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1372469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_ _论述题论述题_ _选择题超强总结选择题超强总结 (复习必备)(复习必备) 第一章第一章 市场失灵及表现市场失灵及表现 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 2、表现: (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 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 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 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

2、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 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 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 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 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 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 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 端。 政府干预及失效政府干预及失效: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 首

3、先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并通过执行经济职 能来保证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效实施。 1、政府干预-政府的经济作用: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 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 (2)社会主义公关调控,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扁存在收入 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3)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其中包括转换财 政职能。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 ,政府与市场之间是

4、互补关系。 2、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经济干预:与政府规模有关。政府规模一般是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 示。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的国家。我国以财政支 出占 GDP 比重表示的政府规模形成了本身特有的变化轨迹。 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 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组织公 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 段,通过征税

5、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财政的目的是通过财政 手段,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3、政府干预失效: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的,市场机制存在失灵问题,政府机 制同样会带来政府干预失效的问题。 4、失效的根本原因: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 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 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效率问题(2)寻租行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 滥用权力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

6、)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 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 “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 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 2 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种类公共物品的特征与种类 1、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特征:(1)非排他性,即一些人想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出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3、原因:a.公共产品大都是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者的产品 ;b.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排他, 但排他成本十分昂贵,以致经济上不可行 。(2)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最重要的标志,消费者的增加

7、不引起 生产成本的增加,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3)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4)公共商品还可能表现出以下 特性: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规模效益较大;初始投资大;具有自然垄断性。 4、种类:纯公共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两个特征 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兼备公共和私人物品的特征, 其中有些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有非排他性。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1、资源配置:指为满足人们需要,将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 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 “帕累托标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

8、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A、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B、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C、 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某些指标(如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要采用 GDP 增长率指标。 ) 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 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 GDP 得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饰的结构效率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

9、规模和结构,保证国际 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 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的公平准则基期实现机制: 经济公平,指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着眼于分配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 强调分配的效率 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要缓解社 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 2、公平衡量指标:系数 T 时,政府预算出现赤字,当 G,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反之,则储蓄、

10、投资账户出现赤字。当 M0, 则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况,这表明一部分国外资源流入国内以补充国内总供给。 从以上的恒等式的分析,对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 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的、正确的结论。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 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公式中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 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

11、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 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2222、试析财政政策的类型。、试析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肯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平划分,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 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 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1)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 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 (2)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对个人

12、转移支付计划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 作用。这种政策是政策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采用不同的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1、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减税,民间可支配收入增 加,扩大社会总需求。供给方面:流转税减少,刺激供给,扩张效应。需求方面:所得税减少, 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扩张效应。 ) 2、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

13、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增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 会总需求) 26 3 3、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活动既不扩张又不 紧缩。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要求财政收支平衡。但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不等于中性财政 政策。 2323、试论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试论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 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分配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些待征使税收调节 具有权威性。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公债作为一

14、种财政信用形式,它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 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公债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排挤效应、货 币效应和收入效应。 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政府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投资的主要项 目是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产业、公共设施、以及 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 支出。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

15、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 2424、怎样认识和评价财政政策效应。、怎样认识和评价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是否有效主要看政策执行的结果如何。一般来说,政策 实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为有效,反之,则无效。但要作出政策是高效还是低效的判断,则不仅要看政策 执行的结果,还要分析达到目标现时付出的代价。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讨论一下政策效应的评价问题。 财政政策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政府为推行某项政策所付出的研究费用、执行费用 和补偿费用构成该项政策的“成本” ,而某项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则可视为该项政策的“效益” 。 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政策研究

16、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 这一表达式说明,要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必须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作出判断。 财政政策效应偏差问题。政策效应偏差是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发生了偏离。我 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反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调整政策的效果不 明显; (2)过去的“包干”政策负效应较大; (3)财力适当集中的政策难以落实; (4)硬化对国有企业的 预算约束政策,无明显收效。 252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进行配合?、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如何进行配合?考前辅导331 页 答: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7、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第一,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 GDP 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 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 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第二,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首先,社 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 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其次,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

18、得税制度 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 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 第三,二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首先,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 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 贷。其次,银行本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 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 27 第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

19、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 货币的供给。显然, “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 第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 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 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 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第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 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

20、,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第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 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 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2626、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中提出的具体措施。、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中提出的具体措施。 1、编制“部门预算” ,统一管理。部门预算综合了各司局、各基层单位所需的各种资金。 2、细化预算和提

21、前编制预算。以前的预算过分简单,没有落实到具体支出项目,同时编制时间滞后。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超额收入管理不严,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编制超收使用计划。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科目的资金调剂随意,严格执行预算。 5、过去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曾提过多项措施, 决定又重申了三项措施:一是采取措施将预算外资 金纳入预算内;二是暂不能纳入预算骨的必须编制收支计划,不能随收随支;三是向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便于人大监督。 2727、试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试述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社会主义的

22、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并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加大科技和教 育投入,是财政政策对及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性任务。 、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动力,我国当前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而经济体制 改革必然要求财政职能随之转变。 、自从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实现“软着陆” ,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由卖方市场转 变为买方市场,由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因而实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升级的结构性调整, 刺激有效需求并增加有效供给,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年我国已

23、经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是增加了基础设施投入二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及时、足额 发放。 三是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五是大力支持抗洪救灾 2828、试论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税制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试论最适课税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税制深化改革的借鉴意义。 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最适课税理论的观点主要 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最适课税理论是适应特定的经 济、政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条件,需要基本范围更大的最适税制框架。 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借鉴最适课

24、税理论的思想精华,我国进一步完善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 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宽税基、低税率、差别待遇、严格管理。 宽税基要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一是从整个税制来看,税基是所得还是消费,它涉及到税制模式的 最覆盖确立。二是从单个税种来看,税基就是计税基础,它涉及到这种税的征税范围和减免规定。就我国 的情况来看,税基主要是消费,某些主要税种的税基要拓宽,重点在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低税率不是说要一味地降低税率,也不是紧随发达国家的税率降低而降低,而是要根据我国的经济 28 发展阶段和政策履行职能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税率。 差别待遇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结合现行税制,税收差别待遇主要

25、表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税种上的差异,二是税率上的差异,三是税收优惠上的差异。 严格管理是指政府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管理费用低廉。 2929、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 、 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物品理论) 在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下,由各级预算主体分级执行财政职能,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财力,从 而满足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分层次的,因而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公共需要的 层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另一个方面则是为 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 从中央到地

26、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 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 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 集权与分权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但各国的收支划分 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所以,这也是划分收支的 基本依据之一。预算体制本就是政治和经济结合的最明显的体现。如果说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 那么集权与分权关系则是政治标准。 3030

27、、试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改革。、试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第一,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要 将原则具体化。 第二,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 依法办事。 第三,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 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待规范。 第一,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关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 第二,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

28、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企业所 得税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行税制 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为地方税种只能视为 权宜做法。 第四,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 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 、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 同时并举的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第一:目标模

29、式的选择,现行分税制同时并存存量与增量两条转移支付系统。可供选择的模式有: 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与 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的混合模式。 第二:纵向转移的微调,首先是改进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法 第三: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 29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 可称之为()。A、混合物品B、公共物品C、私人物品D、准私人物品 3.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

30、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 4.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 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5.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 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

31、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7 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 8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的分配 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 入 9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 C、经济与社会效益D、企业效益 10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 A、C+V+MB、C+VC、V+MD、C+M 11 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A、农业B、重工业C、建筑业D、轻工业 12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东部沿海B、中部省份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 13

32、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 GDP 增长率 14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构成 A、cB、v+cC、m+vD、c+v+m 15财政积累的源泉是() A、B、C、D、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P 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 A、政府B、公有制企业C、其他所有制企业D、居民个人 17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 A、人头税B、定额资源税C、比例流转税D、累进所得税 18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33、 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C、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 19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 。 A、公产收入B、对外贷款归还收入C、债务收入D、耗费收入 20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 。 A、增加财政收入B、减少财政收入C、增加财政支出D、减少财政支出 21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 。 30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及服务业 2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总产品中的() 。 A、C 部分B、V 部分C、M 部分D、VM 部分 23税收的主体() A、 税务机关B、 国家C、海关D、工商机关 24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34、 A、威廉配第B、攸士第C、味利D、亚当斯密 25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26下列税中, ()属于中央税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证券交易印花税 27下列商品课税中,赋税最容易转嫁的是()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唐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28税制构成的核心要素()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期限 29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 。 A、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B、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35、C、国家的政治权力D、社会习 惯势力 30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税目 31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 A、税率B、附加和加成C、起征点D、减免税 32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 。 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D、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 类 33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是() 。 A、农业收入B、常年产量C、农业纯收益D、农产品销售收入 34营业税实行的是() 。 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35土地增值税实行() 。 A、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

36、、定额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 36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再分配D、财政收入在分配 37 ()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A、国家性质B、国家政权C、国家职能D、国际制度 38我国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是()支出。 A、生产性B、非生产性C、补偿性D、积累性 39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执行的。 A、财政支出B、财政收入C、财政分配D、国家补偿 40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称为() 。 A、固定资产投资额B、基本建设拨款额 C、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D、基本建设投资额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

37、()年施行。 A、1994B、1995C、1986D、1996 31 42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对一部分国民收入和往年积累社会财富价值的() 。 A、分散性分配B、结构性分配C、集中性分配D、全面性分配 43固定资产扩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A、积累基金B、折旧基金C、积累基和折旧基金D、外来投资 44 ()是充分发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A、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 B、更换固定资产C、长期使用现有固定资产D、对旧固定资产进行 改造 45农业资金的投入应解决的问题() A、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B、安排好资产的来源程序 C、安排好农业投资的资金支出 D

38、、提高农业投资的资金 利用率 46使用行政管理支出的机构都是() A、物质生产部门B、企业C、非物质生产部门D、工业 47 ()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A、科学技术B、教育 C、现代先进生产技术D、现代管理方式 48社会保障的对象是() A、手工业者B、农民,工人C、全体社会成员D、老人和小孩 49 ()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性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 A、财政补贴B、社会保障C、投资性支出D、财政平衡 50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 A、货币关系B、社会关系C、经济关系D、利益关系 51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的() 。 A、时间界限B、政策界限C、地区界

39、限D、数量界限 52 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 自己不付利息, 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 我们称之为 () 。 A、财政补贴B、财政贴息C、现金补贴D、价格补贴 53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选择() A、扩大内需B、增加公支出C、国债D、减少公支出 5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是() A、1 年B、2 年C、110 年D、10 年 55长期国债的偿还期式()以上 A、1 年B、2 年C、110 年D、10 年 56国债的方式不包括() A、抽签法B、公募法C、报销法D、公卖法 57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根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上交利润B、税收C、发行公债D、专项收入 58公债

40、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明显区别是() 。 A、强制性B、灵活性C、直接返还性D、有偿性 59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银行借款B、贷款C、公债D、透支 60公债的基本功能是() 。 A、调节经济B、弥补财政赤字C、收入再分配D、稳定货币流通 61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设立偿债基金B、预算盈余 C、经常性预算收支D、发行新债 62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组成部分是() A、国家预算管理体制B、国家税收管理体制 C、国家信用管理体制D、国家投资管理体制 32 6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领导B、分级管理C、统收统支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64整个国有资产管理重点

41、是() A、有形资产B、无形资产C、经营性国有资产D、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65至今为止,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公调整和改革了() A、五次B、八次C、九次D、十次多选 66在预算执行中,组织新的预算收支平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动用预备费B、编制预算草案 C、动用周转金D、预算调整 67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属于() 。 A、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B、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 C、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D、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 68各级预(决)算应由同级()审查批准。 A、人民政府B、财政部门C、税务部门D、人民代表大会 69 ()是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42、。 A、责权利相结合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C、统筹兼顾D、收支挂钩 70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上的一项根本制度,它属于() 。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 C、既非经济基础,又非上层建筑D、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 筑 71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特征的是() A、法制性B、稳定性C、概括性D、系统性 72下列不是按目标性质划分的财政政策式() A、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B、配置型财政政策 C、稳定型财政政策D、在分配型财政政策 73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不包括() A、政策目标B、政策原则C、政策主体D、政策工具 74下列能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是() A、双紧政策B、双松政策C、紧财政

43、政策与松货币政策D、松财政政策于今货币政策 75为了解决结构平衡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是() 。 A、 “双松”政策B、 “一松一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 “双紧”政策D、 “一紧一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76当总供给总需求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 。 A、双松政策B、双紧政策C、财政平衡政策D、财政赤字政策 77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时,应采用() 。 A、双松政策B、双紧政策C、财政平衡政策D、财政盈余政策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2.A3.A4.D5.C6C7.C8.C9.C10.A11.D12.A13.A14.D15.B16.D 17.D18. A19.C20.B21.B22.C23B24.A25.B26.C27.A28.C29. C 30.B31.A32.B33.B34.A35.D36.B37.C38.A39.A40. D41.B42.C 43 A44.A45.B46 C47.A48.C49.A50. D51.D52.B 53.C54.C55.D56.A57. C58.D59.C60.B61.D 62.A63.D64.C65.D66. D67.A68.D69.B70.B 71.C72.A73.B74.B75.B76.A77.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财政学第七版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超强总结(复习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