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盐和糖哪儿去了盐和糖哪儿去了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 目标。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 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 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 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 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 的便利。 了解人类对产品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 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2.2 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 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18.3 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用的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
3、,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 完成任务。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的糖或者盐放入水里,会慢 慢化掉,类似这样的情景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但学生并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 溶解,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里了。本课从观察盐、糖、沙子在水中 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中去,逐步发展对溶解、不 溶解特征的认识,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 第一个活动, 观察并比较盐、 糖、 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及特征,
4、知道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第二个活动,观察 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认识到面粉在水里很难溶解。面粉放入水中是否 能溶解是学生前概念中矛盾冲突最大的之一,通过静置、过滤等方法细致观察与 比较,建立对“面粉很难溶解在水里”的认识,并对判断溶解现象的特征更加明 晰。第三个活动,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从观察盐、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的观 察与描述中去, 逐步发展对溶解、 不溶解特征的认识, 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 激发进一步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
5、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但一年级同学刚接触科 学不久,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还比较薄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能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 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通过过滤的
6、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分组材料一:盐、红糖各 1 份,水 2 杯,搅拌棒 2 根,布一块; 分组材料二:面粉 1 份,水 1 杯,玻璃棒 1 根;分组材料三:过滤装置 2 套。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动画: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 故事:勤劳的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的呼呼直喘气,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 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喝了两口水,一不小心, “扑通”一声摔到了小河里,驴子 赶紧站了起来,奇怪,它觉得背上的重量轻了不少,驴子高兴极了, “看
7、来,这 河水是有魔力” 。河水真的有魔力吗?你能帮驴子找到答案吗? 2提问: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发现小毛驴背的糖和盐变轻了,那么糖和盐 去哪里了?(学生讨论) 3引导学生聚焦“溶解”话题。 二、观察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 (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今天给你们准备了盐、红糖、沙子,如 果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里,会怎么样?到底你们说的对不对呢,我们用实验来检 验。哪位同学记得刚刚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学生汇报 2 (你观察的真仔细,有当科学家的潜力。 )回顾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清 楚操作方法。 3如果想要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还需要你们的耐心把加了这三种 物质的水静置 3 分钟(PPT
8、出现“静置”二字) ,哪位同学知道静置的意思?(搅 拌一会儿后,放在那儿不动它) ,这 3 分钟里,请你仔细观察烧杯里的变化,并 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在活动手册的第 6 页。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盐和糖不见了,沙 子在杯底) 6盐和糖都不见了,它们还在水里吗?你怎么证明?(看颜色,尝味道) 7提示: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盐和糖是可以食用的,实验器材也是消毒 了的,所以可以尝,但平时不了解的物品不能随便尝? 8轻轻的用小棒蘸一点来尝吧。什么味道? 9小结:像盐和糖这样放在水里不见了,而水变咸了或变甜了,这种现象 叫溶解。盐和糖能溶解于水,而沙子不
9、能溶解于水。 三、观察并比较绿豆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小马驮着绿豆和面粉要过河,那绿豆和面粉会不会也被水溶解呢?(学 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绿豆不会溶解,面粉会溶解在水中。 ) 2演示绿豆加入水里,并搅拌,让学生体验绿豆不能溶解在水中。 3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学生汇报。你能不能看到面粉小颗粒? 4指导学生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纱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 同时思考:面粉有没有溶解在水中? 5学生汇报实验发现:加了面粉的水倒在布上,布上留下了少量面粉,而 将盐水倒在布上,没有留下盐颗粒。因此,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6 老师还给大家一杯水, 观察一下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 你有什么发现? 7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杯底有一些白色沉淀,说明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8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四、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生活中还有很多物质,那么它们能融入水中吗?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 考油、洗衣粉等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2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板书设计】 6盐和糖哪儿去了 盐+水盐水(咸) 溶解 糖+水糖水(甜) 沙+水沙+水 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