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 课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目标展示定方向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 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 及其意义。 问题 导引 1东周时期列国纷争的表现和影响。(历史解释) 2华夏的含义、华夏认同的原因、表现、影响。(历史解释) 3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史料实证) 4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影响。(唯物史观) 5孔子的地位身世、社会背景、理论主张、教育成就、相关著作。(历史解 释) 6老子的地位身世、思想主张、相关著作。(历史解释) 7百家争鸣的背景、讨论主题;主
2、要派别、代表人物、主张;百家争鸣的影 响。(唯物史观) 历史 时空 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_春秋_时期,_齐_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 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_三家分晋_与田氏取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_卿大夫_掌握了实 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公元前 256 年被秦国吞并。 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
3、纷争有何影响? 提示 1: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推动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推动了 变法运动的兴起。 【特别提示】文明重心 长达 500 多年的争霸战争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揭示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 化重心的空间分布。 2华夏认同 (1)华夏含义:春秋时期,_中原_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 夏”。 (2)认同的原因:列国纷争;各民族之间往来频繁、联系密切。 (3)认同的表现: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_周边民族_认同;战国时 期内迁各族逐渐融入_华夏_族。 (4)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
4、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_铁制_农具开始使用,_牛耕_得到推广;各国纷纷修建水利工程,如都江 堰、郑国渠、芍陂。 (2)工商业 条件:农业进步推动_社会分工_,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表现:_手工业_分工更加细密,_货币_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 集的中心城市。 2商鞅变法 (1)背景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_新兴地主_阶级力量壮大。 战国时期_兼并战争_日益剧烈。 法家思想的出现。 (2)目的:为实现_富国强兵_、巩固统治。 (3)开始时间:公元前 356 年。 (4)内容 经济:_重农抑商_,奖励耕织;“_废井田_,_开阡陌_”,授
5、田于百姓。 政治:奖励_军功_,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_县_制,其主要官员由_君 主_任免。 社会管理:在民间实行_什伍连坐_;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5)特点:顺应了_历史潮流_;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_彻 底_的一次变法。 (6)影响 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_君主专制_的政治制度。 使秦国_国富兵强_。 为秦_统一中国_奠定了基础。 思考 2: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提示 2:(1)推动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具体表现在铁犁、牛耕的 使用。 (2)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
6、一步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变法 改革,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身世:_儒家_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 (2)社会背景:针对_礼崩乐坏_、_社会动荡_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理 论主张。 (3)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是“_仁_”,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主张“_为政以德_”,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_礼乐_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4)教育成就 以“_有教无类_”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 的发展。 晚年整理的诗 书 礼
7、易 _春秋_ 等文献,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 (5)相关著作: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_弟子及再传弟子_整理成的_论语_ 当中。 2老子 (1)地位身世:_道家_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_楚_国人。其观点见于_老子_ 一 书。 (2)思想主张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_道_”。 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 _天人合一_,是中国古代朴素 的_唯物论_。 思想包含着朴素的_辩证法_,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 矛盾;认为物极必反,_柔能克刚_。 政治上对现实不满,主张顺其自然,_无为而治_,甚至退回到_小国寡民_的时代。 【特别提示】 “无为”:老子的“无为”不
8、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 为。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 四、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变革(唯物史观)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 (3)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_士_阶层活跃。 (4)文化: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2主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3主要派别、主张特点、影响 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地位或影响 儒家 孟子认为_人性善_,提倡“仁政” 荀子认为人性恶 ,主张_隆礼重法_ 道家庄子崇尚_逍
9、遥自由_ 阴阳家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 出了“_相生相胜_”理论 代表了中国古代对_自然 界_朴素的_科学_认识 墨家墨子 提倡_节俭_,主张“_兼爱 _”“_非攻_”“尚贤”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韩非 主张以_法_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 臣民 体现了_中央集权_的政 治思想 4百家争鸣的影响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_阶级关系变化_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 上第_一_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_地主阶级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深刻影响后世中华思想文化。 史料探究释疑难 主题一列国纷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史料一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形势
10、图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910 页 探究 1:对比西周分封制,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版图变化的信息。 提示 1:周王室政治中心东移;诸侯国数量大量减少,凸显兼并战争激烈,统一趋势明显; 少数民族内迁融入华夏民族,华夏民族认同感加强;与匈奴族关系紧张,长城大量出现。 主题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二 史料三 探究 2:分别提取史料二、三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 2:图一:铁农具的使用;图二: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确立。关系:生产力的发 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拓展】生产力进步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1)生
11、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 耕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2)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扩大,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要求废除奴隶 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主题三百家争鸣(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特别重视和谐,但侧重点不同。 史料四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 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史料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史料六孟子
12、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史料七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墨子兼爱下 探究 3:对比史料四、五、六、七,分别概括出其在和谐问题上的侧重点。 提示 3:史料四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史料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史料六强调君民和谐 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和谐;史料七强调搞好人际关系的方式。 【拓展】百家争鸣中的治国理念 (1)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 会矛盾剧烈的局面,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的孟子、荀 子分别主张“仁政”“
13、仁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 望。 (2)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 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 (3)道家主张“道”和“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 族面对诸侯争霸、割据林立局面的一种消极情绪。 (4)战国时期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 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 随堂训练测达标 1(2020全国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 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 立
14、,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D)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 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表明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 D 项;材料中楚国国君自立为王 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 A 项;材料中周天子和楚国国君 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 B 项;材料中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 是“开始”,排除 C 项。 2(2021许昌)商周时期,统治者在祭祀活动中,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 对政权的保佑。春秋时期,民众在祭
15、祀祖先时已不单纯以血缘为依据。如出身于夷狄地 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 这一变化表明(C) A宗法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B礼乐制度的渐趋世俗化 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D神权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解析根据“特别注重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以求祖先对政权的保佑”“如出身于夷 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 到祭祀”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交流的加强,周边“夷狄”地区的华夏认同观 念日益加强,C 项正确;材料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华夏的认同,而不是神
16、权观念,排除 D 项。 3 (2021福州一中)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二十等爵制, 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如表所示, “士” 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A) 公 士 上 造 簪 袅 不 更 大 夫 官 大 夫 公 大 夫 公 乘 五 大 夫 左 庶 长 右 庶 长 左 更 中 更 右 更 少 上 造 大 上 造 驷 车 庶 长 大 庶 长 关 内 侯 彻 侯 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 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解析旧贵族称谓等级的降低,一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打破了旧有的贵族体系,一方面为 新兴地主爵位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
17、的进取精神,故选 A 项;二十 等爵制和基层的控制无关,排除 B 项;二十等爵制的推行意图打破旧体系,实现制度变化, 并不是为了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排除 C 项;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是军功爵制,二十等爵制无 法说明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 D 项。 4(2021济宁)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 都以养士著称,其门下宾客数以千计;齐国国君则在国都临淄设置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他 们这样做旨在(A) A厚植政治势力B谋求抗秦策略 C实现富国强兵D笼络才能之士 解析材料反映了各国君主“养士”、设立稷下学宫,广纳贤才。结合所学可知,战国 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诸侯
18、厚植和扩大政治势力,以占据兼并战争中的优势,故 A 项符合题意;各国招揽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国利益,而非简单谋求抗秦策略,故排除 B 项;改革可以实现富国强兵,而养士和招揽宾客与实现富国强兵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 C 项; 笼络人才是对材料的解释,而非分析其目的,故排除 D 项。 5(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 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D)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 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
19、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 D 项;秦朝确 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 养的标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 B 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 C 项。 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 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 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故 A 项正确;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排除 B 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排除 C 项;民族关系的发展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 除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