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0.3“解剖解剖”原子原子( (教师版教师版) ) 一、目标要求一、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难点重、难点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知道原子的结构 了解原子的模型建立过程 两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重点 两种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和验证难点 二、知识点解析二、知识点解析 1.分子由_组成。可分为_分子和_分子。 2.电子是由英国_通过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的,电子带_。 3.原子 (1)原子结构:卢瑟福发现(核式结构)_模型。 (2) (3)中子:英国_发现,不带电。 (4)质子:带_电。 (5)质子和中子统称为_(原子核)。 (6)质子和中子由_组成。 三、考查方向三、考查方向 1.1.原子
2、模型原子模型 典例一:典例一:(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九年级期中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九年级期中)自从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 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模型,在 20 世纪上半叶,由英国物理学 家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为() A“实心球”模型 B“DNA”双螺旋结构 C“太阳系”模型 D“方形”空心结构 2.2.原子的组成原子的组成 典例二典例二: (2020全国全国)原子是由带正电的_与核外带负电的_组成的; 原子 核是由带_电的_和不带电的_组成的。 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 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_。 四、模拟训练四、模拟训练 一、基础
3、练习一、基础练习 1(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20 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 1911 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式 结构模型是()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 2(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B原子就是分子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的直径约 1mm 3(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
4、不动的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固定不动 4(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质子和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B质子不带电,中子带负电 C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D质子、中子都带正电 5(2020全国八年级全国八年级)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 6(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 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B原子有内部结构 C电子有内部结构D质子有内部结构 7 (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无数科
5、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8(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B汤姆孙最早做了“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原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10 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15 m D电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9.(2020全国全国)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
6、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不可再分的颗粒 葡萄干蛋糕模型 电子云模型 行星模型 ABCD 10.(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 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带_电,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的_绕核运动。 11.(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19 世纪 70 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 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射线。后来弄清楚这种射线是由一种 _(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它们来自于原子的内部,称为 _。 12.(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所示是原
7、子的结构图,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旋 转的_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_组成,比中子更小的是_。 13.(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指这是一种_现象, 说明气体的分子在_。 14.(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2013 年 2 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 PM2.5 的 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 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它们在空气中 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PM2.5 在空气中 的运
8、动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运动。根据无锡实时空气质量监测,3 月 9 日,无 锡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PM2.5 浓度为 153g/m3,那么 103m3的空气中 PM2.5 的细颗粒物 的质量为_g(1g106g) 15.(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在夸克、原子核、原子、质子四种粒子中,其空间尺度 最小的是_。 16.(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 认识它如“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_;铅笔很难被拉断说明_。 17.(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原子由_ 和_ 组成,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
9、小 的微粒_ 组成,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永无止境。 18.(2020山东全国山东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八年级单元测试)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说明分子热运动与_有关;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 分子间存在_。 19.(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弹簧能够被压缩,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 有空隙。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10 10 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碳纳米管的直径是 33 nm,相当 于_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1 nm10 9 m) 20.(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
10、所示那样撕开,另一张 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你认 为原因是什么? 二、提升练习二、提升练习 1(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 中正确的是 APM2.5 引发雾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宇宙在不断膨胀 D分子间不能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2(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九月的七实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桂花的清香,这是一种 扩散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
11、做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 50 mL 的水,再注 入 50 mL 的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所得液体体 积小于 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 (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 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 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BCD
12、5(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导体、铝合金属于高新技术材料 B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 C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为夸克、原子、原子核 D光纤通信实际上是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经过多次全反射完成的 6(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固体中分子排列较紧密,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7(2020江苏泰州市江苏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口岸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其中正
13、确的是 () 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带正电荷 不显电性 不能再分 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ABCD 8(2020广东全国广东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 B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C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9(2020河南驻马店市河南驻马店市九年级月考九年级月考)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位 于原子中
14、心的是_,周围有绕其运动的_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 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选填“甲”或者“乙”)是卢瑟福提出的 原子模型 10(2020陕西九年级其他模拟陕西九年级其他模拟)原子核由质子和_组成;蛇是高度近视眼,对周围 事物是看不清楚的,但它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物,这说明气 体分子_。 11(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 经过一段时间, 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 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 水,过一段时
15、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 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大多数分 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分子除了碰撞 之外自由移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 _。 12(2020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北京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甲所示,左边量筒中装有 100 毫升的水,右边是一 个完全一样的空量筒,从左边的量筒向右量筒倒入 50 毫升的水,左边剩下的水
16、为 55 毫升, 如图乙所示然后再把右边的 50 毫升水倒回左边,总体积还是 100 毫升,如图丙所示通 过这个实验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_ 13(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 的部分, 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 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 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
17、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 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 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填“会”或“不会”)发 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 小的结构”指的是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 如图 2 的_。 14(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 宇
18、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 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古至今, 人类从未停止对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探索, 不懈地追寻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 粒子正是这种探索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馆“物质之妙”展区,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展品能 够使我们了解一些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 图甲的展品中,当同学按动启动按钮,然后旋转磁铁转盘,我们会发现管中的射线(绿 色的光)并观察到射线(绿色的光)的路径随着磁铁转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早在 1897 年,汤 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 并测出
19、其 荷质比,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乙的展品中,圆形展台的正前方是一个接收屏,后面是一个玻璃罩,玻璃罩里边放置 了一个金箔片,再往后是一个模拟产生粒子射线的装置。按动按钮,模拟装置会发出射线, 沿着圆形轨道移动接收屏, 同学们可以看到接收屏在射线的正前方时屏中的光点较多, 逐步 移动接收屏发现屏中的光点变少,也就是接收的粒子的数量变少。这个实验模拟了卢瑟福 的金箔实验,又称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卢瑟福做过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 10 151014 m,原 子直径大约是 10 10 m,所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 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
20、亿分之一。 (1)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尺度,都需要占据一定的_。 (2)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_。 A电子B原子C原子核D质子 (3)(多选)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内部_。 A电子绕原子核运动B平均分布正电荷 C大部分是空的D原子核是有质子构成的 (4)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原子核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太阳、原子、原子核 15(2020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将 50cm3的水与 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 液的总质量为 90g,则混合液的总体积_(选填
21、“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100cm3,密 度_ 0.9l03kg/m3。 如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把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成是宇宙,把 _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 气球膨胀时, 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 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典例一典例一 【答案】C 【解析】 卢瑟福提出的是原子核式模型,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其余八 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故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类似。 故选 C。 典例二典例二 【答案】原子核电子正质子中子电子 【解析】 1 2原子是由居于
22、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3 4 5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6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 原子中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五、模拟训练五、模拟训练 一、基础练习一、基础练习 1.【答案】B 【解析】 1911 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 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类似, 是关于原子结构 的理论。 故选 B。 2.【答案】A 【解析】 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 A 项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B 项错误; C灰尘
23、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 C 项错误; D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 0.1nm 左右,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3.【答案】B 【解析】 A分子的运动是热运动,在绝对零度分子才会停止运动,所以分子运动在自然界是绝 对的,因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故 A 错误;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故 B 正确;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 C 错 误; 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每时每刻都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故 D 错误。 故选 B。 4.【答案】C 【解析】 ABC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
24、电,C 符合题意。 故选 C。 5.【答案】C 【解析】 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 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 转。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6.【答案】B 【分析】 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质量很小, 并且是 从原子内部发出,从而认为这种物质存在于原子内部,即内部应是有结构的,故只有 B 符 合题意,故选 B。 7.【答案】D 【分析】 物质的组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从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这 样的一点点进行细分
25、的。 【解析】 A.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此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结构。此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 意。 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此项是正确的, 不符合题意。 D.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而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 银河系的星系。故此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8.【答案】C 【分析】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电子质量远远小于质子 和中子的质量。 【解析】 A.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A
26、错误; B.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故 B 错误; C.原子与分子很小,原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10 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15 m,故 C 正确; D.质子与中子质量相差不大,几乎相等,但电子质量远小于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故 D 错误。 故选 C。 9.【答案】C 【解析】 最早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提出来 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经过进一步 研究玻尔提出了玻尔原子理论,后来提出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故排序正确的是, 故选 C。 10.【答案】正电子
27、【解析】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 2原子整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核周围 有带负电的电子绕核运动。 11.【答案】阴极带负电电子 【分析】 根据电子的发现过程及电子的性质即可解答。 【解析】 19 世纪 70 年代,在研究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从阴极发出的一种射线,所以人们称之为 阴极射线,经测定这种射线带负电荷,并且是从原子的内部发出的,后来称之为电子。 12.【答案】电子质子夸克 【分析】 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 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解析】 如图所
28、示是卢瑟福首先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图可知: 原子是由原子核 和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 构成的。 故答案为: 电子; 质子; 夸克。 13.【答案】扩散现象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 由分子动理论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八月桂花香”是指人们 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花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这种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答案】不属于0.153 【分析】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
29、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 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根据 PM2.5 日均浓度和体积,由 m V 计算的空气中 PM2.5 的 颗粒物的质量即可。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而不是分子,它 们在空中做的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由于 PM2.5 浓度为 153g/m3, 所以,由 m V 知道,103m3的空气中 PM2.5 的细颗粒物的质量是 -6333 =153 10 g / m10 m =0.153gmV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运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 PM2.5 的含义,难度 不大
30、。 15.【答案】夸克 【分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中子由夸克组成,据 此即可解答。 【解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中子由夸克组成,所 以,在夸克、原子核、原子、质子四种粒子中,其空间尺度最小的是夸克。 16.【答案】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析】 根据分子动理论知道,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 力和斥力。 【解析】 “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铅笔很难被拉断说 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动理论知识,解答的关键是由此推断
31、现象的实质。 17.【答案】原子核核外电子夸克 【分析】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 和中子由夸克组成,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 粒夸克组成。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组成的知识,属于识记内容,是一道基础题。 18.【答案】温度引力 【分析】 (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 速度越快;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析】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
32、关, 温度越高, 扩散越快; 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说明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把两个铅柱的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后能吊起钩码,说明了分子 间存在引力。 19.【答案】不能330 【分析】 弹弹簧被压缩,是弹簧发生了形变;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 【解析】 弹簧能够被压缩,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 9 33nm33 10 m ,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10 10m ,则 9 10 33 10 m 330 10m N 故答案为:不能 ; 330。 20.【答案】按图甲所示
33、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 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 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 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 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距离较近时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较远时表 现为引力。第一次用力很小就能拉开,第二次用很大的力也很难拉开,因为这两次撕纸时起 作用的分子个数不同,所以分子的引力不同,克服分子引力需要的拉力不同。 二、提升练习二、提升练习 1【答案】C 【分析】 (1)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 (2)整个宇宙的体积也就
34、在不断的扩大,也就是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中 (3)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 太阳是银河系中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析】 A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A 错误;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 B 错误; C整个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可类比成正在打气的气球;故 C 正确;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宇宙的知识和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2.【答案】A 【
35、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 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 越快。 【解析】 A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故 A 错误; B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 B 正确;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明显,故 C 正确; D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所以扩散现象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 隙,故 D 正确。 故选 A。 3.【答案】A 【分析】 物质是由大
36、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析】 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 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 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 故选 A。 4.【答案】D 【分析】 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 行解答。 【解析】 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 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 D。 故选 D。 【点睛】 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 A.
37、超导体属于高新技术材料,铝合金不属于高新技术材料,故 A 错误; B.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而核材料取自自然界,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B 错 误; C. 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排列为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故 C 错误; D.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即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经过多次全反射将信息传递 到远方,故 D 正确。 故选 D。 6.【答案】D 【解析】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 A 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 B 错误; C. 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分子间的作用 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
38、圆”,故 C 错误; D.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 因为热风的温度不但高,而且空气流动速度快, 所以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由分子的基本性质可知,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还存在着间隙;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 离大于分子直径 10 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2)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表 面积、空气流动速度等。 7.【答案】B 【解析】 关于原子核: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对外显示 正电; 原子核和原子相比体积很小, 但是它集中了
39、几乎所有的原子的质量; 是错误的, 是正确的,故 B 正确。 故选 B。 8.【答案】ABD 【分析】 (1)知道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重力大于浮 力时,物体将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3)压强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接触 面积有关,压力相等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 A. 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说法正确; B. 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说法正确; C. 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在压力相同时减小
40、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是减小压强,说 法错误; D. 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故选 ABD。 9.【答案】原子核电子乙 【解析】 组成物质的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 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定义为核式结构,由图可知乙模型是原 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提出的。 10.【答案】中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根据题意,蛇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猎物,气味是扩散现 象形成的,说明了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
41、1.【答案】小大大小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 动 【分析】 根据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去分析固态时分子只在 一定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液态时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 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 气态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分子间距离较大 【解析】 (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 较小 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 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
42、缩; (2)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气体容易被压缩 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 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3)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液态时分子在一 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 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 以,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故答案为:小;大;大;小;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12.【答案】装在同
43、样容器中时,压力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 【分析】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解析】 同样为 100ml 的水,倒入两个容器中,体积之和变大,可能是当装在同一个容器中时, 水的压力大,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总体积减小。 【点睛】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地基本内容,为考查热点,应熟练掌握。 13.【答案】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不会原子核C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和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解析】 (1)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
44、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 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原 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3)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 子构成,与 C 模型最相符。 故答案为:(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2)不会;原子核;(3)C。 【点睛】 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空间AACD 【分析】 结合对材料的阅读,根据对物质结构和尺度的描述可逐一找出题干中问题的答案。 【解析】 (1)由文中信息可知,宇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
45、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 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 间。 (2)由题知,早在 1897 年,汤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 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这一粒子就是电子,故选项 A 正确。 (3)在卢瑟福做过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 径的万分之一, 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这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 的,同时可知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 AC 正确; (4)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依次应该是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分子
46、、原 子、原子核、电子,因此,只有选项 D 的排列正确。 故答案为:(1)空间;(2)A;(3)AC;(4)D。 【点睛】 本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物质的材料和尺度”考查了我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些基 本认识,难度不大。 15.【答案】小于大于小塑料粒类比法 【分析】 (1)解答本题需把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2)“宇宙大爆炸”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 150 亿年前, 宇宙所有 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 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解析】 (1)由于分子间存
47、在间隙,所以将 50cm3的水与 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总 体积小于 100cm3;若混合后总体积为 100cm3,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90g,则密度为 333 3 90 0.9/0.9 10/ 100 mg g cmkg m Vcm 但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 质量不变, 根据 m V 可知, 混合液的密度大于 0.9103kg/m3。 (2)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课本上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着宇宙,小塑料 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 这里运用的是主要一种思维方法是类比法。 故答案为:(1)小于;大于;(2)小塑料粒;类比法。 【点睛】 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 力,分子间有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