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1718752 上传时间:2021-09-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0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时间: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 2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 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汉唐 C明清D近代时期

2、3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 589 年中国重归统 一的是() A余杭B长安 C涿郡D江都 4“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5如图是明代画家丁云鹏绘制的三教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三种意识形态并立的局面。 关于这一局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教指的是儒、释、道 B冲击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 D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开始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第 2 页 共 10 页 6下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

3、 A西晋短命而亡B十六国的建立 C少数民族内迁D匈奴取代西晋 7“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B广建粮仓 C开大运河D征伐高丽 8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9唐代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 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材料说明() A王谢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了基础 B晋书专为当时世家大族歌功颂德 C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D魏晋

4、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全面繁荣 10“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宋书中记载:“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 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 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书描述了 () A东晋南朝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B南朝四个朝代都定都建康 C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D宋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1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 79 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 第 3 页 共 10 页 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来自中亚地区的

5、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12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 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 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 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 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13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 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 本。由此可知,当时

6、中国() 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 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 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 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14图片是北魏时期的“汉人胡食”画像砖,描绘的是汉人在吃烧烤的情形。这种情况反映出() 当时社会动荡,人们不讲卫生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文化汉族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当时民 族交融的成果 AB CD 15“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 的结论是() 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 第 4 页 共 10 页 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AB CD 16中国古

7、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 一转变发生在() 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 C隋朝初期D唐朝中期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 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信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 历史首创精神。 马克思 史料二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

8、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 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和推广。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8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 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 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 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9、 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 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 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 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第 5 页 共 10 页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 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19唐朝

10、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 贵族的 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 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 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 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

11、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 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 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 唐代有 31 家、38 部专著共 257 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 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

12、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第 6 页 共 10 页 20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材料一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密切联 系。贞观十四年(640 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 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南诏的 13 个王中有 10 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 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 政府。 摘编

13、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 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 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 为主,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 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治边政

14、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B 2B 3B 【解析】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完成了统一。本 题以城市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王朝的都城。因此,答案为 B 项。 4D 【解析】下诏迁都洛阳,民众死后葬于河南,不再迁回故地,都成为河南洛阳人,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 这些信息的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5D 6C 7C 【解析】大运河是隋炀帝时开凿,沟通了南北,促进经济发展,造福后代,故 C 项正确。

15、A 项是隋文帝的 功绩,排除;B、D两项与材料“开万世之利”不符,排除。 8B 第 8 页 共 10 页 9C 【解析】东晋政权是在南迁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诗句“王谢风流满晋书”反映了王谢家族在东晋政权 中的支柱作用,故选 C 项。王谢家族是东晋政权的支柱,而不是西晋,排除 A 项;B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 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且全面繁荣不符合史实,排除。 10A 【解析】由于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有东晋南朝描述 的“(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景象,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 料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C

16、项错误;D 项与“兵车勿用,民不外劳”不符合,排除。 11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只有通过丝绸之路,大批胡人才能抵达今“辽宁”“韩国”等 地,这从侧面体现出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故选 C 项。材料无法体现风俗文化,排除 A 项;中西交 流也可以通过陆上来进行,排除 B项;材料无法说明中国与东罗马的关系,排除 D项。 12B 【解析】材料“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出 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故选 B 项。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 A 项;三教合一出现于隋唐时期,排除 C 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社

17、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 冲击,排除 D 项。 13C 【解析】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经历体现了当时唐朝开放与自信的胸襟,C 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围绕科举 制参考资格,且唐朝工商业者没有参考资格,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日本的政治制度,排除 B 项;材料未 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吸收,排除 D 项。 14B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社会动荡,错误;“汉人胡食”说明是汉人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故错误, 正确;图片中“汉人胡食”反映出汉人的饮食发生变化,胡食已融入汉人的生活中,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 故正确。故选 B 项。 15D 【解析】从图中总体形势可以看出是国家分裂占这一时期多数时间,

18、故正确;西晋是统一的王朝,北魏 第 9 页 共 10 页 和南朝是局部统一,最后隋朝统一,故总体趋势是统一,正确;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图示中没有体现, 故错误。故选 D项。 16D 【解析】根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赋税制度由以人丁为主,向以财产为主转变,结 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就是转变的标志,D 项正确。西周时期不是“以资产为宗”,A 项与材料无关, 排除;北魏时期、隋朝初期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C 两项与材料不符, 排除。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19、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思想观念及统治者的科技教育文化政策。 对前代科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 18(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 原因: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盘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 速亡。 同意:全盘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 了基础。 (是否同意及理由: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

20、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只表明态度不得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昨至洛阳,始知衣 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 承认它礼仪兴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 合。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地全盘汉化,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 亡”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盘汉化的

21、改革导致北魏的速 亡。第二小问,如果同意,则根据材料二“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 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回答即可;如果不同意,则结合所学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 响即可。 19(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 权。 第 10 页 共 10 页 (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 品为主。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3)现象:乐舞发达。原因: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 流。 20(1)方式:和亲;会盟;册封;

22、设置机构。 (2)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 以怀柔、招抚为主;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可知,和亲;根据材料一“唐蕃之间还数次会 盟”可知,会盟;根据材料一“南诏的 13 个王中有 10 人经唐朝加封”可知,册封;根据材料一“唐朝的边疆 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置机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唐朝确立 了羁縻府州制度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 府”“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知,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 屯戍制度);根据材料二“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 知,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根据材料二“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 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可知,注重边疆经济贸易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唐朝治边政策,结合所学知 识,从边疆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