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提分秘籍作文提分秘籍 (一)高分作文常见特征与建议(一)高分作文常见特征与建议 特特 征征 建议建议 材 料源于 生活 1.材料内容与题意相匹配,扣题自然 2.话题无论大小,选择身边小事,以事说理,以事 塑人,以事抒情 3.对老话题进行翻新,为老素材找个性化的切入点 4.勿编造不符合实际的过 多巧合 立 意体现 价值 1.中心与材料相匹配,立意提炼应水到渠成 2.写作目的或明白道理,或抒发情感,或塑 造人物,或引发思考 3.避免不能感动自己的假、大、空 开 篇入题 简洁 1.开篇点题,迅速人题 2.讲究语言文采 3.尾句点中心,引下文 结 尾画龙 点睛 1.结尾总结与前文内容相一致 2.结
2、尾注意点题 3.概括中心,语言要凝练、明确 4.中心提 炼可由点到面,由此及彼,适当延伸 细 节描写 生动 1.明确中心指向,捕捉能体现中心的微小细节 2.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运 用多种人物描写,尤其是神态、心理描写 4.勿以过程的叙述、内容的罗列代替描写 情 感抒发 真挚 1.注重人物感受性描写,有行动就要有感受 2.适当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 3.内心独 白与间接烘托要双管齐下 4.勿夸张煽情 布 局结构 精致 1.写一件事要有高潮 2.写几件事要有详略,有过渡,有小结,既衔接又点题 3.运用一组 略写事件丰富一个详写的中心事件 4.灵活运用对比、铺垫、呼应、总分、倒叙、
3、插叙等手法 点 题手法 多样 l.开篇、结尾直接点题 2.叙述中间运用“暗示”点题 3.多件事叙述,勿忘一事一小结, 小结必点题 虚 实巧妙 结合 1.有直接点题的明线,也有象征意义的暗线 2.浅层的表象事物与深层的精神层面交错叙 写,最终合二为一 恰 当引经 据典 1.引用课内所学 2.注重课外积累:名句、格言、俗语、警句 卷 面书写 美观 1.先做到干净整洁 2.再做到笔画端正 3.最好能漂亮、老练 (二)优美句子(二)优美句子 飞鸟集 1.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2. 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便让你的勇气坐在峭壁上。 (改写) 3.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把他们的
4、影子投到了自己前面。 4. 绿树长到了我的窗前,仿佛是喑哑的大地发出的渴望的声音。 5.群树如表示大地的愿望似的,踮起脚来向天空窥望。 6.阴影戴上她的面幕,秘密地,温顺地,用她的沉默的爱的脚步,跟在“光”后边。 7.那想做好人的,在门外敲着门;那爱人的看见门敞开着。 8.无名的日子的感触,攀缘在我的心上,正象那绿色的苔藓,攀缘在老树的周身。 (这是一个万能的 作文开头句式 如:那段时光的感触,攀缘在我的心上,正象那灰色的蜘蛛网,粘附在小树上。文章是写 我跑步过程中遇到蜘蛛网,两次破网之后,蜘蛛换了位置织网对我产生的启发的作文。 ) 9.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
5、的明灯。 (和第 3 句的第一种解释 很类似,两句可以配合使用) 10.山峰如群儿之喧嚷,举起他们的双臂,想去捉天上的星星。 11.子夜的风雨,如一个巨大的孩子,在不合时宜的黑夜里醒来,开始游喜和喧闹。 12.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耀的绿叶而闪耀;我的心灵因了这日光的抚触而歌唱; 我的生命因为偕了万 物一同浮泛在空间的蔚蓝,时间的墨黑而感到欢快。 13.雨点吻着大地,微语道: “我们是你的思家的孩子,母亲,现在从天上回到你这里来了。 ” 14.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15.蟋蟀的唧唧,夜雨的淅沥,从黑暗中传到我的耳边,好似我已逝的少年时代沙地来到我的梦境中。 (这个
6、句子也可以作为开头的句子) 16.太阳在西方落下时,他的早晨的东方已静悄悄地站在他面前。 17.我的晚色从陌生的树木中走来,它用我的晓星所不懂得的语言说话。 18.果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 的。 19.我的心向着阑珊的风张了帆,要到无论何处的荫凉之岛去。 20.我的心在朦胧的沉默里,似乎充满了蟋蟀的鸣声声音的灰暗的暮色。 21.夜的沉默,如一个深深的灯盏,银河便是它燃着的灯光。 22.花瓣似的山峰在饮着日光,这山岂不象一朵花吗? 23.这树的颤动之叶,触动着我的心,象一个婴儿的手指。 24.我是在道路纵横的世界上。 夜来了。打开您的门
7、吧,家之世界呵! 25.我是一个在黑暗中的孩子。 我从夜的被单里向您伸出我的双手,母亲。 26.当我和拥挤的人群一同在路上走过时,我看见您从阳台上送过来的微笑,我歌唱着,忘却了所有 的喧哗。 27.静悄悄的黑夜具有母亲的美丽,而吵闹的白天具有孩子的美丽。 28.这一天是不快活的。光在蹙额的云下,如一个被责打的儿童,灰白的脸上留着泪痕;风又号叫着, 似一个受伤的世界的哭声。但是我知道,我正跋涉着去会我的朋友。 29. 我这一刻感到你的眼光正落在我的心上,象那早晨阳光中的沉默落在已收获的孤寂的田野上一样。 30.夜的序曲是开始于夕阳西下的音乐,开始于它对难以形容的黑暗所作的庄严的赞歌。 31.我攀
8、登上高峰,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遮身之地。我的引导者呵,领导 着我在光明逝去之前,进到沉静的山谷里去吧。在那里,一生的收获将会成熟为黄金的智慧。 32.在这个黄昏的朦胧里,好些东西看来都仿佛是幻象一般尖塔的底层在黑暗里消失,树顶象是 墨水的模糊的斑点似的。我将等待着黎明,而当我醒来的时候,就会看到在光明里的您的城市。 (三)一材多用概述(三)一材多用概述拓宽立意与转换素材拓宽立意与转换素材 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在一个作文题中,可 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找到它。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 转换素
9、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 、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可着重从前两 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 ,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 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 ”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 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第二件事,叫转换已有素材。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 关联性决定的。-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
10、到诸多人。 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 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 涵。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一般来说,一个故事中有几类人物,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有几种言论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 有几个发展阶段,可能就有几个使用角度。 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 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 加以
11、延长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 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 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 ,外貌(汗水、衣服等) 、心理 (心中呐喊、感觉等) 、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 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议论抒情句的调整同 理。 当你认真做好拓宽某作文题的所有立意方向及通过
12、转换素材拓宽某素材所有立意点这两个工作后,你 会发现,作文,也就那点事。 有这样一个素材:一次我去爬长城,发现爬起来很困难,后来在某人的鼓励下(或者遇见某种场景, 类似于墙缝的植物,失败很多次的小甲虫) ,我终于在长城上走了很远,看到了壮美的风景。试着看能用 在下面的几篇作文中。 1.松江:这一次,我要大声喝 彩 9.普陀: 这才是值得珍爱的 2.长宁:我的世界还有你10.虹口:爱在我身边 3.黄浦:我的动力之源11.宝山:进步,就从这里开始 4.徐汇:意外的收获12.奉贤:这不是一件小事 5.闵行: 成长路上, 一直有阳 光 13.嘉定:我明白,这样做得对 6.青浦: 以自己的方式14.金山
13、:舌尖上的滋味味觉,是人所具有的 一种重要的感觉。很多生活感受,甚至生活经历,都 会在味觉上留下记忆。 7.崇明: 风景在路上15.静安:打开另一扇门 8.杨浦:“陪伴”16.浦东:慢慢地,学会了欣赏 (四(四) “一材多用一材多用”遵循三个原则遵循三个原则 一必须是自己的习作,不得抄袭(不能是出现在网络上的,现在有中考有查重软件) ; 二是现成的作文必须完全合乎这次作文的命题要求。 三是现成的作文最好达到一类作文的水平。如果欠缺,要能够修改。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 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
14、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 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索,手头的有限素材也可以多次使用,写 入不同的话题,让你快速成文。只要用得好,同样能收到极佳的效果。总结: 1.“旧材”是可以用的,而且可以一材多用; 2.“旧材”并非是万能药膏,可以到处去“贴” ,使用“旧材”首先要挖掘其与所写文题的内在联系, 找出其确有可“借用”的地方; 3.使用“旧材”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必须根据文题的要求,对“旧材”进行修改、调整和拓展 这是活用,活用才有生命力; 4.因为是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所以,不管什么材料在使用时一定要融进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做到述 事实
15、,抒真情。 对“旧材”的利用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扩展。 学会调整材料的使用角度,目的是要学会一材多用,使你大开材料之门,并不是要你学会将别人的文 章“改头换面”归为己有,那是抄袭行为,是作弊,是违反作文及考试规定的,千万不可以身试法! (五)一材多用指导方法(五)一材多用指导方法 “一材多用”的指导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概括素材第一步,概括素材指导学生对自己曾经写过的比较高分的作文概写成一个个比较简单的素材,然后 把这些素材按照下列表格进行整理。 自己的故事: 过去、现在 同学的故事:小学、初中 亲人的故事:父母、长辈、平辈、近亲、远亲 邻居的故事:熟悉
16、、不熟、非凡、平凡 社会的故事:摆摊、补鞋、拉车、门卫、宿管 第二步,多角度解析素材第二步,多角度解析素材 写作素材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一材多用的 一天,我准备拿盒饭时,看见送外卖的哥哥全身都被雨水打湿了,于是我断定盒饭肯定也被打湿了。 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的盒饭没湿,因为送外卖的哥哥把原本应该盖在他身上的雨衣披在了装盒饭的篮 子上。 从表现送外卖哥哥品质的角度可以写身边的普通人。 从揭露事情背后的真相的角度真相。 作文素材 10 月 24 日下午 2 时许,在竖着警示牌的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两名小男孩在玩耍时不慎滑入江中。 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 10 余名男女大学生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
17、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 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 在救第二个男孩时,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9 名同学落水。上了年纪的冬泳队队员 闻声赶来,陆续从水中救起 6 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 3 名大学生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未能生还。由于宝塔河江段江滩地处江水回流区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至下午 5 时 50 分许,三名大学 生的遗体才全被打捞上岸。 问题:思考这则素材,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适合作文立意又有哪些? (1)爱心(2)责任感 担当(3)道德感(4)见义勇为(5)团队精神(6)奉献精神(7)大爱无疆 (8)安全教育(9)帮助别人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1
18、0)尊重生命,敬畏生命(11)要用智慧的方式做好 事(12)安全意识 同一个素材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挖掘不同的主旨,就能写出不同的文章 。 第三步第三步, “一材多用一材多用”的方法。的方法。 方法一方法一:结构内容上变化结构内容上变化 1.以这个素材为基础,往前延伸,构建一些承前启后的铺垫,也可以说是将 素材往前延展,也就是交代起因,以此来作为文章发展的基础。 2.文章架构在前端铺垫时,也可以伏笔状态来描写,为文章后续发展制造起伏。 3.中段描写,要完全展开来写,详细的描写,但不要跑题。 4.结尾要有新意,或是点题,或是突现之前的埋下的伏笔、或是留有悬念。 (点题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19、纯粹点出文章的标题,呼应标题;另一种是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 如身边的普通人和真相的开头分别是: 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他,日复一日地重复他的工作,却不厌其烦。他,一个身边的普通 人,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怎样待人处事。 身边的普通人 我们往往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却忽略了真相。真相 如身边的普通人和真相的结尾分别是: 没错,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可他却有着一颗不普通的心。他为他人着想,他细心,他善良。他 用他的行为告诉我做人处事的态度:做人要学会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而对待每件事情则要细心,努力做 好。 一个身边的普通人,一颗不普通的心。身边的普通人 意外发现的真相,使我明白到:我们做事对
20、人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在自己没弄清真实情况前便妄下 断言,应该在了解真相后再对某人某事做出评价。真相 文章主体部分中的点题句也要改,如: 一个普通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真是难能可贵。他在我心里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 身边的普通人第段 原来盒饭没被打湿的真相是这样。真相第段 方法二:根据题目、主旨、写作重点,改详略方法二:根据题目、主旨、写作重点,改详略 身边的普通人 的写作重点是要写出送外卖哥哥的言行举止, 通过其言行举止来表现其不普通的心、 优秀的品质。 真相的写作重点是要写出事情的表象及真相,要写出事情的变化。 详 略(删) 在原有的细节上进行扩写 略 详增加或虚构符合写作重点的情节 加铺
21、垫或衬托 原本应该盖在他身上的雨衣披在了装盒饭的篮子上。 身边的普通人第段 略写变成“落汤鸡”而饭盒没湿的原因: 我因为好奇心作祟,就快步跑到公司的门口,眼前的一幕让我深深被感动了,只见送外卖的哥哥把原 本盖在自己身上的雨衣小心翼翼地披在了装盒饭的篮子上,而且,他还可能担心雨衣会被猛烈的风吹起而 打湿里面的盒饭,于是他还在衣兜里掏出几个夹子,用夹子把雨衣紧紧地夹在篮子的边缘上,而他自己却 任凭雨水的打落。原来盒饭没被打湿的真相是这样。顿时,我内心深感惭愧,责怪自己怎么能随便指责别 人。我看着他消失在雨里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真相第段 详写事情的真相 方法三:改变叙事视角方法三:改变叙事视
22、角 例:例: 1.1.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 看着哈里大大咧咧地一头扎入报纸上的体育新闻里, 我明白解脱自己的时刻已经到了。 我必须说出来, 我必须跟他说“再见” 。他让我把果酱递给他,我机械地递了过去。他注意到了我的手在颤抖吗?他看到 了我放在门厅里的箱子正在向我招手吗?我猛地把椅子往后一推,一边吃着最后一口烤面包,一边从喉头 里挤出了微弱的几个字: “哈里再见。 ”跌跌撞撞地奔过去,拿起我的箱子出了大门。当我开车离开围栏时, 最后看了房子一眼一恰好看到突如其来的一阵风把仍开着的门猛地给关上了。 2.2.有限全知叙述:有限全知叙述: 哈里很快看了一眼幼兽棒球队的得分,却失望地发现他们又
23、输了。报上已经写着: “等到明年再说。 ” 他本来就在为麦克威合同一事焦虑不安,这下真是雪上加霜。他想告诉艾丽斯自己有可能失去工作,但却 仅仅有气无力地说出: “把果酱给我。 ”他没有注意到艾丽斯的手在颤抖,也没有听到她用微弱的声音说出 来的话。当门突然砰地一声关上时,他纳闷地抬起了头,不知道谁会早上七点就来串门。 “嗳,那女人哪 去了?”他一边问自己,一边步履沉重地走过去开门。但空虚已随风闯了进来,不知不觉地飘过他的身旁, 进到了内屋深处。 3.3.客观叙述:客观叙述: 一位男人和一位女人面对面地坐在一张铬黄塑料餐桌旁。桌子中间摆着一壶咖啡、一盘烤面包以及一 点黄油和果酱。靠近门的地方放着一
24、个箱子。晨报的体育新闻栏将男人的脸遮去了一半。女人紧张不安地 坐在那里,凝视着丈夫露出来的半张脸。他说: “把果酱递过来。 ”她把果酱递了过去,手在颤颤发抖。突 然间,她把椅子往后一推,用微弱的声音说了声: “哈里,再见。 ”然后快步过去拿起箱子,走了出去,把 门敞在那里。一阵突如其来的风猛地把门给刮闭了,这时哈里抬起了头,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4.4.编辑性质的全知:编辑性质的全知: 有时候,在一个看来不起眼的时刻,我们日常生活中累积起来的各种矛盾会突然爆发。对于哈里和艾 丽斯来说,那天早晨他们坐在餐桌旁喝咖啡、吃烤面包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这对夫妇看上去十分相 配,但实际上,他们只是
25、通过回避一切不愉快的事,才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哈里没有告诉艾丽斯他面临 被解雇的危险,艾丽斯也没跟哈里说,她觉得有必要独自离开一段时间,以寻求真正的自我。当哈里看到 报上登的幼兽棒球队的得分时,心想: “该死!连棒球也让人心里不痛快,他们又输了。我真希望能够告 诉艾丽斯自己失去了麦克威合同也许还会丢了饭碗! ”然而,他仅仅说了句: “把果酱递过来。 ”艾丽 斯递果酱时,看到自己的手在顫抖。她不知哈里是否也注意到了。 “不管怎样” ,她心想, “跟他说再见的 时候到了,该自由了。 ”她站起来,低声说了句: “哈里,再见。 ”然后过去拿起箱子,走了出去,把门敞 在那里。当风把门刮闭时,两人都不知道
26、,倘若自己那天早晨稍向对方敞开了心房,他们的生活道路就会 大不相同。 一材可多用,审题是前提。 选用不盲目,用活有方法。 改头既换尾,兼之改详略。 方法记心中,文章巧变通。 练习:练习: 思考此素材可用于曾写过的什么作文题目。 邻居叔叔要出差,因怕其妈妈寂寞无聊,于是请正在放寒假的我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陪伴老奶奶,我答 应了。接下来的十天,我每天一做完作业就去陪伴老奶奶。 陪伴 回报 改变 聆听心声 这里也有乐趣 注意:任何素材都是只是事件的转换运用,在文章选材之前就应该想好文章的中心对素材的限制,主 要是分清楚,详写什么才能更好的展示中心,同时建议在归纳所有的素材之前都梳理好素材的使用范围, 可
27、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运用不同的素材在文章重点中的转换! (六)注意事项与积累素材方法(六)注意事项与积累素材方法 提示:作文一材多用,不是有了几个就不再积累了,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众多材料中筛选出最好 的根据主题的需要灵活地使用。这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要善于积累材料,尤其要善于积累新材 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剖析。勤积累,勤思考,材料的运用方可游刃有余。 注意:材料一定要准确,不可犯常识错误 对于作文的素材的移花接木,首先需要和大家分析,怎么积累出属于自己的素材。 1.1.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
28、经历,怎么办?这就需 要我们借助间接的观察、经历,即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请教等多种形式,来了解认识事物, 弥补直接观察经历的不足,充实自己的作文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方式。因为书就是社会大舞台, 一本好书,就是社会的缩影。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生活。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写作的”这个问题时 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也 不知道的能力”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 “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作品” 。 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并且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
29、记,这样可以充实自 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2.2.借鉴范文,移花接木借鉴范文,移花接木 考试作文都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单元训练目标来命题的,平时的作文练习也是如此设计的。 所以,考试作文题与平时练习的题目和要求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样,我们在考场上看到考题时就可 以搜索一下我们平时的习作和阅读过的范文,想想有没有与此相类似或相关的写作素材,如有,就可以采 用灵活变通和巧妙整合的办法来个移花接木,使之与考题要求相吻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 提高作文质量。 有同学也许怕被阅卷老师判为抄袭,这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移花接木”和抄袭不是一
30、回事。 “移 花接木”是一种创新的手段,经过它的技术处理而产生的作文如同投胎于母体的婴儿,是新的。我国著名 作家梁衡创作的晋祠中就“嫁接”了欧阳修的“山” 、朱自清的“树” 、柳宗元的“潭” ,还借鉴了古 文中的“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 首先, “移花接木”和抄袭不是一回事。 3.3.挖掘文本,引水入渠挖掘文本,引水入渠 当我们在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发愁时,不妨到语文课本中找找,从它的“身上”搜索出能为我所用的 材料,从而轻松愉快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 精彩的语句、著名的诗词可以为作文增添文采。 4.4.依托名著,推陈出新依托名著,推陈出新 古典名著是人类的一大
31、文化遗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写作时我们可以回忆名著,让 久别的历史人物重返现代舞台。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 ,就是借用三国演义的故事,创造性地改 编出赤兔马为诚信而不“苟活于人间”的感人故事,也掀起了名著再创造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在借用 古典名著时,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编出与原著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相近 的新作;其次,编写的情节或者要表达的主题既要依托于名著,又不拘泥于名著,要深挖其内涵,表现出 新时代的主旋律;再次,借名著中的人和事写出的新作要紧扣题目,不能脱轨,不能撇开话题天马行空, 瞎编乱造。 5.5.闸门开启,文思涌动闸门开启,文思涌动 作文题目
32、不论怎样设计,都逾越不了我们的生活圈子和生活经历。当面对作文题目一时找不到合 适的材料,感到束手无策时,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自己的生活,并从中寻找出与题目 有联系的生活经历,放活水入文。如关心时事的同学,可以畅谈中东形势和神舟飞船;爱好体育的同学, 可以评说姚明的球技和中国足球的得失;爱好音乐的同学,可以侃谈张惠妹的歌喉和周杰伦的歌唱风格; 爱好文学的同学,可以感悟托尔斯泰的小说和余秋雨的散文。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融入饱满的激情,就 能成就一篇篇富有个性的佳作。 契诃夫曾对苦于找不到写作素材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 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是的,素材到 处都有,对于我们的写作,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