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

上传人(卖家):小黑 文档编号:1778056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教 学 目 标 学习目标 1. 诵读、默写古诗,理解诗意; 2.抓住“终古” “犹嫌” “不解”感受诗人的情感; 3.根据最后两句,并结合谭嗣同的一生理解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 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 材 分 析 这首诗 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的课外古诗词诵读 中的 最后一首诗, 是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青少年时期跟随自己的 父亲去甘肃时路过潼关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常规来说,这首诗会作为一般的诗词,老师让学生会背即可。很少 有老师花大功夫来研究这首诗。我想,编者在本册书的最后用谭嗣同的 这首诗来做结,肯定有其重要意义蕴含于此诗。于是我首先要重新认识 谭嗣同,在反复阅读谭嗣同的一

2、生后,我先后读了郑炎的碧血丹心谭 嗣同 、邢扬的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梁启超的戊戌政变 记之谭嗣同传 。对谭嗣同本人产生了巨大的敬仰之情,谭嗣同在 有限的几十年中迸发出一股巨大的能量,让其短暂的一生如彗星般灿 烂。 再回到这首选入课本的潼关 ,我读此诗的视野顿时更宽广了, 角度更新了,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首诗在谭嗣同一生中的作用。 于是, 我想我可以带领学生凭借这首在他青少年时期写的诗走进谭嗣 同的一生。 去感受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要掀起多 大的社会风浪,要为衰微的民族开一副药方。 这是我上这堂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学生活动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一、导入:导入: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十三岁的少年在旅途中所写的一首诗潼 关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强调 13 岁,与学生共鸣。 二、理解诗意二、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加强瞬时记忆的能力。 2.呈现问题:如果你是谭嗣同请描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学生活动 学生读诗 描述诗中 的场景。 学生讨论 2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走进诗歌的情景中,便于理解诗 歌。 3.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表达能力。 三、理解诗情三、理解诗情 1.问:找一找,说一说,诗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诗要抓

4、“词” ,词中含情,有的是景中含情, 有的是直接体现情。 2.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读出情感。 四、理解诗四、理解诗“志志” 1.问题:一般七言绝句后两句是言志,请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诗人 怎样的志向?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这首诗的重点,初步让学生了解谭嗣同的志向。 五五、 “志志”之所以之所以认识谭嗣同认识谭嗣同 1.思考:根据材料,说说谭嗣同冲决束缚,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原 因? (附助读材料一:1.倔犟的孩子 谭嗣同 7 岁时,母亲因事要从北京返回浏阳老家。临行时,她告诫谭嗣同要 勤奋学习,不要过于思念亲人。因为年幼,与母亲离别后谭嗣同思母成疾,经常 是泪水盈眶,

5、但都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旁人询问情况,他也总是闭口不说话。 第二年,徐五缘返回北京,谭嗣同也不肯向她承认自己曾经哭过。徐五缘笑 着对别人说: “此子倔犟能自立,吾死无虑矣”嗣同能够这样的倔犟,足以自 立,我就是死也没有可顾虑的了。 摘自 郑炎碧血丹心谭嗣同 2.失去至亲 谭嗣同生时,其父已到北京为官,其父在两年前已经娶了第一个姨太太,几 年后,在谭嗣同 7 岁时,其父亲又娶了第二个姨太太。妻妾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 争吵。 谭嗣同 12 岁那年,一场流行病白喉席卷北京,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 病。在短短 5 天之内,谭嗣同就接连失去了 3 个亲人:感情最深的母亲和二姐、 大哥。谭嗣同自己也受到传

6、染, “气息奄奄,生死莫卜” ,昏死了 3 天,才苏醒过 交流 学生学习 读诗的一 种方法: 抓词理解 法。 了解诗句 有一种方 法:诗言 志。 学生阅读 材料 学生讨论 3 来。3 个亲人的突然去世使他悲痛欲绝,也使小小年纪的他感到了生命的无常。 父亲的姨太太对谭嗣同非常凶狠,经常不是打就是骂。谭嗣同甚至产生过轻 生的念头。他后来痛苦地回忆说: “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歹非 生人所能接受。 ” 意思是, 我以前在家里遭到的痛苦, 真不是活着的人可以忍受的。 摘自 邢扬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3.博览群书 谭嗣同 5 岁开始读书,时间不长就能准确的分辨四声,与人应对作诗。 他不用

7、教师督促,自觉地把所学的内容全部背诵下来。谭嗣同是一位不一般 的读书人,他读书范围很广,什么样的书都看,所以当时人们评价他读书博杂。 当时许多读书人为了应对科举考试,读的书仅仅就是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 谭嗣同当然也读四书五经,但是他还读庄子 、 墨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等书籍,特别是墨子 。 墨子一书是后期墨家的著作,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 功力主义思想,把“功利”看作衡量是非和善恶的标准。 墨子的思想把谭嗣同 引导到另一个广阔的天地。 4.一幅楹联 谭嗣同 13 岁(1877 年)写的楹联: 唯将侠气留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 丁丑除夕撰联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这是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8、,凡事皆有因,这则材料能够训练 学生的分析能力,追本溯源的能力。 六六“志志”之成熟之成熟再识谭嗣同再识谭嗣同 1.让学生了解谭嗣同思想的成熟 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 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 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 摘自谭嗣同仁学 七七、 “志志”之影响之影响再识谭嗣同再识谭嗣同 1.思考:结合材料说说“志”对谭嗣同一生的影响?最终又会造成怎 样的后果? (附:助读材料二: 1.春愁诗 1895 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 学生交流 感受 4 辱国的马关条约

9、 ,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谭嗣同正是有感于 此,便挥毫写下这首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夜访袁世凯 八月初三深夜,谭嗣同径自造访了袁世凯的住地。两人见面后,谭嗣同开门 见山地问: “你觉得当今皇上怎么样?”袁世凯说: “旷代少有的圣主啊。 ”谭嗣同 说: “天津阅兵的阴谋(守旧派利用阅兵废黩光绪皇帝) ,你可知道?”袁世凯说: “好像听说过这么回事。 ”谭嗣同便拿出密诏给袁世凯看,并说: “如今可以救皇 上的只有你一人了,你愿意救就救! ” 趁袁世凯看密诏的时候,谭嗣同手抚自己的脖子说: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现 在到颐和园报告慈

10、禧太后,你也可以升官发财了。 ” 摘自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之谭嗣同传 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 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摘自 360 百科 3.拒绝逃跑 在维新变法过程中,谭嗣同至少有 3 次机会可以从菜市口旁边全身而退: 第一次机会来自父亲。他曾几次去信劝儿子退出变法,以免杀身之祸,但谭 嗣同没有听; 第二次机会是政变后梁启超劝他一起到日本使馆避难,日本使馆人员也表示 愿意安排他出走日本,这是出走的最好机会; 第三次就是在大刀王五等江湖朋友的帮助下

11、离开北京,这也是可以试一试的 机会。 但谭嗣同对梁启超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就是希望能以自己的牺牲来 唤醒四万万同胞。 摘自 邢扬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根据已知推测未知的能力。 八、八、“志志”之再影响?之再影响?仰视谭嗣同仰视谭嗣同 1.谭嗣同之死。 (播放纪录片谭嗣同赴死片段) 5 2.呈现一首称赞谭嗣同的诗句: 剑胆琴心谭复生,大厦将倾两臂撑。 乾坤茫茫风雨夜,热血一柱化长虹。 3.出示孟子的一句话: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孟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生感受 谭嗣同的 为国献身 的精神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具体内容(学情整理、教学亮点、 提升措施、材料积累) 冲 决倔犟 一 潼关切谭嗣同冲破封建家庭 罗 网价值观 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案、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编号:d0150).zip(配套课件编号:80161).doc)为本站会员(小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