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第三章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 01 物理学物理学 03 心理学和认识论心理学和认识论 02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04 伦理学伦理学 本章概要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 吉拉城。17岁进入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20年。他的人生格言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不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力图 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自 己的哲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2、,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理论科学、实践 科学和语言艺术三类科学和语言艺术三类。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即后人所谓的形 而上学)、逻辑学、物理学和动物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 治学;在语言艺术中,他还著有修辞学和诗学。亚里士 多德建立了希腊哲学最全面的体系。 本章主要阐述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 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介绍: (1)逻辑学著作逻辑学著作:工具篇工具篇,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 分析篇、后分析篇、正位篇和辩谬篇六篇论文。 (2)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由不同时期的讲稿合成,因被安 德罗尼科编排在物理学著作之后而得名。在我国,苗力田先生翻译的 形而
3、上学可作为参译本进行阅读。 (3)自然哲学著作自然哲学著作:物理学物理学、论灵魂论灵魂、论生灭、动物 史等。 (4)伦理学著作伦理学著作: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了伦理学尼各马可了伦理学、政治政治 学学和1891年才发现的城邦政制总汇等。 (5)美学著作美学著作:修辞学和诗学。 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学物理学 01 运动的运动的“三本原三本原” 和和“双重本质双重本质” 02 四因说四因说 03 位置和时间位置和时间 04 天界和地界天界和地界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对研究对象作了这样的定义: “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形式,这些形态或形 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相分离。”就是
4、说,自然是运动着的自然是运动着的 事物的本性事物的本性。他认为,毕达哥拉斯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 是与事物相分离的形式,不能成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必物理学必 须在事物之中研究运动变化的原因、原则和形态须在事物之中研究运动变化的原因、原则和形态。 一、运动的“三本原”和“双重本质” 亚里士多德把以前自然哲学关于本原的争论归结为“一”还是 “多”、“不变”还是“变”两个问题。他认为,本原既不是一 个(如伊奥尼亚派和爱利亚派所说),也不是无限多。他综合各 派学说提出运动的本原是三个:质料、形式和缺乏。运动的本原是三个:质料、形式和缺乏。 质料是自然物的不变载体自然物的不变载体,使自然物在运
5、动变化中保持同一;形 式决定自然物的特定性质和状态决定自然物的特定性质和状态,一个形式相对固定,但由于自 身的缺乏(privation)而转化为另一个形式。事物从已有的形式事物从已有的形式 转化为所缺乏的形式,便完成了一个运动变化过程转化为所缺乏的形式,便完成了一个运动变化过程。 “三本原”说用对立面对立和转化的原则对立面对立和转化的原则来解释运动变化的现象, 是一种辩证辩证的运动观。 亚里士多德还用潜在和活动的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还用潜在和活动的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 他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活动潜在的活动”,认为活动和潜在的关系“可以 通过归纳从特殊事例中看出来”,大如成熟、
6、衰老、学习、治疗、 建筑等,小如减肥、行走、睡眠、观看等,所有自然活动,包括 人的身体活动和思想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从潜在到活动的过程。 事物从潜在到活动的运动是辩证的关系事物从潜在到活动的运动是辩证的关系: 首先,事物内部包含的运动潜能事物内部包含的运动潜能,无需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解释事 物的运动。 其次,潜在的活动是连续的连续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 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再次,潜在和活动的区分是相对的潜在和活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前一阶段运动的活动在下一 阶段运动中转化为潜在,只要事物内部的潜在和活动的差异及转 化不停止,它就会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最后,质料
7、是不活动的潜在,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事物因 而在运动变化中保持自身不变。 亚里士多德用“质料”、“形式”和“缺乏”,以及“潜在”和 “活动”等的辩证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把早期朴素唯物主把早期朴素唯物主 义的运动观提升到概念思维阶段义的运动观提升到概念思维阶段。因而,恩格斯称赞他是古代 “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中“最博学的人物”。 二、四因说 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思考原因就是在追问思考原因就是在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对于事物 的运动,可以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运动就有多少种“原因”。
8、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 种原因。 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 三、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三、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 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 他以雕塑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 力因是雕塑者,目的因是雕像的影响;以建筑房屋活动为例,认 为质料因是砖石等材料,形式因是建筑蓝图,动力因是建筑者, 目的
9、因是房屋的效用。 目的论目的论 在亚里士多德把“目的因目的因”,视之为自己独创性的发现。,视之为自己独创性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把自然看作是有目的的活动自然看作是有目的的活动。他认为,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 无目的之事。自然“明智地行使她的作品”,“追求可用的东西”, “寻找最好的东西”,“期待”某种结果,“不做任何无目的或不合理 性之事”,“总是眼看着最好的东西行动”。 在这里,虽然亚里士多德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但并不意味他认为自然 能够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意味自然必须满足人的目 的,他所强调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他认为一种自然倾向 会因受到另一
10、种自然倾向的阻碍而中止,或者出现偏差,这是偶然性的 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内在目的论内在目的论,与后来出现的外在庸俗目的 论(如说老鼠存在是为了给猫吃)有着根本不同,后者是对前者思想的 歪曲。 三、位置和时间 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性质的、数量 的和位置的的和位置的。比如,水变气是实体性质的运 动,生物的生长是实体数量的运动,天体运 行和地上事物的直线运动是实体位置的运动 即位移。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用很大篇幅讨论 位移 亚里斯多德认为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适合事自然位置适合事 物自身本物自身本性,如火的位置在上,土的位置在下,气和
11、水在中间。 每一事物都占据自己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位移。当事物受到 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就会发 生位移。被挤出的事物又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造成位移的连 锁反应。在连续的位移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每一事物都不会 丧失位置,每一位置中也不会没有事物。但因外力位移的事物内 也有朝向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的力量。事物在朝向自然位置移动 时作加速运动,如重物下落,空气上升;反之,它们在背离自然 位置时作减速运动,如重物上抛,空气下沉。 亚里士多德从位移运动观中得出一些重要推论。他认为宇宙整体 的位置是球形,因为宇宙中事物交换位置而发生的位移必定是一 个循环运动,最初开始移动
12、的事物所遗留的位置必定要被最后开 始移动的事物占据,这样才不会出现没有位置的事物或没有事物 的位置这样的结果。 他推论出:宇宙没有虚空,即自然害怕真空宇宙没有虚空,即自然害怕真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既在位置中、也在时间中运动。他对时间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既在位置中、也在时间中运动。他对时间的定 义是:义是:“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依先后而定”指均匀计数均匀计数的方式,“运动的数目”指均匀计数在某均匀计数在某 一时刻得到的数目一时刻得到的数目,每一个数目是当下的“现在”,运动的时间是由 一个个“现在”组成的系列。他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时间的
13、间断性表现在“现在”的前后之分,连续性表现为“现在”的 均匀延续。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时间的单元分析为“现在”,把时间解释为由 “现在”所构成的连续系列,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比较合理地解释 了时间的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单向度的连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单向度的连 续性等特点续性等特点。成为长期统治西方人思想的经典时间学说。另外,据现 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说法,这种时间学说与传统的“在场”的形而上 学有着密切联系。 四、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把移动分为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圆周运动两大类,其中圆周运动是 连续的、均匀的,而直线运动是断断续续的、变速
14、的。他据此得出圆 周运动比直线运动更完善的结论,作出了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地界即地球,被火、气、水、土火、气、水、土四种元素占据,四元素朝向或偏离自 己自然位置的移动是直线运动。因此,它们所构成的事物按照本性作 直线运动。地界的事物是可朽可朽的。 天界即地球之外的星体,第五种元素“以太以太”充满天界。以太作匀速 圆周动作,天界以及由以太构成的天体都是球形。天体的运动是连续 的、永恒的,因此天体是不朽的。 圆周运动虽然不会趋向静止,但必须从静止状态开始,因而需要一个 推动者才能开始运动。第一推动者本身不运动,否则又需要设立其他 推动者,陷入无穷的倒退。他认为,这个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就是 “神”,神
15、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 总之,古希腊自然哲学突破了神话世界观,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 德的物理学最终取代了神话世界观。 他的物理学按照自然本身说明自然,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 本倾向,具有理性和系统解释的特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 了认识物理世界的最高成就。 但其思想观点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比如,区分地界和天界时假 定以太,否认真空;用自然位置来规定位移的方向和速度,否认 匀速直线运动等。在随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世纪神学家把这 一理论僵化为教条,使它长久地约束着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甚至成为阻碍近代物理学发展的思想羁绊。 第二节第二节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01 对理念论的批
16、判对理念论的批判 02 逻辑学和逻辑学和科学科学 方法论方法论 06 “存在存在”概念的概念的 逻辑分析逻辑分析 04 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的理论理论 矛盾矛盾 05 实体的形式和质料实体的形式和质料 03 最高实体最高实体 亚里士多德提出: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一门研究存在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有一门研究存在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 科学。科学。” 他本人称之为第一哲学,也就是后来的形而上学。“形而上 学”(metaphysics)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物理学之后”, 具有“超越物理学”的本体论意义,即超越经验领域到达最 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样东西 不属于“存在
17、”的范围,“存在”的范围最广、地位最高; 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 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 一、对理念论的批判 把逻辑上的类概念说成独立存在的理念既无必要,又无用处。把逻辑上的类概念说成独立存在的理念既无必要,又无用处。 第一,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第一,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他认为,所谓理念或相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比如,“人”的理 念是一个个的人,“红”的相是具体事物的红色。有多少类个别事物或性质, 就需要设定多少个理念或相。其结果非但没有解释清楚个别对象与类概念的关 系,反而把需要解释的对象扩大了。 亚里士多
18、德与柏拉图之间的理论分歧就在于,理念是与可感事物理念是与可感事物 相分离的独立存在,还是可感事物之中的本质相分离的独立存在,还是可感事物之中的本质。他主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批判了柏拉图的“分离学说”。 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他认为,把理念或型相与个别事物分离开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 难: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能够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它们与可感事 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事物的可感性质?它们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能 够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他说,坚持理念论的人之所以无视这些困难,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他说
19、,坚持理念论的人之所以无视这些困难,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运动着的具体事物, 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 第三,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第三,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第三者第三者”的逻辑悖谬。的逻辑悖谬。 他认为,所谓“第三者”,是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 无限倒退。比如,为了说明一个人与他所属的理念“人”的相似,需要设定第 三个关于人的理念;为了说明这个新设的理念与所要说明的“人”之间的相似 之处,还要再设立新的第三者,如此循环无止境。 第四,用第四,用“分有分有”和和“摹仿摹仿”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事。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事。 亚
20、里士多德说:“把理念说成原型,其他的东西分有理念,那只不过是说空话, 带诗意的比喻而已。” 柏拉图的理念论把事物本质与事物分离开来,把普遍概念夸大为客观存在的精神,柏拉图的理念论把事物本质与事物分离开来,把普遍概念夸大为客观存在的精神, 反映了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亚里士多德找到并击中了柏拉图理论的要害,正如反映了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亚里士多德找到并击中了柏拉图理论的要害,正如 列宁所说的:列宁所说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 唯心主义的批判。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21、,他第一次详细而完整地研究了 概念、定义、判断、推理、证明的形式和思维的一般规则。形式 逻辑所研究的形式和规则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内容密不可分。亚 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实际上是其哲学的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通常不区别词和词所表述的对象不区别词和词所表述的对象,例如,他在判断的 主词与存在的主体,概念的定义与概念表达的本质上,把“是” 动词或分词与事物的存在或本质相等同,往往不加区分。当然这 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混淆语言与实在。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逻辑学是研究 如何通过词句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语言只是思想的符号,通过如何通过词句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语言只是思想的符号,通过 思想指示实在。思想指示实在。
22、亚里士多德从判断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角度,深入研究了主词与谓词的亚里士多德从判断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角度,深入研究了主词与谓词的 意义和类别。意义和类别。 他认为主词和谓词作为单词,本身既不真也不假;但谓词在判断中对 主词的表述却有真假之分,如果表述符合事实,则谓词为真,否则为 假。 亚里士多德把谓词分为四类:种属、本质、特性和偶性。亚里士多德把谓词分为四类:种属、本质、特性和偶性。 他认为,本质由定义表示,定义等于属加种差,特性是非本质的专用 属性,偶性是非本质和非专用的属性。比如,在表述主词“人”的谓 词中,“动物”是属,“有理性”是种差,“有理性的动物”是本质, “能学习语法”是特性,“站着”是
23、偶性。在四谓词中,种属同时也 能作主词。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的名词是个体的专名,如“苏格 拉底”。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是是”动词及其分词与系词动词及其分词与系词“是是”的不同意义,认 为前者表示主词和谓词指示的存在,后者在判断中把谓词归属于主词, “S是P”的意思是“P属于S”。系词的归属意义系词的归属意义可以说明三段式规则为 什么有必然性。 比如,被他当作完善三段式的第一格的AAA的形式是:所有B是A,所 有C是B,因此所有C是A。当系词“是”的意义为归属时,这种三段式 表达了“A属于B,B属于C,因此A属于C”的传递关系,其必然性是自 明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方法就是三段式的必然推理
24、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方法就是三段式的必然推理。 他说:“在所有情况下,我们因证明而知。所谓证明,我指产生科学 知识的三段式。”亚里士多德把所有理论科学等同于运用三段式推理亚里士多德把所有理论科学等同于运用三段式推理 的的“证明科学证明科学”,证明科学以数学为典范,包括经验科学。经验科学 对原因的研究属于演绎知识,结论的演绎是从原因推导结果,或由结 果追溯原因的过程。 三段式虽然可以证明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关系,但却不能证明不能证明 前提自身前提自身,企图用其他三段式证明一个三段式前提的结果,或是 循环论证,或是导致无限循环。 亚里士多德肯定归纳、抽象和直观对于证明三段式前提的重要作 用,但认为
25、那是理性灵魂的功能,不是逻辑学研究的问题。在逻 辑学中,他研究一种不同于演绎证明的推理形式,称之为辩证推 理。 辩证推理辩证推理可以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前提中验证何者为真;如果从一 个前提推导出的结论比与之矛盾的前提推导出的结论更加可信和 确定,那么便达到了验证这个前提为真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也把辩证推理称为辩证法把辩证推理称为辩证法,但认为它不同于柏拉图的 辩证法,他说:“哲学要求的能力与辩证法的性质不同辩证法 只是批判,而哲学要求知识。”在谈到自己的辩证法时,他说: “每一个辩证学者就是用三段式艺术来验证的人。”亚里士多德 的辩证推理在中世纪影响很大,经院哲学家的辩证法其实只是验 证三段式前提
26、的辩证推理。 现在通常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但他的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并不矛盾。恩格斯指出,亚里士多 德“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但亚里士多德 的逻辑学重视演绎,没有专门研究归纳的方法,也没有 自觉发展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 “证明科学”的观念束缚了经验科学的发展。在亚里士 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尤为紧 密,以至于形式逻辑“非此即彼”的形式(矛盾律和排 中律)成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 三、 “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逻辑和哲学史结合起来,其逻辑学著作中包含很多 形而上学的思想,而在形
27、而上学中进行的大量分析论证,也依赖 于主谓逻辑和“是”动词的用法。 他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个东西存在,但一切存在都与一 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 实体。” 这里的“存在”(to on)为“是”(eimi)动词的中性现在分词, “实体”(ousia)为“是”动词的阴性现在分词。亚里士多德认为, 从词意上并不能说明“存在”的中心意义为什么是“实体”,他从分 析系词“是”的逻辑功能出发,全面地阐述了“实体”的意义,说明说明 系词系词“是是”的三种逻辑功能对应于的三种逻辑功能对应于“实体实体”的三重意义。的三重意义。 (一)实体与属性(一)实体与属性 亚里
28、士多德依据系词系词“是是”联结判断主词和谓词的用法联结判断主词和谓词的用法,区分实 体与属性。 他说:“某些东西,我们说它们存在,因为它们是实体,另一些 东西则因为它们是实体的属性,还有一些东西则因为它们是趋于 实体的过程、实体的毁灭、缺乏、性质,或者是实体的产生,生 成,或者是实体的相关者,或者是所有这些东西以及实体自身的 否定。” 实体实体 和和 属性属性 都被陈述为存在。都被陈述为存在。 独立独立 存在,不存在,不 依赖其他依赖其他 东西而存东西而存 在。在。 必须依附必须依附 于实体才于实体才 能存在。能存在。 他说:他说:“只是由于实体这只是由于实体这 个范畴,其他任何范畴才个范畴,
29、其他任何范畴才 能存在;实体必定是首要能存在;实体必定是首要 的,即,非限定意义上的、的,即,非限定意义上的、 无条件的存在。无条件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按照词所表述的内容,区分出十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按照词所表述的内容,区分出十个范畴: 实体实体 主词范畴主词范畴 谓词范畴谓词范畴 “属性属性”(共九个),分别(共九个),分别 是:是: 实体的“数量”、“性 质”、“关系”、“位置”、 “时间”、“姿态”、“状 态”、“活动”和“受动”。 他把他把S和和P的逻辑区别当作实体优先的存在论区别的逻辑区别当作实体优先的存在论区别。 他说:“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序
30、上、时间上都在先。” “定义是优先”指实体是本质实体是本质,而属性是特性和偶性;“认识顺 序上优先”指首先认识存在是一个实体首先认识存在是一个实体,然后认识这个实体有什 么属性;“时间上优先”指实体首先存在实体首先存在,其次才有依赖于实体 的属性。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实体被当作属性附着的“基质基质” 或或“支撑点支撑点”,即使把所有性质从一个事物中剥离出去,这个事 物的基质仍然存在,哲学家们因此断定实体先于、独立于属性存 在。 (二)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二)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主词可被分为两种: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 的专名,的专名,以及既可作主既可作主词、也可作谓词的种
31、属。词、也可作谓词的种属。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说:“实体在最真 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 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例如,个别的人 或马。在第二性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指的是包 含第一实体的种,以及包含种的属。例如,个 别的人包含在人的种之中,而人又包 含在动物的属中,因此,人和动物 被称作第二实体。” 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本体论的区分,或被转变为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本体论的区分,或被转变为 专名与通名关系的语言哲学问题,或被转变为殊相与共相关系的认识论专名与通名关系的语言哲学问题,或被转变为殊相与共相关系的认识论 问题。问题。 (三)第一实
32、体和形式(三)第一实体和形式 “S是Df”是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示主词与定义之间 的等同关系,主词与定义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不变,如“人是有 理性的动物”与“有理性的动物是人”的意义是等值的。按照思 想(定义)和存在(实体)同一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 学中认为定义表述的本质和主词指称的实体相等同,本质就是中认为定义表述的本质和主词指称的实体相等同,本质就是 实体本身实体本身。他说:“定义是本质的表达,本质在完全的、首要的 和无条件的意义上被归诸实体。”“本质和形式是等同的”, “形式和本质是第一实体”。这里的“形式”与柏拉图所说的 “理念”或“相”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词(eidos)
33、,指普遍本质。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第一实体究竟是第一实体究竟是范畴篇范畴篇中所说的个别中所说的个别 事物,还是事物,还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中所说的普遍形式?中所说的普遍形式? 四、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第一实体,当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专名指 称的个别事物时,他说第一实体是“这一个”(tode ti);当 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定义表述的本质时,他说第一实体是“其所 是”(ti estin),实体自身即是无形的普遍本质。他的第一实 体理论动摇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第一种接近唯物主义, 第二种则接近唯心主义。 如列宁所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处处混 合起来,而又处处
34、显出客观逻辑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矛盾有 以下两个认识论根源。 第一,他并没有混淆共相与殊相的外在关系与内在关系第一,他并没有混淆共相与殊相的外在关系与内在关系。 当他批评柏拉图理念论时,他正确地指出柏拉图把共 相与殊相分离开来;当他肯定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时, 他正确地看到个别事物中包含着谓词所陈述的普遍属 性。但是,当他肯定第一实体是形式或本质时,他重 蹈了理念论的覆辙,把形式或本质当作独立于个别事 物的存在。他因为不懂殊相包含共相、普遍性寓于个 别性之中这个“辩证法精髓”,而陷入唯心主义。 第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依据第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依据“是是”的逻辑功
35、能来确的逻辑功能来确 定定“存在存在”意义的做法意义的做法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使他的理论更为详尽和细致,提 高和发展了西方哲学的逻辑思辨水平。但他在讨论存在 (实体)与思维(“是”的逻辑功能)的同一性时,把个 别事物当作第一实体,肯定的是唯物主义的同一性;把形 式当作第一实体并明确否认质料也是第一实体,肯定的是 唯心主义的同一性。 马克思、恩格斯引用美国经济学家托库伯的一段话揭露普鲁东的 唯心论时指出:“人们给被称为社会的精神实体(the morale entity)即文法的存在(the grammatical being),硬加上一些 实际上只存在于那些无中生有的人们的想象中的属性。”这
36、一批 评也适用于古希腊哲学家不加区别地把“存在”概念等同于语法 系词的做法。亚里士多德把用以说明现实存在的实体变成“文法 的存在(或是者)”,因此不可避免地也陷入了唯心论。 五、实体的形式和质料 亚里士多德不但是逻辑学家,也是注重经验研究的哲学家。在阐 述“存在”和“实体”等概念的内在逻辑的同时,他还深入思考 经验世界中的具体实体,认为具体实体既然处于运动之中,它就 有活动和潜在两个方面。他把活动等同为形式,把潜在等同为质 料;一切具体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两方面成分构成。 根据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所占的不同比重,亚里士多德把具 体实体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
37、在越多,则形式或实体的质料或潜在越多,则形式或 活动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越低活动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越低;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具 体实体沿着形式或活动越来越多的方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何 质料的纯形式和没有任何潜在的纯活动。 他在他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中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的世界等级中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的世界等级: 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 第二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第二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 第三类是永恒不动的实体第三类是永恒不动的实体 最高实体,不属于经验世界最高实体,不属于经验世界 天体天体 个体个体 神神 可感、具体的实可感、具体的实 体,由形式和质体,由形式和质 料组成,
38、属于物料组成,属于物 理世界理世界 六、最高实体 “神神”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实体的代名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实体的代名词,它有三重意思:第一, 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第二,纯形式或纯活动纯形式或纯活动;第三,纯思想。纯思想。 形而上学从批评柏拉图割裂感觉与理智、个别与普遍、运动与静 止开始,结束于没有质料的纯形式、不运动的推动者和没有感性对象 的纯思想,充分反映了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希腊哲学的理神论传统,没有陷入神人同形同性论 的窠臼。他所谓的神不是有人格、创世的神,更不是对之顶礼膜拜的 宗教的对象。对他来说,对神的追求是纯思辨活动,是智慧和
39、幸福的 顶点;研究神学是哲学的最高境界,不包括实用或实践的动机与利益。 他认为,人与神之间无友谊可言,因为神不会报答人对他的爱,人也 不能用爱的情感去对待神。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他选择了“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聚集点,用“存在”概括了诸 如“本原”、“存在”、“本质”、“一与多”、“不变与变”、 “善”、“真理”等研究对象,克服了他之前哲学缺乏统一的研 究对象的缺陷,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多层次、全方位系统研究,以 及追根求源的理性探索和承上启下的历史批判考察。但他把形而 上学归结为神学,把最高的哲学原则或最高实
40、体冠以“神”的名 称,在物理领域之外设立一个超自然的神圣领域,这为形而上学 与各种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神学结盟开辟了道 路。人们把西方的形而上学归结为“形而上神学”传统,原因 正在于此。 第三节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心理学和认识论 01 灵魂的三种功能灵魂的三种功能 02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 03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一种有生命的事物特殊运动的原因,把对 灵魂的研究归属于自然哲学。他认为,人的灵魂的特殊功能是认 识活动,而认识活动及其原因由低到高逐步上升,他把自然哲学、 灵魂学说和形而上学熔铸为一体,构成调和感觉主义和理智主义 的认识论。 一、灵魂的三种功能 亚里
41、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说,吸收前人思想是为了“得益于他 们好的意见,避免他们的错误”。他批评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把 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的观点,另一种是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 个分离实体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有生命实体的形式或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生命的事物比无生命的事物更高级,灵魂只 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无生命的事物没有灵魂,这一观点在 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古代流行的“万物有灵论”。 他给灵魂下的定义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以及相应的朽灭)”。 前者说明灵魂是身体的形式,后者说明灵魂是生命的一般功能, 即靠自身摄取
42、营养和生灭的功能。他认为,生命和一切运动过程 一样,具有潜在和活动两个方面,潜在即身体的潜能,灵魂使身 体的潜能转变为生命活动;同时,灵魂是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 动的功能,灵魂的功能是身体活动的自因和内因,与无生命物体 位移运动的原因完全不同。 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实体分为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灵魂也相应分为植物、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实体分为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灵魂也相应分为植物、 动物和人类的灵魂动物和人类的灵魂。 植物植物 动物动物 人类人类 植物灵魂植物灵魂 感性灵魂感性灵魂 理性灵魂理性灵魂 消化繁殖消化繁殖 除了消化繁殖,除了消化繁殖, 还有感觉、欲还有感觉、欲 望、自行行动望、自
43、行行动 理性思维理性思维 生命生命 功能 功能 功能 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在逻辑上按照属和种的顺序排列。 植物灵魂是所有灵魂的属,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中。动物灵 魂是植物灵魂的一个种,由植物灵魂(属)加感性功能(种差) 构成。人类灵魂是动物灵魂的一个种,由动物灵魂(属)加理性 功能(种差)构成。 由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一个著名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由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一个著名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上由普遍到特殊的关系,在事实上表现为 由低到高的等级,较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低到高的等级,较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因此,动 物灵魂亦有消化和繁殖的功
44、能,人类灵魂也有动物灵魂的全部功 能。这意味着灵魂既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个复合体,而是生 命的特殊和普遍功能的有机结合,特殊寓于普遍之中,属的功能 寓于种的功能之中 二、感性认识 亚里士多德从活动和对象两个方面分析了感觉的性质亚里士多德从活动和对象两个方面分析了感觉的性质。 从活动活动看,他认为感觉可分为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五 类简单活动,每一类活动都与一个感官相对应,感觉就是感官的 运动。他还设想存在着一种通觉通觉,通觉伴随着每一种简单感觉, 如视觉所见的形状和颜色与触觉所感受的硬度、味觉所感受的味 道相统一等。与通觉相对应的感官就是心脏,心脏是“感官的统 一主宰”,因为“心脏是血
45、液的源泉和首先出现的场所”。凡有 感觉活动的器官都有血液,而血液来自心脏的运动,心脏在供给 感官血液的同时传递着通觉,把各种感觉统一起来。 就对象对象而言,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 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就是说,感 觉的认识对象是感性事物的形式,而不是感性事物的质料。 他把灵魂比作蜡块,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而撇开金或铜等构成 图章的质料。“蜡块”比喻蕴含着两个方面的涵义: 第一,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 第二,在外在对象作用于感官之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 觉。 亚里士多德采用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同类相知”的认识论原则, 认为感性事物的质料作用于
46、感官的质料,感性事物的形式作用于认为感性事物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感性事物的形式作用于 感官的形式感官的形式。他说,过强的刺激作用可以毁坏感官,只能用质料 对质料的撞击作用来解释,如外物对琴弦的打击。可感事物的质 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不可感的,感觉的只是 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在事物的可感形式,感性认识的结果是可感 形式压在灵魂上的印象。 三、理性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是理性灵魂的特殊功能、活动和内容,是 人类灵魂除去动物灵魂所执行的那些功能之后剩余的核心要素。 他认为,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具有连续性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具有连续性。 从认识对象认识对象上说,感性认识接
47、受的可感形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感性认识接受的可感形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扁鼻状”这一可感形式虽然来自对某个人(如苏格拉底)的 感觉,但也适用于其他众多个体的鼻子形状。 从认识活动认识活动上说,感性认识不仅是感觉和印象,而且包括想象和感性认识不仅是感觉和印象,而且包括想象和 记忆记忆。想象和记忆是介于感觉和理智之间的活动,记忆恢复、重 复过去所接受的可感形式,想象把可感形式加以整理、归纳和安 排,产生出一些从未接受过的印象,构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 识的一个中间环节。 亚里士多德说明了理智的活动和对象。他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 的活动,理智活动的原因在理智自身,而不像感觉活动那样,来 自外部事物
48、的作用。此外,如同感觉的对象的可感形式一样,理 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对于理智如何把握可知形式,亚里士多德说:“理智是形式的形 式,感觉是可感事物的形式。只有可感的、有形的物体才能独立 地存在,可知形式包含在可感形式之中,两者都是从可感事物中 抽象出来的不同状态和性质。因此,没有感觉的印象,人们不能 知道或理解任何东西。在科学认识中,思想把握想象的印象。这 些相似的东西在撇开质料的情况下被感知。” 这句话反映了认识的三个阶段:这句话反映了认识的三个阶段: 首先,感觉接受首先,感觉接受 可感形式,可感可感形式,可感 形式蕴含着可知形式蕴含着可知 形式,只是此时形式,只是此时 理智尚未发生作理智尚
49、未发生作 用,因此对可知用,因此对可知 形式毫无认识。形式毫无认识。 其次,想象对众其次,想象对众 多可感形式加以多可感形式加以 比较、归类,把比较、归类,把 相似的可感形式相似的可感形式 想象为同一个印想象为同一个印 象,这是可知形象,这是可知形 式的雏形。式的雏形。 最后,理智作用于最后,理智作用于 想象的印象,把可想象的印象,把可 知形式从可感形式知形式从可感形式 中完全抽象出来,中完全抽象出来, 产生出普遍概念。产生出普遍概念。 评价:评价: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基本倾向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他肯定认识源 于感觉,揭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承认了感性 认识反映感性对象,理性认识把
50、握事物本质,看到了理性分类、 概括和抽象的能动性。 但他把认识对象的形式与质料截然分开,认为只能认识形式,不 能认识质料,他不能理解人的理智如何从个别的感性形式中抽象 出普遍的形式,假定在人的理智之外有一个永恒不朽的“主动理 智”,从上到下地推动人的“消极理智”进行抽象活动,为唯心 论和神学认识论留下余地,造成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理 智决定论、关于个人灵魂有朽与理智不朽问题的长期争论。 第四节第四节 伦理学伦理学 01 幸福主义幸福主义 02 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 03 中道学说中道学说 04 政治伦理观政治伦理观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和物理学一样具有目具有目 的论的特征的论的特征。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