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689804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兼爱 墨子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本文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兼爱”思想的内涵,把握墨子“兼爱”思想与孔孟 “仁爱”思想的差异。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本文逻辑严密、质朴深刻的说理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建立“大爱”的情怀;学习墨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 【课程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学法指导】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当”“恶” “亡”等词的读音和意义。

2、 2.厘清本文的逻辑结构,掌握本文中运用的举例论证等说理方法。 3.体会墨子的思想,辩证分析墨家文化对于当时和现代社会的意义。 【高考导航】 1.文中出现的“当”“恶”“亡”“其”“爱”等词以及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 式,在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 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爱人如己,最终形成平等 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着深刻的意义。这合乎语 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人称墨子为“天才匠人,孤独侠客” ,这种孤独似曾相识。在那个拒绝崇高 的

3、时代,拥有高贵理想的人们,孔子、庄子、墨子无一不是孤独的。孔子游 说天下、著书立说,温雅敦厚;庄子超然物外、顺应天理,逍遥无为;而墨子古 道热肠、反战爱民,行侠天下。他的孤独别有一番豪气和决绝。 二、课前预习 1.墨子其人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鲁?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 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 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 “非攻” “尚贤” “尚同” “天志” “明鬼” “非命” “非乐” “节葬” “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 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

4、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 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 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 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 2.墨子其书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 成。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 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 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 。语言质朴无华

5、,造 句遣词口语化。 3.墨子思想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 “爱人若 爱其身” ,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 相爱所致。 天志明鬼。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 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 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节用。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 他们抨击君主、 贵族的奢侈浪费, 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 极为俭朴的生活。 政治:主张

6、“尚贤”与“尚同” 。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 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 ,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 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主张“兼爱” 。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 ,为民的要相亲 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 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 ,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 要“遍礼四邻诸侯” ,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4.背景探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 败、诸侯争锋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

7、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 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 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 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 了“兼爱” “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安 危。 三、初读文本 1.文题解读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兼爱”是墨子最根本、最 核心的思想,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 观念。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墨子认为 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人们只有通

8、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 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 强烈的理想色彩。 2.译文(详见配套 PPT) 四、研读文本 1.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明确: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2.第一段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 混乱产生的原因。 3.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主要指什么? 明确: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 4.在墨子看来

9、, “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明确:墨子认为,臣子之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 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 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 即: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 弟不和调。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 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明确: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 争、怨仇、嫉恨、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 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

10、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 ( 兼爱 中) 6. 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明确: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 的阶级差别,都要“兼爱” “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 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7.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中心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 点。 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 “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 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8.第四段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

11、治,交相恶则乱。即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 亲相爱。 9.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 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 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 “起不相爱”的观点。 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 。 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议论的重点,提出圣人治天下当知“祸乱产生的根 源” 。 (起) 第二段:指出祸乱产生的原因是“起不相爱

12、” 。 (承) 第三段:运用假设论证,阐述若天下“兼相爱”就不会出现不孝、不慈、盗 贼横行、卿大夫相互袭扰、诸侯相互攻伐的现象。 (转) 第四段: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合) 五、拓展探究 1. 墨子的的“兼爱”和孔孟的“仁爱”内容有何异同? 明确:在儒家心中,君子最爱的首先是双亲,其次是民众,最后是万物。对于民 众而言,施以仁德便可,亲爱留给自己的血亲。爱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 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而在墨家心中,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枷锁,冲破 血缘的坚冰,爱人如己,尤其去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践踏的人。

13、爱 心无垠,善意无穷,关怀最有力量。从这角度而言,墨子进入了一种更为崇高的 境界。 2.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 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 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 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 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别的。打个比方说, 墨家认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应该互相爱护;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

14、的。 而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 我更爱中国人; 我是雷州人, 我更爱中国人中的雷州人。 墨家认为,儒家对“礼”的看法是:陌生人踩了你的脚,陌生人要道歉;那么最 贤能的王公大人们踩了你的脚呢?他们却没有必要道歉因为王公大人们比 你贤能。 (儒家主张礼不下士人)墨家对此予以揭露与批驳:王公大人们不是最 贤能的人吗?他们凭什么不还礼呢?不讲礼难道还是贤能的人?那么儒家的“礼” 也就是有阶级的礼,虚伪的礼、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了吧! 3. 墨子认为,人人都只是爱自己而“自利” ,是社会混乱动荡的原因;而孟子认 为:人人眼里只有利而没有“仁义” ,必将导致国家败亡。他们二人的观点是否 有相通之处? 明确:墨

15、子认为,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会使人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 人,种种社会问题由此产生。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意味着超越只知道自爱自利 的狭隘,做到爱人利人。 孟子把仁义高悬在利之上,目的是要人从追逐私利的偏狭中超脱出来,以具 备更高的道义层面上的关怀和追求。孟子的仁主要意味着对他人的同情和体贴。 在超越自爱自利和关爱他人方面,墨子、孟子二家的主张显然是相通的。 4. 本文的写作特色: “意质语显,逻辑清晰” ,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意质而语显。 文章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说理 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逻辑严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议

16、论的焦点: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 ; 再通过对比指出,如果“天下兼相爱” , “则天下治” ; 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论辩一气呵成, 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 )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 者,人亦从而利之。” ( 墨子兼爱中 ) 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明确【明确】 :孔子和墨子都主张:孔子和墨子都主张“爱人

17、爱人” 。 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明确【明确】 :孔子的主张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主:孔子的主张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主 张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张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 6.总结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张知寒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余秋雨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说“古 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 斯人已逝,思想和精神永存。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弹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 妙曲;心存兼爱,我们的生命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兼相爱,交相利,奏响生 命的最美和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7《兼爱》配套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