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 2021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精选精炼:古代诗文阅读训练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 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 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 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 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 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 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2、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 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 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 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 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 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3、。轼师父洵 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 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 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4、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 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5、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 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 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 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 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 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 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 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6、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中字履道, 中山阳曲人。 进士及第, 历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 天下争言瑞应, 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 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 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 即出民抵吏罪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 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 朝臣戚里寅缘关通
7、。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 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 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 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 言者论其缔合王黼、 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 罢为观文殿大学士、 提举嵩山崇福宫; 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
8、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 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 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 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 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 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
9、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 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 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 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 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 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10、。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 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 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 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 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 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D. 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 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
11、,将副本赐给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三、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 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 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 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 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
12、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 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 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 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 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 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 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 “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定。 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
13、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 “此 异常大事, 大司马必当固让, 使万机停滞, 稽废山陵, 未敢奉令。 谨具封还内, 请停。 ” 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 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 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B.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 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14、/ C.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 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D.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 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 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
15、务的一种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彪之出仕之始,不愿超迁任职。他的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他为尚书 郎,他却认为地位高低不值得计较,越级提拔是自己不愿意的事。 B. 彪之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人犯。殷浩将谢毅交付廷尉候审,他以此非廷尉职 责为由,虽有皇上命令,依然据理拒收,时人将他比作张释之。 C. 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 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D. 彪之言辞机敏,反对权臣听政。简文帝去世,讨论身后事时有人提出等候大 司马处置,他抢先表示由太子代立,若先面咨大司马将被
16、他斥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答案 一、【答案】一、【答案】 10. A 11. B 12. C 13.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 的人很多。(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也属少 有。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 停顿;分析谓语,谓语
17、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 “乎” “于” “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 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 BC 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 “巡铺内侍”,中间不能断开,更不能将其断到上句,排除 D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 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
18、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 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 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 主持。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 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 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
19、的相关句子, 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 即能发现问题。 C 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 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 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 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 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减粜,减价出售
20、;常平米,常平仓 的米;分坊,到各街道;活者,救活的人。(2)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 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 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 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 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 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
21、 轼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 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 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 后,朝廷追赠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回到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 立施行新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 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司农下令 实施新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国家制度判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制度的判 罚,如果是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
22、定律法。”提举 官害怕地说:“请您先不要追究这件事。”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利益, 于是下令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轼以七品官身份入朝在延和殿侍奉皇帝,就赐给他银 印红绶,升迁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 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 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 奏请驱逐。元佑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他 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 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
23、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 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 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 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 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 赦,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的官职。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核政绩请 求升迁。所以官职就停留在这里。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苏轼师从父亲苏洵学 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写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 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
24、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 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 也属少有。 二、二、【答案】【答案】 10. A 11. C 12. C 13. (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 以药师更加骄横。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 句子的大概意思, 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 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 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
25、民讼诸府”意思是民向官府诉讼,状语后置句,“诸(之于)府”“之”是诉讼的 宾语,“于府”做状语,修饰限制“讼”,其后断开;“不胜”是忍受不住,说明“考 掠”的情况,二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BD;“即出民”中,“民”是“出”的宾语, 其后断开,排除 C。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 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 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
26、”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 故选 C。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 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 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 取义,无中生有。 C 项,“他自请燕山府任职”错误,原文是“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 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可见只是自请前行,并非“自请燕山府 任职”。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 后,应先回归文本
27、,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 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关键词:僭上:越分冒用尊者的仪制或宫室、器物等。蠹:蛀蚀,危害。悚然: 害怕的样子。 (2)关键词:跋扈:专横暴戾。第,只管。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人争 相议论有吉样的征兆,朝廷大臣就写奏表祝贺,徽宗看了王安中写的奏表,称赞他是 奇才。有一天,微宗特地出了三题诏令让他草拟,王安中立刻写成,皇上在他的草稿 最后批示道:“可以任中书舍人。”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
28、。 开封巡逻的土兵在夜间追踪盗贼,盗贼逃脱了。有个百姓受惊出来与士兵相遇,被当 成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诉讼,经受不了拷打的惨痛,于是就无辜服罪。王安中 查访得知这个案件,审查后定为冤案,就放走这个百姓,治州府官史的罪。当时皇上 正向往神仙一类的事情,蔡京引荐方士王仔昔以所谓妖术朝见皇上,朝廷大臣以及亲 戚邻里都借此攀附拉关系。王安中上疏请求从今以后朝廷招请山林道术之士,应当责 令引荐人担保;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不 久又上疏陈述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按你的奏章办,因为快到天宁节 了就没办,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蔡京探知此事,非常害怕
29、,他的儿子 蔡攸日夜在宫内侍候,向皇上哭泣拜请恳求宽恕。皇上为此升迁王安中为翰林学士,又 升他为承旨。宣和元年,王安中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地, 朝廷考虑帅臣的人选,王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在皇上面前称赞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 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府,辽的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 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 为骄横。靖康初年,谏官上奏他缔结王黼、童贯以及没能预先觉察郭药师背叛朝命, 王安中被罢官,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降级授任朝议大夫、秘书少 监、分司南京,居住在随州;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安置
30、在象州。高宗即位后,把 他内调到道州,不久让他闲居。绍兴初年,王安中复任左中大夫。其子王辟章任泉州知 州,接迎王安中前去居住,不久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王安中写文章丰润敏捷,尤其 擅长四六文的体制。 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 命令王安中赋诗百韵来记载这件事。 诗写成后,徽宗赞赏不已,命令用大字书写在殿堂屏风上,凡是侍臣,都将副本赏赐 给他们。他就如此地被皇帝看重。 三、【答案】三、【答案】 10. B 11. A 12. C 13. (1)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传染,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 准入进宫。 (2)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买药。 【解析】 【1
3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 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本题中, “愚意尝谓非宜”意思是:我认为不合时宜。 “何者”是针对“愚意尝谓非宜”而发问的,故要断开,排除 CD; “黎庶不达其意”, “黎庶”是主语,“不达”谓语,“其意”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 断开,排除 A。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 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 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 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
32、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 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 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 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 项,“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表述有误,原文是“旧制,朝臣家有时 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找借口,不 愿到任办公。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33、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 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 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题得分点:“时疾”,传染病;“身”,自己;“虽”,即使; 第二题得分点:“笃”,重;“遣”,派遣;“问所苦”,探病问候;“营”,治。 【点睛】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王白须。最初任佐著 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做朝官 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不值得计较,应当在合途的时候任职,至于
34、破格 提拨,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做了尚书郎。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 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大赦后处死当地人周矫,于是周矫堂兄周球向扬州府告发。 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拘捕谢毅, 交付廷尉审理。 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诉讼案件的当事人, 没有爵位,不在廷尉职责范围以内,不肯受理,这件事在州里颠过来倒过去。穆帝发 出诏令命王彪之收处谢毅。 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 当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廷尉张释之。 当时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任抚军,执掌国政,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他回答 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时宜。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 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
35、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的心 理了。”于是就听从了他的意见。永和末年,多发传染病。按旧例,朝中大臣之家有 传染病,家中传染三人以上的,即使自身无病,百日内也不得进宫。此时,文武百官 多称家有时疾而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不传染。如 果因此就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 彪之的进谏。等到简文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有人说,这件事应 该当由大司马来决定。王彪之严肃地说:“国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 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于是朝 廷的议论才平息下来。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 温沿袭周公代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命令已经公布,王彪之说:“这些不同寻常的违 背天命的事,大司马一定要再三辞让,如果导致政务停顿,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我 不敢遵奉命令,谨将诏书密封归还。”于是事情也就没能实行。王彪之被加封为光禄 大夫、仪同三司,没有正式任命。病重后,皇帝派黄门侍郎探病问候,赐钱三十万给 他治病。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就赠以光禄的官职,谥号是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