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阅读-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709c8).zip

相关 举报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_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_初中语文_第六单元_阅读_24 寓言四则_穿井得一人_ppt课件_(含教案+素材)_市级优课_(编号:709c8)
    • 教案709c8.doc--点击预览
    • 穿井得一人.doc--点击预览
    • 穿井得一人.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古文的方法。 2、朗读课文,体会古文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对自己有所启迪。 重点:古文翻译。 难点:寓意的理解。 一、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吕不韦(?前 235 年) ,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 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 ,掌 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 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 卷,内计 12 纪、8 鉴、6 论,共 160 篇,为 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 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二、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 相关位置处。 1、生字词积累 溉汲 2、补充重点词语。 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之:的 家无井而出溉汲:而:顺接连词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常一人居外:居:住 及其家穿井:穿:挖掘、开凿 告人曰:告,告诉。 国人道之:道之,讲述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闻,知道、听说,使知道。于:向、对 令:派遣 对: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求学探索(如果)像这样,不如什么都没听到。闻: 知道、听说,引申为求学探索。 三、质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联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1)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 实精神。 5、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讨论并归纳:略 四、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 。 “察”即细查明辨, :“传”即传闻。 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 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 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 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 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第二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古文的方法。 2、朗读课文,体会古文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对自己有所启迪。 重点:古文翻译。 难点:寓意的理解。 一、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吕不韦(?前 235 年) ,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 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 ,掌 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 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 卷,内计 12 纪、8 鉴、6 论,共 160 篇,为 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 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二、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 相关位置处。 1、生字词积累 溉汲 2、补充重点词语。 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之:的 家无井而出溉汲:而:顺接连词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常一人居外:居:住 及其家穿井:穿:挖掘、开凿 告人曰:告,告诉。 国人道之:道之,讲述这件事 闻之于宋君:闻,知道、听说,使知道。于:向、对 令:派遣 对: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求学探索(如果)像这样,不如什么都没听到。闻: 知道、听说,引申为求学探索。 三、质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讨论并联归纳: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 (1) 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 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 实精神。 5、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讨论并归纳:略 四、课堂小结 1内容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 。 “察”即细查明辨, :“传”即传闻。 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 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 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 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 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第二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 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 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 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 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 、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 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 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二)看谁说得对 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不求十分精确,只求 大致理解,不懂的词句 ,大家分析。 自 学 检 测 等到 译文: 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需到 出门(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他家)经常有 一个人住在外面。 翻译1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的 顺接连词 溉,洗涤。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代词,他 告诉 这里指“节省” 住 等到他家打井(成功)之后,他家的人对别人说 :“我家打井得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 译文: 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传播给其他人,说: “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翻译2 代词,指丁家人 说的那句话。传播 得到,这里指“ 发现” 这件事 这件事 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有人)向宋国 国君(报告),使(他)听到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向 这件事 回答 的劳动力 在 翻译3 派遣 这里指 “节省” 这里指 “发现” 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了一 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 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 去伪存真。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 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更不能以讹传讹。 闻之于宋君。 子将安之?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闻之于宋君。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代词,这件事 动词,到 助词,的 听到 使听到 认为 因为 在 之 闻 以 于 向,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阅读-24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ppt课件-(含教案+素材)-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709c8).zip)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