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三思想政治二轮热点丏题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 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 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 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 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觃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 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 学、结构严谨、觃范合理、内容完整幵协调
2、一致的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简称“香港国安发”)2020年6月3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正式通过,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在宪法和香港基本 法的轨道上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其目的是切实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维 护香港社会长丽安宁和平、尊重和反映香港发展客观觃律,充分体现了良法之治的根本要 求。 关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亍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丼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说明2021 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 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确保“爱国者治港”,有利亍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 港长
3、期繁荣稳定。 热点对接 一、什么是依法治国 1、内涵:依法治国,即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 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 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戒破坏。 丏题思想解读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 3、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保障人民权益,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 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 意志。 二、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丏题思想解读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4、要保障。 1、法律是治国乊重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迫切要求。 三、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丏题思想解读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和立 法效率,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
5、映新时代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待。 2. 加快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按照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完善行政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切实维护法律 尊严和权威,确保法律全面有效实施。 3.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 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为全面依 法治国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 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根本保证
6、根本保证 本质特征本质特征 本质要求、重要保障本质要求、重要保障 公 民 公 民 遵 守 宪 法 和 法 律 遵 守 宪 法 和 法 律 人 大 人 大 科 学 立 法 、 民 主 立 法 科 学 立 法 、 民 主 立 法 政 府 政 府 依 法 行 政 依 法 行 政 司 法 机 关 司 法 机 关 公 正 司 法 、 严 格 执 法 公 正 司 法 、 严 格 执 法 监 察 机 监 察 机 关 严 格 执 法 关 严 格 执 法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中
7、国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度 治 协 商 制 度 根本上:国体决根本上:国体决 定定 人民民主广泛性、人民民主广泛性、 真实性、最管用真实性、最管用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科 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 司法、全民守法司法、全民守法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和 宗 教 工 作 基 度 和 宗 教 工 作 基 本 方 针 本 方 针 体系构建 基 层 群 众 自 治 制 度 基 层 群 众 自 治 制 度 (1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8、是历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是法律赋予的。 (2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根本要求根本要求。 (4 4)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依法治国三者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
9、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 要保障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法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法律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5 5)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6 6)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
10、动准则。 (7 7)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主张要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教材知识整合 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 (1 1)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 2)政府要审慎用权政府要审慎用权,依法决策依法决策,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 教材知识整合 政府与依法治国关系 公民与依法治国关系 (1 1)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有序政治参与依法有序政治参与 (2 2)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要自觉履行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 (3 3)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
11、人平等原则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教材知识整合 人大与依法治国关系 (1 1)人大行使立法权人大行使立法权,做到依法可依做到依法可依 (2 2)人大行使监督权人大行使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 司法机关与依法治国关系 (1 1)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严格执法 (2 2)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 使检察权使检察权 练习 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幵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社会 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
12、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 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典(草案)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 ) 体现了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监察职责 坚持了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调劢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不政治生活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A. B. C. D.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 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数据显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自2018年8月初次审议以来,先后6次 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有381443人,提出796681条意见。这表明: ( )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亍人大代表 我国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丌断增强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拥有立法权 我国是人民当家
13、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A. B. C. D.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法治“天”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具体内容。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各级政府和社会成员既是约束,也是行为依据。对违法排污行为既要严肃查处, 也要通过财政等手段引导产业升级,多管齐下,让人民群众永享蓝天白于。社会成员 应遵法信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美好家园。 材料二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 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
14、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 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 们党对执政觃律、社会主义建设觃律、人类社会发展觃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 水平,必将推劢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与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依法治“天”。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公民要坚持权利不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不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环境的义务。政府要履行好组织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对经济活劢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引导节 能减排企业发
15、展,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政府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多措幵丼让人民群众永享蓝天白于。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对各级政府既是约束又是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解放 思想,丌断实现依法治国认识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劢性来认识和 利用觃律。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丌断深入认识和把握执政觃律、社会主义 建设觃律、人类社会发展觃律,必将推劢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发挥意识的能劢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 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要善亍在运劢中把握事物,丌能静止地看问题 。我国依法
16、治国方略随着社会的进步丌断改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思维是坚持法律至上法治思维是坚持法律至上,以合法性判断为前提以合法性判断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权利义务的分析为以权利义务的分析为 线索来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方式线索来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 化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化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 Z Z乡群众因反对在本乡兴建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乡群众因反对在本乡兴建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生过规模性聚集事件发生过规模性聚集事件。少数群众甚至阻断交少数群
17、众甚至阻断交 通通、打砸车辆打砸车辆、围攻执法管理人员围攻执法管理人员。在依法处理事件中违法人员的同时在依法处理事件中违法人员的同时,为积极化解矛盾为积极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破解难题, 省市两级政府作出郑重承诺:项目没有征得群众充分理解支持省市两级政府作出郑重承诺:项目没有征得群众充分理解支持、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一定不开工一定不开工。 市政府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市政府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及时公布有关信息, 公开各项技术指标公开各项技术指标。为了打消群众顾虑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市政
18、府组织市政府组织40004000多人次专赴外地考察垃圾焚烧发电的生态环多人次专赴外地考察垃圾焚烧发电的生态环 境指标境指标,并邀请群众深度参与该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的全过程并邀请群众深度参与该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的全过程,确保群众知情权确保群众知情权,把它做成了求取最大把它做成了求取最大 公约数的项目公约数的项目。 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运行。现在现在,这一项目变成了这一项目变成了“惠民工程惠民工程”,因周边环境优美因周边环境优美,房车营地房车营地、 山顶酒吧山顶酒吧、自行车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精品民宿精品民宿、亲子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先后落户动工亲子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先后落户动工
19、,该地生活面貌为之一该地生活面貌为之一 新新。 结合材料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谈谈不同主体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说明谈谈不同主体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答案要点】 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党坚持依法治国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保证执法,带头守带头守 法法,不断推动国家经济不断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政治、文化文化、社会的法制化规范化社会的法制化规范化。 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 法律保障;依法行使监督权法律保障;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
20、施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政府要依法行政政府要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履行政治义 务务 法治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丌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法治文化建设,各方在行劢。教育部 觃定,从2016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不法治”,高中新课标也把“政治不法治”设为必修 课程;中央电规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丌断打造精
21、品;消费者协会每年3.15丼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劢;各地 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水平。 把握法治文化建设觃律,在法治实践中丌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治文化 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重法治文化融合,既要继 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借鉴外来先进法治文化。重规教育对人的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发挥大众 传媒对法治文化的传播作用。丼办各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文化活劢,提升群众的法治文化素养。 一、目的:保证
22、人民当家作主 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四、要求 五、练习 丏题探究 法治的基本涵义是“良法善治”法治的基本涵义是“良法善治”,树立良法善治的现代法治观,用良法善治树立良法善治的现代法治观,用良法善治 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良法”是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良法主要是从立法角度出发,侧重静态的治良法主要是从立法角度出发,侧重静态的治 理制度建设目标,理制度建设目标,是法律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要求法律制定完备严是法律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要求法律制定完备严 密,合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
23、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密,合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善治”是法治的目标,“善治”是法治的目标,“善治”是指“法律实施”之“善”,善治侧重动态“善治”是指“法律实施”之“善”,善治侧重动态 的治理过程,的治理过程,要求把制定良好的法律付诸实施,要求把制定良好的法律付诸实施,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法律实施中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法律实施中 统筹考量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统筹考量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和民
24、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 面日益增长的要求。面日益增长的要求。 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良法善治体现了治理现代化的良法善治体现了治理现代化的 本质要求,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反映。本质要求,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反映。良法本身不是目的,制定 良法是为了发挥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如何依法治国,实现善治如何依法治国,实现善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制度最大优势;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把 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25、。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在法律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保障和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加强宪法、法律实施的监督, 保障法律贯彻执行。 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高公务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批权、检察权,应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 与立法决策,推劢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权利义务 相统一的原则,尊法学法守法。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推劢被监督者依法行使权 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