感结合起来;此外,朗诵者有声语言表达本身也是一种创作。 事实证明, 一部看似平常的文字作品经过朗诵者精心的准备和倾情的展现之后, 不仅能发掘 深藏的含义,甚至会被赋予更丰富的意蕴,因而也更具艺术感染力。 (八)欣赏性 诗歌朗诵并非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由于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朗诵者在创作的 过程中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
8、受, 加之朗诵者朗诵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排练, 并可以辅以 音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诗歌朗诵都能以其易于理解、富于变化、长于抒情等特点而为 大家所喜爱。 (九)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诗词朗诵的特点。除却朗诵无止境的艺术的艺术追求之外,它操作简单、适应性 强、老少皆宜。并且场地不受限制、形式可以多样,所以很容易别人接受。 (十)号召性 诗歌朗诵常常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情感,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它特别适合于在大众中间进行; 另外,朗诵诗歌的选材往往具有行动性和鼓动性,最易引起群众的共鸣,有助于帮助人们思 考人生、陶冶情操,其在思想上的净化作用、请情感上的激发作用、艺术上的美育作用都是 非常显著的。 二、朗诵
9、的功能。 诗词朗诵在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功能从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文化 层面都有所体现。 首先,朗诵有规范语言的功能。绝大多数的诗词朗诵都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它 具有一定的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功能。人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往往要反复练习,纠正不对不 准的字音、字调,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同时,听众在欣赏诗词朗诵的时 候,也潜移默化地受朗诵者语音状况的影响,其规范程度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其次,朗诵可以交流思想。人们在进行朗诵创作和欣赏的时候,心扉自然而然地被叩开,情 绪被激荡,思想火花被点燃。人们都有倾诉的愿望,也有倾听的愿望,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 梁被构建起来,交流思想的愿望就得以实现。 朗诵还可以传播文化、 提高修养、 教育娱乐, 所以朗诵的功能是全方位的, 多层次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