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610313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语 文文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 形码粘贴处” 。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

2、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 诗画同质,直到菜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 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

3、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 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 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 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 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 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 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

4、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 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奧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 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 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 “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 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 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 物体 , 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 , 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 换句

5、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 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 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 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 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 “我弯 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 ,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 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

6、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菜辛也 谈到这个问题,他说: “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 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 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 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 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

7、“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这里 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 “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 事,二者各得一” ;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 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 “情”和“物” “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 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 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 “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 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

8、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 “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 ” “止能 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 : “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 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 ”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 他“止能画一声” 。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 ,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 。 他写“三声” ,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 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 、 “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 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 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 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 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 在描述一件事情时, 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

10、 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 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 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 实没有道理。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 D.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 请

11、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 分) 5.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 分) (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石门阵石门阵卞之琳 “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 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他一看来势不炒,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 头烂额,逃回了原路。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12、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 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 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他的 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 鬼子兵。 ”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 ”大家一起想。 果然 “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 ” 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 了一

13、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 “ 开步走! 他们下来了,那五十个鬼子,骑了马。 ” “这条镇不是就完了吗?”宋长发很担心地插上了一句。 王木匠没有理他,干咳了一声,接下去: “骑了马,得意洋洋!瞧,第一个麻子,腰板挺得多直啊。瞧,第二个是八字胡子, 第三个是小耳朵。小耳朵回过头来,看后面跟来的都很威风,就把头昂得高些。 “小耳朵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闺阁房里。 “八字胡子的心是在一家老百姓的铁柜里。 “麻子的心

14、是在一家老百姓的猪圈里。 ” “真不是好东西! ”谁的声音?李矮子?因为隔壁李矮子院里的驴忽然叫起来了,仿佛怕给 日本兵抓去呢。 “说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村子。 “麻子忽然在一家门口勒住了马。八字胡子、小耳朵和后边四十七个人都勒住了马。满街上 鸦雀无声。 “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 “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声。 ” “他们看见了什么呀?奇怪。 ”小梅子插上来一句,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看见了什么 呀?奇怪后边那四十七个皇军也这样问哪,可是没有出声。他们不作一声在那边发愣, 那五十个皇军 。 “他们看见了什么呢?奇怪。 “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15、“他们索性向前跑,沿街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 “一路上 “向左看:石头门。 “向右看:石头门。 “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 “干脆说吧,别那么别扭的! ”宋长发老婆着急了,也仿佛代表了全场听众。 “他们的脸都白 了。听,四面山头上一片喊杀的声音!打枪的声音!八路吧?看,山头上那么多人呢,糟了!糟 了! ” “好了!好了! ”谁的声音?仿佛大家的声音。 “他们勒转了马头,死命踢着马肚皮,向左,向右,转了两个弯。他们就横冲直撞,连奔带 蹿地逃命了。 “逃出了镇口,心里跳得像马蹄一样急呢。 “麻子还在想:我这一身肥肉不至于喂他们的麦田吧。 “八字胡子还在想:我抢来的钞票不至于被他们捡回去吧。 “小

16、耳朵还在想:我怀里的相片不至于被他们拿去上报吧。 ”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 ”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信,也表示惊 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 ”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 “昨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 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 “大致还不错, ”胡老三说了, “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昼夜。农民救国会集 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 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门烧得开。上次

17、苏 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 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 “那你就少了生意了,人家以后还要你做门板吗?” 大家笑了,同情王生枝。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 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 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 “也得用手。 ”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 哪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 “我这双手呵! ” 延安,1938 年秋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

18、,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 王木匠讲故事不乏新意识,他的灵感除了来自“八阵图” ,还来自“一点新闻” 。 C.石门阵故事取材于政治指导员的报告, “麻子” “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 D. 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 正式展开, 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小说描写村民们的面孔, 用 “带胡子的有, 麻的有”

19、 , 而不用 “有的带胡子, 有的麻” , 突出了不同面孔最显著的特点。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配合王木匠的讲述,如小梅子等人的插话、王木匠的干咳声,乃 至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驴叫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D.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 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8. 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4 分) 9.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 ,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1014 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 ,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 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 “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 ,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 至公也。 ”上曰: “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 ”十一月庚寅, 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 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

21、数年之后,海内 升平,路不拾遗,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 “隋主好自专庶 务 ,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 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 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 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曰: “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 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 “裴矩能当官力争, 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

22、光曰:古人有言: “君明臣直。 ”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 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 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 问群臣/遍

23、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 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

24、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 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 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 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 以致下诀上蔽, 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 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 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

25、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 分) (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 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

26、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分) (三三)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 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

27、。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 三分关中之地, 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 司马欣为塞王、 董翳为翟王, 合称“三 秦 ”。 从 此 “ 三 秦 ” 作 为 一 个 地 理 名 词 , 频 繁 在 古 诗 词 中 出 现 , 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一一)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 “闹元宵、学四史 ”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

28、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 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 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 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 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 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 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

29、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交相辉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 得牢。 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 牢。 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 又记得牢。 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

30、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 又记得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 分) (二二)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 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 ()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 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 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 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

31、的“西瓜色” 。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 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 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 雪变色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8 个字。(6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3. 阅读下

32、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 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 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 “生 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评

33、分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19 分) 1.(3 分)A2.(3 分)C3.(3 分)D 4.(4 分) 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 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材料二点出 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 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评分参考评分参考: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 分) 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 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而作为空间

34、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与“手 挥五弦”相比, “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评分参考评分参考: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6 分) 6.(3 分)B7.(3 分)D 8.(4 分) 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 的好奇与追问。 评分参考评分参考: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 分)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 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 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

35、,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王木匠从现实 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 现“夜不闭户”的希望。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20 分) 10.(3 分)B11.(3 分)D12.(3 分)B 13.(8 分) (1)(4 分)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患”“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4 分)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

36、的言论, 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恶”“乐”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14.(3 分)第一问(2 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1 分):告诚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评分参考: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9 分) 15.(3 分)B 16.(6 分) “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 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 的劝诫做了铺垫。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

37、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 分) 17.(6 分)(1)宿舂粮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示例二: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是)三秦 示例三: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 示例四: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11 分) 18.(3 分)D19.(3 分)D 20. (5 分)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 两两相对;“描绘”和“

38、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 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评分参考:答出给 2 分,答出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9 分) 21.(3 分)A 22.(6 分)示例:在寒冷的冬季生长期呈绿色加快融雪速度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

39、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 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 修辞等。(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 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 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 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材料丰富论 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 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 特征 (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 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真题和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