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卖家):163笑对人生 文档编号:1589683 上传时间:2021-07-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 14 观潮教案观潮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正确书写“据说、 横卧、人声鼎沸、沸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联 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 受。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

2、引题:同学们,你们看过海水涨潮吗?(出示海水涨潮的课件,播 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描述钱塘江大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的 景象。) 2、师: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怎么样?请你介绍或 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那么,作者眼里的钱塘江大潮又是 怎样的呢?通过预习, 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词 语。(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天下奇观) 3、(课件出示“观”)设疑:什么是“天下奇观”?“观潮”中的“观” 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 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为

3、什么钱塘江 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快去读读课文吧。 2 / 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的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 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 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纠正读音。(课件出示生字词) 4、指导难写、易错的字:“卧”字要注意笔顺和笔画,第六笔是一画“竖 折”。 5、指导读音:多音字“闷”在“闷雷”一词中读 mn;“薄”在“薄雾” 一词中读 b;“号”、涨等。“震、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6、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解决:“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

4、荡、 山崩地裂、人声鼎沸、若隐若现、漫天卷地、奇观、屹立、笼罩、齐头并进、人 山人海”等词语。 7、(课件出示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 潮的? 8、交流读文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9、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自然段):总写了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2 自然段):潮来前的景色和人们的表现。 第三部分(3、4 自然段):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5 自然段):大潮离去时的景象。 11、分组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3 / 14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 1、这节课

5、,我们继续学习观潮。(板书课题)我们虽然没有亲自欣赏 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但是通过阅读和展开想象,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大自然 创造的奇异景象。 2、(课件出示问题)请大家回忆,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 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汇报: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 的。(教师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潮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潮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笔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景象。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喜欢“潮来前”景象的分 为一组;喜欢“潮来时”景象的分为一组;喜欢“潮

6、头过后”景象的分为一组。)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情况。 3、各小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汇报。 潮来前: 预设: 生 1:我们小组通过读第 2 自然段,体会“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 人的心情,并把描写潮来前景象的重点词语画了出来。(如:薄雾笼罩宽阔 若隐若现) 生 2:我通过品读这些词语,有这样的感受:江面很宽,薄薄的云雾笼罩着, 非常壮观和美丽。(教师随机板书:横卧薄雾笼罩若隐若现) 生 3:我找到了一句话:“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 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我们小组从这里体会到了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出示 课件) 生 4:我通过朗读“大家昂首东望,等着

7、,盼着”这个句子,体会到了观潮 人的急切心情。 4 / 14 4、教师小结:潮来前,作者通过对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 了一个“奇”字。(出示课件)潮来前的景象,结合课件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潮来时: 预设: 生 1:我们组通过仔细读课文的第 3、4 自然段,找出了体现潮来时的特点 的语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 起来。)(课件出示) 生 2:我还知道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8、,把大潮来时 的形状、颜色、声音描写得生动形象,震撼人心。 生 3:老师,我还知道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师:了不起!能具体说说吗? 生: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远:抓住潮的声、形来 写潮来时的景象:隆隆的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宏伟:白线很快 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 文中插图)“白浪翻滚”“白色战马”写出了潮水的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视频资料)(教师随机板书: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气势雄伟) 5、

9、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几个自然段,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 累起来?老师说意思,同学们对词语,看谁对得又准又快。(人声鼎沸、山崩地 裂)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潮来时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 读,再进行赛读,最后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 到大。) 7、(课件出示优美的轻音乐)指导学生背诵。根据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 景象,练习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 / 14 潮头过后: 生:我们组从课文的第 5 自然段体会到了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8、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说明时间短暂;“潮头奔腾西去”, 说明潮水退去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平静后

10、,江水已涨了两丈来 高,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请看课件:潮退后的图片。) 9、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余波汹涌)现在,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1、学完课文,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课件出示:课文 回顾)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呢? 2、请同学们一边观看播放的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一边编导游词,可以 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经过整理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3、请几名同学说说导游词。 预设: 生:亲爱的游客们,你

11、们好!欢迎加入“钱塘江大潮”旅游团,我是你们的 导游,大家叫我姜导就可以了!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你 们能来到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观潮,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所以 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钱塘江边,钱塘江大潮 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奇观”! 四、拓展延伸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钱塘潮的著名诗句)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七绝观潮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

12、来。(明)王在晋望江台 五、巩固练习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观潮”,一起来闯关吧! 6 / 14 六、小结六、小结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背熟第 3、4 自然段,并且继续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 的著名诗句并把这些诗句背诵下来,好吗?下课! 观潮说课稿观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 课观潮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 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 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学生只

13、有在教师 的引领下,体会文本情感,再用朗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 的了解文本内容,感受阅读的快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 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自然奇观”这一专题展开。单元的训练重 点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八月十 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赞叹钱塘江秋潮的诗 句。钱塘江以其奇特壮观的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观潮 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 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 见其景。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 7 / 14 的表达方法。

14、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 等词语。通过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练 习背诵第 3、4 自然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的基础上,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 思想感情。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课文的重点段中,按空间、时间的顺序 进行了形象的描写,而这些学生通

15、过自己读书很难体会出来,就需要 教师的引导,辅以有效的指导方法。所以我把理解有关“潮来之时” 的记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有序练习背诵定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 8 / 14 伟壮观的大潮景观。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 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课文文质兼美, 意在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想象奇观,深入品读重点的词句,并能 熟练运用,因此,我把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提高学生品 味词句的能力定为本课难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基本掌握了借助字典、词 典和

16、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所以可以从理解文章入手,在引领 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 律。 三、教学方法: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思路 是:紧扣一个“读”字,抓住课文重点词句,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参与 解读文本,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走进 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读中感悟文景文情,读中 感悟修辞特点与表情达意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在课堂教学中,我构想通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身临其境,感 受文景品读感悟,体会奇观回归整体,感悟写法这四个环节 来组织教学。 (一)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此环节重点掌握

17、多音字“闷、薄、涨、颤、号”的字音“横卧” 9 / 14 的“卧”字的书写笔顺及“观潮” “奇观”中“观”字的不同意思, 做到扎实有效的学词。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路,课文是按 照潮来时、潮来中、潮来后的时间顺序描写的,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潮来时潮来中潮来后 (二)身临其境,感受文景 以往的观潮教学,潮中和潮后是学习的重点,而课文的第二段中 观潮的位置,往往被一带而过。 观潮在哪儿观?怎么观?如何创设一种情境,让读书学文的过程,成 为身临其境的观潮过程,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前往海宁市盐官镇观潮的 游客,在那里人声鼎沸,在那里欢呼雀跃,在那里叹为观止。 于是,我抓住课文第二段的观潮方位描写,

18、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走近 钱塘江大堤。 我出示一张游客观潮的图片, 转换角色、 创设情境: “今 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我们来到海宁市的盐官 镇。 ”看到观潮的游客了吗?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现在是面北 朝南,(让学生认清自己所在的方位) 。 引学: 我们的东面? (是大海) , 我们的脚下?(既是钱塘江的入海口,也是大海涨潮时回流钱塘江最 浪高水急的地方) ;我们现在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学生读完该段的后半部分: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我们昂首 东望,等着,盼着。 ”进而体会潮来前的平静。 (三)品读感悟、体会奇观 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是全文的精髓,是学生了解大潮雄伟、壮观并

19、 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景物写法的重点段落,是整节课教学的重 10 / 14 点,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凸现对重点的处理。 品词析句、画批指导; 读中想象,如临其境; 读中积累,指导背诵; 理清顺序,领悟写法。 意在通过确立训练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为实现文本与读者心灵 的沟通,使学生情感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真正感悟大潮的雄伟、壮 观。 1品词析句、画批指导 自读课文 3-4 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天下奇观的?用直线 画下来,可在旁边简单写写批注。此教学环节预设学生会出现的问题 是:1.画句子直奔第四自然段。2.只会画、不会批,以至于批注流于 形式。我的指导方法是:预设:如学生只找

20、到了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可提示学生,观潮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也是奇观,引导学生在第 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而画批地指导, 可用实物投影展示语文书, 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批注,让学生每节课都在书上批一至两处,长此 坚持,学生的语文素养必有提升。 2读中想象,如临其境 学生大多没有亲眼目睹过大潮的景观,缺少类似的经历,这对理解课 文、感受大潮的声势和形态造成一定的障碍,在这里采用古诗与文章 中的精彩句段对照学习的方式,力求突破这一重点。 首先:出示古人诗句: 11 / 14 范仲淹: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 李廓: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 教师引导:钱塘潮气势非凡,多少

21、文人墨客观此奇景,有感而发,写 下佳句,流传至今。 找一找,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文中哪几句的景象, 自己读一读, 比一比。 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写出了同样的奇观。 结合诗句理解“横贯”的意思,那就是: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 通过古诗中形象的比喻,进而理解了文中句子的意思。 文中形容声音巨大的句子是: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 得颤动起来。再对照相关的古诗,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 潮。 ”进一步加深了感受。 接下来处理比喻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 起来。 ” 一组图片出示:浪潮与万马

22、奔腾对比,从颜色,从气势,体会比喻的 贴切与巧妙。 通过指导朗读,想象壮观的景象。 朗读中想象既有利于学生领悟江潮的气势,也有利于以情导读,使学 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将朗读引向深入。 读,应求形式多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据不同段 落的学习内容、 训练任务、 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读法。 在本教学环节, 我采用齐读的形式,这样训练面大,又营造了浪潮的气势。 12 / 14 三、四自然段师生合作读,教师读观潮人的变化,学生读潮的变化, 从左边第一行的学生读,然后第二行加入、第三行、第四行,直到全 班同学的加入,在“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来。 ”中结束

23、,好一会,琅琅的书声还像在教室中回荡。 读后,再适时出示潮来时的视频,加强感受。 3读中积累,指导背诵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通过各种形式的大 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 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课文的三、 四两个自然段要求背诵, 在背诵之前,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背诵这两个 自然段,有什么好的方法?通过上面的大量读中感知,学生会找到可 以按照时间、大潮的由远及近(空间) 、前后联系等来记忆。 此时,教师再出示插图及表示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的词语,辅助学生 背诵,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4理清顺序,领悟写法 其实,在学生

24、交流背诵方法的时候,也就明确了三、四自然段的写作 顺序,那就是由远及近。 对于描写观潮人表现得句子,在课上不作重点处理,只是让学生找一 找段中描写观潮人的语句,看看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重点词语 “人声鼎沸”的体会,感受到加入了对观潮人的描 写,更能衬托出真是天下奇观,所以,才引得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 13 / 14 也与第二自然段的人们的表现相照应。 四、回归整体,感悟写法 看板书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领略了这一天下奇 观,更学习了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增长了语文知识。 作业的布置:课下,请同学们也用这种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把雷雨的气 势和壮观写出来。 板书设计: 潮来前

25、观潮潮来时由远及近 潮来后 观潮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 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 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文是按 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 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 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 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是理 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

26、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14 / 14 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 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 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 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不足之处是,对于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 年级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 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对学生的理解,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感 线还是按老师的设想去落实,是否有情感灌输之嫌呢?在课堂的整体把握、调控 上,还不够灵活、多样。在读的方面,在生生互动、点评做的不够好。 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doc)为本站会员(163笑对人生)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