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641036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7 页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 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干洁 空气 氮气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水汽产生云、雾、雨、雪等 含量很少,却 在天气扮演重 要的角色。 杂质 使大气能见度变差;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雾: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 霾: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 降水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遇冷凝结;凝结核 臭氧洞: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碳

2、化合物排放过多 2.全球变暖原因: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3.逆温现象:海拔升高,气温上升;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下降小于幅度 6 4.逆温的形成:逆温现象因地面辐射冷却而产生,故近地面气温逐渐降低,带动近地面 以上部分气温也逐渐降低,使逆温层先由近地面形成,后向上扩展,逆温层扩大,后来 日出后近地面气温升高,逆温现象逐渐消失。 5.逆温现象的影响:出现多雾天气; 加剧大气污染;对航空造成影响 6.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第 2 页 共 7 页 垂直分 层 高度主要特点特点成因 对流层 低纬 1718 千米, 中纬 1012 千米, 高纬 89

3、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 高 100 米,下降 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 地面越近,受热越多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差异大,对流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水汽、杂质多集中在该层; 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对流层顶到5055 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该层中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极少,能见度好; 有利于高空飞行气流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 高层大 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 界(高度约 2000 3000 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空气密度很小 距离地面远,受到的

4、引力小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波; 流星、极光、人造卫星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 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第 3 页 共 7 页 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作用参与的物质作用特点典例 反射 (无选择 性)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 粒的尘埃 云层愈厚, 反射作 用愈强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 (有选择 性) 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 小尘埃 蓝、 紫光最容易被 散射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 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晨昏蒙影);朝霞

5、晚霞 吸收 (有选择 性)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 二氧化碳; 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平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地面生物免遭过多紫外线的侵害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臭氧吸收紫外线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过程(或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程一: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削弱(吸收、反射、散射) 后 到达地面,被地面强烈吸收后地面升温; 过程二: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后大气升温; 过程三: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第 4 页 共 7 页 3.玻璃温室保

6、温的原理: 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玻璃进入温室使地面增温; 玻璃(温室)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到温室外,期把大部分地面(长波) 辐射保留在温室内。 4.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何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散热,且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能力差,气温下降,易造 成霜冻。 5.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利用烟雾防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 积累等。 6.昼夜温差(气温日较差)分析: 晴天时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晴天时云少或无云, 白天, 大气对

7、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第 5 页 共 7 页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故气温日较差大。 阴雨天时昼夜温差小的原因:阴雨天时云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故气温日较差小。 7.树木涂白防冻裂的原因是: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涂白的其他 作用有:杀菌、防止病菌感染,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热力环流 1. 大气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原理)热力环流的过程(原理) 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气压; 受冷地区气体收

8、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低气压; 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使气体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地面冷热不均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 2. 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热力环流相关知识 (1)近地面温压关系:气温高气压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热低压,冷高压)。 (2)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 (3)近地面气压和相对应的高空气压相反 (4)近地面气压永远比高空气压高 (5)等压线凸高为高压,凹低为低压。 (6)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7)温度低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3. 山谷风的形成及影响山谷风

9、的形成及影响 第 6 页 共 7 页 白天:谷风夜晚:山风 形成山坡比同高度山谷升温快, 气流上升,气压低, 暖空气沿山坡上升 山坡比同高度山谷降温快, 气流下沉,气压高, 冷空气沿山坡下滑 影响因夜间的冷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 成大气污染。 夜晚,谷底暖空气被抬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易生成夜雨(在山谷上形成)。 白天,谷风沿山坡上行时,常形成山顶积云,有时甚至出现阵雨(在山坡上形成)。 4.海陆风的形成及影响海陆风的形成及影响 白天:海风夜晚:陆风 形成白天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的热空气上升, 陆地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同纬度海洋升温慢, 海洋

10、上方的冷空气下沉,海洋的近地面形成 高压,近地面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叫 作海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陆地上方的空气下沉,陆 地的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海洋上 的空气上升,海洋的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 面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叫作陆风。 影响白天的海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在上升的 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陆地白天多 雨。 陆风则由陆地吹向海洋, 陆风干燥且该地盛 行下沉气流,因此陆地夜间多晴朗。 5.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第 7 页 共 7 页 城市市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生产生活中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 于郊区,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