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14 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 题(十二)题(十二) 基基础础知知识识演演练练 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一)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兴通讯公司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对此,我们的企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
2、企 业必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_。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 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_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 步伐更坚实。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地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不管是“狼 来了”还是“狼走了”,都能从容应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外的封锁从来阻 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国制造 2025”战略。回顾历史,从当 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 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_的结果。 中国科技当自强,靠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在充分认清自身差距和不足的同时
3、,对自 身的成绩和发展潜力也要保持充分的信心,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 术的突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不会一帆风顺, 还会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掣时。 B.在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不会一帆风顺, 还难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 C.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不会一帆风顺, 还难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 D.中国在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不会一帆风顺, 还会难免遭遇这样那样的掣时。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过河拆桥自力更生耿耿于怀闻鸡起舞 B.釜底抽
4、薪自力更生念兹在兹自强不息 C.釜底抽薪艰苦奋斗耿耿于怀闻鸡起舞 D.过河拆桥艰苦奋斗念兹在兹自强不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 B.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防止外人“卡脖子” C.在外人“卡脖子”时,我们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 D.解决外人“卡脖子”的问题,我们只有加速厚植创新土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 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古代文章评点文献_,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 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
5、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 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 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 2 / 14 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 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一来,()。比如, 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_。其次,古代文 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 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 关经、
6、史、子部的评点_,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 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_。这需要学界同仁齐心协力, 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 不仅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 而且还 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B.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而且还 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C.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
7、 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 D.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 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而且还可以欣赏 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B.评点也就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 C.就使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D.就使评点也存在于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擢发难数俯拾即是熟视无睹坐井观天 B.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视而不见盲人摸象 C.浩如烟海比比皆是熟视无睹坐井观天 D.擢发难数比比皆是视而不见盲人摸象 二二、实践运用(本大题共、实践运用(
8、本大题共 2 小题)小题) (一)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 不超过 100 字。 (5 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 年 5 月 5 日 18 时,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成功将 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 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该火 箭由于“腰围粗”火箭芯级直径大,被亲切地称为“胖五 B”。它“身高”接近 54 米, “体重”近 850 吨,整流罩高度超过 20 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 22 吨。在轨工作一段 时间后,火箭搭载
9、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还将返回地球。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拉开 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二)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胜迹楹联被广泛书写在名胜古迹处,以怀 念先贤、歌咏形胜。请将以下材料组合成三副楹联,并指出其歌咏的历史人物(每联 12 个 字) 。 材料:讽喻岂无因公本是孤巨旷观八百载我原为过客高视两三州行藏何足 辨 乐府正声熟人口总难忘六一风流名山大业定生前空江一曲向谁弹却何论二分 月色明月扁舟留句去 3 / 14 基本技能提升基本技能提升 三三、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 2 小题)小题)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
10、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 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 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用途是运 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 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 事的山里人总是趋之若鹜,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
11、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 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 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 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 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 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沪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 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
12、是独钓 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 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 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归帆 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 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 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 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
13、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 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 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的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 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 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 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 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 腐朽君臣的骄
14、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 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 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 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 、“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 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 自然也不少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 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
15、半日闲。唐 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 4 / 14 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 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 待, 。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1.本文第段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出自散文名篇, 作者_ 2.本文第段“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这句话 好在哪里? 3.文章第段说“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_(请用 30 左右的 文字补全横线处内容) 4.本文引用了许多前人
16、的诗文,如“独钓寒江雪”、“人如天地一沙鸥”等,这样写有 哪些作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中的“泊”不仅指停泊的一种客观状态,更暗示了一种人生境界。 B.文中所选取的诗文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作者,但却在文中给予了暗示。 C.作者从“泊”中感悟到了人生张弛、进退的哲理,给予读者以人生启迪。 D.文中的“泊”被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人有置身其中之感。 E.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骈散互用,长句与短句结合,将文章写得明艳动人。 F.纵观全文,作者从多个层面对“泊”进行了感悟与透析,赋予了“泊”多种情怀和意 蕴,如“泊是一种静美”、“泊更是一种精神”等。 6.纵观全文,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
17、标题 7.静读此文,引领读者深谙历代文人骚客或清心寡欲,或失意踯躅,或孤傲不屈,或落 拓旷达的精神境界。请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另举一位你所熟悉的文人骚客具备以上哪种精神 境界,做具体说明。(本文中的例子除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孝”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 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 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
18、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 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 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 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 文中。 5 / 14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 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 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
19、做到群体合作,就在 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 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 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 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 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 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
20、意义上是以来世许 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 “不 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 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 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 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 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 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
21、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 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 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 “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 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 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 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
22、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 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 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 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C.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 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 “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 实际关系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
23、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 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B. 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 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6 / 14 C. 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 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 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 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
24、练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 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 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 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 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 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 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四四、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 2 小题)小题) (一)阅读宋诗,回答
25、问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 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 ,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帏箔:帐幔和帘子,泛指帘幕。屏山:屏 风。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月边头风色恶”一句写出环境恶劣,为下面写官军之苦做铺垫。 B.“押衣敕使来不来”一句描写边军将士的心理活动:期盼中又有不满和愤懑。 C.“热”字一语双关,既是说官员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热的权力。 D.这首诗直抒胸臆,抒发了对“城中热官”的不满,对守边官军的同情。 2.本诗多处使用了对
26、比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 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 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 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 ” 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 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
27、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 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 。运上疏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 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 诣朝堂, 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 7 / 14 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 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 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
28、。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 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 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注)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舆榇(chn): 载棺以随。 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 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B.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 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C.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
29、亦可与 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D.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 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 B. 崩,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 或者宠妃死称“薨”。 C. 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D.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降级叫左迁、迁谪、迁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0、乐运顾念亲属,以孝闻名。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 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事迹如同孝义传中记载的人物。 B. 乐运敢于打击权贵,深得皇帝信任。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 号称刚强正直。 C. 乐运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 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 D. 乐运夙有大志,但仕途坎坷。他希望做一名从容的谏官,然而秉性刚直,被人排斥 打击,未能如愿,最后只好发愤编纂谏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
31、,因此衔之。 综合能力拓展综合能力拓展 五五、写作(本大题共、写作(本大题共 1 小题)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电影一代宗师展现了中国功夫片浓浓的艺术气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获 得国内外一致好评;电视剧延禧攻略凸显宁静的“延禧莫兰迪”之美,俘获了不少观 众的心,红遍大江南北。 8 / 14 2015 年戛纳电影节,某女星身着东北红绿大花裙,给人强烈的眼球冲撞,惹得国人 纷纷吐槽;金鸡百花奖作为中国内地最权威的电影奖项,却每年用着毫无设计感的海报, 给人廉价和粗糙的感觉。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 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32、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 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各美其美,美 人之美谈我的审美观”座谈会上发言,分享你的审美观。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身份,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9 / 14 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十二)答案解析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十二)答案解析 一一、 (一)(一)1.C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
33、当、成分 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 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中, 句子的主语是“中国高科技企业, 因此 “在”要放在主语后面; “会作为助动词, 其后应紧跟动词“遭遇“,所以应是还难免会遭遇”。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 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第一处语境感情色彩 合适
34、,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对方只是要挟,并不是所谓的一脚踢开,所以不合语境。 鉴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本语境 中加有引号,指对方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害。符合第一处的语境,故选“釜底抽薪”。 艰苦奋斗:不怕困难,进行顽强而英勇的斗争。该词语强调刻苦,原文中强调的是自 我努力,使用不恰当。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本语境前句说“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 那么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符合第二处语境,故选“自力更生”。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文中是对于信念的坚守, 而非对于某种不快的难以释怀,不合语境。 念兹在兹:形容
35、对某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文中指中国高科技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 实破,应该念念不忘,时刻牢记。符合第三处语境,故选“念兹在兹”。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报国之志的人及时奋发,或形容勤奋。文中 强调一种不屈服、不断上进的精神,使用不恰当。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这里强调了中国科技发展永不停歇的精神。符合 第四处语境,故选“自强不息”故选 B。 3.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 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结合前文“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 以及后文“大力推进中国制 造 2025
36、战略,可以看出国外的封锁和阻挡与中国科技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别人“卡脖子” 和自我发展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B 项,从内容上看,外人“卡脖子和加速厚植创新土壤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者是 因,后者是果,而不是防止外人“卡脖子”,选项逻辑关系混乱。 C 项,与 A 项相比,缺少了“越,越”这样的关联词,使得语言力量不足。 D 项,弄错了文本关涉的对象,要解决的不是外人“卡脖子”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 题。故选 A。 (二)1.B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 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
37、对汉语的语言规范 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 10 / 14 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 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 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关联词“不仅”的位置不当,两句主语相同,“不 仅”应该放在“我们”后面;一是递进不当,应该遵循着由轻到重的原则,两个“可以” 后的内容互换。故选 B。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 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
38、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 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 性,难度适中。 本题,前文说: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 主语是“作家”,B 项主语是“评点”,不一致,排除 B 项。“很多”不能修饰“明清时 期”,排除 C 项、D 项。故选 A。 3.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 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 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 异,同时可
39、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 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 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 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本题,“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难以数清。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这里说的是“文献”,故应为“浩如烟海”。 “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比比皆是”
40、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前文说“类似的例子”,这是“例证”,故应为“俯拾即是”。 “熟视无睹”指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视而不见”指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 前文有“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后文转折,应是不重视。故应选“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前文有“尽量完备和详细”,故应为“盲人摸象”。故选 B。 二二、 (一一)2020 年 5 月 5 日 18 时,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火 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
41、运载火箭。本次任务的完成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 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可根据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 事件、结果等进行压缩,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时间:2020 年 5 月 5 日 18 时。事件: 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结果:本次任务的完成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 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另外, “该火箭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也属于关键信息,应保留。注意字数限制以及语言表达的简洁流畅。 (二)讽喻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白居易) 公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原为过客,空江一曲
42、向谁弹。 (苏轼) 高视两三州,却何论二分月色;旷观八百载,总难忘六一风流。 (欧阳修) 11 / 14 【解析】题干中“怀念先贤”提示将材料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 “乐府正声熟人口”应 该和白居易及新乐府运动有关,能够和这句对应的只能是“名山大业定生前” ;讽喻诗是白 居易最重要的诗歌体式,因而“讽喻岂无因”应是写白居易的,能够和这一句对应的只能 是“行藏何足辨” 。 “总难忘六一风流”中“六一”是指六一居士欧阳修,能够和这一句对 应的只能是“却何论二分月色” ; “明月扁舟留句去”应该和苏轼有关,能够和这一句对应 的只能是“空江一曲向谁弹” ; “过客”和屡遭贬谪的苏轼有关,且这一句只能和“
43、公本是 孤臣”对应。按照排除法,五字短语剩下的两个应该和欧阳修有关。最后按照上联尾字仄 声,下联尾字平声的原则重新组合即可。 三三、 (一)1.赤壁赋苏轼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船影灯火”比喻成“种子”,飘落在心田上,生动形 象地写出“泊”的意境带给我的种种联想,表达作者对“泊”的感悟与透析,并赋予“泊” 多种情怀和意蕴。 3.泊,还是(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目标还在远方,不能松懈自已,坐视观望。 4.内容上,运用古诗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证明“泊,是一种大自然的静美”的观点; 效果上,运用古诗文增强了文化底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BE 6.泊 7.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
44、泊”的意蕴的。他不管被贬到惠州、密州还是黄州, 他始终能保持一种“胜故欣然,败亦可喜”的气度和胸襟,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 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 的真实写照。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 定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比如本题,“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出 自苏轼的散文名篇赤壁赋。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 情感。“那摇佛晃荡的船影灯火,却
45、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把“船影灯火”比喻成“种子”,飘落在心田上,生动形象地写出“泊”的 意境;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写作者对“泊”的感悟与透析,并赋予“泊”多种情怀和 意蕴做铺垫。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 这是一道补写题, 属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衔接考查。 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 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 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 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本题要结合语境,本
46、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泊,或许 还是一种精神境界”,然后用落第才子张继的事例来证明“泊,是一种精神境界”。结合 前句“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还应该是一种积蓄力量,以表达自己遇挫后的坚决的行 动和绝不言败的信心。所以,泊,还是一种力量的蓄积,只要目标在远方,就不能坐视观 望。 4.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文章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其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怎样运用的,最后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 积累,概括出这样运用的作用及表达效果。本题明确指出“引用了许多前人的诗文有哪些 作用”,我们熟知引用诗文的作用如下:散文开篇引用古诗文,使语言凝练精辟,彰显 文化
47、底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引用古诗文,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化底蕴;结尾 12 / 14 处引用古诗文,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果,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艺术效果。说明文中引用古诗文,能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特点,同时增强文学色 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说,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设置悬 念,为下文作铺垫;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照应开头,结构严 谨。本文是一篇散文,运用古诗文最多是在第段,第段的中心句是“泊应该属于一种 静美”。所以从内容上讲,运用古诗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证明“泊,是一种大自然的静 美”的观点;从效果上,运用古诗文增强
48、了文化底蕴,吸引读者的兴趣。 5.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确定概括的范围,归纳概括 题有的筛选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一般而言,要遵循“就近”原 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方。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以 免遗漏作者补充的相关信息。最后注意整合方法,在概括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 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B 项,“文中所选取的诗文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作者,但却在文中给予了暗示”错误。 本文在运用古诗文时,有的确实有暗示,如原文“青箬笠,绿蓑衣,
49、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 志和”可知诗的作者是张志和;也有没有的,如原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 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独钓寒江雪”等就没有暗示。B 错误。 E.项,“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错误。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增强了文化底蕴,所 以语言特点就不是朴实无华。E 错误。故选 BE。 6.本题考查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 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如果是小说阅读,要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 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
50、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 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 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 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本文围绕“泊”字展开,作者从多个层面对“泊”进行了 感悟与透析,赋予了“泊”多种情怀和意蕴,如“泊是一种静美”、“泊更是一种精神” 等。所以,文章的题目用“泊”最好。 7.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 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题干中列举了历代文人骚客的精神境界,我 们要找一位自己熟悉的文人骚客具备的精神境界进行分析。苏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