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70839 上传时间:2021-03-12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册子 五、近义词语辨析 语语 文文 2022 1.按照、依照、遵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 调以某事物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如“依照原样复制一 件”;“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如“遵照上级的 指示办事”。 2.爱好、嗜好 这两个词都有“对某种事物很喜欢”的意思,但“嗜好”比“爱好”意义更深一 层,不仅是喜欢,而且还有了瘾,成了习惯,喜欢到无法与之分离的地步,多指 不良的爱好。下面例句中“嗜好”该用“爱好”。 供应人民嗜好的日用品是我们的职责。 3.暗淡、黯淡 “暗淡”指(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

2、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黯淡” 多用于心理方面,如“心情黯淡”。下面例句中的“暗淡”该用“黯淡”。 那一段心情暗淡的日子,也不知怎么挨过来的。 4.安宁、安谧、安静 “安宁”,强调因没有骚扰而使人安心。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 “安谧”,多用于具体环境,书面语。例如“安谧的小山村”。“安静”,用于形容 环境、心情或人的状态。下面例句中“安谧”该用“安静”或“安宁” 她过了几年安谧的生活。 5.保障、保证 “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之不受侵犯和破坏;“保 证”,担保做到。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使用恰当。 a.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b.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3、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 术事业不断发展和繁荣。 6.报怨、抱怨 二者都与“怨”有关。“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 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下面例句中“报怨”该用“抱怨”。 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报怨别人。 7.颁布、公布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条例等。“公布”的内容常是法律、命令、文告、 通知事项等。下面例句该用“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正式公布了。 8.不止、不只 “不止”,指继续不停,如“他的一句话引得伙伴大笑不止”;指超出某个数 目或范围,如“他恐怕不止60岁了”。“不只”有“不但”之意,如“河水不只可以 用来灌溉,还可以用来发电”。

4、下面例句该用“不止”。 同去的不只他一个人。 9.布置、部署 “布置”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如“布 置会场”。也指对具体活动做出安排。所安排、处置的事要小一些,具体 一些。“部署”指对一些大事做出安排处置,如“战略部署”。所安排、处置 的事要大一些,宏观一些,并多带郑重色彩。 10.必须、必需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表 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后面带动词或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 句前;加强命令语气;“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必”。“必需”是动 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少,作定语或谓语。凡是“不得不”的行为就

5、用“必 须”,凡是不可少的东西就用“必需”。下面两句“必须”和“必需”应对调。 a.这事必需你去办,才能办好。 b.这是生存必须的本领。 11.毕竟、究竟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究竟”,副词,毕竟; 到底。结果;原委。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 不能。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b.她究竟是经验丰富。 12.辨别、鉴别 “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辨别真伪或好坏。下面例句该 用“鉴别”。 这是辨别青铜器的最好方法。 13.暴发、爆发 “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6、”,这一 点与“爆发”不会混淆;第二是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的、具体的现象或事物 发作,如“山洪暴发”。“爆发”当“突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抽象的现象 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突然发作或发生,如“爆发力”“爆发战争”等。 另外,“爆发”还可特指火山爆发。下面两句中的“暴发”和“爆发”应对调。 a.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暴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b.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没几年就爆发起来了。 14.不齿、不耻 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不齿”指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不 耻”指不感到羞耻。下面例句该用“不齿”。 出卖师友者,君子不耻。 15.变换、变幻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

7、意。“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 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 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16.传颂、传诵 “传颂”意为辗转传布颂扬。“传诵”意为辗转传布诵读。下面两句对这两 个词的使用恰当。 a.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b.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7.充分、充足 “充分”大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条件充分”。“充足”大 多用于比较具体的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下面例句该用“充分”。 我们必须充足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18.摧毁、摧残 “摧毁”和“摧残”,都有加以破坏的意思,但“摧毁”的含义比“摧残”的重。“摧

8、 毁”表示从根本上加以破坏,以至于毁灭;“摧残”仅指伤害或破坏人、物的 部分,使之残缺不全,不一定到毁灭的地步。下面例句中该用“摧毁”。 我们用大炮摧残了敌人的阵地。 19.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 成语、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篡改”指用作 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下面 例句该用“篡改”。 窜改历史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20.处事、处世 “处事”指处理事务;“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下面例句该用 “处世”。 他闯荡江湖多年,有着丰富的处事经验。 21.查看、察看

9、 “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货物”。“察看”指为了了解情况 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22.充斥、充溢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溢”指充满,洋溢,多指表情。 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这首诗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 b.不能让质量低劣的商品充斥市场。 23.大概、大约 “大概”多用于情况的推测,重在猜测。“大约”多用于时间、数量的估计。 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这个问题大概要在领导的指导下才能解决。 b.这次考试的及格率大约是60%。 24.度过、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 指由此岸

10、到达彼岸,有“通过”的意思,与空间有关,如“渡过了长江天险”。下 面例句中该用“渡过”。 我们必须同心协力来度过难关。 25.对立、对比 “对立”是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 相互斗争;也有敌对的意思。“对比”指两种事物相对比较。下面例句该用 “对比”或“对照”。 集团公司成立前与集团公司成立后两个局面恰成对立。 26.兑换、对换 “兑换”指用证券换取现金或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对换”指相互 交换;对调,如“对换工作岗位”。 27.遏止、遏制 “遏止”指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 重大事件。“遏制”指制止,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

11、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 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下面例句中该用“遏制”。 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止。 28.发展、增加 “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 规模等)。“增加”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下面例句中该用“增加”。 教师用书的出版数量正在逐渐地发展。 29.发明、发现 创造一种新的事物叫“发明”。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 找出来了,叫“发现”。下面两个例句里的“发明”和“发现”用错了,应对调。 a.居里夫妇发明镭。 b.火药是中国最早发现的。 30.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言语辩白

12、。下面两 个例句里的“分辨”和“分辩”使用正确。 a.天下着雨,连方向都分辨不清了。 b.随他怎么说吧,我也不想分辩了。 31.丰满、丰富 “丰满”一般只用来形容有形体的东西。“丰富”一般形容(物质财富、学识 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下面例句该用“丰富”。 我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了。 32.法制、法治 “法制”指法律制度体系,名词。“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 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名词;也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 会,动词。下面两个例句中的“法制”与“法治”应对调。 a.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 b.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体系。 33.反应

13、、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的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 的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如“反应十分强烈”。“反映”,指主体 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 地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下面例句该用“反 映”。 他把群众的意见反应到县里。 34.肤浅、浮浅 二者都表示浅,不深。“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常指学 识浅薄,理解不深刻;“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 识浅薄,不扎实。下面两个例句中的“肤浅”和“浮浅”应对调。 a.努力克服脱离群众、作风肤浅的官僚主义作风。 b.我对戏曲了解

14、得很浮浅。 35.抚养、赡养 “抚养”指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一般用于长辈对子女或晚辈。“赡养”指供 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如“赡养父母”。 下面例句该用“抚养”。 他用微薄的工资赡养了两个孤儿。 36.贯串、贯穿 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叫“贯串”。“贯穿”是穿过、连通的意思。 下面两例句中“贯串”和“贯穿”应互换。 a.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 b.这条公路贯串本省十几个县。 37.沟通、勾通 二者都有连通之意,不同的是“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词,如“沟通感情”。 “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下面例句该用“勾通”。 他经常沟通土匪来

15、村里骚扰村民。 38.国是、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 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国事”。 39.何曾、何尝 “何曾”指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而“何尝”指用反问语气表示未尝或并非。 下面两个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b.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时间罢了。 40.何况、况且 “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 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这一类用法。如“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 何况写文章了”。“况且”用在后一分句前面,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 明理由。如“上海地

16、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到 他呢?” a.何况+名词。例: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b.何况+动词。例:在沙漠里行走本来就够艰难的了,何况又碰上这么大的 风。 41.化验、检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检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叫作“化验”,否则只能说 “检验”。下面例句该用“检验”。 以“血色素”对照化验,可以知晓他的身体已经到了严重的贫血状态。 42.化装、化妆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 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 觉”“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化妆”专指用

17、脂粉等 修饰容貌,使容貌美丽。下面例句该用“化妆”。 她不化装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了。 43.汇合、会合 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 来指除水流以外的事物。下面两个例句里的“汇合”和“会合”应对调。 a.潺潺小河会合成湖泽。 b.两军汇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44.价值、价格 “价值”的意思比较抽象,除了表示生产某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多 少,还包括用途或积极作用的含义。说一件事物“有价值”,往往说它有用处, 有重要性,或有意义。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意思比较具体。下 面例句该用“价格”。 由于会计的精确计算,我们确定了推销的价值。 4

18、5.机敏、敏锐 “机敏”指“机警灵敏”。“敏锐”指“(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46.交代、交待 “交代”,指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嘱咐。把事情或意见向 有关人员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待”,同“交代”;完结(指结局 不如意的,含诙谐意)。下面例句该用“交待”。 要是飞机出了事,我这条命就算交代了。 47.节余、结余 “节余”是指因节约而剩下。“结余”是指结算后余下。下面例句该用“节 余”。 我每月能结余三五百元。 48.径自、径直 “径自”,自己直接行动(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径直”,直接向某处 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他

19、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b.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了。 49.焦躁、浮躁 “焦躁”指“着急而烦躁”,一般用于心理;“浮躁”指“轻浮急躁”,一般用于性情。 50.及时、即时 “及时”指正赶上时候;不拖延。“即时”指立即。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 用恰当。 a.迁移到本市的外来人口应即时办理相关手续。 b.你来得真及时。 51.积淀、积聚 积淀:积累沉淀。积聚:(事物)逐渐聚集。 52.简捷、简洁 “简捷”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简洁”指说话、写文章 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简捷”和“简洁”应对调。 a.这篇论文简捷有力。 b.这种算法十分简洁。 53.矫正

20、、校正 二者都有改正之意。“矫正”指改正、纠正,主要用于工作偏差、视力等,如 “矫正工作中的偏差”。“校正”指校对订正,多用于语言文字或数据等,如 “校正错别字”。 54.界限、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意义较抽象。“界线”指不同事物 的分界,或某些事物的边缘,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意义较具体。下面两个例 句里的“界限”和“界线”应对调。 a.截至目前,全国共勘定县级界限三万多公里,其中新疆的勘界工作已基本 完成。 b.这些人利令智昏,他们的私欲是没有界线的。 55.苦楚、苦处 二者都有“受苦”的意思。“苦楚”表示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或精神上受 打击;“苦处”指所受的痛苦。下

21、列例句该用“苦楚”。 他忍受的苦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56.款待、宽待 “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如“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盛情款待了我国政府代 表团”。“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 57.流失、流逝 二者都有“失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都是动词。“流失”指有用的物质,如矿 石、土壤等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或者指有 用的东西、人才流散失去。“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下面例句该用“流 逝”。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 58.流传、留传 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都是动词。“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播开或传 下来;“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下面例句里的“流传”和“

22、留传”应 对调。 a.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留传到今天。 b.这把茶壶是祖上流传下来的。 59.留恋、流连 “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60.曼延、蔓延 二者都有“延伸”的意思,都是动词。“曼延”指连绵不断;“蔓延”形容像蔓草 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下面两个例句里的“曼延”和“蔓延”应对调。 a.流感病毒已经曼延到每个州,死于肺炎和流感的人数直线上升。 b.太行山脉蔓延千余里。 61.谋取、牟取 二者都有取得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谋取”指设法取得,一般 为中性词,无褒贬之义。“牟取”专指谋取名利,一般为贬义词,尤指以不正 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钱财和私利,如

23、“牟取暴利”。下面两个例句里的“谋 取”和“牟取”应对调。 a.他欺骗着市议会,从合同里谋取大量的利润。 b.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感觉到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见解为公 司牟取利益。 62.面世、面市 “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面市”指(产品)开始供应市场。 63.拟订、拟定 二者都有“起草一种规划”的意思,但起草的结果不同。“拟订”指初步草拟, 属于初步意见。“拟定”含有“定下来”的意思:表示起草制定;表示揣测 断定。下面两句使用正确。 a.我赞成试验这个新的教学方法,王老师跟李老师可以先拟订一个教学方 案,经教研室讨论、修改后,报校领导批准。 b.这是我们县最近拟定的今

24、年养殖业的发展规划,请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审 查批准,以便广大农户在今春开始操作。 64.品位、品味 “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用作名词,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 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指品尝,欣赏,多用为动词,如“这篇散文含意 隽永,值得仔细品味”;只有解释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时,才用作名词, 如:“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下面例句里的“品味”和“品位” 应调换位置。 这部小说品味很高,值得我们细细品位。 65.徘徊、踟蹰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 动、起伏。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66.期望、希望 “期望”

25、是对别人的,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希望”可以 对自己,也可以对别人。下面例句该用“希望”。 每一个社会工作者也必然热烈地期望担负起这个条文所指示的任务。 67.气氛、印象 “气氛”指在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印象”指 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能够给人留下的是“印象”,不是气氛。 下面例句该用“印象”。 这种场面给人一个全厂都投入生产高潮的气氛。 68.确切、确实 “确切”是“准确”“恰当”的意思。“确实”指真实可靠,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 表示肯定。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把蒋介石比作运输队长是非常确切的。 b.他最近确实有很大的进步。

26、69.祈求、乞求 二者都有“向别人有所求”的意思。“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多指 请求别人给予。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祈求”和“乞求”应对调。 a.他祈求有关部门给他一次再就业的机会。 b.每逢春节,这里的百姓有向神灵乞求降福的习俗。 70.起用、启用 “起用”多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支配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人 物;“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下面例 句使用恰当。 这位导演在主题严肃的历史片中,起用喜剧演员,一些人认为不适当,提出 了批评。 71.牵扯、牵掣 二者都有“牵连”的意思。“牵扯”指牵连,有联系;“牵掣”一是指因牵连而受 影响或阻碍,二是指牵制

27、。 72.祛除、驱除 二者都表示除去,都是动词,但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 邪祟等;“驱除”指赶走,除掉,主要用于入侵的人或事物等。下面两个例句 中的“祛除”和“驱除”应对调。 a.祛除鞑虏,还我中华。 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灾难。 73.劝解、劝诫 二者都有“劝说”的意思。“劝解”指劝导宽解,劝架;“劝诫”指劝告人改正缺 点错误,警惕未来。 74.日益、日渐 “日益”强调过程和结果,表示“一天比一天更加(好)”。“日渐”强调过程,表 示“一天一天慢慢地”。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 a.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 b.在老师悉心辅导

28、下,他的成绩日渐进步。 75.融化、熔化、溶化 “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 液体;“溶化”指固体溶解。下面例句对这三个词的使用恰当。 a.流浪儿童冰冷的心终于被福利院阿姨的爱融化了。 b.铁加热到熔点就会熔化成铁水。 c.食盐在水中,很快就溶化了。 76.深入、深刻 “深入”多与表动作行为的词搭配,如“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批判”“深入地开 展调查研究”。“深入”有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内部或中心的意思。“深刻” 则多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内容”。“深刻”有 接触到问题的本质的意思,又有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下面例句该用 “深

29、入”。 我们党的政策已经深刻人心。 77.十足、实足 “十足”,指物品成色纯;指十分充足。如“十足的黄金”“神气十足”。“实 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 78.始终、一直 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如“大雪一直下 了三天”。 “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如“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79.事情、事件、事故 不论大事儿、小事儿,如何发生的事儿,都可以叫“事情”,它概括的范围最 大。“事件”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平常的重大事情,概括的范围小。 “事故”则专指偶然发生的不幸事情,概括范围最小。下面例句该用“事故”。 我

30、们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80.事实、事态 “事实”指既成的事,不能扩大。能扩大的是“事态”。下面例句该用“事态”。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把事实再扩大了。 81.收集、搜集 “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两者意义侧重 的方面不同。“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集”侧重于 “搜”,即搜寻,对象是需到处寻找的事物。下面例句该用“搜集”。 他多年来潜心于收集文物。 82.树立、竖立 “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是物体垂直,一端向 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面。下面例句应该用“竖立”。 宝塔树立在山上。 83

31、.宿怨、夙愿 “宿怨”指旧有的怨恨;“夙愿”也写作“宿愿”,指一向怀着的愿望。下面例句 使用恰当。 澳门回归,老人夙愿得偿。 84.势力、势利 “势力”指威势,具体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势利”,权势和 钱财,如“惑于势利”;指对有财有势的人趋奉,对无财无势的人歧视的恶 劣作风,含贬义,如“势利眼”“势利小人”。下面例句该用“势利”。 这是一个势力小人。 85.圣地、胜地 二者读音相同,词性也相同,但意义不同。“圣地”主要有两种意义,一种指 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一种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 作用的地方;“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86.实物、什物、事务 “实物”

32、指真实的、具体的东西,如“滥发奖金或实物”。“什物”指家庭日常 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如“屋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什物”。“事务”, 指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如“事务繁忙”;指总务,如“分管事务工作”。 87.突然、猛然 “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的意思。“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 意料;“猛然”指忽然,骤然。下面两句都该用“突然”。 a.情况很猛然,我们谁也没有反应过来。 b.这件事情让我们感到太猛然了。 88.推求、推敲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道理、意图等)。“推敲”比喻斟酌 字句,反复琢磨。下面例句该用“推求”。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33、推敲,而应重在感受 和体会。 89.通过、经过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经过”,引进某个过程, 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中情况发生变化。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 的使用恰当。 a.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b.经过打扫,屋子干净多了。 90.退化、蜕化 “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 甚至完全消失,如“经过退化,海豚的四肢变成了鳍”;泛指事物由优变劣, 由好变坏,如“智力退化”。“蜕化”指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 指腐化堕落,如“这个干部贪污受贿,最后蜕化为人民的敌人”。下面两个例 句里的“退化”和“蜕化”应对调。 a.

34、鸡的翅膀逐渐蜕化,不会在空中飞行了。 b.仅仅经过一代人,他们便从自豪的工人阶级退化成道德败坏的社会底层 分子。 91.推托、推脱 “推托”专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表示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 “推脱”是企图推卸,如“推脱责任”。两词的区别在于:“推托”的对象是别人 请求的事;“推脱”的对象是与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下面两个例 句里的“推托”和“推脱”应对调。 a.这个责任他是无法推托的。 b.他推脱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 92.污辱、侮辱 “污辱”指侮辱,玷污,指当面的,也指背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 使对方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 93.

35、枉然、惘然 二者读音相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枉然”指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惘然” 指失意的样子,或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下面的例句该用“枉 然”。 财物既然失去,烦恼也是惘然。 94.违反、违犯 二者所指的对象不同。“违反”表示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这样做会违反 操作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禁令”。下面例句对两个 词的使用恰当。 a.医生把病人的私人资料透露出来是违反职业道德的。 b.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95.委屈、委曲 “委屈”可以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也可以指让人受到委 屈;“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

36、原委,也指勉强服从。 96.心理、心情 “心理”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情”指感情状态。下面例句该用 “心情”。 可是大家的心理却显得更加沉重。 97.形迹、行迹 “形迹”指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指礼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下面两句 “行迹”和“形迹”应该互换。 a.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行迹十分可疑。 b.这就是那个形迹不定、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张某。 98.学历、学力 二者都与学问有关,但所指有所不同。“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即曾在哪些学 校毕业或肄业;“学力”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99.修养、休养 二者都有“养”的意思,但所“养”的又有所不同。“修养”,指理论、知识、 艺术

37、、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指养成 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休养”,指休息 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 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 100.泄露、泄漏 二者都表示有所外泄,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 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泄漏”指液体、气体等因有漏洞而排泄出去。下面例 句该用“泄露”。 泄漏国家机密。 101.辛酸、心酸 二者都有苦难、悲痛的意思。“辛酸”指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的遭遇,如 “他饱尝过旧社会的辛酸”。“心酸”指心里悲痛,悲伤。下面例句该用“心 酸”。 妈妈忍着辛酸

38、讲述了过去的事情。 102.淹没、湮没 “淹没”是指大水漫过,盖过。“湮没”是埋没的意思,词义比较抽象。下面例 句该用“淹没”。 黄河决口,湮没了许多村庄。 103.用心、匠心 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巧妙的构思。 104.以至、以致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有“直到”“一直到”之意; 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所说的情况程度加 深而形成的。“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 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下面两句中的“以致”和“以至”该对调。 a.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致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b.他事先没

39、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105.隐晦、隐讳 二者都有“不明显”之意。“隐晦”指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 不说。下面两句中的“隐讳”和“隐晦”应该互换。 a.这些诗写得十分隐讳,不容易懂。 b.他从不隐晦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06.意气、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也指志趣和性格,还可以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 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 词;也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形容词。 107.遭受、受到 “遭受”比“受到”的范围窄一点,只能用于不幸或不利的事。下面例句该用 “受到”。 慰问团遭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108.争论、争执

40、两者都有“各抒己见”的意思。“争论”指各执己见,互相辩论;“争执”指争论 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109.综观、纵观 都有从整体上看的意思。“综观”指综合观察,侧重于多角度观察;“纵观”是 指放眼观察(形势等)。下面两句“综观”和“纵观”应互换。 a.综观古今,中国发展农业的路子是正确的。 b.纵观世界形势,我国和俄罗斯结为伙伴关系是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 110.整个、全部 一个整体的东西,才能说“整个”,如“整个学校”“整个国家”。由许多个体合 成的东西,应该说“全部”,如“全部存款”“全部书本”。如果是人,就用“全体”, 如“全体教师”。下面例句该用“全部”。 为了照顾整个信件的投递速

41、度,目前还不能直接送到驻地。 111.自愿、志愿 “自愿”指没有丝毫勉强,不是被迫,而是自己愿意。“志愿”指志向和愿望;也 指出于自愿。下面两句“自愿”和“志愿”应互换。 a.他刚刚填完了入党自愿书。 b.是否参加这个活动,完全出于志愿。 112.秩序、次序 “秩序”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就事物的整齐或混乱说的,跟先后没有 关系。“次序”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下面例句该用“次序”。 讨论的秩序,是先从重工业开始,然后是一般的生活产品。 113.纵容、怂恿 二者都与坏事有关,但所包含的意思不同。“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 任其发展,贬义;“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件事,有时不含贬

42、义,如他一再怂 恿我去上海发展。下面例句该用“纵容”。 作为家长,不应该怂恿孩子的不良行为。 114.逐步、逐渐 “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 的变化;“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渐渐地变化。下面例句该用 “逐渐”。 天色逐步暗下来了。 115.作客、做客 “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下面例句该用“做 客”。 今天下午我要到亲戚家去作客。 116.自治、自制 “自治”指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 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自制”,指克制自己;指自己制 造。下面例句该用“自制”。 他缺

43、乏学习自治力,上课时经常开小差。 117.庄重、郑重 二者都有严肃的意思。但不同的是“庄重”指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 随便,沉着稳重,如“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显得庄重多了”;“郑重”主要指态 度严肃认真,如“对此,我国政府已经多次郑重声明了”。下面两句“庄重”和 “郑重”应互换。 a.阿保庄重其事地把那封信交给了阿南。 b.大概他觉得不该说这话,马上改用郑重的口气说:“不过,人可真是好人!” 118.治服、制服 “治服”指治理使驯服,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制服”,指用强力 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其对象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动词;指有规定式 样的正式服装,名词。下面例句该用“制服”。 我军用少数兵力治服了众多的敌人。 119.置疑、质疑 二者都与有疑难问题有关。“置疑”是“加以怀疑”的意思,多用于否定 式;“质疑”是“提出疑问”的意思。下面例句该用“质疑”。 这是群众对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处事能力的置疑。 120.中止、终止 二者都有“停止”的意思,但停止的时间不同。“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终 止”指结束,停止。下面例句该用“终止”。 裁判的一声哨响,中止了全场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册子五、近义词语辨析.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