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2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巩固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莫春者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A 项,“知”同“智” 。C 项,“莫”同“暮” 。D 项,“共”同“供”, 供给。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如果 B.因人之力而敝 之 敝:损害 C.朝济 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夫晋,何厌 之有 厌:厌烦 解析:D 项,厌:满足。 答案:D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 的一项是( ) - 2 - A.若不阙
2、秦 B.与郑人盟 C.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 D.烛之武退 秦师 解析:B 项,盟:名词作动词,结盟。A 项,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 少。C 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D 项,退: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退。 答案:B 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无礼于晋 B.敢以烦执事 C.以乱易整,不武 D.臣未之闻也 解析:D 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 项,状语后置句。B 项,省略句。C 项,判断句。 答案:D 5.下列对本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B
3、.侯、伯: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 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 3 - C.“东道主”原义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因当时郑国在秦国 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 。后以“东道主”指称 请客的主人。现在,“东道主”也可以指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 市或主办单位等。 D.“执事”指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 方,可译为 “您” 。 解析:“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错误,应该是“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 书” 。 答案:A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1 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 秦伯围郑,以其无礼
4、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 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 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 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
5、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4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 邻 陪:陪伴 B.唯君图 之 图:谋划、考虑 C.肆 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 与:结交,同盟 解析:A 项,陪:增加。 答案: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 陪邻 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 B.郑既 知亡矣 既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共其 乏困 吾其 还也 D.无能为 也已 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 解
6、析:A 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B 项,副词,已经。C 项,代词,指 使者/语气助词,表示祈使。D 项,动词,做/动词,给予。 答案:B 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从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子犯请击之 C.夫晋,何厌之有 - 5 -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B 项与例句都是代词。其他三项均为助词。 答案:B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体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B. C. D. 解析:都
7、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是郑伯的自责。是烛之 武的牢骚话。 答案: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 “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 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 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 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 - 6 - 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
8、,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 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 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 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 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 答案: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我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 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这对您也 没有什么害
9、处。 三、语言运用三、语言运用 12.烛之武退秦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经典篇章将许多古人写得 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请从这两篇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概括其事迹并 简要点评。(60 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 退秦晋联军。 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一旦被召却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 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 7 - 示例二: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 劝齐王除弊。 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 心一片实在难得。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10、处不超过 15 字。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 大 规 模 的 叙 事 性 作 品 。 比 较 以 前 任 何 一 部 著 作 , 。它对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 大 事 件 的 记 述 , 都 是 有 条 不 紊 , 繁 而 不 乱 。 ,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色的,便 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五大战役。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放在大国争霸的背 景下展开,将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 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笔触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 力 , 无 论 对 后 来 的 历 史 著 作 还 是 文 学 著 作 , 。 答案:示例:它的叙
11、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进步 其中关于战争的描 写 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14.阅读下面有关烛之武的补充内容,结合烛之武的精神,为他写一段 颁奖词。(不超过 100 字) 补充内容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1)史记里有这样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缪公” “乃使人私于秦” - 8 - “乃间令使谓秦缪公” 。 “人” “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2)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致到 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 (3)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从其后来的表现看, 此言不虚。 答案:示例: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 能了 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呈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 刻。小人物,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