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1189178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5.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一 部 分 自 然 地 理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地地 理理 2022 内 容 索 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 一、地域差异 1.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 (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 、 运动的结 果。 (2)地域外部条件 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物质 能量 太阳辐射 物质迁移 能量交换 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地 区 特 点 主要自然带 低纬度地区 自然地带横穿整个 热带雨林带 中纬度地区 自然地带在一定范围内 向延伸、

2、向 更替 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 阔叶混交林带 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高纬度地区 自然地带横穿整个 苔原带、 带 大陆 东西 南北 大陆 亚寒带针叶林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1)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2)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 的变化。 2.形成基础: 状况不同。 3.分布特点 (1)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 (2)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 相似。 海拔 水热 较高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受地形、 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 了尺度较

3、小的地域分异。 岩石风化物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整合突破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一考向一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 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 地域分 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分析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 向变化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分 布 特 征 延伸 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 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

4、方向(东西方向) 图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案例 沿20E经线,非洲大陆由赤道 到南、北两侧的自然地带变化: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 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带 中纬度(40N60N)亚 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 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带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总结 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地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 球为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1】 (2017全国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 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

5、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 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 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 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城市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自 然植被类型以及制约植被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 维的考查

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题号 分 析 第(1)题 由材料“我国东部地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 欲出”可知,该景观照片拍摄于 ,图中树木已发新叶, 可知冬季叶落,当地的自然植被为 第(2)题 温暖的气候才能满足灌木四季常绿,冬季气温过低则难以生 存,因此 是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 素 春季 落叶阔叶林 气温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B (2)A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 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

7、, 完成第13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市场 2.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低温的阴雨天气 B.晴朗干燥的天气 C.崎岖的山地 D.贫瘠的土壤 3.牧蜂图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A 2.A 3.A 解析 第1题,蜂农“追花夺蜜”需要根据各地鲜花开放时间,其主要受气温的 影响。第2题,蜜蜂的外出活动与天气有关,低温阴雨天气蜜蜂常不会外出 活动。如

8、果花开季节遇到寒潮,花被冻得提前凋谢,就会严重影响蜂蜜产量。 第3题,“追花夺蜜”时间先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推移,到9月在北方结束,主 要因为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对应的植被分布是根据热量条件进 行的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所以牧蜂图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规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二考向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 (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海拔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 (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 考向一 考向

9、二 考向三 2.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特点 (1)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垂直带数目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3)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总结 “四步法”判读山地垂直带谱 第一步,分析基带类型: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 第二步,分析垂直带谱的丰富程度:一定高度的山地,垂直带谱越丰富,说明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 第三步,分析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同一 自然地带在阳坡、迎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第四步,分析雪线在不同坡向

10、分布的高低: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2】 (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 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两山地属于(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同纬度的两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 推断两山地的名称以及垂直带谱的变化,体现了对学生区域

11、认知和综合思 维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号 分 析 第(1)题 甲、乙两山地纬度 ,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 山地基带为 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结合选项分析可知两山地属于 第(2)题 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为干热河谷灌丛,说明 乙山地比甲山地的基带降水 。横断山脉受来自印度洋的 西南季风影响,乙山地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 ,降水少, 焚风作用明显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相同 常绿阔叶 横断山脉 少 下沉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D (2)C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2020全国卷,911)堪察加火山群位

12、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 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 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 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 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第13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

13、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A 2.A 3.B 解析 第1题,因为该地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所以阴坡和阳坡的自然地 带主要因为热量条件而产生差异。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 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林线与雪线更高。第2题,林线 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雪)增多, 因此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A正确。第3题,火山喷发会彻 底破坏原有景观(森林和积雪),因此若干年内该火山锥会慢慢恢复原有景 观,火山喷发到景观恢

14、复的过程中,林线从下往上发展到上限,雪线从上往 下发展到下限。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三地方性分异规律考向三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反映的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 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地方性因素,又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方 性分异规律又称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具体如下表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影响 因素 地 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 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 布(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 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 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少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 面为主 考

15、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影响 因素 地 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 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 布(现实状况) 地势 起伏 南美洲巴塔 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 西风进入,处于背 风坡 科迪勒拉山 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 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 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 阻挡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影响 因素 地 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 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 布(现实状况) 地势 起伏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 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 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基带 自然

16、地带一致 高山植被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 差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影响 因素 地 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 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 布(现实状况) 洋流 北半球中高 纬度的大陆 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 然地带的分 布纬度应该 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 向较低纬度延伸,大 陆西岸自然地带向 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 陆东岸是寒流,降温 减湿;大陆西岸是暖 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 纬度的大陆 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 然地带的分 布纬度应该 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 向较高纬度延伸,大 陆西岸自然地带向 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 大陆东岸是暖流,增 温增湿;大陆

17、西岸是 寒流,降温减湿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影响 因素 地 区 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 成 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非地带性分 布(现实状况) 洋流 南半球副热 带地区的大 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 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 用 欧洲西岸 针阔叶混交 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另外,有些地区的地方性分异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非洲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 的热带雨林带,都是因为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信风来自海洋,性质暖 湿;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

18、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3】 (2019浙江4月选考,1920)“理 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 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 地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地带分布 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地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 (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 B. C. D.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理想大陆”和非洲的自然地带分布图作为主要信息 载体,推断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自然地带的名称,体现了对学 生区域认知和

19、综合思维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题号 分 析 第(1) 题 A 图1北回归线沿线大陆东岸濒临海洋,图2北回归线沿线大陆 东岸靠近 ,距海都比较近,A错误 B 图2北回归线沿线大陆东岸濒临红海,没有受到沿岸 的 影响,B错误 C 图1北回归线沿线大陆东岸濒临海洋,受 湿润气流影 响较大,气候湿润。图2北回归线沿线大陆东岸海域面积小,海 陆热力差异不明显,受副热带高压带或来自干旱的阿拉伯半 岛的东北信风影响,终年炎热干燥,形成热带荒漠带。C正确 红海 洋流 海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号 分 析 第(1) 题 D 图1示意“理想大陆”自然地带分布,不考虑 、

20、高原等 地形要素干扰,图2所示的非洲北部地势起伏小,因此地形对自 然地带分布的影响小,D错误 第(2) 题 图2中甲自然地带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该地受 和 交替控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地 带为 ,对应图1中的 山地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C (2)B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板块张裂 板块挤压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A. B. C. D. 2.甲

21、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 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 )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雅鲁藏布江上游位于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岩石破碎,易 被侵蚀,形成“V”字形河谷,雅鲁藏布江上游“V”字形河谷形成的外力作用 主要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第2题,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 100 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主要与该地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 响大有关,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 图形突破山

22、地垂直自然地带示意图的判读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山地垂直自然地带示意图的判读 山地垂直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六看” 图示解读: 该图示确定山地位置或区域气候类型时,不能以基带河谷灌丛带来确定。 因为河谷灌丛带为垂直自然地带中“倒置”特殊现象。利用基带确定位置 和气候类型只能以常绿阔叶林带来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区)。 确定南、北半球或阳坡、阴坡时,山脉须是东西走向。如图示为南北走 向山脉,因此无阳坡与阴坡之分,也无法确定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图示东坡雪线海拔为4 900米,西坡雪线海拔为5 100米。东坡雪线低,说 明东坡可能为迎风坡。 图示西坡4 000米以下无自然地带分布

23、,说明西坡相对高度小,东坡自然 地带多,相对高度大。 利用同一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差异比较山地纬度高低,须是两山地相比, 单一山地无法比较。 图示基带为河谷灌丛带,出现“倒置”特殊现象,主要是因为气流下沉,降 水少,为干热河谷,不能说明该山地所在地区气候干旱。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 (2018江苏卷,910)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米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460毫米,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B.植物

24、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和局部海拔范围材料为背 景,考查水循环和垂直地域分异等相关知识,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图文信息获 取能力,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第(1)题,根据材料,该地区的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 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 。因 此水量支出最不可能是 、 。该实验位置在海拔2 5003 400米处,该地植被为 ,植被丰富,小流域内水量通过

25、 作用支出较多。第(2)题,我国西北山地,受地形的影响, 降水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布规律是 。山麓为半荒漠,随着 海拔升高,降水 ,而甲位于半荒漠和山地针叶林之间,因此最可 能是 。 70% 地表蒸发 地下径流 山地针叶林 植物截留和蒸腾 少多少 增多 草原 答案 (1)B (2)B 迁移迁移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2020福建福州模拟)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高黎贡山 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下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 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 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 C.草本植物

26、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2.该地海拔3 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土壤变化 D.坡度变化 3.海拔3 100米以上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 化改变了( ) A.气温条件 B.蒸发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海拔上升,该地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总体呈 减少趋势,但不是逐渐减少,故排除A、B;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减少 后增加的趋势,C对、D错。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海拔3 100米以下 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上升总体呈减少趋势,这与对流层中随海拔上升气温 不断下降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所以,该地海拔3 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 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变化。故选A。第3题,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在海拔3 100米以上增多,说明草本植物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变好,由图可 知该海拔段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减少,说明木本植物生存条件变差。木本 植物比草本植物高,该海拔段木本植物减少,从而减少了对阳光的遮挡,使 草本植物获得更多的光照,所以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增多。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