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TECH 文档编号:1481931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 2 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继续研究太阳 系,第 1 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太阳系中的天体,虽然并未着重讲解八颗行星,但是 这些行星的名称都被提及,学生会有一定的印象。 教科书探索板块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 据表,第二个活动是八颗行星排序,第三个活动是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通 过层层递进的三个活动,学生最终建立起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对八颗行星的位 置有充分的了解。 【学生分析】 让学生建立太阳系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是本课的重要活动。学生利用提供的八 颗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行星相对

2、位置模型,可 以清晰地认识到:八颗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在太阳系中,八颗 行星是十分渺小的。本课不仅会加深太阳和太阳系中的组成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 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 概念十分有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 关系模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3、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一定比例对八颗行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应排序。 2 难点: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出示太阳系示意图。 2.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有哪些? 3.学生简单回答,教师板书行星名称。 4.继续追问: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 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各行星的名称,引发学生对天体大小 和相对距离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是对学

4、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 二、二、探探索索 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1)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请学生分享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能够感受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相差比较大,大小相差也比 较大。 (2)学生自由分享,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找到距太阳“最 近”和“最远”的行星;根据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数据找到“最大”和“最小” 的行星。 2.给八颗行星排序。 预设:学生进一步将数据进行一一比较,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组和排。 方法 1: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 方法 2:按直径大小排序。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将排序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

5、模型。 (1)给每个小组准备材料: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 (2)学生将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 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3 (3)教师引导:如何确保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距离太阳最远的 海王星应该排列在哪一个折痕处? 预设:此环节各行星均可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虽然八大行星的 基本数据表中有行星直径大小的数据,但是行星直径大小相差巨大,无法在纸带 上呈现,行星直径大小的数据无须处理。 (4)学生对照折痕的数量,将处理后的数据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根据 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通过阅读、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

6、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 排列和大小的规律。排序活动只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比较,为后面建立行星位置 关系模型时处理数据建立基础,降低难度。 三、三、研研讨讨 1.教师引导学生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正北、东北、正 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八个不同的方向粘贴在班级黑板上。 2.教师将各小组相同的行星以弧线相连, 绘制出八颗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 3.组织学生交流:你们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预设:处理数据的方法不同,制作模型的效率也会不同。因为处理数据是一 个难点,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各小组处理数据的方法。 4.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全班制作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你有什么认识或问 题?

7、设设计意图计意图: 此环节学生真正地去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并将全班的模型放 在一起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图片与真实的太阳系相差得太远,实际上八颗行 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实在差异太大。根据数据来建模,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建模过程 的客观性。 四、拓展四、拓展 布置课后观察活动: 观察木星, 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借助双筒望远镜来观察。 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探索宇宙带来了哪些便利?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 持续而有效的课外观测活动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欲望, 帮 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木星巨大而又明亮,很容易辨认出来,并且我们还可以借 助双筒望远镜等工具来观察木星及其卫星, 让学生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8、和 4 观测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逐渐深化。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有两处需要 记录:一是让学生给八颗行星排 序,二是将整理后的数据记录下 来。 给八颗行星排序有两种方法, 学生只需要根据排序要求把数据 进行比较,很快就能完成排序。 虽然排序的难度不大,但给八颗 行星排序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 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与自身大小 没有关系,也为学生进一步处理 数据建立基础,降低难度。 学生在建立纸带模型时,长纸带会有 40 多个折痕,利用长纸带的折痕数量 作为参考,40 多个折痕的长度与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的距离数据 449600(万 千米)做比较,就能给学生在处理数据时一些启发。从远处着眼,学生能够更好 地对八颗行星进行布局,避免出现画不下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3.2《八颗行星》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