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大海之歌 文档编号:1174043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第第二单元二单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_。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 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 上,_。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六百多 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 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 长卷。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

2、,江阔 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 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引用、比喻、夸张 B对偶、反复、排比 C对偶、夸张、拟人 D排比、引用、比喻 【答案】D “也仿佛一条长河”使用了比喻手法;“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使用了引 用手法;“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使用了排比手法。 2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_ _ 【答案】有着自己的上游(源头) 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

3、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 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原文使用了三个短句,节奏明快、有力,并和前文句式保持一致,改成长句 后,就没有这个效果了。原文使用“参差隐现”很好地表现出樵夫钓客的身影状态和那种 当地特有的朦胧感觉, 且这里的“参差隐现”与“萧散淡泊的诗意”是紧密相连的, 删掉“参 差隐现”后则缺失了这层诗意。 4下面是某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教学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 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10 个字。 - 2 - 【答案】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在

4、家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 进行自主学习,并独立完成训练题,做好笔记。课前教师查阅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上学 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探讨释疑。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 日前,莫斯科红场旁的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内,“中国礼物,千年一梦”敦煌文化主 题艺术展拉开了帷幕,为俄罗斯观众了解享誉世界的敦煌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本次展 览分为艺术展品区、互动体验区和文创产品区三部分,几乎每个区域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 攘,而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现场,观众依琳娜说:“在新年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 用别出心裁的形式展现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我们非

5、常喜欢。”就读于俄罗斯海关学院的安 娜戴着虚拟现实头盔舍不得摘下,“敦煌壁画太美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中国博大精深 的文化向往已久,这次有机会欣赏来自敦煌的展品,让她更坚定了到中国看一看的决心。为 满足更多俄罗斯观众的参观需求,本次展览将持续到 1 月 8 日。 【答案】敦煌文化主题艺术展在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举行,得到观众好评,展览将持 续至 1 月 8 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生视花芽,日益肥茂,春尽,盈二尺许。归后,以金遗道士,嘱令朝夕培养之。次年四 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 人坐蕊中, 裁三四指许; 转瞬飘然欲下

6、, 则香玉也。 笑曰: “妾忍风雨以待君, 君来何迟也! ” 遂入室。绛雪亦至,笑曰:“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遂相谈。至中夜,绛雪乃 去。二人同寝,款洽一如从前。 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 “我他日寄魂于此, 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 “君勿忘之。”后十余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 “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叶者,即 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 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白牡丹亦 憔悴死;无何,耐冬亦

7、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 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曰未思, - 3 - 信矣哉!” 6结合文段,请分析“异史氏”所说的“情之至者,鬼神可通”。 【答案】黄生精心照料牡丹花,香玉为爱情而复生。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象, 精心描绘了牡丹花“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的娇美情态,使香 玉的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多彩多姿,令人感慨。 黄生为爱情而死。黄生“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子舆之归家,即卒。次 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黄生为爱情而死

8、,这段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也表现了两人 之间的“情之至”,使得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7阅读“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 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这段文字,请分析 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格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作者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鬼狐的原型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其特征。这段 文字描绘了牡丹“花摇摇欲拆”“花大如盘”的奔放与热烈,正符合花妖香玉的婉转妩媚、 感情炽烈,所以景物的特点正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8阅读节选文段,试分析本文语言的运用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例子做具体分析。 【答案】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

9、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绘声绘色,多彩 多姿,物尽其态,词汇异常丰富。如作者精心描绘香玉复生时牡丹花的语言,凝练如诗,清 新如画,笔墨精湛,令人心旷神怡。 9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充满 浪漫色彩的“化蝶双飞”或“鸳鸯相向鸣”等,但香玉在结尾处却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 局“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 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好。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指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力量正在于主人公有限的生命过程体现出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香玉 “一去而两殉

10、之”的结局不仅震撼人心,更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至真至纯之美。 (示例二)不好。因为聊斋志异主要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没有这个结尾,读者 也能知道他们不可能有个完美的结局,所以纯属画蛇添足。(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灵活回答, 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 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 牲畜的酸臭气。 - 4 -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 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

11、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 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 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 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 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 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 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

12、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 “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 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了。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 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 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 告诉奥

13、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 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 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 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 博迈勒,把皮夹 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 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

14、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 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 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 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 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 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 “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 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

15、回去的。 - 5 -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 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 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 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 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

16、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 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和其他人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 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 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 结果。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 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答案】B A 项,“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时法国 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C 项,“奥士高纳

17、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 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 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 项,“淡 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 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 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 11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马具商的诬告,是事件的发难 者。乡政府的审问,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

18、助澜的作用。周围群 众的奚落,把奥士高纳大爷推向忧郁而死的绝境。 12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有人说应该 改为“老实人的故事”,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观点一: 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合适。 从小说的情节(线索)看, 全文以“绳子” 为线索,逐层推进故事情节,精巧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行文线索就不够明 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从小说的主题看,是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 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显得过于直白粗浅。从艺术手 法看,小说以小见大,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意蕴深刻。 - 6 -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从人物形象看,奥士高纳大爷勤俭诚实,以 “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情节看,小说从奥士高纳大爷在 赶集路上捡到一根绳子,到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到最终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 绕奥士高纳大爷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从主题看,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 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此为题,更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同步作业:第2单元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大海之歌)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