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第 5 单元 10 【基础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 40 年的漫长革命岁月 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 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 ) 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 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的文献资料中 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次问题的争辩中茅塞顿开,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在处理 因不幸遭遇的影响而导致的感情裂痕上_,理智地陈述原委,检讨错误和过失,及时
2、弥合矛盾。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 基,_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 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们长达 40 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 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B在他们长达 40 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 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C他们在长达 40 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 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 D他们在长达 40 年
3、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 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 【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主要存在主语残缺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A、B 项缺少主语“他们”, “在他们”应改为“他们在”;且修改后的内容信息不完整。D 项不合逻辑,最后两小句在内 容上具有因果关系。故选 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 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 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 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 【答案】B 【解析】注意与
4、上文“这种友谊”以及下文中的“密码”相照应。C、D 两项只是对 - 2 - 友谊的赞美,和后文陈述的内容没有关联。故选 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芜丛杂 浅尝辄止 休戚相关 承受 B繁文缛节 适可而止 休戚相关 承受 C繁芜丛杂 适可而止 休戚与共 经受 D繁文缛节 浅尝辄止 休戚与共 经受 【答案】C 【解析】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繁文缛节:烦琐 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 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休戚与共:彼此 共同承受幸福与灾
5、祸。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关联。侧重体现利益关系密切。承受:接受; 禁受。经受:承受,禁受。 4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 4 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 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 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答案】(示例)(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 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5古今中外,有很多伟人对我们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请同学们仿照例句的形式再写两个 句子。 例句:马克思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深刻的思
6、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答案】 (示例)屈原的影响, 不只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情怀, 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 鲁迅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 【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在燕妮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德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 1814 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 威斯特 华伦在特里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 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 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 以后,他们就结婚了
7、。此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 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 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 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 - 3 - 怂恿路易 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 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 来。 1848 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 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
8、其 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 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 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让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 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 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 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 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 各种
9、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 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 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国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 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 止的生命力。 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 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 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 大胆而合理的意见(
10、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 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 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 1881 年 12 月 5 日 (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粹)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回顾燕妮 马克思与马克思两家的关系入手,来悼念这位伟大的女性,意在回 顾燕妮 马克思的生平。 B文中大量文字写马克思的工作与遭遇,这是因为两人始终生活战斗在一起,可以侧面 表现燕妮的工作与精神。 C燕妮在革命斗争中,先后经历了流亡的痛苦,失去爱子的痛苦,遭受诬蔑、孤立无援、 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 D本
11、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融为一体,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赞 美、悼念和惋惜之情。 【答案】C - 4 - 【解析】“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理解错误,文中“是公众看不到的”“只有和她在一 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是说其贡献之大,有些是不为人知的。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妮生前承受了苦难,也得到了“补偿”: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丈 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和美洲。 B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最先参加了斗争,开始 补偿燕妮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C本文对燕妮 马克思这位杰出
12、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 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 D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是在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后,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后, 与燕妮结婚,从此两人患难与共,共同抗争。 【答案】B 【解析】“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错误,原文是“欧洲 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并不是进入高潮时。 8这篇讲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在评价死者对社会的贡献,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社 会意义较强,手法上以议论为主。 在燕妮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在写燕妮对马克思的支持, 以记叙为主。 9这是一篇悼文,这类
13、文章应该赞美逝者的品德,从而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文章却 说“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这篇悼文纪念的对象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 马克思的夫人,因此,作者 从燕妮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个人的品 德”已从其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且它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相比,显然要作为 次要的内容,因此作者只是一笔带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悼念乔治 桑 法雨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 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
14、是伟大的;我感谢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 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 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真是崇高的 - 5 - 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掩盖起来。乔治 桑就是 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 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女 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
15、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 间平等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伟大的女性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 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 桑就是这 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人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 桑永远是本世纪的 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她像巴尔贝斯 一样有 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 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 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 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 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
16、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大概括 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 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 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 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 带桂冠谁就招来抨击,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 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 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 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
17、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 炬那样的男子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 经被认为是熄灭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 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间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 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 都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 基内 去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地劝告着人们。 米什莱 去世了, 可在他的身后, 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 乔治 桑虽然与我
18、们永别了, 但她留给我们的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全。 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自 豪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 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 - 6 - 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注】乔治 桑(18401876),法国 19 世纪著名女小说家,浪漫主义女性文学和女权主 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 康素爱萝(1843
19、)、 安吉堡的磨工(1845) 等。巴尔贝斯,二战法国名将。拉马丁(17901896),19 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加里波第(18071882), 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民主派领袖, 军事家, 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埃德加 基内(18031875),法国历史学家。于勒 米什莱(17981874),法国历史学家和 散文家,和埃德加 基内同是教权主义最激烈的反对者。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沉痛哀悼乔治 桑的逝世,高度评价了乔治 桑对她的时代和她的国家做出的伟大 贡献,感情哀婉细腻,催人泪下。 B作者认为乔治 桑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伟大思想将像火炬一样永照人间,将成
20、为人类 文明的一部分。 C“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这两种“事物”前者是指生命,后者指赞 誉。 D文中说乔治 桑完美无缺不仅因为她有伟大的心灵、伟大的头脑和崇高的心胸,而且 因为她的诗才、她的杰作,以及由此而受到的仇恨、辱骂和抨击。 【答案】B 【解析】A感情态度不对,“感情哀婉细腻”不准确。C“赞誉”表述不准确,应指 “思想或精神”。 D 前后矛盾, 既然是“完美无缺”, 又怎能说“受到的仇恨、 辱骂和抨击”。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便表达了对死者的怀念、爱慕与敬佩之情,然后用一个问句引出对死者一生 的贡献的评判,深化了自己的情感。 B
21、“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这句话暗含深意,即虽然乔治 桑的 形体已经消逝了,但她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C本文感情真挚,但没有一般悼文的感伤,且综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充分展示了一代浪漫主义文豪的语言风格。 D本文表达了悼念与崇敬之情,对死者的贡献做出了很高的评价,阐发了其深远影响, 同时还阐述了作者的生死观。文章既以情动人,又饱含哲理性的思考。 【答案】A 【解析】B“但她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表述有误,这句话的后文有“乔治 桑虽 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的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C文中并 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D作者在文中并没有阐述自己的生
22、死观,只是对人物死去意义的评 价。 12文中多处用到类比,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作者把乔治 桑同当时的男性相比,突出她的才华,她的追求,她的伟大地位。 文章还把乔治 桑同一些名人如巴尔贝斯、巴尔扎克、拉马丁等相比,突出了她精神的伟大。 - 7 - 文章倒数第二段又用了另一组类比,说明乔治 桑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后人,后人将从她那里 获得很多的精神的馈赠。(只要找出一处并说明作用即可) 1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乔治 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答案】乔治 桑以自己的伟大证明了在性别平等的社会里,妇女可以拥有男性所有的 禀赋,且不失女性天使般的品质。乔治 桑以自己的杰作和完美无缺为我们的世纪和国家赢 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