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二单元_阅读_8《世说新语》二则_陈太丘与友期行_ppt课件_(含教案+微课+音频)_市级优课_(编号:10325)
- 《陈太丘与友期行》PPT.ppt--点击预览
- 《陈太丘与友期行》微课.mp4
- 《陈太丘与友期行》课文录音.mp3
- 教案1032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一、教学内容概述 二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 年级上册第8课的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行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 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文中“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 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 重要性。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 诚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 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内容,掌握翻译古文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 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和古代机智少年的年龄相近,所 以故事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 现得积极主动。 2但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 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加以巧妙的引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3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 的培养。 4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 解。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掌握方法,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 言词语。 教学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2.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 3.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 思考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 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 陈太丘与友期行 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自读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 2、解释加着重色的文言词语 太丘舍去 门外戏 待君久不至 友人便怒 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fu 明确注释 1、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2、门外戏:戏,嬉戏,游戏。 3、待君久不至:等您好久您不到。 4、友人便怒: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 5、相委而去:相,称代性副词,在这里可译为 “我”。委,丢弃,丢下。 6、则是无信:则,就,那么;信,讲信用。 7、则是无礼;礼,礼貌。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 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 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 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过 中不至,太丘舍(友人)去,( 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元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元方)答曰: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 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 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 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 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 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 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 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 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 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 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 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陈太丘(人名)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去后(友人)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才、竟然、就是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讲信用 注意区别 君:对对方的敬称,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你 的父亲。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 父,我的父亲。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义正辞严地 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2、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 的小孩呢?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 即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 中找出依据。 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 ”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 礼? 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 1.1.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 聪敏,懂礼识仪。聪敏,懂礼识仪。 2.2.更说明更说明“信信”和和“礼礼”的重要的重要 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约定 过去的 离开 回头看 拉放开 舍弃 ,丢下牺牲 诚实,守 信 随意、随 便 回头看 约定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 去日苦多 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 引吭高歌 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则是无信 信口开河 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 ,那人才来。 您跟我 父亲 约好正午一同出发,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 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 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 拓展阅读 1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 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 1初一学生和古代机智少年的年龄相近,所以故事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 2但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加以 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3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4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掌握方法,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2.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 3.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有许多聪明机智的少年,例如砸缸的司马光,称象的曹冲,还有 之前我们学习的咏雪一文中聪颖机智的“咏絮才”谢道韫,今天我再向大 家介绍一位七岁的少年,他是谁呢?请看到课本 30 页。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 期行。 二、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学生自渎。解决字音,根据内容、语言习惯的不同,看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2、课文范读。 (播放课文录音,大屏幕出示范文) 3、学生齐读课文。 4、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 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5、圈点勾画方法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正午时分到才 6、自读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 (2)解释加着重色的文言词语 太丘舍舍去 门外戏戏 待君君久不至 友人便便怒 相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 2 则是无信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礼 (明确注释:明确注释:1、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2、门外戏:戏,嬉戏,游戏。 3、待君久不至:等您好久您不到。4、友人便怒: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 。 5、相委而去:相,称代性副词,在这里可译为“我” 。委,丢弃,丢下。6、则 是无信:则,就,那么;信,讲信用。7、则是无礼;礼,礼貌。 ) 7、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友人)去,(陈太 丘)去后(友人)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 8、翻译课文 明确: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 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 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 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 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 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9、小结 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乃至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择恰 当的词义进行翻译。例:去后乃至、才 、竟然 、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 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讲信用 注意区别注意区别 君:对对方的敬称,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你的父亲。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父,我的父亲。 三、课文精读三、课文精读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明确: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他到就走了,是失约的表现。 元方指出友人的 “无信” 和“无礼”这两点错误。 2、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呢? 明确:聪颖、机智、守信识礼、正直不阿。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 中找出依据。 明确: 陈太丘:太丘舍去。 (动作描写) 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3 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 (语言、动作、神态)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 ,结果“不至” ,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 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 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 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 “惭” “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语 言、动作)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4、在友人“惭” “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明确: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友人已经知错能改,元方应该原谅一 个知错能改的人,表现自己的胸襟宽广,有涵养。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友人失信 在前,而且没有礼貌,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5、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的看法,接着告诉同学们做人要有诚信,诚信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探究升华四、探究升华 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 明确: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守信识礼;更说明“信”和“礼” 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五、随堂测试五、随堂测试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约定 不期而遇约定 太丘舍去 离开 去日苦多过去的 入门不顾 回头看 瞻前顾后回头看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放开 太丘舍去 丢下 舍己为人牺牲 则是无信 诚实,守信 信口开河随意,随便 翻译下列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 的父亲,就是失礼。 3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六、小结六、小结 4 陈太丘与友期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和 无礼”为核心,即表现了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礼”和“信” 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 随堂测试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聪明、懂礼识仪、率直 友人:无信、无礼,脾气暴躁 知错能改 启示: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但它却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 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在构思这篇课文的教案之初,一个重要的理念 已经明确,那就是,规范学生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文言 文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学会看课后注释,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反复诵读, 根据上下文揣摩、推理文意,学会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等等。但教学课堂是千变 万化的,因为课堂教学设计只是我单方面的行为,如何有效地贯彻,还要看学 生们的反应和配合。课上好后,我觉得令人满意的地方是,教学过程比较顺利, 教学辅助设备也运转正常,重要的是我所设想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得到 了一个较完整的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但可能是看到了录制课堂实况的机器,学 生和老师都显得很紧张,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