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1769939 上传时间:2021-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年级_六年级_主备人_审核人备课时间 课题课题5 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课型课型新授新授课时课时2 2序号序号2 2 学习学习 内容内容 分析分析 文本位置:文本位置: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全诗共四联,56 个字。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第二、

2、 三、四联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作者按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个具有 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他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第四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 ,结尾压“更 喜” ,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感情的结束。 具体分析:具体分析: 1、识字写字:会写本课 4 个生字崖、渡、索、律;正确读写逶迤、泥丸、磅礴、岷山、云崖这些词语。注意崖、渡的写法,崖容易 与涯弄混;渡与度易混淆;索要注意“秃宝盖”要写宽,盖住下面的“幺、小” 。 2、阅读:注意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对比

3、写法。朗读时要试着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全诗。 3、习作: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等写作方法,学习场面描写。 4、综合性学习:课前查阅长征相关故事资料,课后拓展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诗词,进一步积累诗词,并了解毛泽东一代伟人的人物形象。 内容建构内容建构:本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作为“革命岁月”主题的第一篇课文,传达了红军长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下文 狼牙山五壮士中抗日战争的痛杀敌寇、勇于牺牲的精神做好铺垫;更好地学习开国大典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新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 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壮举。 在写作要素上,要了解本单元文章是如何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本单元语用主题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4、 。 七律长征 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 ,通过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场面的描写,来展示民族精神,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场面的同时,一步步掌握“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在整组文章学习的基础上, “交流平台”对场面描写的方法 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为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做好铺垫。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 感受到革命战争场面的宏伟,进而掌握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资源拓展资源拓展:推荐阅读主题丛书和毛主席长征诗;推荐背诵篇目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走进历史博物馆,感受英雄形象, 学习建党建国历史。 课标课标 分析分析 学期

5、目标分析学期目标分析 课时目标分析:课时目标分析: 1会写“崖、渡、索、律”四个字;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 有感情朗读诗句,能读出节奏、读出气势,背诵课文。 3.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农工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学情 分析分析 已有经验分析已有经验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本文是一首律诗。律诗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学习律诗要读通、读懂、悟情、背诵的基本方法是了解的。 (2)已有策略经验:高年级的学生对于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体现在他们

6、身上直观性仍然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学本课 一定要加上直观的视频或音乐加以渲染。 (3)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一些与战争、与长征有关的事件,特别是从电视媒体中拥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 理解文本的时候是有基础的。 未知经验分析:未知经验分析: (1)知识经验:字词方面的难点:逶迤,磅礴,云崖暖都是学生特别易错的词语; (2)生活经验:学生对文中隐含的历史事件不够清楚,且对孩子们来说,时间比较久远,再加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诗中情境有距离,例如 对“寒” “暖”的理解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学中要补充适当的资料,观看有关的视频加深理解。 (3)策略经验:学生对诗歌当中的夸张、对比、动静结合

7、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运用 障碍突破措施:障碍突破措施: 1.课前引导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课上补充。 2.方法引领。学习字词、学习律诗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出示学习方法: a.了解词人生平及创作背景。 b.根据课后注释,尝试翻译古诗。 c.抓住关键词、诗句,再通过小组讨论、有感情朗读、思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通过学生领读、同桌互助、教师点拨等方式,100%的学生会写“崖、渡、索、律”四个字;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 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 通过自读、展示读,模仿读、品味读的方法,100%

8、的学生有感情朗读诗句,能读出节奏、读出气势,背诵课文。 3. 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品词析句等方法,95%的学生能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红军 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的学生能在合作学习后理解达成目标。 学习学习 重难重难 点点 教学重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壮士的英勇人物形象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感受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应用好卖的气概。 课前课前 准备准备 教师:教材、教案、多媒体 ppt 学生: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学学习习过过程程 环节目标环节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评价活动问

9、题预设与补救问题预设与补救 一一、 回顾导回顾导 入入, 激发兴激发兴 趣。趣。 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组织学生集体评议朗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 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事 件场景。 2.同学间互相提提建议。 同学点评; 教师鼓励性 点评。 预设:4 号同学可能朗读 无气势。 补救:学习其他同学好的 朗读。 二、自主二、自主 学习学习, 小组小组 合作合作 (目目标标 2 2) 小组合作: 内容:你从哪些诗句具体看出了红军的不怕难? 要求: (1)自主默读并思考;学习过程可以圈点、 做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 集体分享: 1.1.红军怎么不怕难?红军怎

10、么不怕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梳理:了解五岭、乌蒙;理解逶迤、磅礴;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体会精神。 资料资料: (借助图片)(借助图片) 五岭:横跨四个省,绵延不断,有五个岭组成,曲 曲折折。 乌蒙:平均海拔 2000 米,最高海拔 4500 米。 逶迤:绵延不断,曲曲折折。 乌蒙:雄伟高大。 修辞:夸张、比喻。 精神:积极乐观、不怕困难。 1.独立思考,圈点批注 2. 抓住重点词句读出自己 的感受,再写写自己此时的 想法。 3.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4.小组代表在班级发言分 享。 生回答 生读这句话 借助图片,感受五岭和乌蒙

11、 的特点, 理解: “逶迤、 磅礴” 的意思,感受当时红军行走 地方的艰险, 加深情感体验。 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做好批注。 2、小组发言人发言, 其他同学作补充。 3、 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预设:小组合作时,有的 同学不愿开口分享; 补救:按 4-3-2-1 号的顺 序分享,鼓励他只要说出 一点就给与组员加分奖 励。同时注意倾听学习。 预设: 学生分享时不全面; 或是理解不到位。 补救:其他学生补充,老 师适时点拨。 学生分享过程:学生分享过程: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侧重点是翻译诗句。 ) 点拨处:点拨处: 1、出示五岭图片,这是怎样的五岭? 2、从诗句那个词能看出来?逶迤。 3、乌蒙山

12、呢?出示图片,并补充:乌蒙山平均海拔 2000 米,最高海拔 4500 米。这是怎样的乌蒙?诗 句哪个词语表现了他? 4、 这一句被人成为神来之笔?这句妙在哪里? (这 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 你有怎样的感受? (积极乐观、 无畏、 不怕困难。 ) 6、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 注意读出逶迤的绵长 (长音) ,磅礴的雄伟(重读) 。 2.2.还能从哪里看出红军不怕困难?还能从哪里看出红军不怕困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知识点:知识点:金沙江;巧渡金沙江;大渡河、飞夺泸定 桥;暖和寒。 学生分享交流:学生分享交流: 点拨处:点拨处: 1、学

13、生介绍巧渡金沙江 ,红军战士成功运用调 生回答 4.能够根据教师提问 回答问题。 并根据大体 情况给与小组评价。 虎离山之计,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 在敌人眼皮底下,巧渡金山江,此刻战士们心里怎 样的感受?乐滋滋、暖融融。 2、播放飞夺泸定桥 ,你有怎样的感受?心惊胆 寒、惊险、酸。 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来把这两句不同 的感受读出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3 3、易也好易也好,难也好难也好,可在红军的眼里有算什么呢?可在红军的眼里有算什么呢? 想到这一幕幕想到这一幕幕,只有一句诗回荡在脑海中只有一句诗回荡在脑海中:红军不红军不 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怕远

14、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3.还能从哪里看出红军不怕困难?还能从哪里看出红军不怕困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知识点:知识点:岷山、喜、三军 学生分享交流学生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岷山,以及发生在学 生上的故事,引导学生提出对喜的质疑。 点拨处:点拨处: 1、 补充介绍岷山 (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海拔 5000 米以上,终年积雪。要想翻越它,难度远远大于逶 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 。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当 时的艰难险阻。 生回答 明确主要是谈出自己的感 受。 说出观看影片后的感受,体 会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九死一 生。 明确红军的心情是高兴,出

15、 2、 为什么会喜?介绍路线图 (介绍红军走出岷山后, 即将会到达陕北,到时红一方面、红二方面、红四 方面军就会胜利会师) 。 3、 红军战士怎样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激动心情 都读一读。 示地图和长征路线的资料。 四、拓展四、拓展 提升提升 (目目标标 4 4) 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诗篇, 有人说这样气势磅礴 的诗篇,也只有博大胸怀的才能写出来,老师这里 也收集了几首毛泽东的诗句,请大家读一读。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 娄 lu山关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 山 。 生朗读;交流自己的看法 将与长征有关的其他 诗句拓展出去, 加深自 己对毛泽东这位伟大 领袖的认识和了解。 预设: 学生朗读不出气势。 补救:找朗读水平高的同 学来读;老师师范。 五、作业五、作业 布置布置 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类型对应目标对应目标作业时间作业时间 默写七律长征巩固性作业目标 35 分钟 推荐阅读主题丛书八百壮士守四行八女投江 。 拓展性作业目标 415 分钟 背诵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拓展性作业目标 410 分钟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 红军不怕(难)只等闲 万水金沙江(巧渡) 大渡河(强渡) 千山五岭(腾细浪) 乌蒙(走泥丸) 尽开颜 教学教学 反思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第二课时备课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