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突破二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性情神态善体悟,实实在在学虚词 第 六 章 专题三 18个虚词 常见副词 复音虚词 准确辨析八个虚词的易混用法 内容索引 文言虚词 18个 虚词 常见副词 复音 虚词 理解必备知识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 这里的 “ 相对 ” 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 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数量词 )的范畴 ,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 、 副词 、 介词 、 连词 、 助词 、 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 , 会有虚词的义项 , 也会有实词的义项 , 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 , 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 。 一 、 18个虚词
2、 考试说明 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 18个:而 、 何 、 乎 、 乃 、 其 、且 、 若 、 所 、 为 、 焉 、 也 、 以 、 因 、 于 、 与 、 则 、 者 、 之 。 因为这 18个虚词是考试的重点 , 所以必须逐个掌握 。 掌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依据位臵处理好用法和意义的关系 。 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 , 难点是用法 。 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 “ 用法 ” 。 所谓 “ 用法 ” 主要指词性 , 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 “ 用法 ”决定 “ 意义 ” , “ 用法 ” 不同 , 则 “ 意义 ” 也不同 。 而决定 “ 用法 ”和 “ 意义 ” 的往往是该虚词在句中
3、的位臵 , 例如 “ 焉 ”“ 与 ” 两词 ,放在句首 、 句中 、 句尾 , 其用法和意义是不大同的 。 因此 , 位臵是判断虚词词性和用法的最重要的依据 。 2.重点掌握 6个高频虚词 。 所谓高频虚词 , 就是指在高考试卷中反复考到的虚词 。 根据近五年的统计 , 高频虚词主要指:以 、 而 、 其 、 之 、 于 、 为 。 1.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 “ 以 ” 的意义和用法 。 且 以 一璧之故 , 逆强秦之欢 , 不可 ( 廉颇蔺相如列传 )_ 还军霸上 , 以 待大王来 ( 鸿门宴 )_ _ 余船 以 次俱进 ( 赤壁之战 )_ _ 是时 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 五
4、人墓碑记 )_ _ 教材助解 答案 介词, “ 因为 ” 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 译为 “ 以便 ”“ 用来 ”介词 , 表示动作 、 行为的方法或方式 , 可 译为 “ 按照 ” 介词 , 表示动 作 、 行为的凭借 , 可译为 “ 用 (凭 )? 身份 ” 予分当引决 , 然而隐忍 以 行 ( 指南录后序 )_ _ 秦亦不 以 城予赵 , 赵亦终不予秦璧 ( 廉颇蔺相如列传 )_ _ 武 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苏武传 )_ 欲 以 客往赴秦军 ( 魏公子列传 )_ _ 樊哙侧其盾 以 撞 ( 鸿门宴 )_ 答案 连词,相当于 “ 而 ” , 介词,起提 宾作用 , 可译为 “
5、把 ” 介词 , 表示 “ 在 ? 时候 ” 译为 “ 和 ”“ 跟 ”介词 , 表示动作 、 行为的对象 , 可 连词 , 表承接关系 , 可译为 “ 而 ” 表示修饰 日削月割 , 以 趋于亡 ( 六国论 )_ ? 晋侯 、 秦伯围郑 , 以 其无礼于晋 , 且贰于楚也 ( 烛之武退秦师 ) _ ? 固 以 怪之矣 ( 陈涉世家 )_ 答案 连词 , 表结果 , 可译为 “ 以至 ” 连词 , 表因果关系 , 可译为 “ 因为 ”“ 由于 ” 同 “ 已 ” , 副词 , “ 已经 ” 2.说出下列句中加颜色 “ 而 ” 的意义和用法 。 侣鱼虾 而 友麋鹿 ( 赤壁赋 )_ 臵之地 ,
6、拔剑撞 而 破之 ( 鸿门宴 )_ 轲自知事不就 , 倚柱 而 笑 ( 刺客列传 )_ 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 ( 荀子 劝学 )_ _ 未有封侯之赏 , 而 听细说 ( 鸿门宴 )_ _ 答案 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连词 , 表修饰关系 , 可不译 “ 而且 ”“ 并且 ” 连词 , 表递进关系 , 可译为 连词 , 表转折关系 , 可译为 “ 然而 ”“ 可是 ” 籍吏民 , 封府库 , 而 待将军 ( 鸿门宴 )_ _ 人 而 无信 , 不知其可也 ( 论语 )_ 某所 , 而 母立于兹 ( 项脊轩志 )_ 赂秦 而 力亏 , 破灭之道也 ( 六国论 )_ _ 答案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 连词 , 表假设关系 , 可译为 “ 如果 ” 人称代词 , 可译为 “ 你的 ” “ 因而 ” 连词 , 表因果关系 , 可译为 “ 为了 ”“ 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