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作文模拟写作:面对现实,勇者无畏 文题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条刚造好的船,在下海时,造船师问它:“你说说,你将会怎样?” “葬身海底。”船说。 “我打造你,是为了让你扬帆出海,乘风破浪;可你却是这样的悲观,这样的没有志向。 ” 造船师失望地说。 “这不是悲观,而是每一条船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连现实都不敢面对,那才是懦夫和 胆小鬼。”船说。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 字。 思路引导思路引导 本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志向”与“现实”两者的关系。 对此,
2、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立意: (1)面对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残酷的,不完美的,不称 心如意的。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而是要学会面对现实,这样才不会使我们情绪郁结。 (2)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不是只说豪言壮语,不是只做白日梦,当然也不是坐吃山 空,而是满足于带着一份对生活的追寻和坦然,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事。 (3)梦想与现实。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实 是衡量你行事目标的准则,我们应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从小事做起,从小的目标做起。 (4)直面挫折。有人面对挫折,选择逃避,从此一事无成;有人面对挫折,勇敢应对, 从此命运为他敞开了成功的
3、大门。人只有直面挫折,人生才会精彩,才会成功。 (5)勇者无畏。未来的路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勇者才能不惧风雨,发现生命的真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范文展示一范文展示一 从现实起航 王子怡 “葬身海底”,这是一条刚造好的船在被询问自己将会怎样时的回答,看似悲观,实则却 表明了这条船对自己最终归宿的清醒认识以及坦然接受。船因认清现实并接受自己的最终 命运而在面对惊涛骇浪、险滩暗礁时无所畏惧。船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 从现实起航,认清现实,并不是要求我们以悲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而是让我们在对 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之后,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更加勇往直前。认清现实,接
4、受最终命运的人, 不能称之为懦夫,那些连现实都不敢面对,还自诩乐观的人才是真正的胆小鬼。一个人可 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那些能够看清现实并坦然接受的人们,还会有什么让他们退缩、 放弃,让他们止步不前的呢?答案是没有。他们既已接受了现实,又怎会再害怕人生途中 所遇到的挫折、磨难?认清现实不但不会使我们悲观处世,反而会让我们在生活中的风浪 面前更加坚定,更加义无反顾。 从现实起航,认清并接受现实,面对现實处境则能泰然处之,面对生活中的大风大浪 则能不恐不惧,不骄不躁。生活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 生不过是一次旅行,刚一落地,便已预见了终点,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5、迈开 脚,大步向前便可。旅途中所洒下的汗水,便是我们努力过、拼搏过的证明。而那些畏手 畏脚、只因一点儿小挫折就退缩不前的人,究其一生,碌碌无为,最后只能带着满满的遗 憾走向生命的尽头。认清现实并坦然处之,方能无所畏惧。 从现实中起航,认清现实,要求我们做到有勇气接受现实。只有敢于接受现实,才能 做到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永不屈服。在认清现实的同时,我们不能用悲观的态度去面对, 而是以微笑面对厄运,以百倍的勇气面对不幸和痛苦。堂吉诃德中有这样一句话:“用 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 的不幸。”这句话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认清现实,泰然处之,不悲观,不畏
6、惧,以乐观的 心态直面现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迎接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让自己的一生变得有 价值。 船因认清并接受了自己终会葬身海底的现实而面对大风大浪无所畏惧;我们也应认清 自己所处的现实,勇于直面现实,以乐观、顽强的态度来迎接困难与挫折,从现实起航, 做生活的强者。 点评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从现实起航,做生活的强者”来行文,结构匀称,脉络清晰。文章 一开始从材料中造好的船的回答写起,很自然地引出“船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然后从 勇往直前、泰然处之、永不退缩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最后总结概括,呼应开头, 重申观点。文章一气呵成,文脉流畅,分析透彻,内容充实。 范文展示二 有所畏
7、,才能无畏 王嘉红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心有所畏,才能做到无畏。船能够正视自己葬身海底的最终归宿, 所以在面对惊涛骇浪、险滩暗礁时,它镇定、从容,毫不畏惧,乘风破浪,殊死一搏。这 不正是因为有所畏,才无畏吗? 有所畏,才能无畏,看似矛盾,却又有一定的道理。内心畏惧某个事物,当它来临之 际,你是“逃跑”还是“战斗”?是“死亡”还是“爆发”?逃,能逃得掉吗?所以,你只能爆发,只 能战斗,只能像个勇士一样去战斗。船会葬身海底,它也会害怕,相比之下,惊涛骇浪、 险滩暗礁,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同样,人害怕死亡,那在死亡之前,一切的艰难险阻又算 得了什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畏惧不前呢?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无畏。这
8、便是在最大的畏 惧之下,面对那些小小的挫折困难时,都不必畏惧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心有所畏,却又能做到无畏呢?我想,或许有两种可能。其一,在临行前 已做了最坏的打算。战争时期,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们,他们难道不畏惧死亡吗?他们也怕, 但在从军之前,已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他们勇敢杀敌,无所畏惧。正是因为他们心中 已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任他千难万阻,毫不畏惧。其二,为了民族大义,直 面内心恐惧。谭嗣同,一个文人,一介书生,他,难道不怕死吗?我想他是害怕的,但他 作为一个改革者,为了民族复兴,他直面清政府的压迫,虽然百日维新失败了,但他甘愿 为新政流血牺牲,直面死亡。那一刻,他毫无畏惧。虽然心
9、有所畏,但因为勇敢,因为大 爱,直面恐惧,而变得无畏。 人生路上,“有所畏,才能无畏”应作为我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一个信条,引领我们直面 生活中的挫折。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荆棘”与不可预料的“暴风雨”,倘若在临行前,就做出了 最坏的打算,并敢于直面现实,直面内心恐惧,勇往直前,像船只一样乘风破浪,像勇士 一样披荆斩棘, 那么就能做人生最终的赢家。 “有所畏”更是对内心时刻的劝诫。 它告诫我们, 倘若不奋力向前,为自己战斗,就会掉进畏惧的旋涡。所以,我们在没有退路可言的时候, 内心更要坚毅,更要无畏,还内心一份镇静,一份从容,一份勇气;要直面内心的恐惧, 直面最残酷的现实,扫清眼前的“海市蜃楼”,存一份告诫,无畏于小挫小难,不被小挫小难 打倒。 有所畏,方能无畏。 点评 本文从提出观点到收束全文, 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做”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心论点,鞭辟入里,逻辑性强。文章有理有据,语言简约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