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7 页 1.1.观潮观潮优质公开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 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 “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 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 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 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 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 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要综 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 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设
2、想: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 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 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 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第 2 页 共 7 页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 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 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 40 分钟
3、时间,让学生多读, 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4 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 思想感情。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教学 难难点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 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
4、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都盼 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 课文, 还学习了生字新词, 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 好吗? 第 3 页 共 7 页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 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 们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 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 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 的句子读一
5、读? 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 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 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 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 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 体会。 第 4 页 共 7 页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 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 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
6、、小山)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 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 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 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 (朗读“若隐若现” )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 “人山人海” )他们 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 “声” “色”如何变化 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 表示特
7、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 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 么会人声鼎沸? 3.讲解第二层。 过了一会儿, “声” “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 来越大一条白线)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 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 (出示小黑板) 第 5 页 共 7 页 说说“声” “色”的变化。 (板书:拉长变粗 水墙 白 色战马 山崩地裂)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 么高呢!景象多
8、么壮观。 (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 ,理解“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 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 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 (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 (指名 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 ,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 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 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 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 你去想象。 7.
9、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 “色” , 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 1.可惜, 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 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 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 2.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 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 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第 6 页 共 7 页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 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 壮美的大潮, 真不愧是 “天 下
10、奇观” 。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 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板书设计: 1 观 潮 “声” “色” 潮来之前 望 等 盼 平静 宽阔 人声鼎沸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沸腾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 拉长变粗 天 下奇观 水墙 目瞪口呆 白色战马 潮过之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我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 学生自学字词, 自己划分段落, 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学活动中, 效果不错。 2.我还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尤其钱 塘江大潮的类文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非 常积极。 不足之处: 第 7 页 共 7 页 我运用视频播放的方法讲学生代入到钱塘江大潮的壮 观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对钱塘江大潮的自我感悟的 表达,只是学生过于沉浸于视频中,不容易尽快进入后边的 教学环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 积极推进类文阅读,拓宽学生视野,还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 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