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题课题: 植树的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 (重点) 2.精读叙事部分,了解牧羊人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重点)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难点)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屏幕出示两张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两个词语形容你所看到的两幅图。 预设:第一张图片:荒凉第二张图片:绿意盎然 教师:其实这两幅图是同一个地方阿尔卑斯山地的景象,只不过前一张 是三十多年前,另一张是三十多年后的景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 见证一位牧羊人是怎样把荒凉之 地变成洋溢着幸福的绿洲的。 二、整体感
2、知 课文开头说到: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 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 人。请问:他观察了多久呢?分别是什么时间?(提示: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 语或句子) 明确:三十二年,一共三次遇见牧羊人。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 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完成下表。阅读提示:根据 点明时间的关键句找到相应的叙述描写。 牧羊人的情况高原的变化 初遇牧羊人一个人住在房子里; 牧羊同时 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 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 环境恶劣。
3、 2 再见牧羊人身体更矫健了; 减少了羊群的 数量, 开始养蜂; 性格上没有 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 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 机; 树木已然成片, 蔚然成林; 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 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最后一次相见八十七岁; 住在自己凭一己之 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完全改观了, 甚至连空气 也不一样了; 整个乡间散发出 健康与富裕的光芒; 人们搬了 回来, 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 的面貌。 时隔三十多年, 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谁的功劳? (牧 羊人) 三、思考探究 文中的牧羊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_的人”的形式,说说
4、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学生先独 立思考,再交流讨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 细节(直接描写)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 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间 接描写)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等 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预设: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一个充满自信、意 志果断的人; 一个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的人; 一个不计名利、 不图回
5、报、 慷慨无私的人;一个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一个单纯、忠厚的人. 四、深入探究 植树的牧羊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请你揣摩以下两处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写 下来。 (二选一) (学生先动笔写,再班级分享) A.我第二次见到牧羊人时,眼见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我们静静地在树林里转 3 悠时,牧羊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B.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时, 看到昔日的荒地已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景 象时,老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总结:正是有着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荒漠变成了 洋溢着幸福的绿洲。 五、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 辛勤耕耘,种
6、植着希望和幸福。 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种树人”吗?请与我们分享。 教师准备事例:杨善洲的种树故事、彝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教育故 事。 教师点拨:种树人不一定是英雄,不一定做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可以是 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比如老师、医生、环 卫工人 六、我来质疑 文章标题为 植树的牧羊人 , 可是后来牧羊人不放羊了, 标题可以改为 植 树的男人吗?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补充:在英文中, “牧羊人”还是上帝耶稣的意思。因为耶稣爱世人, 如同牧羊人爱自己的羊群,耶稣为了拯救全人类,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 行为宛如救世的上帝。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敬佩之情。 七、教师寄语 我们的手里都有“铁棒”和“木棍” ,与其埋怨生活,不如拿起自己的工具 去挖洞,去行走,去种植。 我们也可以活得像个上帝, 因为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像艾力泽那样活出不平 凡的人生! 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八、作业布置 请你为身边的“种树人”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写出你的感受。