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1654192 上传时间:2021-08-15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5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即指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 产出(output)增长,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 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 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科技进步、区 域社会福利及文教卫生条件改善等。 本章内容架构:本章内容架构: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

2、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评价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评价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 的起点。的起点。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 (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2)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一、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国内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类方法 可归结为以下三类: 1.基于各种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视基于各种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视 角的分类角的分类 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分为“区域性因素”和 “一般性因素”两类(见表3.1)。 一般性因素一般性因素是国家和区域共有的增长

3、因素, 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共性特征。 区域性因素区域性因素是区域特有的增长因素,反映区 域经济增长的个性特征 学者(年份)一般性因素区域性因素 程必定 等 (1989) 陈栋生 等 (1993 ) 一般性因一般性因 素素包括:劳动 投入量、资金 投入量和技术 进步 两种表述: 1.区域性因素区域性因素包括:区 域资源配置的改善(区域产业 结构优化);区域经济中心的 发展(经济中心经济聚集能力 和辐射能力);区域经济的组 织与管理的改进(企业等微观 组织与管理的改进、区域经济 宏观组织与管理的改进、国家 的区域政策) 2.区域性因素区域性因素包括:城 市化水平、资源禀赋与配置、 国家投资的区位偏

4、好等。 表3.1 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性因素和区域性因素 按此类标准的另外两种分类法 三分法 供给面要素:供给面要素:劳动、资本和 土地等; 需求面因素:需求面因素:私人的消费需 求和公共的消费需求、私人 的投资需求和公共的投资需 求; 作用于供、求方面的因素:作用于供、求方面的因素: 技术进步、空间结构、产业 结构、基础设施体系、国家 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政治 体制、社会体制、法律、意 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 (陈秀山、张可云,2003 ) 六分法六分法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恒常 要素) 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源) 资本资本(物质资本)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技术进步、创新)

5、结构变化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 就业结构变化、企业组织结 构变化) 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区域经济政策、 体制、政策和法规、道德、 伦理、观念和习惯等) (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2004) 2. 基于各种要素的区域来源视角的分类基于各种要素的区域来源视角的分类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 类(见表3.2)。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反映外部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3.2 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学者(年份)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于宗先等 (1986)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 供给面因素(生产要 素的供

6、给):劳动、资 本、技术 需求面要素(消费与 投资) 区域空间结构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 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 动的迁移、资本的流动、技术知 识的传播 区域间贸易:区域间贸易障碍 (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 )、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 区域财货之需求) 陈栋生等 (1993)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区 内生产要素的供给、消 费和投资需求、区域的 空间结构 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区际要素流动、 区际商品贸易、区域外部需求、 国家区域政策 3. 3. 基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视角的分类基于各种因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视角的分类 区域经济增长诸要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

7、“间接影响因素”两类(陈栋生等,1993)。 直接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因素即“生产的因素”,指直接参与 社会生产过程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直接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指通过直接影响因素对社会生产 过程间接发生作用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人口、科技、教育、经营管理、产业结构、对 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 间接影响因素一般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劳动力和生 产资料的质量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 总之,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是多元的。区域经济增 长要素分析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大内容: (1)生产要素分析生产要素分析。即分析劳动力、资

8、本、技 术等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2)制度要素分析制度要素分析。制度分析是新制度经济学 倡导的一种具有相当强解释力的分析方法。对一个 区域而言,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体制、法规、政 策、组织、规划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伦理、 观念、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等)。制 度供给的有效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 重要因素。 (3)结构要素分析结构要素分析。西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 究的侧重点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区际差 异问题,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一般被置于其理论框 架之内,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一个变量 (魏后凯,1990)。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要素 分析可

9、分为:微观层次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中观 层次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劳动就业结构分 析等。区域经济学尤其应重视分析区域产业空间 结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作用。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诸因素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如何区分 各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论题。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功能论一般侧重分析主要要素对区域经济 增长的影响作用(于宗先等,1986;陈栋生等,1993;郝寿 义、安虎森等,1999、2004)。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 为区域

10、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 素,具体体现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 响、对区域初始资本积累的影响等方面,亦即首先影响区域 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影响区域产出结构。 (2)劳动力资源要素劳动力资源要素。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决定 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即为该区 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力资源缺乏,则直接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所需人力资源的供给。劳动力资源对区域 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可提高 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构,劳动力资 源丰富区域适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资源短缺、 资金充裕区域

11、则适宜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生产要 素优化配置;劳动力素质(即劳动者具有的体质、智力、知 识和技能的总和)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 出的增加;有序的劳动力空间流动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 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动力流入区、流出区经济增 长。 (3)资本要素。资本要素。资本是一种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资 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资本存量的多寡,特 别是资本增量形成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 增长的基本要素。资本的主要形成路径为:储蓄(私人、 企业、政府储蓄)转化投资,进而形成物质资本(机器、 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区域经济增长并非单纯取决 于储蓄和可投资资

12、源的供给,而是主要取决于这些资源的 合理利用。资本的有效配置包括资本的时间配置和资本的 空间配置。经济要素禀赋的差异、经济要素流动的强弱、 经济要素技术水平的差异等直接影响资本的配置效率。 (4)技术要素技术要素。技术要素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 量,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跃居主导地位,区 域的技术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技术进步对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技术条件决定了各 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 段(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尤其是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 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技术进步能促进产业结 构的优化升级。 (5)区际

13、贸易因素区际贸易因素。基于区域外部需求的区际贸易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际贸易既包括一国范围内区域间的 国内贸易,也包括区域跨国界的国际贸易;既包括区际商品 贸易(商品输入和输出),也包括区际服务贸易(如旅游服 务等)。区际贸易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区 域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 (6)结构要素结构要素。区域内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 构优化配置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空间结构的合理有序等, 都是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 增长的重要因素,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7)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政府通过正式制度安排(体制、政策、 法规、组织、规划)可改变区域的要素供给特

14、征和要素配 置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非正式制度安排 (道德、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 的差异引致区域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进而影响区域经济 增长速度和质量。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侧重从供给的角度阐述经济增长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侧重从供给的角度阐述经济增长的 动因,并主要着眼于长期。动因,并主要着眼于长期。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是以索洛(Robert M. Solow,1956)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且满 足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重要假设。即:总量生产函数为规 模收益不变的一阶齐次方程,劳动力和资本间具

15、有可替代性 且可自由流动。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定 区域内的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其数学模型可表述为其数学模型可表述为: 其中,yi是产出增长率, ki是资本增长率,li是劳动力 增长率,ti是技术进步率; ai为资本产出弹性,1ai为 劳动产出弹性,si为储蓄率, vi为资本产出率; kji代表从j区域流动到i 区域的资本存量,mji代表 从j区域迁移到i区域的劳动 力数量;ri、rj分别为i区域 和j区域的资本回报率,wi、 wj则分别为i区域和j区域的 实际工资率。 )( )( , , )ai1(a jiji jiji j jiii j ji i i i iii

16、ii wwfm rrfk ijmnl ijk v s k tlky 从模型中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 资本劳动率提高,就会引起该区域工资率提 高及资本收益率降低,从而导致劳动力从区 域外移入,而资本从区域内移出。从长期而 言,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将趋于缩小。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单纯从供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单纯从供 给的角度阐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差异,给的角度阐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差异, 忽略了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忽略了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 二、区域输出基础模型 凯恩斯主义强调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总产出和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输出基础理论(Export Base

17、Theory,又译作“输出基地理论”、“出口 基础理论”)是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一种侧 重从需求角度阐述区域经济增长动因的经典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诺思(Douglas C. North,1955) 基于美国经济史分析角度,指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 力来自于外部需求的拉动,区域外部需求的增加是力来自于外部需求的拉动,区域外部需求的增加是 区域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初始决定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初始决定因素。 蒂伯特(Charles M. Tiebout,1956)等进一步 拓展、完善了诺思的理论,形成解释区域经济增长 动力的输出基础理论。输出基础理论将经济部门划 分为两大部门,

18、即基础部门(basic sectors,包括 所有的区域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非基础部 门(non-basic sectors,包括所有的区域内部需求 导向的产业活动),强调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 于输出导向型基础部门的增长,区域外部需求的扩 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输出基础理论可由如下经济关系等式表示: E=D+X Y=D+M,或,或D=Y-M M=mY (m1) 其中,E为区域内总支出,Y为区域内总收入;D、M、X分别为区域 内需求(由非基础部门提供)、进口和出口(由基础部门提供);m则为 边际进口倾向。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可以得到: Y=E且且M=X 通过替代得到: Y=(1/

19、m)X 输出基础乘数为: dY/dX=1/m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基础部门产量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 直接引起区域经济的增长。相对于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它既强调了需求因素的作用,又未忽视区域经济的供给面, 但其突出缺陷是未对区域出口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解 释。 三、区域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又译称“累积因果理论”)是基于瑞典经 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dral,1898-1987,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 域(1957)一书中倡导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不 断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增长

20、理论。循环累积因 果原理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因集聚经济引发的外部区域经济增长是因集聚经济引发的外部 经济利益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的结果,强调市场力经济利益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的结果,强调市场力 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卡尔多(Nichoals Kaldor,1970)继承了缪尔 达尔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累积因果理论模式。 后又经狄克逊和瑟尔沃尔(Dixon & Thirlwall, 1975)进一步发展完善,强调出口导向的区域经济 增长的自我累积过程。 卡尔多强调集聚经济、报酬递增、要素流入等 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对区域经济增长

21、的影响,并 将这些因素融合在其倡导的“相对效率工资”概念 之中。卡尔多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式的数学表达公式 为: 其中,ui是i区域的劳动力生 产率指数、yi是i区域的产出 增长率、wi是i区域的货币 工资指数、wi/ui即为效率工 资,且是全国货币工资指数。 该模型描述了这样一个区域 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关系: 产出增长率的上升导致了生 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 自然会带来有效工资的下降, 有效工资的下降又使得该区 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导致 产出增长率的进一步上升, 这种累积因果运动会不断循 环下去。 wwi f u w fy fuf u w fyfu i i i i i ii 0),( 0),(

22、 0),( 33 212 11 狄克逊和瑟尔沃尔进一步发展了卡尔多的理论 模式,尤其强调区域产出增长与其输出部门竞争力 之间相互交替作用的正反馈机理,从而将累积因果 过程纳入模型。他们认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技 术进步加快或资本/劳动比率提高,将会提高区域劳 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强化区域出口产品的价格竞 争优势,促进输出部门的增长。而输出部门的扩张 会极大地提高区域整体的产出增长,并通过加大研 发力度或购买新机器设备等方式,为技术进步加快 或资本/劳动比率的扩大提供重要支撑。这样,区域 经济增长就形成了持续的、互为因果的自我累积过 程(见图3.1)。 区域产出增长率区域产出增长率 研发支出研发

23、支出 技 术 进 步技 术 进 步 的速率的速率 资本资本/劳动比劳动比 率的增长率的增长 劳 动 生 产劳 动 生 产 率增长率率增长率 相对于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劳动力成本 的资本成本的资本成本 工资对本地劳动力工资对本地劳动力 需求需求/供给过剩的反供给过剩的反 应程度如何应程度如何 区域出 口 品区域出 口 品 价格的变动价格的变动 投入价格(如工资)等的变动投入价格(如工资)等的变动 区 域 输 出区 域 输 出 的增长的增长替代品价格的变动替代品价格的变动 区区域生产的商品是域生产的商品是 否有近似替代品?否有近似替代品? 区域出口品的收区域出口品的收 入弹性如何入弹性如何 “世界世界

24、”收入的变动收入的变动 图3.1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示意图 该模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函数关系: (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q与区域产出增长率y之间的 线性关系,又称维多恩法则(Verdoorn Law)。式3.1中, 为生产率的自主增长,为维多恩系数,0 0时,产出的任何增长通过增强区域竞争力,增加出口销 售,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产出这一不断积累、自我循环的正 反馈过程(见图3.2)。但该模型也客观存在一些缺陷。如: 未能解释特定区域专业化输出的商品类型;对出口部门是区 域产出增长的唯一源泉的假定过于简单;维多恩法则过于简 化了产出增长导致生产率增长的过程;支持维多恩关系的实 际证据不充分且

25、颇有争议等。 四、希伯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希伯特(H.Siebert,1969)试图整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 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其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可由如下模 型加以阐释: 其中,dYt为区域经济增量,dOt为区域内总产出增量, dMt为区域进口增量,dDt为区域内总需求增量,dXt为区域 出口增量;dWt为区域的福利效果(welfare effects),指因 区域间贸易条件改变后,该区域的福利得失。 当(dOt+dMt)(dDt+dXt)时,区域增长是由该区 域总需求、出口和福利效果决定;反之,当(dOt+dMt) (dDt+dXt)时,区域增长则由区域总产出、进口和福利效 果决定。 t

26、dW)dX(dD),dMmin(dOdYttttt 希伯特讨论了区域内总需求、进口和出口增量以及福 利效果的决定因素。区域内总需求增量是由区域内的资本增 量、劳动增量和技术进步的函数决定。 其中,dKt-1、dLt-1和dTt-1分别为区域内的资本增量、劳 动增量和技术进步,而影响资本增量、劳动增量和技术进步 等函数关系式此处从略。除了贸易障碍以外,进口增量主要 是由区域内经济增长引起,而出口增量是由区域外经济增长 引起。 )dT,dL,f(dKdD1-t1-t1-tt 其中,dY*代表区域外的经济增长增量,gt为贸易障碍。 福利效果dWt则可表示为贸易条件变动之递增函数: 其中,dPt为区域

27、贸易条件。希伯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 型明显地是将国家层面的分析方法引入到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中,从模型中可见,希伯特模型运用了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 核算的部分理论;并综合了供给和需求、以及区域内经济因 素和区域外经济因素而得到的一个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增长理 论模型。因此,国家经济理论的函数关系是否适用于区域经 济还有待于印证。 )*,( ),( ttt ttt gdYfdX gdYfdM )(ttdPfdW 五、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理查森(HWRichardson,1973)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则是在新 古典区域增长理论的模型基础上融合了空间结构。该理论模型的总生产函 数表达式为: 该总生产函

28、数对新古典总产出函数作了适当的修订,使其更适用的范 围更广。当大于1时,该生产函数反映了规模报酬递增;小于1时为规模报 酬递减;等于1时,则为规模报酬不变。此外,总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增长 率是由如下函数关系决定: 其中,k为资本增长率,A为聚集经济,y为区域经济增长率,K为区 域资本存量,CVZ(coefficient of variation)为该区Z个都市中心每一单位 面积资本存量的相关系数,R为该区资本报酬率, 全国资本报酬率。影响 劳动增长率的因素相互关系可由如下方程式表示: t)a1 (a a lky )(544321RRbCVbKbKbybAbkZ 其中,l劳动增长率,n自然人口增长

29、率,A聚集经济,F (location preference)区位偏好,w和 分别为该区工资率 和全国工资率。区位偏好又是由聚集经济、主导城市人口潜 力和工资率差异等因素引起的。其函数关系如下: 其中,A为聚集经济,1/ VN1为该区主导城市人口潜力的 倒数,H为居于该区的平均时间长度,为工资率差异,TC为 迁移成本。促使技术进步的函数式为: 其中,GN1为该区首位城市在全国都市体系中的排名,q 为该区和其他区联系的程度,则为全国技术进步率。 TCbwwbHb V bAbF N 141312 1 1110)() 1 ( )(9876wwbFbAbnbI t qbGbKbAbtN19117161

30、5 w 理查森将空间不平衡增长与由区域要素流动所导致的均 衡增长过程结合起来。前者通过聚集经济、人口潜力的倒数 和首位城市的地位等聚集变量影响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 在空间上的聚集,从而造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及区域的 增长;后者则通过区域间工资率差异、资本报酬率差异以及 区域资本存量的大小等变量,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来研究区 域的均衡发展。总之,区域增长是集中与分散两股力量综合区域增长是集中与分散两股力量综合 作用的结果,但区域内聚集经济被认为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结果,但区域内聚集经济被认为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 的关键因素。的关键因素。 总之,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着重探讨了空间结构理查森

31、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着重探讨了空间结构 及其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 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均衡(平 衡)与非均衡(不平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 盾统一体,不平衡增长或发展是区域经济的一般规律。 发端于194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平衡增长理论,诸如罗森 斯坦罗丹(Paul N. RosensteinRodan,1943)的大推进 理论、纳克斯(Ragnar Nurkse,1953)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内尔森(RRNelso

32、n,1956)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赖宾斯坦 (HLeibenstein,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等,上述理 论应用区域经济中形成了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强调产业 部门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以及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 衡发展、同步发展。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典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平衡增长理论的一种扬 弃。经典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发端于现代区域经济学学 科正式形成及早期发展的1950年代1960年代,在1970年代 至1980年代不断拓展。199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对区域经济 不平衡增长理论又作了进一步丰富拓展,区域经济收敛与发 散理论、区域经济非

33、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后发优势 理论等蓬勃发展。 传统经典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倡导者以佩鲁、布代 维尔、缪尔达尔、赫希曼、威廉姆逊、弗里德曼等欧美学者 为代表(见表3.3),他们通过理论分析或实证研究,批驳 了区域经济均衡(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区域经济不平衡增 长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无时间 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 因果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有时间变量的区 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倒U型理论和钟型理论等。本节 重点阐述增长极理论、倒U型理论和钟型理论。 表3.3 1950年代1980年代西方经

34、典区域经济非平衡增长理论 学者(国籍)理论名称代表(年份)理论要点 佩鲁(法) 布代维尔 (法) (产业)增长极理论 略论增长极的概 念(1955);发 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 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 (1988) (区域)增长极理论 区域发展问题 (1966) 佩鲁的增长极论要点:提出“增长极”概 念,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 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 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 同的终极影响;增长极是推进型单元,而推进 型单元主要是推进型企业;增长极是产业关联 上的增长极。 布代维尔的增长极论要点:提出区域增长 极概念,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 城市区

35、,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 步发展的一系列推进型产业 缪尔 达尔 (瑞典) 卡尔 多 (英 ) 狄克 逊、 瑟尔 沃尔 (英 )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 构理论经济理论 与不发达地区 (1957)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模式区域政策案 例分析(1970) 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区域增长率差异的 卡尔多曲线模型( 1975) 缪尔达尔的观点: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 存在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地理 上二元经济结构”,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 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应采取政府干 预的方法刺激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二元经 济结构”的成因源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即:由于集

36、聚经济的存在,发达区域会因市场 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回波效应 (backwash effect),前者对不发达区域有利, 后者对不发达区域不利;由于前者远小于后者, 在不平衡的互动过程中,发达区域愈繁荣,不 发达区域愈衰落。 卡尔多的观点:强调集聚经济、报酬递增、 要素流入等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对区域经济 增长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融合在其倡导的“ 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率指标之比 )概念之中;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存在产生规 模报酬递增,其产出和生产增长率提高,致使 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而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又导 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

37、,促使高速增长区域更 趋增长。 狄克逊和瑟尔沃尔的观点:根据卡尔多的 思想,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续表3.3 赫希曼 (美)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 论;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 (1958) 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强有 力的因素必然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 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 Polarized effect)和“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前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经济资源的吸引, 后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辐射,从而形成区际间 经济传递。 从长期看,涓滴效应总会大于极化效应,从而可以

38、通 过非均衡发展策略缩小区际差距。 弗里德曼 (美) 核心(中心)边缘 (外围)理论区域 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 例研究(1966); 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 (1967) 城市化、规划和区域 发展(1973) 核心区具有较高增长倾向的区域,边缘区是其发展途 径受控于且依附于核心区的区域,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同构 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 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 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等6种反馈机制强化其对边缘 区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的扩散效应引导边缘区发展 ,二者边界变得模糊,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威廉姆逊 (美) 倒U型理论区域不平 衡与国家发展过程 (1965)

39、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形态。即:在国 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 渐扩大,继而区域差异保持稳定;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 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 阿朗索 (美) 钟型理论五种钟型 曲线(1980)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增长往往趋向于扩大区际间的不 平衡;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增长放缓,趋向于 区际间的平衡发展。 续表3.3 二、增长极理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经济空间论域中的“极”概念 2. 增长极论视域中的“推进型产业”、“关键产业”和 “推进型单元”概念 3.“增长极”概念的拓展 (二)西方学者对增

40、长极理论的拓展 1.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 2. 地理学派增长极理论 (三)中国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三)中国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 1.基于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模式 2.关于增长极选择方法的研究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1903-1987) 在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1950)中将经济空间划分 为计划空间、极化空间、匀质空间三种类型,从极化空间入 手,首倡“极”概念,论述了 “极”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继而在论文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中,佩鲁 倡导“增长极”概念,指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点” 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

41、扩散,影响整个经济增 长。 在20 世纪的经济(1961)一书中,佩鲁对增长极 理论做了更充分、教科书式的阐述。 在佩鲁对增长极理论不断完善的同时,欧美学者也对 其增长极理论作了许多新的诠释和拓展。针对增长极理论 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增长极概念被简单化、被滥用现象, 佩鲁在论文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 (1988)中辨析了“增长极”和“发展极”两个概念,进 一步拓展了增长极理论的内涵。 1. 经济空间论域中的“极”概念 “经济空间”概念是佩鲁增长极理论的基点。所谓经济 空间,是指“存 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经 济空间是对经济关系(主要是产业关系)的抽象概括,而不 是普遍

42、意义上的地理空间。 佩鲁将经济空间分为计划空间、作为受力场的极化空间 和匀质空间三类。 “计划空间”是由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的供应者 和购买者之间经营计划联系的空间。“匀质空间”是指内 部经济变量等值的空间,如同一市场价格下的厂家、同一 人均收入的城市等。佩鲁着重分析了作为受力场的极化空 间。 “极化空间”由一些中心(焦点或极)组成,每一中 心都具有自己的吸引和排斥范围的场,并与其它中心交汇。 这种空间中心即所谓的“极”,它通过极化(吸引)不断 积聚自身的发展并通过扩散(排斥)带动受力场附近区域 发展。基于经济空间论域中的“极”概念,佩鲁提出了 “增长极”概念。 2. 增长极论视域中的“推进

43、型产业”、“关键产业”和“推进型单元”概 念 在经典文献略论增长极概念(1955)中, 佩鲁从产业关联及相互依存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其增 长极理论,他关注的重点是在经济空间中具有支配 效应和创新效应的产业和产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 产业综合体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他指出, 经济的增长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 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 有不同的终极影响。 佩鲁从推进型产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综合体与 经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三个方 面阐释了增长极理论理论。 (1)推进型产业与经济增长 佩鲁将“推进型产业”、“被推进型产业”概念界定为: 某一产业当增加其产出

44、(或增加购买生产性服务)时,若能 增加另外一个或数个产业的产出(或投入),则前者可称之 为“推进型产业”,后者可称之为“被推进型产业”。佩鲁 将增长极与推进型产业联系起来,认为推进型产业的增长速 度要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推进型 产业是经济成长中最富有活力的产业,它不仅对被推进型产 业施加影响,而且还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 (2)产业综合体与经济增长 佩鲁引入了“关键产业”(key industry)、“非竞争 性产业综合体体系”和“地域聚集”概念。他认为,那种能 使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远远超过它自身产出的增长的 产业可称之为“关键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往 往通

45、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的产业综合体体系,但由于 产业综合体属于寡头垄断形式的组合,因而内部之间存在着 寡头竞争或毁灭性冲突,并由此将诱发出被推进型产业的扩 张和增长; 关键产业或非竞争性的产业综合体体系由于在地域上的聚集 而带来特定的经济后果,地理上聚集起来并处于增长中的综 合产业极由于相互邻近和相互的接触,从而使其经济活动地 位得到强化。 (3)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佩鲁认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以相对活跃的集合体 (推进型产业、地理上聚集的产业和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 集合体(被推进型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聚集的一些活动极的 和地区)的组合,前者引致后者产生增长现象。 佩鲁继承了熊彼特的创

46、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 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推进型产业。因此,佩 鲁的“增长极”是指极化空间中的推进型产业或关键产业, 该产业能增加另外一个或数个产业的产出或投入,并通过对 被推进型产业的影响来实现经济增长。 事实上,佩鲁在经典文献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 中并未对“增长极”概念作一明确的界定。直到1961年,佩鲁 才在论文区域推进型企业和推进型区域中明确提出“增长 极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推进型单元”。这种推进型单元是与周围 经济环境相结合,对另外的经济单元施加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 影响,产生支配效应的推进型单元,包括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为此,他引入了“区域推进型企业”和“推进

47、型区域”等概念, 这事实上是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从抽象的经济空间走向现实地理 空间的初步探讨。 (1)区域推进型企业 佩鲁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区域中大企业(即区域推进型 企业)的总产值占区域内总产值的60%,而众多独立的小企业 只占40%,是作为被推进型企业而存在。大企业通过预期和创 新行为,将对整个区域的供给与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大企业 所不断追加的投资具有带动性,它能引起流量规模和生产系数 结构或区域消费预算的变化。在较长时间内,区域推进型企业 将通过引发一些与其自身活动或区域内其它活动由较强互补性 的新活动来改变区域经济增长率。 (2)推进型区域 一个区域之所以成为推进型区域通常是由于三个因

48、素在 起作用:城市聚集体、引进后适应环境的推进型产业、新兴 产业。当具备这些经济特征的区域的经济增长使得其他区域 的消费和投资增长率持续提高时,那么该区域相对于其他区 域即为具有推进型效益的区域。推进型区域可以引起其它区 域的净投资和净消费的增加。 佩鲁非常重视创新在增长极中的作用。具有创新效应是 推进型单元的最大特点。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迫求利润最 大化是所有经济单元的共同目的,但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润 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创新把不同的或迫加的变量引入积极 的代理人和一群代理人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之中,它具有不稳 定的效应”。因此,并非所有的厂商和产业都具有创新功能, 只有“成功的创新”性厂商和“

49、领头产业”在一定的经济空 间中对其它厂商和产业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 “支配效应”和“扩散效应”。 3.“增长极”概念的拓展 自佩鲁的“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问世后,欧美学者在研究 文献中又频繁出现“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等相关术语。佩鲁最 初对“增长极”与“发展极”等概念未作明确的区分,还时常混用。但随 着研究的深入,佩鲁在晚年所发表的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 的新地位(1988)一文中,不仅对“增长极”与“发展极”概念进行了 明确的区分,而且还引入“增长诱发型单元”、“发展区”、“发展轴”、 “一体化”、“一体化轴”等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

50、拓展。 (1)增长极与发展极 在佩鲁看来,“增长极是能引起其它集(set)增长的集;发展极是 能引起经济和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集,它能提高区域整体的复杂程度并扩 大它的多元效应”。佩鲁坚持认为,不能把发展极理论仅仅看作是区域政 策的一种工具,他建议人们在制定区域政策时不妨把抽象经济空间中的发 展极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地理空间中进行分析。 (2)增长诱发型单元 在佩鲁看来,一家富有生机的企业或经济单元,在某种环境下,在或 长或短的一个时期,总是要对另一家企业或经济单元施加某种诱发效应。 具有这类效应的企业或经济单元即被称之为“增长诱发型单元” (growthinducing units)。 (3)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区域经济学》第三章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