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道路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梦我身边的党员我身边的党员 【导语】【导语】 202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 远的巍巍巨轮, 一代代共产党人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 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人 民日报推出系列文章,和读者一起从身边的普通党员、平凡故事中,感悟精神 的传承、信仰的伟力。 “正步正步”人生人生 从未从未“稍息稍息” 于保月来源:人民网 不少人都见过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 但也许并不清楚仪仗队队员为 此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有着近 30 年仪仗兵军旅生涯的老兵程志强,就曾是 这支光荣而神圣队伍的一员。可以说,程志强的军旅生涯,就是一段奋勇争先的
2、“正步”人生,从未“稍息”。 刚入伍时, 程志强背有点儿驼, 两条腿也有些 “罗圈” , 两只脚呈 “八字形” 。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仪仗兵,他睡觉时坚持用背包绳把两腿捆在一起,还经常在 太阳底下练静站,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最多时曾经连续站了 6 个多小时。 程志强的成长经历,正是这支队伍苦练本领的缩影。在每位仪仗队队员的日 常里,每天都需要重复数万次踢正步的单调动作。不管三伏,还是三九,从来是 汗水淋淋。据统计,每个仪仗队战士每年平均磨破 7 双训练皮鞋,立正姿势练站 立一动不动, 一次就是 3 小时; 双手扶膝上身挺立练坐功, 一次就是 3 小时以上; 迎着阳光练眼功,40 秒眼睛不眨一下
3、苦吗?太苦了!但仪仗队队员却说: “苦得值得!” 值不值,“战场”上见分晓。在 1984 年国庆阅兵中,作为军旗手的程志强 在分列式中,要以每分钟 116 步的速度,在 8 分 33 秒中走完 991 步正步,精准 走过天安门城楼前东西 743.25 米的路面。当他踏下最后一步,电子秒表显示的 时间正好是 8 分 33 秒。此时此刻,停止线正好与他皮鞋的后跟半圆相切,分毫 不差! 正是平日里流下的汗水、 点滴的付出, 锤炼出一丝不苟、 分秒必争的精神, 砥砺着军人昂扬向上、奋勇向前的风貌。 如今,仪仗队迎来了不少“90 后”“00 后”,还增加了女兵分队。虽然年 轻, 但他们融入到了仪仗队这个
4、光荣的群体里, 把祖国的荣誉看得比生命还珍贵, 时时刻刻激荡着新时代青年蓬勃的朝气和活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仪仗兵, 成长为仪仗司礼任务的排头兵。让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这 一信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仪仗队队员的血脉之中。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台上一分荣誉,台下一吨汗水”“台上正步 一百米,台下苦拔一万里”从程志强 40 多万字训练心得和体会中总结出的 队列四步教学法,在全军部队和院校推广。中国仪仗兵歌声嘹亮,无数 个程志强式的中国仪仗兵,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全部融进了“正步” 人生的每一个眼神、表情、动作、步伐之中。今天,程志强虽已退休,但仍然致 力于仪仗事业,在
5、企业、在街道、在学校,把三军仪仗队“献身仪仗,为国争光” 的爱国爱军奉献精神播撒进更多人的心田。 2 一双特别的手一双特别的手 王成绩来源:人民网 这是一双很特别的手。一眼望去,右手只有两根手指、半个手掌,拳头都攥 不起来但是,正是这双残缺的手,带给人前行的力量。 这双手的主人叫史君高,他今年已经 90 多岁了。他年轻时是一名解放军战 士,退伍后曾任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记得小时候,我和 小伙伴玩耍时闯了祸犯了错,严肃的老书记从不大声呵斥,而是用这双我们那时 觉得“可怕”的手挥一挥,我和小伙伴们就会认错离开。 后来, 我从长辈那里得知了这双手背后的故事。 老书记参军时打了不少
6、硬仗。 一次战斗中,为了突破敌人的防御网,他把导火线剪去一块,扛起炸药包冲向碉 堡。碉堡被摧毁了,他却不幸负伤,右手被炸断三根手指,腿上残留了炮弹皮。 每每回忆起这浴血鏖战的烽火岁月,老人都会打开话匣子,讲述一个个英勇的细 节,重温一次次光荣的胜利。 退伍后,这双紧握钢枪、敢打敢拼的手,变成了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手。 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史君高继续积极为国家做贡献,为百姓做实事、做好 事。他带领群众修路修渠挖水塘,提高农作物产量,建设美丽家园,帮助村民逐 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30 多年过去了,他渐渐成了当地口口相传的一 个传奇,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榜样。 一颗保卫家国、保卫人民的心,在哪
7、里都会发光发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斗争中,老人第一时间捐赠了 1000 元。他的心愿很简单,就是为奋战在一线的 “战友”,再备几个口罩、再添一分守护。他说:“我是个老军人,也是个老党 员,我想做一辈子好军人、好党员,再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再给中国加一次油!” 鲜红的党旗下,老人用半只手敬了一个礼,这种“以身许家国”的付出和奉献, 给人以感动,给人以力量。 当领取军功章、手捧鲜花时,他的这只手并没有攥紧。对于荣誉,老人看得 比谁都豁达。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功劳,功劳是国家的、是党的。放眼神州大地, 从在部队保家卫国、回地方为民造福的老英雄张富清,到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的 “布衣”院士卢永根,从一辈子
8、践行初心使命的“花萼愚公”周永开,到无私奉 献担使命的“老师妈妈”张桂梅这是一张永远写不完的名单,也是一种始终 不变的信念。这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展现出人格的魅力,饱蘸着信 仰的味道,矗立起精神标杆。 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幸福,奉献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将责任、担当和奉献 贯彻一生,是这双手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在高原荒滩播种希望在高原荒滩播种希望 扎西顿珠来源:人民网 格桑花,西藏人民心中最美丽的花儿,寄托着高原儿女渴望幸福吉祥的美好 心愿。张来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这位援藏 干部, 凭借实干和坚守, 在雅鲁藏布江畔的荒滩上开垦出一条通
9、往幸福生活之路。 18 年前,40 岁的张来智响应号召,入选成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批援藏 干部。每逢旱季,雅鲁藏布江两岸不少荒滩地经常是一幅砾石遍地、黄沙漫天的 3 景象。 想到自己在内地发展生态的工作经验, 张来智反复思考如何让这里绿起来, 让周边老百姓也跟着富起来。 说干就干。在各方支持下,张来智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东嘎乡选中了一片荒 滩地,打定主意修复生态,发展休闲旅游。困难随处可见,挑战接踵而来。高原 生态脆弱,气候恶劣,再加上荒滩地里土壤成分极少,尽是些沙子石头,林木都 不好养活。土地硬?那就尖镐、钢钎及铁锹轮番上阵;氧气少?那就两个人换着 挖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耘,曾经荒凉的
10、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优美 的景色吸引来了市民及周边村民,就连过往的游客也经常停下车来歇歇脚。 2013 年,张来智又面临一个抉择。是像大多数离退休同事一样,回老家或 是中意的城市安度晚年,还是继续完成生态修复的事业?几乎没有犹豫,他选择 了后者。修水渠、剪树枝、浇水为了干活方便,他干脆就近搭起几间小房。 如今,近 80 亩的荒滩地被郁郁葱葱的沙棘、杨树林覆盖,汩汩流水沿着人工水 渠润泽林间,筑巢的鸟儿在枝头鸣叫,整体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生机盎然的景 象令人赏心悦目。 对张来智而言,从牡丹江旁到雅鲁藏布江畔,变的是奋斗的地点,不变的是 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所有力量的信念。选择可以不同,但坚守何其
11、相似。科研 工作者的坚守,让科学难题迎刃而解;驻村干部的坚守,让脱贫攻坚捷报频传; 解放军战士的坚守,让祖国领土不受威胁无数共产党人以“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凝聚起奋斗的激情和力量,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奇迹。 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离不开日积跬步至 千里的韧劲。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不懈的奋斗精神, 脚踏实地把每件事做好, 平凡的人也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奋斗的人生正青春奋斗的人生正青春 翁敏华来源:人民网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在今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 上, 我的妹妹翁蓓华和她
12、所在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真情演绎了一首歌曲 少年 , 节目播出后吸引了不少目光, 许多人被他们的赤诚和热情打动。 但是, 熟悉翁蓓华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学 习上的平凡劳动者。 在赴清华读书之前,翁蓓华是上海汽轮机厂的一名工人,在食堂工作。“党 叫干啥就干啥”,她每天起早贪黑坚守岗位。后来,她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热物理专业学习。当时,全国的钢铁产量不高,工矿生产的加热炉迫切需要热工 参数的自动控制。师生们都来自生产一线,老师自编教材、自刻蜡纸,带着学生 们到钢炉前“现场教学”,一点一滴地传授知识技能。还记得,妹妹上学的时候 在一封家书中写道: “图
13、书馆座位抢得厉害, 要一大早就去; 老师们讲课实打实, 一堂课要讲两堂课的内容。”学生求知若渴,老师全力以赴,成为那个时候为建 设祖国争分夺秒、义无反顾的生动写照。 毕业后,妹妹又回到了上海汽轮机厂,从事热工检测和质量管理工作。工作 中,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进修的脚步,向老工程师学,向老工人学,终于成长 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工程师。有一回,某地发电厂的一台汽轮机出了点问 题,妹妹带着团队前往处理。经过测算,她力排众议,认为当地的起重机完全可 4 以实现就地检查。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不仅为生产企业节省了大量成 本,而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现场的人回来后描述:“你妹妹戴顶帽子、一副太 阳
14、镜, 在台阶上气定神闲地站立,举起喇叭指挥的样子,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 这是她一生为之奋斗的学业、事业,“没几把刷子怎么能行”。 退休后的翁蓓华,依然闲不住。60 岁那年,她开始投身风电事业,工作生 活在东台风场,每周回一次家。黄海滩荒芜冷清,生活自然没有上海方便,但那 些耸立在海边、旋转着的高大银白色风机,挺起风电事业的胸膛。如今她快 70 岁了,一边参加校友会合唱团,一边在福利院做志愿者,教残疾人唱歌。“为祖 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矗立在清华体育馆边上的标语,成为她的人生信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胸怀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谈到演 出的感想时,妹妹说:“我仿佛又回到了少
15、年时代,正参加当时的少年宫学习 雷锋好榜样的合唱;我仿佛又回到青年时代,正参加清华大礼堂的合唱比赛。” 心怀祖国和人民,奋斗的人生正青春。走过万水千山,继续跋山涉水,一定能见 证更美丽的风景,收获更精彩的人生。 细节处见真功夫细节处见真功夫 高翔来源:人民网 “有烦心事、有困难事,就找丁妈妈。”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 家桥社区,丁素芳的名字被很多人记在心里。她从事居委会工作近 20 年,不仅 是群众身边的知心人、热心人,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绣娘”,把“绣花”功夫应 用到了基层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扶危济困中尽显“绣花情”。“绣花”功夫的关键在于精细,要急群众所 急、想群众所想。在蒋家桥社区,丁
16、素芳积极发动支委会委员在平日里与群众唠 家常, 在闲聊中建立感情, 了解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工作中送温暖、 传温情。多年来,社区部分居民自发成立了“丁妈妈帮帮队”,活跃在基层社区 一线,为社区居民化解矛盾、为困难家庭解决生活难题,有力增强了他们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社区居民感慨:“丁妈妈们个个亲切又随和,找她 们聊聊不仅少了烦心事,而且能及时得到帮助。” 在排忧解难中淬炼“绣花技”。“绣花”功夫不是花拳绣腿,而是要在细节 处见真功夫。 蒋家桥社区在发展过程中, 一度面临售后公房小区的物业管理难题。 对此, 丁素芳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汇总, 在街道的支持下出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17、 从小区实际入手,将物业账目公开化,引导居民参与小区共治,最终每户居民每 月平均增加的支出,折合每平方米不到一角钱,圆满解决了这个难题。小区环境 改善,物业步入良性循环,为其他地方解决此类问题积累了经验。由此可见,基 层工作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精准施策、精细工作,力求细心精心、精益求精。 在急难险重中练就“绣花功”。“绣花”功夫不仅是一种干事创业的态度, 也是一种创新创造的能力和行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工作带来不 小压力。丁素芳尝试采用“彩虹图”呈现社区一线的疫情排查情况。这种用分色 图来展示不同人群轨迹的方法,既醒目又直观,让所在社区居民能够随时精准掌 握疫情防控状况,为更好更快掌握流调信息、阻断疫情传播提高了工作效率,构 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事实上,不只是疫情防控领域,在城市管理的各个 方面,都需要在观念、标准、方法上下“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 智能化管理水平。 5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丁素芳的忙碌,是广大社区工作者用心用情为群 众服务的缩影。他们平凡普通,却有着服务千家万户的担当;他们默默无闻,却 有着一心为民的情怀;他们日复一日,却掌握了一门精准化、精细化的“绣花” 功夫。 对丁素芳们来说, 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是社区工作的职责所在, 也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