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含教案+视频)-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c0062).zip

相关 举报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三单元_课外古诗词诵读_江南逢李龟年_ppt课件_(含教案+视频)_市级优课_(编号:c0062)
    • 教案c0062.doc--点击预览
    • 江南逢李龟年.mp4
    • 江南逢李龟年.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与教材分析】 1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诗歌的目标要求是: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 2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 宗大历五年(770 年) 。 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 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 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 诗) 。 ”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大历五年暮 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 沙) ,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 八年的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已经从“开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 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 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 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着对往昔的无限眷 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教材重点教材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教材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 感悟能力。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已经进行背诵和默写。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字音字形,查阅 作者简介。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两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1)预测多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本首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2)预测学困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 学会如何赏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 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 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课标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 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 此课上要求学生上黑板默写,展示,并评价书写。小组合作交流, 理解诗意,课代表进行评价。小组展开诵读比赛,感悟诗情。 【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方法与媒体】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导入: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导入:介绍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四读法四读法” 。 (教师讲解) 1 朗读:朗读诗句,感受韵律美感。 2 联读:联读链接,明白文意内容。 3 品读:欣赏妙点,领悟艺术手法。 4 写读:仿写创写,掌握意蕴情感。 二、二、 朗读阶段:朗读阶段: 教师提出要求:读出旋律、读出美感 (学生自读) 1 读出节奏: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 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 读出重音:“岐王”、 “崔九”、 “寻常”、 “几度” “好” “又”要重读。 3 读出韵脚:“闻”“君”压“un”韵。 4 读出情感:深沉与凝重,凄凉与感慨。 三、三、 联读阶段:联读阶段: 教师点拨:1 要联系作者、2 要联系背景 1 作者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 圣” ,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 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 达能力。 2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 年)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 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而艺术家李龟年, 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 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 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 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 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 “疏布缠枯骨, 奔走苦不暖” ,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 “每逢良辰胜景, 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3 读懂文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 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 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四、四、 品读阶段:品读阶段: (学生小组自由读,教师抛出问题,学生研讨。 ) 1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 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2“落花时节” ,是即景书事,又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 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 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 3“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 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 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 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动乱,使杜甫和李龟年这 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是很深的,但诗人 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 痛定思痛的悲哀。 教师提出要求:一熟读至背诵、二领悟 本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寄寓诗 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浓 缩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聚散、时代沧桑、人生巨变之感。全 诗表达了时世的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五、写读阶段:写读阶段: 1 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杜甫和李龟年晚年在江南相遇时的情 景。 (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教师选择作品展示,学生点评。 ) 2 运用“四读法”试着阅读下面古诗: 乌衣巷乌衣巷 刘禹锡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生独立完成,各小组展示成果,大家互评,教师归纳。 ) 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中心学校 谢建武 1朗读:朗读诗句,感受韵律美感。 2联读:联读链接,明白文意内容。 3品读:欣赏妙点,领悟艺术手法。 4写读:仿写创写,掌握意蕴情感。 读出旋律 读出美感 1读出节奏: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 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2读出重音:“岐王”、“崔九”、“寻常” “几度”“好”“又”要重读。 3读出韵脚:“闻”“君”压“un”韵。 4读出情感:深沉与凝重,凄凉与感慨。 1作者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 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 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 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 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 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 达能力。 1联系作者 2联系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 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 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而艺术家李龟年,既是特 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 和他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 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 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 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 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 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读懂文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 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 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 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 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落花时节”,是即景书事,又 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 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 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 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 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 浑成无迹。 “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 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 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 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 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 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 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动乱,使杜 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 幸的地步。感慨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落花 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 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 一熟读至背诵 二领悟 本诗的思想感情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 富含蕴的一篇。寄寓诗人对开 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对国事凋 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浓 缩世境离乱、年华盛衰、人情 聚散、时代沧桑、人生巨变之 感。全诗表达了时世的凋零丧 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1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杜甫和李龟年晚 年在江南相遇时的情景。 2运用“四读法”试着阅读下面古诗: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含教案+视频)-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c0062).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